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京保衛戰,南京緣何失陷如此之快?

2024-01-01歷史

這要先從松滬會戰說起,因為參加南京保衛戰的部隊,大多是由淞滬戰場上撤下來的,部隊傷亡過半的,至少也在三分之一以上,而沿途撤退,上有敵機,後有追兵,士氣非常低落。以久戰疲敝之師來保衛南京,這本就是兵家大忌。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這一仗幾乎把當時最核心、最精華的中國軍隊的全部葬送在裏面。

然而淞滬這一仗,又不得不打,後面的南京保衛戰亦是如此,明知不可為為之。

1937年7月7日晚,爆發盧溝橋事變,國軍第二十九軍主力撤退至保定,平津快速陷落,中央軍北上,除南口之戰,其余皆作戰不利。

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殉職,佟麟閣為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位殉職之高級將領,如今北京城還有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以作紀念。

華北平原喪失於敵手,眼看著日軍沿平漢、津浦線直插腹地,由北往南,縱觀中國歷史,歷次能夠占領中國的戰爭,都是由北往南打的。

日軍對中國歷史,尤其是滿清入關,是研究透了的,日軍沿著平漢鐵路攻擊涿州,保定,一路依托津浦鐵路進滄州,下德州,一路從察哈爾攻擊山西。

所以淞滬會戰是一定要打的,不在上海打,還能在哪裏打,已經退無可退了。

打是一定要打,但遺憾的是,松滬會戰不該這麽打,也不該打這麽久,最終把大部份抗日的有生力量扔了進去。

盧溝橋事變後的一個月,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這是中日雙方的第一場大型會戰。

國民政府原意速戰速決,將裝備最為精良的全德式裝備的中央軍悉數派出。

國民政府先後派出個各系部隊共78個師、7個獨立旅、3個暫編旅、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炮兵7團、財政部稅警總團、憲兵1個團、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4個團,3隊海軍艦隊。

國民政府共投入兵力約75萬人,占了全國兵力的百分之六十。

日軍共投入2個軍9個師團約30萬人。

雖然當時的中國軍隊抵抗意誌空前頑強,軍隊數倍於日軍,然而,最大的問題是:淞滬戰場四面平曠,無險可守,且裝備遠遜於日軍。

從戰術上看,在上海進行大規模戰役,地形上處於劣勢。

從裝備上看,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和軍事訓練遠遠不及當時的日軍,而日軍則充分發揮了陸、海、空三軍的火力優勢。

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3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馮玉祥

訓練有素,又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們多半都折兒在了淞滬會戰中,全靠一個師一個師的往裏填,實在是痛心疾首。

而且, 中國軍隊除了奮勇迎擊,以血肉之軀來抵擋之外,別無他法,雙方的火力差距實在是太大,國軍相比於日軍來說,更像是一次性軍隊。

比如陳誠的土木系部隊填在了羅店拉鋸戰中,桂系白崇禧的21集團軍增援上海後發動反擊,這一仗,21軍就填進去了六個旅。

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終日軍傷亡九萬八千余人,國軍死傷約二十九萬人,少將以上陣亡16人,國軍的傷亡人數幾乎是日軍的三倍。

我們如果不論一城一地之得失,那麽淞滬會戰日軍勝了,反而是敗了;國軍敗了,反而是勝了。

因為淞滬會戰從戰略上,徹底扭轉日軍的進攻方向,讓日軍計劃中的從北向南打,變成從東向西前進。

從古至今都沒有人能從東向西打統一中國的,而且從上海向西,全部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崎嶇濕熱山地。

淞滬會戰後,1937年11月9日,蔣介石命令上海國軍全面向南京及杭州撤退。11月12日,上海全部陷落。11月13日,日軍艦15艘入長江。

隨著無錫、常州、廣德的淪陷,日本參謀本部決定向南京追擊,無錫一失則南京屏障已去。

南京是守還是退,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國軍內部也是意見不一。

白崇禧一開始表示:「現部隊已殘破不全,也沒有後續部隊可排程,建議宣布南京為不設防城市。」

張群:「如我軍自動結束南京,將來和談時,日軍就不能以武力攻占南京的戰勝者自居。」

劉斐:「日軍擁有海陸空優勢,國軍將處在立體包圍之下,加上上海會戰損失太大,國軍未經整訓,無法恢復戰力。建議用12至18個團象征性的適當抵抗後主動撤退。」

陳誠、何應欽、徐永昌均反對死守南京,同意應付守一下。

蔣介石意在堅守南京,找唐生智溝通,希望他可以守南京,於是,在第三次南京防衛會議上,唐生智表態,」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

11月20日,蔣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部司令官。

李宗仁也是主張棄守南京的,他當時的原話是:「南京在戰術上是個絕地,敵人可三面合圍,而北面又阻於長江,無路可退,以新受挫折的部隊來坐困孤城,實難望久守。」

同淞滬一樣,又是一個戰術上的劣勢,事後也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同淞滬一樣,這一仗又不得不打。

11月26日,宋希濂在日記寫下:「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對國對民殊難為懷也。」

蔣介石的原話是,」南京為首都所在,總理陵寢所在,不可不作重大犧牲,期望固守南京三個月至一年。」

然而... ...但是... ...

國軍守衛南京的共有13個師,其中,只有第10軍的第41師和第48師是漢口來的增援部隊,其余11個師均是由上海戰場撤出,尚在整補中的殘部。

按唐生智的統計,守軍約有8萬人,其中新兵就占了3萬人。

12月1日,日軍開始向南京方向進攻,12月2日,丹陽與江陰同日失守,12月3日,日軍開始圍攻南京。12月6日,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12月7日,蔣介石於淩晨離開南京,前往廬山。

12月8日晚,日軍全線突破中國軍隊的外圍防線。

12月9日,唐生智為避免部隊逃命過江,命令各軍將所有船只交由宋希濂第三十六師看管,不準私自扣留,原想背水一戰,卻不知這一命令卻要了很多人命。

12月10日,上午11點要求唐生智投降遭拒後,日軍向南京發起大規模進攻,屢戰屢敗的國軍士氣低落、部隊開始潰散。

12月11日中午,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電話轉告唐,「委員長已下令要南京守軍撤退,你趕快到浦口來,我現在要胡宗南在浦口等你。敵人已到六合,情況非常緊急。你今晚務必撤退過江。」

12月12日淩晨二時,唐生智召集部署,現在城已被擊破,無法守衛了,委員長已有命令,叫我們撤退,開始制定撤退方案。

12月12日,南京東南方紫金山、雨花台淪陷,守軍全數殉國。

12月12日下午17時,唐生智召集各軍長、師長以上將領召開了南京保衛戰中的最後一次會議。

唐生智先出示了軍事委員會電:「如情況不能久持時,可相繼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

而後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主旨就是八個字,」大部突圍,一部渡江「。即守軍中大部份的部隊從正面突圍,36師和總部從下關過江。

這個撤離方案是有問題的,大部份守軍歷經淞滬戰場和南京戰場,各級幹部傷亡已盡,老兵所余無幾,士氣低落,如何能夠正面突圍。

所以,當撤退的訊息剛一傳開,守軍各部就開始混亂突圍,除了粵軍的鄧龍光部和葉肇部按計劃正面突圍外,其余各部湧向下關,準備覓船過江,人多船少,幾萬軍隊擠在江邊,互相擠擁,隊伍紊亂,可以想象當時的場面是極度混亂。

而此時在此防守的第36師宋希濂部沒有及時得到新的命令,仍然按照唐生智之前不讓一人一槍出城的指示,誤以為友軍擅自撤退而使用機槍掃射,更加混亂。

... ...

南京保衛戰中殉難的中高級軍官人數為47人,3萬多將士戰死,約4萬多被俘遭到屠殺。

南京失守後,日軍開始了6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30萬人被屠殺... ...

在這場保衛戰中,唐生智的軍事行動與能力,與其最高軍事長官的身份,嚴重失稱。

唐生智所謂與城共存亡的話,不過是空頭支票。先是部署不足,倉促應戰,又下令扣留所有船只,不許軍民渡江,卻私藏船只為自己預留退路,本想讓將士們「破釜沈舟」、「置死地而後生」,結果扣留船只的軍令反成了國軍突圍時的最大阻礙。

而參與南京保衛戰的部隊多是從上海戰場上剛退下來的,有的部隊傷亡過半,士氣非常低落,以久戰疲憊之兵保衛南京豈能久守。

1937年12月16日,蔣介石發表【我軍結束南京告全國國民書 】,重申抗戰到底的決心:

此次抗戰,開始迄今,我前線將士傷亡總數已達三十萬以上,人民生命財產之損失,更不可以數計。……就中國本身論之,則所畏不在鯨吞,而在蠶食,誠以鯨吞之禍,顯而易見,蠶食之禍,緩而難察。……且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後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不在各大都市,而實寄於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我全國同胞誠能曉然於敵人鯨吞無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敵愾,步步設防,則四千萬方裏國土以內到處皆可造成有形無形之堅強壁壘,以制敵之死命。

隨後的武漢會戰,南昌會戰,3次長沙會戰... ...將抗日戰爭拖入到相持階段... ...

我們應該記住,無論是國軍,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抵抗侵略,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戰場上,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

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個犧牲的中國人民都是不朽的。

飲彈成一恨,浩氣留人間。

這是一份南京保衛戰中陣亡的將軍名單:

蕭山令(1892年-1937年)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廳廳長、南京市長,拔槍以最後一彈自戕,殉國。

朱赤(1900年-1937年)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少將旅長,黃埔三期,率殘部死守光華門殉國。

高致嵩(1898年-1937年)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黃埔三期,率部死守雨花台殉國。

易安華(1900年-1937年)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黃埔三期,於光華門力戰殉國。

羅策群(1893年-1937年)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少將副師長,於紫金山力戰殉國。

姚中英(1896年-1937年)八十三軍一五六師少將參謀長,黃埔二期,於紫金山力戰殉國。

司徒非(1893年-1937年)六十六軍一六O師少將參謀長,率部於大水關與日軍激戰三日,彈盡後與所部數千將士全部殉國。

李蘭池(1899年-1937年)五十七軍一一二師少將副師長,率部與日軍於太平門肉博戰中,殉國。

劉國用(1898年-1937年)七十四軍五十八師一七四旅少將副旅長,率部與日軍於水西門外激戰,彈盡後與所部數千將士全部殉國。

萬全策(1902年-1937年)教導總隊第一旅少將參謀長,陣前殉國。

雷震(1901年-1937年)教導總隊第三旅上校副旅長,血戰殉國。

謝承瑞(1905年-1937年)教導總隊第一旅二團上校團長,殉國。

華品章(1902年-1937年)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上校副旅長,彈盡後殉國。

韓憲元(1902年-1937年)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上校團長,彈盡後殉國。

黃紀福(1902年-1937年)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長,血戰殉國。

蔡如柏(1899年[45]-1937年)六十六軍一六O師九五六團上校團長,血戰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