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軍與回民軍在甘肅靖遠血戰

2024-01-22歷史

清同治元年(1862年),陜西華、同兩州漢回不睦,經常發生互相械鬥,地方官吏處置不公,引發回民持原發槍械而叛,最終形成以寧夏金積堡為根據地的反清鬥爭。

同治三年反清軍首領馮清厚帶領一路騎、步兵,至甘肅靖遠打拉池,與清守防千總交戰,千總敗退,反清軍攻破打拉池,而靖遠申部(西南)和黃河兩岸漢民及團總李世嶽率領陡城、水泉、黃灣一帶團勇二千余人前來迎戰,痛遭慘敗。

接著團總雒履太率馮家園子、東灣子、鹽灘一帶團勇二千余人,繼續往打拉池作戰,黃昏分時遭到埋伏,全軍覆沒。回民軍攻破東灣子、陡城、水泉及黃沙灣。當時靖遠經防軍常協台署本部人馬及外地調來守防軍二千多人(有平番軍騎兵、河西花頭勇、狄道黑頭勇各五百人,督標騎兵一部份),嚴閉城門保衛靖城。

馮清厚率大部騎兵猛撲縣城,包圍靖遠縣城至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不克,逐步撤退到南區關川、紅堡子駐紮。適逢定西統帥陶茂齡派赴靖解圍的分統高玉慶率二千多人到南修焦家斜灘宿營,由於一邊臨河(祖厲河),一邊靠山,被反清軍堵住退口,堵住前道,兩面夾攻,插翅難飛,全軍覆沒。

三月十三日,馮清厚掌握靖遠縣城官兵發生矛盾的情況(城內回民散布謠言說「駐軍吃不飽、用子彈換糧食」。常協台信以為真,對守軍扣發子彈,引起官兵不團結現象),率反清軍連夜向靖遠城猛撲,擡著雲梯由西門上城墻,城內總指揮常協台驚慌失措。一面向駐軍發子彈,一面親自督戰,率隊在城西北角激戰很久,城內回民起內應,開啟城門,反清軍蜂擁而進,常協台跳城墻逃走,守軍隨之逃散。反清軍進城後燒毀廟宇和許多民宅,居民慌恐不堪,服毒、跳井、自縊者甚眾,常協台逃至東灣嶽家灘被團勇打死。當時,全縣只有老龍灣、砂金坪兩村未失。

是年冬,馮因糧草不足,領大軍向臯蘭進發。當時駐砂金坪的馬營曾鎮台購糧委員金麟,號召範、呂兩紳士捐銀六千兩,買軍糧、收勇軍,並呈報陜甘總督,取得知縣委任狀,帶義勇軍68人,赴靖遠縣就職,堅守城防,安置難民。此役造成靖遠縣數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