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將領貢獻最大的45個人

2024-05-19歷史

在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上,戰爭的陰雲籠罩中華大地,無數同胞的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中華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此時,一批國民黨高級將領挺身而出,他們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毅然投身於抗日戰爭的最前線,與日寇展開了生死搏鬥。

其中有一批人,他們的功勛卓著,為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而戰,有的人甚至壯烈殉國,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贊歌。他們的英勇事跡展示了炎黃子孫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也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歷史長河中。

這45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貢獻最大:

1、李宗仁

陸軍一級上將

為實作團結抗戰,李宗仁率先於一九三七年六月建立了中共、廣西、四川三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省上下形成了全民抗戰的大好局面。二是廣西為全國抗戰兵源的主要供給區。在8年全面抗戰中,廣西總共征調100萬兵員,以補充部隊和組建新軍。

李宗仁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出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保衛津浦路的防禦戰。在台兒莊戰役期間,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坐鎮徐州,統籌全域,極大地穩定了軍心,激勵了士氣。

而且能知人善任,對所統轄的各部將士以誠摯之心待之,以愛國之情激之,既豁達大度,一視同仁,又指揮有度,獎懲分明,受到部屬的尊敬和愛戴。

台兒莊大捷是抗戰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上所取得的屈指可數的幾個輝煌戰績中最為傑出的戰役之一。台兒莊戰役不但沈重地打擊了侵略者,更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台兒莊戰役獲勝後,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2、薛 嶽

陸軍一級上將

抗日戰爭期間,薛嶽(當時上將軍銜)參加了淞滬會戰,指揮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四次長沙會戰等會戰,指揮的每戰戰役都造成日軍逾萬人傷亡。他分別擔任過第一戰區第一兵團司令,第九戰區第一兵團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

薛嶽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備受贊譽。他指揮的部隊在多次戰役中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長沙會戰中的表現。在長沙會戰中,薛嶽采用了「天爐戰法」,有效地抵禦了日軍的進攻,為保衛長沙做出了重要貢獻。

3、衛立煌

陸軍二級上將

抗日戰爭爆發初期,衛立煌出任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在華北與日軍作戰。抗戰爆發後,他幾次會晤周恩來、朱德。衛立煌頂著國民黨壓力,批條發給八路軍100萬發子彈、25萬顆手榴彈、180箱牛肉罐頭外加3個師之夏服、醫療器材以及50部電話機、2部電話總機,還通知八路軍把國軍在晉南運城、臨汾之軍火物資全部運走。

衛立煌

在華北戰場,先後參與了忻口戰役、太原會戰等。在擔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時,發動了松山戰役,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這也是八年抗戰中中國軍隊唯一一場在正面戰場發起並取得最終勝利的戰役。

4、張自忠

陸軍上將(追贈)

在台兒莊戰役的臨沂一戰中,張自忠率第五十九軍奮力拼殺,經過徹夜激戰,會同第三軍團龐炳勛的部隊兩度與日軍第5師團展開戰鬥,最後第5師團被迫往東北撤退,阻隔了日軍第5、第10師團,使之無法合流進攻徐州,阻止了日軍的增援,為台兒莊大捷立下了赫赫戰功。

張自忠

一九四O年五月,在棗宜會戰會戰中,張自忠率第三十三集團軍,抗擊日軍。十六日,在方家集激戰中,張自忠壯烈殉國,年僅41歲。張自忠的靈柩運抵重慶後,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追贈陸軍上將。

一九八二年,國家民政部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

5、龍 雲

陸軍二級上將

抗戰時期成為龍雲一生中最為光輝的亮點。他積極參與抗日救亡運動,他先後派出20多萬滇軍奔赴抗日戰爭前線,參加台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等。他下令修築的滇緬公路,是戰時中國唯一的一條國際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國抗戰。

龍雲

抗日戰爭期間,在龍雲的領導下,雲南出滇抗戰的軍隊達到40萬人,傷亡約10萬人,付出了巨大代價,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6、張治中

陸軍二級上將

張治中在抗日戰爭中革新政治、整頓吏治、安定後方、組建抗日武裝、修築國防工事、動員民眾抗日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張治中

盧溝橋事變後,正在青島養病的張治中立即中斷治療,速返南京,擔任京滬警備司令和

第三戰區第九集團軍總司令職務,指揮淞滬附近的全軍作戰,

再度扛起淞滬會戰的重任。

自八月十三日至九月初,張治中在淞滬前線不分日夜地指揮謀劃作戰,四處奔馳,得不到片刻休息,體力已疲乏到了不堪想象的地步,率領中國軍民狠狠打擊了日軍囂張的進攻態勢。

7、劉 湘

陸軍一級上將(追贈)

抗戰爆發後,八月七日劉湘代表四川赴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公開承諾:四川所有人力、物力,無一不可貢獻國家。他向與會的各省代表宣布,四川可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五百萬和糧食若幹萬石。訊息傳出,大大振奮全國人民。

劉湘

回到四川後,劉湘召集川軍將領開會,決定川軍首先派出十一個師出川抗戰,後來更是增加到十五個師。其中,劉湘自己的部隊有六個師。

十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又將出川的川軍劃歸第七戰區,劉湘為該戰區的司令長官。身為主帥,劉湘本人也在十一月九日親自赴南京指揮出川部隊參加南京保衛戰。

到南京不久,劉湘胃潰瘍復發,轉到武漢治療。此後,劉湘病情日益加重,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日,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嘆中,劉湘與世長辭。

國民政府明令全國,褒恤劉湘,追贈陸軍一級上將,將他的生平事跡「存備宣付國史」,並舉行國葬。

8、程 潛

陸軍一級上將

抗日戰爭初期,程潛作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領兵鎮守河南鄭州。時逢日軍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宋哲元招架不住,節節敗退,為保河南不受日軍入侵,程潛帶兵堵在了山東臨沂,寸步不讓。

程潛

三個月後,蘭封會戰戰局不利,由土肥原率領的日軍囂張不已,企圖將受挫的國民黨第五戰區部隊全部圍殺。如此十萬火急之時,蔣中正親自致電程潛,讓他來統領戰局,整頓戰事。程潛臨危受命,集中兵力迅速消滅魯西的敵人,完成作戰任務的軍隊也不做休整,徑直殺往鄭州,依靠程潛得當的指揮,士氣大振,戰勝日軍收復蘭封,順利掩護第五戰區部隊撤退。

9、孫立人

陸軍二級上將

孫立人將軍(當時少將軍銜)率領的新38師和新一軍,用不到兩年的時間,收復半個緬甸,消滅的日軍精銳五個師團和一個旅團,這在國內戰場上是聞所未聞的戰績。 孫立人將軍所部共擊斃日軍74000余人,相當於國內戰場斃敵總數的六分之一,當之無愧的成為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軍隊將領,被西方軍事學家稱為「東方隆美爾」。

孫立人

之後,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

10、羅卓英

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在抗日戰爭中羅卓英將軍以戰功顯赫、戰績卓越為人稱贊,他指揮參加的淞滬會戰中的羅店爭奪戰此役最為慘烈,武漢會戰則是投入兵力最多,上高會戰可謂最為精彩。

羅卓英

在越南取得的仁安羌大捷則是國際影響力最廣,在羅卓英將軍身上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同時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民族大義上也毫不遜色,體現了中國軍人的機智、勇敢、儒雅、沈著、冷靜。

11、杜聿明

陸軍中將

一九三七年八月,任中國第一支裝甲兵部隊陸軍裝甲兵團少將團長,率部在上海匯山碼頭協同步兵作戰,阻擊日軍。匯山碼頭一戰,中國裝甲部隊初顯鋒芒,日軍登岸的企圖終未得逞。十二月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

杜聿明

一九三九十二月,率陸軍裝甲第5軍及配屬部隊參加桂南會戰,指揮了著名的昆侖關大捷,全殲號稱 「鋼軍」 的日軍精銳第五師團21旅團。

一九四四年五月,中國遠征軍從滇西反攻日軍,杜聿明所率的第五集團軍所向披靡,先後攻占了龍陵、雙披、河邊寨等日軍據點,全殲了日軍第56師團主力,配合盟軍攻克畹盯,打通了西南國際運輸線——滇緬公路。

12、傅作義

陸軍二級上將

從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五年的13年間,傅作義滿懷愛國熱情,一直奮戰在反侵略戰爭的前線,指揮大小戰役戰鬥290多次。

傅作義

長城抗戰,是中華民族抗戰的先聲,被譽之「為國幹城」。綏遠抗戰,不僅取得中華歷史上的光榮地位,且已作為中華民族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彪炳史冊,萬世不滅。五原戰役的勝利,更是全國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中第一個收復失地的戰役。

13、盧 漢

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一九三七年八月,滇軍主力被編為第六十軍,盧漢為軍長。官兵們長途跋涉4000余裏,奉命開往前線。

盧漢

在台兒莊戰役中,盧漢率六十軍以確保制高點禹王山為目標,和日軍殊死戰鬥。各部堅持了二十多天的陣地戰,使日軍磯谷師團遭受重大傷亡。面對窮兇極惡的敵頑,為掩護友軍撤退,六十軍又死守徐州,成為戰場上最後一支撤離的中國軍隊。

禹王山戰鬥和徐州守衛戰是抗戰時期滇軍英勇抗戰的兩座豐碑。蔣中正對其大加稱贊。滇軍英名再次響徹全國。

在抗日戰爭後期,主持中國遠征軍西南大後方的後勤保障以及滇緬公路的安全。

14、孫連仲

陸軍二級上將

台兒莊戰役中,孫連仲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與板垣征四郎率領的第5師團、磯谷廉介率領的第10師團作戰。孫連仲的勇猛戰鬥擴大了戰果,與第60軍軍長盧漢同時受到蔣中正的贊賞。

孫連仲

一九四三年孫連仲接替陳誠擔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在鄂西會戰以及後來的常德會戰中,組織對日軍大舉進犯的抵抗。 著名的宜昌石牌保衛戰,在最後的決戰並取得勝利的階段也是孫連仲領導的,所以如今在石牌舊戰場,還可以看到由孫連仲題寫的陣亡將士紀念碑。

15、關麟征

陸軍二級上將

抗日戰爭爆發後,關麟征(當時陸軍中將)率五十二軍先後參與漳河戰鬥、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等戰役。由於他的英勇,時人譽之為「關鐵拳」、「關猛」,與「孫鋼頭」孫連仲並稱。

關麟征

一九三八年,又升任第三十三軍團長,次年又升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為黃埔軍校畢業生中升任集團軍總司令的第一人。一九四一年七月,就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率部調防雲南紅河以東的滇越國界,負責中國和越南邊境的對日作戰。

16、陳紹寬

海軍一級上將

抗戰爆發後,考慮到中國海軍力量與日本海軍力量的差距,陳紹寬下令,將緊急征用的幾十艘商船,連同海軍的8艘舊艦,在拆除艦炮後逐一沈入江底,以沈船的方式先構築一道江陰封鎖線。

陳紹寬

江陰阻擊戰持續了一個多月,中方共擊落日機20架。不過,中國海軍也遭重創。值得稱贊的是,在當時海軍裝備極為落後的狀況下,陳紹寬頻領全體中國海軍,不畏犧牲,同強大的日軍周旋一月有余,創造了世界海軍史上的奇跡,同時也顯示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英勇氣概。

17、張 沖

民國時期滇軍著名將領,有「抗日名將」和「黑虎將軍」之稱。

抗戰爆發後,張沖任滇軍第六十軍184師師長,率部赴抗戰前線。

張 沖

一九三八年四月,第六十軍投入台兒莊戰役,張沖率部固守台兒莊戰略高地禹王山。戰鬥中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打退了日軍的數十次瘋狂進攻,殺傷日軍千余人。第 184師堅守禹王山 22晝夜的戰例被蔣介石編為軍事教材,提供國民黨軍和軍事院校學習。

之後,張沖率部投入武漢保衛戰,在富水一帶以假陣地誘敵深入,重創日軍。在陽新排市作戰中,張沖創造反斜面「魚籠」戰術,敵軍被這種戰術幾乎全殲。

張沖由此贏得「抗日名將」的稱號,因彜族崇拜老虎,百姓又尊稱他為「黑虎將軍」。

18、宋希濂

陸軍中將

抗戰爆發後,率部開赴上海,參加了八一三淞滬抗戰。上海失陷後,又率部參加了南京保衛戰。

宋希濂

一九三八年五月,任第七十一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收復河南蘭封的戰役。此後在富金山戰役中給日軍以重創。在武漢會戰中,他指揮堅持沙窩防線有功,被國民黨政府授予華胄榮譽獎章。1940年升任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所部編入遠征軍,在滇西緬北抗擊日軍,征戰三年,殲滅日軍3個師團,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取得了滇西北反擊戰的徹底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

被稱為「鷹犬將軍」。

19、孫蔚如

陸軍中將

抗戰爆發後,時任第三十八軍軍長的孫蔚如,率部參加了保定戰鬥、娘子關戰鬥、忻口戰役等作戰,阻滯日軍進展。 其中,第十七師與教導團在娘子關戰鬥中,與敵血戰九晝夜,予敵以重大殺傷;五二九旅忻口戰役正面防守十四天。

孫蔚如

孫蔚如率部防衛中條山長達3年之久,以傷亡兩萬多的代價,先後十一次粉碎日軍掃蕩,大量殺傷敵人,有效地阻止了日軍的鐵蹄踏入陜西境內。日軍牛島的二十師團在中條山戰場先後補充新兵十九次。

20、孫元良

陸軍中將

抗戰期間,孫元良打出最知名的三次戰役:

孫元良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淞滬戰役。孫元良當時任第259旅旅長,率部成功擊敗日軍,確保了廟行鎮。此役被當時國際上評為「國軍第一次擊敗日軍的戰役」。孫元良也因此戰擢升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中將師長,獲寶鼎勛章。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孫元良率兵堅守閘北陣地達1個多月,日軍屢攻不下,傷亡慘重,乃廣播孫所屬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為「可恨之敵」。最後,孫元良留下一團(謝晉元團)斷後,並擇一據點四行倉庫駐守抗戰。

謝晉元奉命率八百壯士,孤軍死守;其間愛國女童軍楊惠敏冒著生命危險,身系,穿過槍林彈雨,將成功獻給英勇的守軍。是役,孫元良再升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軍長。

獨山戰役。一九四四年底,日軍攻占貴州獨山,並意欲取距獨山一百多公裏的重慶,危急之下,孫元良奉命率先頭部隊僅900余人,將日軍趕出貴州,收復獨山、南丹等地,日軍自貴州撤退,解了重慶之危。孫元良也因此役被綬予青天白日勛章。

21、胡 璉

陸軍一級上將

抗日戰爭時期,胡璉(當時上校軍銜)參加了淞滬會戰,時任十八軍十一師第六十六團。 羅店戰役時,胡璉組織敢死隊,打退了日軍數次進攻,頑強地堅守住了陣地。 戰後,胡璉升為一一九旅旅長,後隨大部隊挺進蘇南戰場,展開遊擊戰,與邱行湘等人合作,騷擾日寇的交通線。

胡 璉

一九四三年五日寇第三十九師團主力從南面沿長江進犯石牌要塞。石牌是長江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遺失,則日寇可直接窺伺四川,威撼西南。

第十一師師長胡璉(當時少將軍銜)接受任務後,帶領全師將士祭拜天地,誓與要塞共存亡,隨時準備以身殉國,石牌要塞之戰,第十一師殲滅日寇一千余人,使敵軍未能占領石牌要塞,保證了鄂西大捷。此役胡璉榮獲青天白日勛章,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

22、李玉堂

陸軍中將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李玉堂被委以重任,出任第八軍軍長,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

李玉堂

他的軍事才能在戰火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特別是在武寧附近的棺材山之戰中,李玉堂巧妙運用地形和戰術,成功抵擋住了日軍的猛烈進攻,為此役贏得了「泰山軍」的美譽,顯示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23、方先覺

陸軍中將

方先覺是一位傑出的抗日愛國將領,在衡陽保衛戰中,他率領國民黨軍第十軍,面對數倍於己的精銳日軍的圍守,堅守了47天之久。 這場戰役的艱難與慘烈難以想象,而方先覺展現出的堅定抗日決心和卓越軍事才能令人欽佩。

方先覺

24、陳長捷

陸軍中將

平型關一戰,陳長捷的軍威大振。「預一軍」正名為六十一軍,陳長捷為軍長兼前敵副總指揮,不久為總指揮,全權指揮前線部隊反攻。

陳長捷

十月二日開始與日軍展開「拉鋸戰」,連續23個晝夜,拉累拉垮日本軍隊,逼得日軍阪垣師團三易聯隊,孤註一擲,動用了火焰放射器和凝固汽油彈等新式武器,再犯南懷化。陳長捷則采用開掘坑道辦法,潛擊敵前,使日軍的武器不能發揮威力,於是日軍受到包圍,幾被全殲。接著陳長捷乘勝統軍南下,又在泰山廟山地截擊日軍尾隨部隊,大獲全勝。被稱為抗日常勝將軍。

25、孫 震

陸軍上將

抗戰爆發後,孫震任第二十二集團軍副總司令。該集團軍編組完畢後,在孫震率領下自四川徒步至陜西寶雞,後車運河南,渡過黃河進入山西,由此奔襲千裏、轉戰南北。

孫 震

在徐州會戰初期,第二十二集團軍一二二師奉命防守滕縣一帶,數千名官兵用窳敗的武器抵抗日軍精銳,最後大部陣亡殉國,包括師長王銘章、師參謀長趙渭濱。此役為不久之後的台兒莊大捷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在太原會戰後,一九三八年孫震升任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後來奉令第二十二集團軍下屬第四十一軍守衛滕縣,取得了滕縣戰鬥的勝利,也使得之後的台兒莊會戰與徐州會戰獲得勝利。之後,孫震參與指揮了隨棗會戰、棗宜會戰、豫西鄂北會戰等戰役。

26、王纘緒

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抗戰爆發後,王纘緒率第四十四軍(編入第二十三集團軍)開赴抗日前線,向宜昌集中,準備增援平漢鐵路沿線。

王纘緒

一九三八年一月,第四十四軍被從第二十三集團軍抽出,同第六十七軍合編為第二十九集團軍,王纘緒任第二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四O年五月,他率部參加棗宜會戰,駐守大洪山,擊傷日軍第40師團長天谷直次郎,使日軍撤出了大洪山。此後一年內,他率部固守大洪山,多次參加對日軍第13師團的反掃蕩作戰,一直保有大洪山第一線陣地。

一九四二年七月,王纘緒升任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駐桃源。此後他參加了濱湖戰役、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重大戰役。

27、鄭洞國

陸軍中將

一九三三年春率部參與了著名的長城抗戰,成為最早參加對日作戰的中國軍隊將領之一。

鄭洞國

全面抗戰爆發後,鄭洞國先後身經保定戰役、漳河會戰、徐州會戰、豫西會戰、武漢會戰、廣西昆侖關戰役、鄂西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等大小百次戰役,14年浴血奮戰,以顯赫戰功,躋身於一代中國抗日名將。

特別是一九四三年,他作為中國駐印軍新一軍軍長和副總指揮,與盟軍將領史迪威、索爾登一起,率部反攻緬甸橫刀國門,大振國威。

28、王耀武

陸軍中將

抗戰爆發後,王耀武任第七十四軍第51師師長。

王耀武

一九三八年四月,被急調蘭封地區參加蘭封會戰。蘭封會戰結束後該師調往南陽,中途開往江西,參加了萬家嶺戰役。是役該師於張古山與日軍血戰多日,粉碎敵軍突圍的圖謀,也奠定一代雄師的威名。

一九三九年第七十四軍調往贛北戰場,此後在羅卓英將軍指揮下成為贛北一系列大戰的主力。四月參加南昌會戰,所部兩次攻克高安,並攻克祥符關,重創日軍。九月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因作戰有功,王耀武於一九四O年任七十四軍軍長.

此後,參加了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

29、範漢傑

陸軍中將

一九三八年秋,範漢傑任第二十七軍軍長,他奉命守備陜西東部的黃河防線,後又北渡黃河,進駐山西晉南太行山區,範漢傑率27軍在敵占區屢次出擊,大小戰鬥數以百計,殲敵甚眾,給日軍以沈重打擊。 尤以長治、高平、太行山、陵川、壺關之役,斬獲特別多,戰果輝煌,日軍為之膽寒。

範漢傑

30、於學忠

陸軍二級上將

東北軍的著名將領,在抗日戰爭中參加了淞滬會戰、台兒莊會戰、武漢保衛戰等戰爭,為保衛國家保衛人民立下了赫赫之功,是非常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

於學忠

一九三九年一月任蘇魯戰區總司令,指揮第五十一軍及五十七軍,自大別山鄂豫皖越隴海津浦路,向魯南進發,於蘇魯邊與八路軍並肩抗日。

31、馬占山

陸軍中將

九一八事變後,第一個扛起抗擊日寇的大旗。

一九三七年八月,馬占山被國民政府軍委會任命為東北挺進軍總司令,隸屬在第八戰區,由傅作義指揮,率領騎兵部隊與日軍多次周旋。馬占山透過馬賊時代的經驗掌握巧妙的遊擊戰術,在日軍官兵中獲得「東洋的拿破侖」的別名。

32、劉茂恩

陸軍中將

一九三七年九月,以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團軍團長兼第15軍軍長率部馳援山西,於平型關陣地殲日軍兩萬余,是為平型關戰役。之後,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率領馳援中條山戰役。

劉茂恩

33、黃樵松

陸軍中將

在抗日戰爭中,黃樵松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的軍人,出師娘子關,血戰台兒莊,喋血大別山,擡棺守南陽,率部從長城內外打到長江北岸,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冊上譜寫下一曲浩然壯歌。他愛國恤民家風正的故事,更是受人稱道。

黃樵松

34、佟麟閣

陸軍上將(追贈)

九一八事變後,佟鱗閣響應馮玉祥的號召於1933年5月參加抗日同盟軍,擔任抗日同盟軍第一軍軍長。 佟麟閣積極與北路前敵總指揮吉鴻昌等密切配合,出兵張北,先後收復察東康保、寶昌、沽源,又乘勝挺進克復多倫,抗日同盟軍軍威大振。

佟麟閣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佟麟閣奉命向永定門方向轉移,途中再遭日軍包圍,壯烈殉國。

35、趙登禹

陸軍上將(追贈)

九一八事變後,趙登禹主張抵抗日本。一九三三年第二十九軍長城抗戰時,趙登禹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與敵激戰,取得勝利,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大漲了抗日軍民的士氣,趙登禹因戰功卓著被擢升為第132師師長,並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

趙登禹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趙登禹奉命率部隊向大紅門撤退,途中遭日軍伏擊,他指揮部隊與日軍激戰,胸部中彈犧牲,時年39歲。

36、謝晉元

陸軍少將(追贈)

謝晉元被譽為梅州蕉嶺「抗日三英傑」之一、中國抗日英雄。 他在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鼓舞了人民的抗戰熱情,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獎章「青天白日勛章」(第69號)。

謝晉元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謝晉元被叛徒殺害,時年36歲。五月八日,國民政府通令嘉獎,追晉謝晉元為陸軍少將。上海六萬民眾前往瞻仰遺容,重慶舉行隆重追悼大會,林森題橫幅「堅苦忠貞」。

37、郝夢齡

陸軍上將(追贈)

一九三七年九月底,衛立煌任命郝夢齡為兵團長,指揮第九軍和晉綏軍第十九軍、第三十五軍、第六十一軍堅守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線的主陣地。

十月十六日,在山西忻口會戰中壯烈殉國,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郝夢齡

38、王銘章

陸軍上將(追贈)

王銘章在抗日戰爭徐州會戰中,因誓死保衛滕縣而壯烈犧牲殉國,為台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

王銘章

39、李家鈺

陸軍上將(追贈)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時任第四十七軍軍長的李家鈺主動請纓殺敵,率部轉戰河北、山西、河南等地,一九三九年任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一九四四年五月遭遇日軍伏擊壯烈殉國,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一九八四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李家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家鈺

40、戴安瀾

陸軍中將(追贈)

戴安瀾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台兒莊戰役部份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裏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昆侖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昆侖關戰役)等戰功,因昆侖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贊譽。

戴安瀾

一九四二年三月,戴安瀾率第二〇〇師西出雲南,入緬甸作戰。五月二十六壯烈犧牲於緬甸茅邦村,時年38歲。

戴安瀾將軍殉國後,國民政府於一九四三年四月一日在廣西全州的湘山寺為其舉行了國葬,並追授陸軍中將。

41、王 竣

陸軍中將

抗戰爆發後,王竣奉命率陜西警一旅開抵黃河西岸,負責警戒黃河河防,配合山西境內各軍同日軍作戰。 國民黨軍在山西正面戰場受挫,相繼後撤,八路軍進入敵後開辟抗日根據地時,王竣受命指揮第一團東渡黃河,支援友軍作戰,在永濟一線痛擊南下的日軍。

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在中條山戰役中壯烈殉國。

王 竣

42、寸性奇

陸軍中將(追贈)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寸性奇任第十二師34旅旅長,率部參加太原會戰。因戰功顯著,升任第三軍12師師長,並奉令調守中條山,擔任西面陣地防守任務。

寸性奇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三日晚,日軍再次以猛烈炮火攻擊中國守軍陣地,寸性奇率余部突圍至毛家灣,遭遇日軍攔截。交戰中左腿也被炸斷。為了免受被俘之辱,寸性奇拔劍自戕,壯烈殉國,時年46歲。

一九四二年,寸性奇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43、高誌航

空軍少將

他是第一個擊落日軍戰機的中國空軍飛行員,被張學良譽為「東北飛鷹,空軍戰魂」。在抗日戰爭中,他率領他的空軍飛行大隊,屢次打破「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譜寫了一曲曲搏擊長空,英勇殺敵,血灑藍天的頌歌。 他就是中國空軍抗日英雄高誌航。

八月十五日,中日空軍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再次展開大規模空戰。這一系列戰鬥中,中國空軍擊落17架日機,僅損失兩架戰機。高誌航成為中國空軍擊落外敵的第一人,被譽為「空軍戰神」。為紀念首次空戰勝利,南京國民政府將八月十四日這一天定為「空軍節」。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與日軍的交戰中,壯烈殉國。犧牲後,國民政府和軍委會追授高誌航空軍少將軍銜。

44、仵德厚

陸軍少將

在台兒莊戰役中,仵德厚(時任第三十軍30師88旅176團三營營長)率領敢死隊,殺入城內,與日軍展開了逐街、逐巷、逐房、逐墻的爭奪戰,經過一天一夜的血戰,日軍龜縮到台兒莊西北角等待增援,兩軍形成對峙。第二天,李宗仁將軍下達總攻命令,仵德厚手舞大刀率敢死隊向日軍發起最後沖鋒,最後贏得戰爭的勝利。

仵德厚

45、池步洲

愛國華僑池步洲,一九O八年出生於閩清縣三溪鄉溪源村,後留學日本。盧溝橋事變後,義無反顧地攜日籍妻子回國抗日,破譯上千條日軍重要密電,包括「珍珠港事件」、「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出巡」 等有重要價值的日軍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獨到而重要的貢獻。

池步洲

一九三九年二月,池步洲負責日夜偵收日寇無線電報,每天二三百份,獨自潛心研究破譯。在條件極其落後的情況下,日夜鉆研,苦思冥想,按照「歸謬證法」大膽假設,廣泛收集,科學求證,順藤摸瓜,破譯出了許多以英文雙字母組合構成的日寇密電,並結合「五十音圖」即日文字母表,從語音分析進階語法分析,實作了方法上的躍進,奠定了他在破譯日文密電上的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