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初期國軍戰力還算可以,為何後期戰力下滑嚴重?真實原因有三

2024-07-23歷史

在那個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中國軍民同舟共濟,舉國上下一往無前,奮勇抗擊日寇入侵。然而,在戰火硝煙彌漫的年代,我們的國軍戰力為何會出現明顯下滑?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一現象?讓我們追溯歷史,剖析其中的原委。

國軍戰力消長的軌跡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國民革命軍經過激烈的上海保衛戰和淞滬會戰,雖然最終被迫撤離上海,但表現出了頑強的抗擊決心和堅韌的戰鬥力。隨後的武漢會戰和徐州會戰,國軍雖屢戰屢敗,但仍未被徹底擊潰。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後,國軍開始執行"懷柔持久戰"戰略,把戰場轉移到西北內陸地區。在這一時期,國軍戰線暫時得到短暫的喘息。但日軍決心全面占領中國腹地,於是發動了一系列的攻勢,試圖切斷國軍生命線。

1939年,國軍在昆明會戰、南昌會戰以及武寧會戰等多場戰役中遭到重創。盡管在陽新會戰、潘陽會戰等局部戰役中取得些許勝利,但總體上,國軍已漸露疲態。大批軍閥舊部逐漸解體,戰鬥力銳減。只有精銳的中央軍和陸軍新編師仍保持著較強的戰力。

1941年,戰火蔓延至英屬緬甸,國軍參與英軍作戰,但在滇緬公路沿線遭遇慘敗。直至1944年,豫湘桂戰役爆發,國軍幾乎已無力阻擋日軍在中南部地區的橫掃。僅在衡陽一地,國軍第十軍與美軍空中支援,死守數月,勉強阻擋了日軍進攻。

總的來說,在漫長的八年抗戰中,國軍戰力出現了明顯的起伏曲線。由最初的堅決抵抗,到中期的戰略轉移,再到後期的日漸頹勢,這種變化折射出了國軍長期作戰能力的確有不足。那麽,究竟是哪些深層次因素,導致了國軍戰力的逐步下降?我們將在後文中一一道來。

蔣介石戰略決策的影響

抗戰爆發之初,蔣介石作為最高統帥,對於如何應對日軍入侵給予了高度重視。但與此同時,他也未能完全拋開對國共內戰的憂慮。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被迫妥協,接受共產黨和民主人士的一些訴求。在這種情況下,他對待共產黨力量的態度開始趨於謹慎。雖然在正面戰場上,國共兩黨原本存在著一定合作,但蔣始終忌憚共產黨在根據地不斷壯大。

這種擔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蔣對戰略決策的判斷。他本可以將更多的兵力調遣至正面陣地,全力對抗日軍,但卻有意留下相當大量的軍隊力量,用以防範共產黨可能的突襲和擴張。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國軍在正面戰場的實力。

基於對共產黨的憂慮,蔣另一重大戰略決策是采取"守沿海,舍中西"的方針。這實際上意味著國軍主力開始逐步遠離沿海城市和交通要道,轉入內陸腹地。

這種決策最初是基於蔣對戰略進攻和決戰的審慎考慮。他認為在當時軍力懸殊的情況下,若堅持在沿海地區同日軍決戰,恐難以取勝。因此選擇了"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

然而,這一決策也為日後國軍戰力的逐步消耗埋下了禍根。一方面,內陸地區的後勤補給更加困難,武器彈藥的運輸受到極大影響;另一方面,國軍退至內陸腹地後,又常常遭到日軍猛烈空襲,重要交通線更是屢被切斷。這加劇了國軍的裝備短缺和生存壓力。

綜合來看,蔣介石戰略決策中對國共內戰和決戰考量,雖有一定現實原因,但終歸在很大程度上為國軍戰力的後期下滑埋下了隱患。

軍隊指揮體系的缺陷

在漫長的抗戰年代裏,國軍軍隊指揮體系的種種缺陷日漸顯現,這直接影響了它們的整體戰鬥力。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缺乏戰略層面的統籌協調。

作為最高統帥,蔣介石雖然負有全面指揮權,但在具體作戰層面,常常無法對分散的多路兵力做出高度協同的指揮部署。各戰區和野戰軍往往是自成系統,相互之間缺乏默契配合,這嚴重削弱了國軍的整體戰鬥力。

譬如在1938年徐州會戰中,京滬和平蘇三路軍隊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於它們在作戰中未能形成合理兵力集中和相互支援。而在1939年的武寧會戰時,由於疏忽大意,國軍更是幾乎全軍覆沒。

此外,蔣介石對陸軍的指揮系統也存在改革不徹底的問題。雖然他試圖掃除舊軍閥割據體制,組建新式陸軍師團編制,但許多舊軍閥仍舊擁有龐大的私屬武裝,對中央命令屢屢置之不理。種種分崩離析的征兆,無疑加劇了國軍整體戰鬥力的低下。

正所謂將無戎馬革,即便擁有人數眾多的軍隊,如果軍紀渙散,軍心士氣低落,終將會大大折損其戰鬥力。而在抗戰後期,軍紀渙散和軍心問題的確成為拖累國軍的一大禍根。

長期作戰、傷亡慘重、裝備匱乏等因素導致國軍軍紀日趨疏浪,逃荒遁離的現象屢見不鮮。更有甚者,一些投機分子趁機劫掠百姓,加劇了軍民關系的緊張狀態。軍心渙散在所難免,這嚴重影響了國軍在各大戰役中的士氣和鬥誌。

即便在某些精銳部隊中,軍紀尚能勉強維系,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督勵和獎懲機制,官兵們依然難以信服蔣介石號召的"持久抗戰"方針,唯恐戰事無終止日。直到抗戰最後階段,這種懈怠情緒更是大行其道。

此外,國軍軍令系統中還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隱患,那就是蔣介石對將領任命把關的力度不夠。

作為最高統帥,蔣固然擁有任免軍官的最高權力,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卻常常出於種種考慮而放縱部份無能將領的存在。這不僅影響了國軍的作戰效率,也埋下了重大隱患。

比如,1944年的黃橋決戰期間,國軍八路軍對陣日軍便大敗而歸,主因就在於中央軍指揮官賀耳大錯失了時機,令優勢兵力無法集中。抗戰結束後,軍統長期監視著共產黨,導致視野狹隘,錯失很多戰機。

這些將領任命的問題,必然會影響國軍的最終戰鬥力表現。因而,這也是導致國軍戰力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

物資與裝備的匱乏

在抗戰艱難歲月裏,國軍面臨的一大困境就是物資裝備的嚴重匱乏。這種匱乏的根源,首先源於當時國民政府所面臨的經濟封鎖。

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就開始實施對華經濟制裁。作為主要出口大國,日本當局禁止了對中國的鋼鐵、機械等戰略物資輸出,給國民政府軍火采購帶來沈重打擊。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沿海大部份地區相繼被日軍占領,國民政府還失去了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加之西方國家對華局勢保持觀望態度,並未給予實質性的物資援助,國民政府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危機。

缺乏資金,又遭遇制裁封鎖,國軍自然無法大量采購武器彈藥。雖然國民政府仍寄希望於內陸地區的軍火工業,但由於產能有限,根本無法滿足抗戰需求。這使得國軍在整個作戰過程中,裝備程度一直低於日軍,武器彈藥嚴重缺乏。

與此同時,即便在有限的情況下,國軍若想運輸來自西南地區的武器彈藥,也會遭遇日軍飛機的嚴重襲擾。

當時國軍主要依賴的是川滇黔線、太原汾渭線等陸路交通線,然而這些路線都曲折遙遠,極易暴露目標。一旦遭到日軍飛機的發現和襲擊,不僅補給運輸會遭到嚴重阻斷,沿線地區也會陷入癱瘓。

例如在1939年至1940年間,日軍對川滇黔線連續進行空襲,將這條運輸線切斷長達一年有余。隨後日軍又將攻擊目標轉向太原汾渭線,切斷了這條聯系國軍西北根據地的命脈。

面對如此嚴重的空中威脅,國軍難以有效反擊。軍火彈藥的補給越發捉襟見肘,無法保證正面陣地的消耗需求。這不啻是雪上加霜,加劇了國軍後勤短缺的危機。

最後,即便依賴內陸地區軍工的生產,但由於當時中國整體工業水平低下,同樣難以滿足日益高漲的軍需。

自1937年至1945年,國民政府雖然竭力發展軍火工業,將重工業重心逐步轉移到內陸地區,並在重慶、昆明等地興建了一批軍工企業。但由於基礎條件所限,產能和品質仍然無法滿足軍隊需求。

以槍彈生產為例,國內生產的步槍子彈主要型別就只有"七七"和"八九"兩種。即便如此,產量也常常入不敷出。據統計,到1944年,國軍單單就缺口徑7.92公釐手槍子彈就達到30億發。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當時中國工業整體落後,重型武器裝備、火炮彈藥等則更加捉襟見肘。直到抗戰最後階段,自給自足的局面才稍有好轉。但在幾年的軍事對壘中,國軍因裝備匱乏所付出的代價則是不可估量的。

外援力量的匱乏

在艱苦卓絕的抗戰年代,除了自身建軍力量外,國軍還渴望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援與協助,以振奮軍心,增強戰鬥力。但現實情況卻遠遠遜於預期,這成為導致國軍戰力下滑的又一重要因素。

自抗戰爆發之初,蔣介石便企盼透過與英美國家的合作來獲得實質性的軍事援助。但遺憾的是,這一期望終未能如願以償。

盡管英美政府對日本的侵華行為口頭上予以強烈譴責,但考慮到自身利益,它們在實際行動上卻遠遠不夠給力。從1937年至1941年之間,兩國對國民政府的武器裝備援助微乎其微,即便有所援助,多數也被困在裝船港口無法運抵前線。

直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反法西斯陣營,對華支援力度才略有加大。但即便如此,它們也更多將目光投向了同盟國大英帝國在東南亞地區的作戰需求。

真正肩並肩抗擊日軍,則要到1944年中期之後的幾場會戰中。但時至今日,美軍參戰人數仍寥寥無幾,更無法與數百萬國軍相提並論。

與期望英美實力來援的失望相映成趣,國共雙方當初積極尋求蘇聯軍事支援的希望,也遭到了嚴重挫折。

作為被日本排斥在東北地區的盟友,蘇聯理應在抗日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實際上,由於史達林對日本保持戰略上的忌憚,蘇聯政府始終恪守著戰略避戰的原則。

除了在1937年初期提供過一些武器彈藥外,蘇聯當局對於向國民政府提供更多戰略性的物資援助一直避之不及。甚至有數據顯示,1938年至1941年間,蘇聯對中國的軍火出口總值僅為600萬美元。

蘇聯強硬的中立政策,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軍在裝備方面的困境。早期抗戰期間,毛澤東曾多次向蘇聯政府遊說,尋求實際援助,但終遭拒絕。直到抗戰最後階段,蘇聯才更多地向共產黨伸出援手。

除了寄希望於英美和蘇聯這些大國之外,國民政府當局還曾設想,透過拉攏更多中小國家的力量,來扭轉單打獨鬥的被動局面。但實際情況依舊令人扼腕。

在漫長的八年抗戰期間,除了美國、英國和蘇聯對華提供了少量的軍火支援外,其他大多數國家要麽嗤之以鼻,要麽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如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北歐一些民主國家,在道義上對中國頗為同情,但實際貢獻微乎其微。

更有甚者,某些開發中國家還陰錯陽差地"親日媚日"。比如當時的泰國政府,為了換取日本的利益支持,不僅在1941年12月發動了泰緬戰爭,直接入侵英屬緬甸,而且還出兵與日軍對陣國軍。

結尾

總的來看,這種國際孤立無援的局面,加之政治經濟環境的諸多制約,都加劇了國軍在物資裝備等方面的戰鬥力下降。當國軍最終一路抵禦到全面勝利時,代價則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