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漢朝廟號最嚴格謚號最公正?以此而論兩漢二十五帝排名簡單至極!

2024-06-02歷史

廟號謚號之別

很多人對廟號謚號傻傻分不清楚,其實簡單至極。所謂祖有功宗有德, 其中的「祖宗」就是廟號,像什麽太祖、高祖、仁宗、玄宗、孝宗、文宗、武宗、光宗等等。

古代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無廟,轉譯過來就是,天子可以設七座廟單獨祭祀,無廟號的只能附在高廟中享受香火,諸侯則可以設五座廟,可以對有功德的祖宗上五個廟號,以此類推……

當然這是先秦時代,準確來說就是商周(商人創廟,周人造謚),漢代以後就只有天子有廟,諸侯以下皆無了。

至於謚號,士大夫以上都有,並不是皇帝獨享,比如周公旦、王安石、朱熹謚「文」,範仲淹、司馬光謚「文正」,張居正謚「文忠」,諸葛亮謚「忠武」,關羽謚「壯繆」等等。

歷史上像什麽武帝、平帝、和帝、宣帝、煬帝這樣帶帝字的,一般都是謚號。

皇帝的稱呼除了稱廟號、謚號以外,還有稱年號的,但前提是這個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年號,比如明清兩代的皇帝,如洪武、嘉靖、崇禎、康熙、乾隆、道光等等。像李治這樣擁有14個年號的皇帝,自然不可能用年號來稱呼他?

一般來說,謚號在未變得冗長之前,皇帝都稱謚,比如謚「孝文」的劉恒稱文帝,謚「孝景」的劉啟稱景帝,謚「孝武」的劉徹稱武帝,兩漢都是兩字謚號,且都有一個「孝」字,所以也有人說劉邦給國人留下了一個「以孝治天下」的優良傳統。

而到了唐代,給前任皇帝加尊號成了一種風尚,比如李世民的初謚是「文皇帝」,後來李治給加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隆基最初是八字的「開元聖文神武皇帝」,經過六次加尊號,最後是十四字的「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

謚號如此之長,還怎麽稱謚?多虧這時的皇帝都有了廟號,所以唐以後至宋明,就基本都稱廟號了。

我們言歸正傳,來說一下兩漢的廟號。

兩漢廟號之由來

漢朝基本是遵循「天子七廟」的原則,雖然其中頗有曲折,但結果確實如此。

先說西漢,西漢最初有七個廟號,劉邦和文帝的廟號是景帝確立的,分別是高祖和太宗,劉徹的廟號是宣帝上的,為世宗。這三個廟號實至名歸,不過後面四個廟號就有說頭了。

【漢書·平帝紀】載:「安漢公奏立明堂、辟雍。尊孝宣廟為中宗,孝元廟為高宗,天子世世獻祭。」

也就是說,宣帝和元帝的廟號——中宗和高宗,是王莽立的(他未篡漢之前爵位就是安漢公)。

平帝崩後,王莽又「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

至此,西漢七個廟號滿滿登登,符合天子七廟的規定,王莽也順理成章篡漢稱帝。

如果沒有後面的東漢,西漢七廟也就這樣了。

但劉秀來了,情況就不一樣了,他認為自己是承繼了前漢正統, 王莽是篡位者,他立的四個廟號是不合法的,所以就把後四位給廢了。

後來,劉秀就開始為他生父那一系,即他的高祖舂陵節侯劉買,曾祖郁林太守劉外,祖父巨鹿都尉劉回,父南頓令劉欽,立廟祭祀。

這就組成了「一祖二宗四親廟」,也就是「天子七廟」。

但,這理所當然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你劉秀尊的是西漢法統,已經過繼給元帝了,應以元、成、哀、平四帝為四親,怎麽還能尊生父一系為四親呢?況且祖有功宗有德,你生父一系就因為生了你就有功有德了嗎?

面對群臣的壓力,以及自己皇權的正統性,以柔治國的劉秀選擇了妥協。

【光武帝紀】載:「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遵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於太廟,成帝、哀帝、平帝於長安,舂陵節侯以下四世於章陵。」

也就是說,劉秀只給他法理上的祖父宣帝上了中宗廟號,法理上的父親元帝進了高廟,而劉秀生父一系則供奉在舂陵祖廟,有廟無號。

至此,西漢四個廟號就固定了下來。

劉秀崩後,本來也應進入高廟,但明帝認為老爹功績堪比太祖,入高廟太委屈了,因此,重建了一座世祖廟來供奉老爹。

當然劉莊也存了自己的小心思——天子七廟已經有五,自己和子孫豈不是要去爭剩下的兩個名額,還不如重開一系?

所以,東漢太廟一分為二,一座是西漢系的高廟,一座是東漢系的世祖廟——既尊了西漢帝系正統,也使東漢帝系自成體系。

劉莊想得很好,後人也辦得「妥帖」,他自己以及後面的章帝、和帝、安帝、順帝,乃至桓帝就都有了自己的廟號——顯宗、肅宗、穆宗、恭宗、敬宗和威宗,只有殤、沖、質三位幼年天子以及靈帝、少帝、獻帝三位傀儡沒有廟號。

這樣,東漢也有了自己的「七廟」。

但是,這七廟明顯是濫竽充數,明、章二帝不算,其他幾位不是昏庸、荒淫,就是受制於外戚、宦官,哪有什麽功德?

所以,就連竊國大賊董卓都看不下去了,他上台之後立馬就把和、安、順、桓四帝的廟號給廢除了。

這樣,東漢就只剩下世祖、顯宗、肅宗三個廟號,再加上之前西漢系的一祖三宗,最終形成了兩漢含金量最高的「天子七廟」。

透過兩漢廟號的廢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西漢真正劉家立的廟號只有三位,而且都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

景帝立廟號,動機是為了弱化惠帝的存在,強化劉邦與文帝,以及與他之間一脈相承的聯系,而劉詢給武帝上廟號,也是為了加強自己的合法性,給祖父劉據正名。

而王莽一口氣立了四個,也是基於某些政治目的,但他忽略了一點,除了宣帝,其他三位不是什麽好貨色,連景帝都沒能撈著(這裏心疼劉啟一萬點),他們何德何能?這只會讓人覺得不嚴謹。

東漢就更是如此了,雖然顧炎武曾說:「稱宗之濫,始於王莽之三宗」,但畢竟人老劉家自己立的廟號只有三個。

而東漢在繼承西漢法統,已有四個廟號的前提下,仍然弄出來七個廟號,而且都是些什麽人?太兒戲了!多虧董卓「撥亂反正」。

因此,個人認為漢朝廟號過程雖不嚴格,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好的,含金量也是最高的,大家覺得呢?

說完了這些,以廟號、謚號論兩漢二十五帝排名就簡單至極了。

兩漢二十四帝排名

為了更好的閱讀方便,現將兩漢帝系附錄如下:

西漢十一帝:高祖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

東漢十四帝: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少帝劉懿——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誌——靈帝劉宏——廢少帝劉辯——獻帝劉協。

第一檔自然是兩祖:劉邦和劉秀。

雖然劉秀重開大漢,光武中興,但比手提三尺劍、開草根帝王之先河、讓「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的漢高祖還是大大不如的。

第二檔是五宗:

在宗裏面,有四個廟號含金量最高,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即「太高中世」四大宗。

漢太宗劉恒,以小宗承繼大統,攬權於手,對內打壓軍功集團,提高儒生地位,加強皇權,開治世之端,是中國最會搞生產和政治的皇帝之一。

漢世宗劉徹,一代雄主,對內加強皇權,限制藩王,頒布推恩令;對外更是大規模開疆拓土,所辟疆域,「視高、惠、文、景時幾至一倍」,使中國「千萬年皆食其利」。

漢中宗劉詢,中興之主,對內誅滅霍氏集團,整頓吏治,懲治腐敗,承繼昭宣之治,對外解決匈奴,經營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真正實作中興的中宗皇帝。

漢顯宗劉莊,實質上的太宗,對內尊儒重教,刑理治國,開創明章之治,對外平定諸邊,重設西域都護,復通絲綢之路,特別是派班超出使西域,使五十余國臣服,萬邦來朝。

漢肅宗劉炟,尊儒制禮,輕徭薄賦,從諫如流,行寬厚之政,承繼明章之治,使東漢王朝臻於極盛。

所以,武帝第三,文帝第四,後面依次是宣帝、明帝、章帝。

第三檔是無冕之王景帝和最被低估的和帝。

漢景帝劉啟,對內實行黃老之術,平定七國之亂,貶抑諸侯王,承繼文景之治,對外抗擊匈奴南侵,「造苑馬以廣用」,累軍馬四十萬匹,實行「賣爵令」及「贖罪之法」,徙民充實邊地,為以後武帝解決匈奴問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按照【周代謚法解】,「布義行剛(傳播仁義,品德堅強)曰景」,「由義而濟(成功)曰景」,「景」是上等的美謚,對應劉啟的性格,恰如其分。

漢和帝劉肇,兩漢最被低估的帝王,甚至有人稱他是東漢除劉秀外最強君主。他九歲登基,十四歲政就清理了外戚竇氏一族,在位期間,軍事上滅北匈奴,讓南匈奴內附中文化,而後又剿滅燒何羌,設立西海郡,將青海湖納入版圖,並使西域五十余國臣服,疆域達到了空前的1157萬平方公裏,史稱:「冠斯往代,奄有萬國」。

文化上又令班昭續寫漢書,由許慎編撰世界範圍內的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科技上派蔡倫改進軍械,所制秘劍及各類器具長期在技術上對周邊勢力形成碾壓,還順帶改良了造紙術。

若非在位時間短,平滅匈奴多賴竇太後決斷,東漢可能也會在第四代出一位武帝。

謚法曰:「不剛不柔曰和」,換一種說法就是剛柔並濟,和帝以雷霆之勢滅竇氏,竇後害死其母,他卻不廢其尊號,他的謚號其實也是被低估的。

第八漢景帝,第九漢和帝。

第四檔:守成之君

漢元帝劉奭,雖然武有平滅郅支,昭君出塞,曾一度廟號「高宗」,但為人柔懦,不諳霸王之道,還因此被宣帝痛罵為「亂我家者」,以至於威權旁落於外戚、宦官之手,西漢也自他開始衰落。

謚法曰:「行義悅民曰元」,元帝一味好儒寬刑,取悅於士,果然評價「不凡」。

漢順帝劉保,安帝獨子,7歲被立為太子,11歲遭閻後誣陷被廢,安帝崩逝後,少帝繼位僅7月即病逝,宦官孫程等人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後,擁立劉保為帝,後劉保以「爭功」為名,分化、打擊宦官勢力,將之趕出朝堂。親政後劉保虛心納諫、任用賢士,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國措施,使東漢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好轉。

但順帝又寵愛妃子梁氏,使外戚勢力再次出現了膨脹,雖然他巧妙平衡外戚和宦官的力量,使之並未形成專權,但卻為後來的梁氏擅政20年留下了隱患。

順,恭順之意,梁氏給的謚號好。

元帝略強於順帝。

第五檔:傀儡之君

兩漢由於後宮幹政盛行,外戚、宦官猖獗,傀儡君主不少——呂雉制下的惠帝,霍光制下的昭帝,王氏挾制的成帝,王莽控制的平帝,鄧綏控制的殤帝、安帝,閻氏控制的少帝,梁氏控制的沖、質二帝,董卓控制的少帝,曹操控制的獻帝。

但傀儡也分高下,最上等的自然是惠帝和昭帝,他們雖然身不由己,但由於掌權者的水平高,也連帶著受益,而且他們自身還有一些為人稱道的優點,如惠帝友愛兄弟,昭帝大局意識強等等。

「柔質慈民曰惠」,「聖聞周達曰昭」,從謚號可以看出,昭帝要明顯強於惠帝。

其次是毫無存在感的平、殤、沖、質、獻帝以及兩少帝,平帝在位五年,十四歲就駕崩,質帝九歲被梁翼毒死,少帝在位二百多天,沖帝更是三歲就死去,殤帝最慘,繈褓之中就不幸夭折,是歷史上登基年齡最小、駕崩年齡也最小的皇帝。

他們自然也就說不上什麽好惡。

「幼少在位曰沖」,「忠正無邪曰質」、「短折不成曰殤」,雖是平謚,但其中不無悲哀憐意。

其中漢獻帝要強於其他幾位。

按謚法解,「獻」雖有貢獻之意,但亦有聰明睿智之意,縱觀漢獻帝一生,雖身為傀儡,卻難掩睿智,「獻」這個謚號,劉協當之無愧。

最次的是有一定話語權卻好事不做的成帝和安帝。

成帝受王氏挾制,完全是咎由自取,他與父親元帝一樣,仁懦好儒,剛即位就封了自己母族五人為侯。王氏政治暴發戶一個,小辮子一抓一把,但面對老媽嘰嘰歪歪抹眼淚,他眼不見為凈,躲進後宮,一味的寵信趙氏姐妹,結果造就了史上幹政最厲害的角——王政君,以及第一個透過和平演變奪得江山的皇帝——王莽。

而安帝初期受制於賢後鄧綏,本來也有可能謀一個宣帝的聲名,但他卻在親政後聽信內寵,肆行惡政,不納忠言,不辨賢愚,政移私門,權落臣妾,終使東漢徹底的衰敗下去。

第六檔:昏庸之君。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桓靈二帝,史書中常提到一句話——自桓靈以來,閹宦當道,罷斥忠貞,買官鬻爵,朝局敗壞……

桓帝寵信「五侯」,捕殺禁錮太學生,引發「黨錮之亂」,靈帝更是貪圖享受,不理朝政,後期又寵幸「十常侍」,引發黃巾之亂,東漢實亡於桓靈之手。

按謚法解,「克敵服遠曰桓」,「亂而不損曰靈」,桓帝謚號確實有些誇張,可能上謚的時候太多的考慮了他誅梁翼一事,但畢竟是美謚,靈卻是實實在在的惡謚,桓帝要強於靈帝。

至於哀帝,比他的父親成帝還不如,漢成帝算是不願讓母傷心,對舅舅們的弄權眼不見為凈,躲了,但哀帝卻是十足的荒淫昏庸。他繼位之初就把橫行一時的王氏外戚除王政君以外全部轟出了京城,但大權獨攬的他卻沒能從分封的怪圈中走出來,又把自己的外戚全都封了大官,後來又實行限田、限奴婢令,結果外戚丁、傅等一發難,他就偃旗息鼓了,而且還賜給男寵董賢良兩千頃土地,狠狠抽了自己一大耳光。

他的昏庸還體現在對董賢的「寵愛」上,「斷袖之癖」就不說了,為了與愛侶朝夕相處,他還讓董賢之妻、之妹同侍左右,俗稱「和窠爵」,甚至還在一次宴會上,公然表示要效仿堯舜,將皇位禪讓於董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謚法解:「恭仁短折曰哀」,平謚。

匯總兩漢二十五帝的排名:高祖>光武>武帝>文帝>宣帝>明帝>章帝>景帝>和帝>元帝>順帝>昭帝>惠帝>獻帝>平、殤、沖、質、兩少帝>成帝>安帝>哀帝>桓帝>靈帝。

大家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