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大野戰軍為何都空出一個兵團?二野沒兵,三野沒將,四野不敢用

2024-04-23歷史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之初我軍總兵力不過127萬,而且其中66萬還是不能參加一線作戰的地方部隊。

然而只過了三年時間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就增加到420多萬,全軍編制已經出現了多達51個縱隊。

因此在1948年11月中央軍委下令全軍統一序列,並為四大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分配了20個兵團的番號。但神奇的是除第一野戰軍滿編之外,其他三大野戰軍都出現了兵團空缺。

而了解這些缺失的兵團番號背後的故事,才能更深刻體會贏得解放戰爭的不易。

軍隊

解放軍越戰越強規模大幅增加,大決戰時期全軍統一兵團編制

稍有軍事常識人都知道在革命戰爭時期,敵我雙方的部隊編制通常都是軍、師、旅、團,再到下面的營、連、排、班順序。

而軍以上的部隊組成,國軍先後出現過軍團、兵團或集團軍這樣的名稱。

而我軍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紅一方面軍發展壯大時,其一、三、五軍團早期都下轄有兩個或三個軍,每軍下轄三個師。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軍團,已經與後來解放軍的兵團性質相當。

但很快就取消了這樣的三級模式,在長征前後中央紅軍的一個軍團事實上最多只能對應敵人的一個軍。

國民黨軍隊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雖然給我陜北紅軍主力一個第18集團軍(八路軍)的番號,但下面只有三個師六個旅的編制。

同時我軍深入敵後分散遊擊作戰,也不存在大規模聯合作戰的必要性。

直到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之後,中央軍委下令各大戰略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野戰兵團(野戰軍)。由於當時各部隊兵力相差懸殊,所以采用了縱隊轄師(旅)的模式。

戰爭後僅僅兩年時間我軍兵員數量就和國民黨軍不相上下,同時縱隊的番號也增加到了51個。並且晉冀魯豫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在分兵經略中原過程中,已經開始出現由幾個縱隊組成的戰役集團。

國民黨軍隊

1948年9月三大戰役打響之前,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代總參謀長周恩來起草了【解放戰爭第三年年軍事計劃】。

該計劃正式提出要使全軍總數達到500萬,現有51個步兵縱隊擴編到70個。

1948年11月1日為統一全軍範圍的編制,中央軍委又命令各野戰軍所轄縱隊一律改稱軍並到1949年初完成。

而為了進一步便於指揮,決定在野戰軍與縱隊(軍)之間增加兵團一級建制;實作每一個兵團下轄三個軍,每軍下轄三個師的「三三制」理想模式。

周恩來

依照中央軍委的命令,人數最少的西北野戰軍第1、2兵團正式被改編為第一野戰軍第1、第2兵團,下轄7個縱隊也依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至第8軍(欠第5軍)。

而中原野戰軍變更為第二野戰軍下轄第3,第4,第5兵團,其九個縱隊被改編為第10到第18軍。

華東野戰軍此時人數進一步增加故有第7、第8、第9和第10四個兵團的番號,其15個縱隊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0軍到第35軍(欠第19軍和第32軍)。

而在遼沈戰役爆發之前就有百萬之眾的第四野戰軍,卻同樣被編為第12、第13、第14、第15四個兵團。

軍隊

其12個縱隊被依次改編為第38軍到第49軍,此外在長春起義的原國民黨60軍整體被改編為第50軍。

華北軍區部隊的第1,第2,第3兵團,則依次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19、20兵團,下轄9個軍番號分別是第60軍到第68軍[1] 。

這樣一算就會發現除一野外的三大野戰軍,居然空缺了第6、第11、第16、第17四個兵團的番號。

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又將起義的國民黨軍隊改編為21、22和23三個兵團,這樣那4個兵團的番號就成了永久的空缺。

遼沈戰役

二野發展歷程多次出現嚴重減員,改編時9個軍剛好三個兵團

要問第二野戰軍為什麽最後沒有出現第6兵團,野戰軍司令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肯定都會感慨當年紅軍西征和後來挺進大別山損失太大了。

可以說在我軍歷史上第二野戰軍是唯一出現人數大起大落的主力部隊,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8年在鄂豫皖誕生的紅四方面軍。在1934年紅四方面軍從川陜根據地西征時兵強馬壯,擁有五個軍的番號8萬人。

但是在到達陜北之後紅9軍、紅30軍和紅33軍全部損失在西征河西走廊的路上,僅留下了紅4軍和紅31軍和少量方面軍直屬隊在抗戰爆發後被改編成了129師。

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等人的苦心經營下,到1945年抗戰結束時129師各部與地方武裝已經增加到30萬人。

劉伯承與鄧小平

解放戰爭爆發後其主力變更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盡管與其它兄弟部隊打出了很多漂亮的揭秘戰,但處在內線防禦始終是對根據地的巨大消耗[2]。

於是1947年6月開始在毛主席命令下,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戰鬥力最強的四個縱隊大膽向南出擊,鏖戰魯西南後又快速進入大別山區。可接下來劉鄧所部在大別山區遭遇了白崇禧的重兵圍剿。

雖然又有兩個縱隊加入,但撤出大別山時也僅剩7萬多人。

1948年5月中央軍委指示劉鄧重建中原軍區,同時將其南下所部改稱為「中原野戰軍」。其下轄七個野戰縱隊共20個旅,但挺進大別山的消極影響短時間難以消除。

到淮海戰役打響前的1948年11月中原野戰軍仍然未能恢復元氣,7個縱隊的總兵力只有14萬人。 加上地方部隊配合作戰的2萬余人,合在一起還不及華東野戰軍的一半。

劉伯承與鄧小平等

淮海戰役結束之後補充了大量解放戰士,劉伯承才下令將原中原軍區一些地方武裝升級為主力縱隊。後來九個縱隊被改編為九個軍,給每個兵團分配三個軍是完全合理的。

1949年4月後第二野戰軍渡江橫掃浙贛又進入四川,雖然又增加了不少解放士兵總兵力達到38萬人。但這時戰爭的勝負已然沒有懸念,劉伯承等人都認為再組建一個兵團已經毫無意義。

不過在發起渡江戰役之前由於不清楚當面敵人的綜合實力,劉伯承還是曾經考慮由桐柏、江漢、鄂豫軍區再各組建一個野戰軍,合編為第6兵團並安排由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王宏坤擔任司令。

然而二野主力渡江之後一路勢如破竹,再增加三個新的野戰軍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直到1950年2月第二野戰軍變為西南軍區,第6兵團這個番號都沒有出現。

渡江戰役

三野在解放戰爭時期才大發展,將領缺少做兵團司令的合適人才

如果說第二野戰軍組建不了第四個兵團是因為兵員捉襟見肘,那麽兵力至少是其兩倍的第三野戰軍少一個兵團就完全是缺少能夠擔任大將的人才。

盡管第三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橫掃中原戰場,給人一種戰鬥力爆表的感覺。

但事實上第三野戰軍的前身華東野戰軍,是在1947年初由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合並而來。而華中野戰軍的前身新四軍,又是由當年紅軍留在江南的遊擊隊發展而來。

抗戰初期新四軍實際兵力僅有1萬多人,只相當於當時八路軍的一個師。盡管後來新四軍自己先後組建了七個師,但由於八路軍仍然沿用了當年國民黨給的三個師番號。

這樣在對比這一時期的職務時,新四軍各級師長、團長明顯要比華北地區我軍低一級。

軍隊

這樣一來第三野戰軍的許多將領在紅軍長征前職務偏低所以才會被留下,後來三年艱苦遊擊戰缺少正規戰經驗。

抗戰時期新四軍的環境更艱苦發展不如八路軍,他們也就沒有擔任高級指揮員的資歷。可在解放戰爭爆發之後華野兵力迅速擴張,他們的升遷速度明顯偏快。

單看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之前43萬人的規模,再組建一個兵團都是合情合理的[3]。

但是陳毅和粟裕卻都發現除了後來擔任第7兵團司令的王建安、第8兵團司令的陳士榘、第9兵團司令的宋時輪和第10兵團司令的葉飛,華野居然再也找不出來有資格擔任兵團司令的人選。

於是1949年1月華野高層最後研究之後決定只維持四個兵團的建制,但是第8、第9和第10兵團都下轄四個軍。這樣在三個兵團之下解決了容納15個軍的問題,雖然顯得有點擠卻絲毫沒有影響第三野戰軍渡江之後橫掃東南沿海。

陳毅和粟裕

1955年第三野戰軍的番號被撤銷,第11兵團就成了永遠的空缺。

不過要證明第三野戰軍戰將資歷不足,最明顯的標誌居然是1955年的大授銜。

在當時我軍18位元擔任過兵團司令的將領中,一野的許光達、二野的陳賡和四野的蕭勁光都成為大將;王震、陳錫聯、楊勇、劉亞樓和鄧華被授予上將軍銜,而第三野戰軍竟無一位兵團司令被評為大將。

即使到了軍長這個層面第三野戰軍也明顯偏低,比如四野18位元軍長中7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三野的16位元軍長卻沒有一人獲得上將軍銜。

如此可以明顯看出1949年時第三野戰軍的確戰將眾多卻相對缺少可以指揮兵團的人才,但是他們在師長、軍長一級的崗位上還是發揮了其最大作用。

軍隊

四野誕生靠兄弟部隊盡量不出風頭,兵團編制不固定也能控制數量

相比之下第四野戰軍為何會選擇和第三野戰軍一樣只實際組建了四個兵團,這就要和其最初來源和1949年時野戰軍首長的考慮說起。

雖然1949年百萬東野主力入關成為了壓垮傅作義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在1945年8月我軍在東北還沒有任何正規武裝。

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親自部署下,我山東解放區出動了三個師的兵力去東北;同時黃克誠帶領新四軍第三師,還有一些原冀熱遼軍區的部隊也奉命北上。

這些部隊最終被統一合並為東北人民自衛軍,後來才透過土改獲得大量兵員迅速發展。

黃克誠

因此追根溯源東北我軍大部份主力部隊的根都在華北軍區野戰部隊和第三野戰軍,或者說第四野戰軍的誕生本身就是靠各個戰略區部隊的全力支持。

所以在1949年平津戰役後全軍大整編之時,盡管當時東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完全可以編五個甚至六個兵團。

但這樣一來第四野戰軍就在解放軍的整個系統中顯得風頭過盛,可能不利於同之前老部隊搞好關系。

為了盡量維護我軍各部隊的平衡,避免出現在軍級和兵團級第四野戰軍「一家獨大」的局面;林彪和羅榮桓等首長決定在軍以上控制規模,四個兵團安置13個軍就滿足需求了。

林彪

而林彪等人之所以能在軍級做文章,也是因為東北野戰軍在大決戰之前組建了十幾個獨立師。

1949年全軍大整編之後這些同樣經歷過大戰的地方武裝,大部份獲得了正式的野戰部隊番號並被補入各個軍。

這樣一來雖然東野在師以下各級與關內我軍完全一致,在兵團一級與第三野戰軍並無太大差距。但事實上其每個軍都有四個師的超額編制,甚至在後來進軍中南地區時還迷惑了敵人。

此外和晉冀魯豫野戰軍、華東野戰軍開始時將不同縱隊合編為「集團」不同,第四野戰軍的兵團事實上來源於遼沈戰役之前出現的前線指揮所。這也是因為東北戰場幅員遼闊,南滿軍區、冀熱遼軍區和東北我軍總部所在的北滿地區太遠了。

林彪

所以在1947年組建第二批野戰縱隊的同時,林彪等首長下令組建了第一和第二「前方指揮所」。

南滿軍區司令員蕭勁光和冀熱遼軍區司令員程子華分別充當司令員,戰時根據需要可指揮不同的單位。

而九個野戰縱隊和各獨立師平時由東野總部直接指揮和排程,兩個前方指揮所均沒有自己的直屬部隊。三個月後這兩個指揮所又改稱第一和第二兵團部,並在1949年4月正式命名為第12、第13兵團。

由此東野首長認為既然原來的兵團都處在無固定編制狀態,那麽在必要時給某個兵團加強到四個軍甚至五個軍也完全可以做到的。既然如此又有什麽必要強行增加野司直屬部隊的數量,降低指揮效率並增加戰場配合難度。

林彪

事實上林彪這種兵團不具體管轄某個軍的模式,很像當時美軍裝甲師由三個指揮部靈活指揮全師九個作戰營。同時這樣做也能避免出現兵團和下級形成「山頭」,破壞解放軍整體性的問題。

在出兵北韓之前林彪敢於讓第13兵團與第15兵團交換司令部人員,在其它三個野戰軍就幾乎不可能做到。

不過在渡江戰役後四野南下協助陳明仁領導長沙起義,其所部被編為第21兵團劃歸四野。

由於承擔解放海南島和13兵團部發展成誌願軍司令部,直到1955年4月第四野戰軍番號才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