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杜聿明晚年提及孫立人,直言:他不是民族英雄

2024-04-26歷史
提起孫立人大家都會用上「民族英雄」等詞稱贊他,可杜聿明卻不這樣認為。

杜聿明對孫立人一直存在不小的意見,甚至在晚年直言孫立人壓根就不是我們口中的民族英雄,而他就是個徹徹底底「賣主求榮」的小人。

在國軍高層裏,不止杜聿明不喜歡孫立人,就連蔣介石逃去台灣以後,也對孫立人頗有怨言,甚至想要將他除去。

為何在抗日戰爭中有著卓越戰績的孫立人如此不受國民黨人待見?杜聿明口中的「買主求榮」究竟是怎麽回事?

點個關註,一起看抗日名將孫立人的故事。

抗日名將

孫立人1900年出生在安徽廬江,從小家境富裕,5歲時母親因病去世後,他就一直跟著父親生活。

父親很註重他的教育,小小年紀便在家裏為他請來了老師,孫立人7歲正式進入私塾學習,拜當地有名的文人宋執中為師。後來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去了青島,孫立人也跟著父親去到青島生活,並進入德文小學學習。

1920年,孫立人進入清華大學高等科就讀,讀書期間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還帶領著隊伍獲得了華北大學聯賽的冠軍,第二年孫立人更是進入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帶著中國的籃球隊打敗了日本、菲律賓等籃球隊,獲得了遠東運動會的冠軍,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第一次在國際比賽獲得籃球冠軍。

1924年孫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緊接著他便考取了公費留學,在美國留學的那些日子裏,孫立人見到了太多對中國人的偏見,尤其是看到外國和中國的差距,心裏難受至極。

孫立人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過他並沒有立刻付諸實踐,而是在美國橋梁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直接辭職,靠著個人努力考入美國軍事名校維吉尼亞軍校,開始了他的從軍生涯。

畢業後的孫立人並沒有著急回家,他認為自己見識太少,為了中國的發展,他想親眼看看那些已開發國家究竟是什麽樣的,他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遊歷了英法德等歐洲著名國家,親眼看到中國和他們的差距。

回國後,孫立人直接進入國民黨,擔任中尉軍訓隊長。滿身的才華的他自然不會滿足於一個小小的軍訓隊長,兩年後他又升任海陸空總司令部侍衛總隊的副總隊長。

在訓練隊伍的時候,孫立人將中國傳統的訓練與美國軍校的理念結合起來,根據當時社會需要和自己的掌握軍隊的風格,獨創了一整套與國軍部隊不同的操練方式,被人稱為「孫氏操典」。

後來國民黨開始抵抗日本侵略者,孫立人就是其中重要的抗日將領,他是同等級軍官裏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1937年,孫立人終於等到蔣介石同意抗日的訊息,接到出兵命令後,根據上級安排他帶領自己的部隊趕赴淞滬會戰前線,孫立人的部隊本來駐紮在吳淞江北支流,但由於部隊側面的封鎖線被日軍突破,他不得不帶領部隊退到蘇州河南岸。

日軍過蘇州河需要乘坐橡皮艇,孫立人本就被日軍打得退無可退,他堅決不能讓日軍成功渡河,於是他帶領部隊守在岸邊,連續7次阻擊裏日軍渡河。一天晚上,日軍準備趁著孫立人部隊休息時偷偷渡河,孫立人早就防著日軍這一招。

守衛兵們發現日軍的偷渡行為後,趕緊向孫立人匯報,孫立人的部隊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當天晚上和日軍激戰8個小時,硬生生把日軍打退,他們成功守住了蘇州河。

為了永絕後患,孫立人晚上冒險帶人將浮橋破舊掉,結果不小心被日軍發現,日軍當即就向孫立人所在地扔出了炸彈,孫立人全身13處被炸傷,性命垂危。

經過醫生的拼命搶救,直到三天後才有了轉醒的跡象,當地的醫院條件較為落後,等到孫立人生命體征穩定後,宋子文便派出弟弟宋子安將他送去香港養傷,同時請了香港的名醫為他調養身體。

幾個月後,傷情剛好轉的孫立人便再次來到戰場,參加了兩次大型戰爭,兩次戰爭都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在這期間,他不斷招募和訓練新兵,到1941年時,原本手上只有3個團的兵力竟擴張到6個團,由於國民黨軍隊的調整,孫立人手下的半數兵力被編入第38師,他本人也因此晉升為少將師長。

1942年中國遠征軍成立,孫立人當年4月領命帶著38師到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正是這一場戰爭,讓杜聿明稱他為「賣國求榮的小人」。

中國遠征軍

杜聿明晚年直言孫立人根本不是民族英雄,而是賣國求榮的小人,為何?

1942年,英軍和日軍在緬甸發生了戰爭,英軍扛不住日軍的侵略,於是向國民政府求助,雖然那時候中國也在反抗日本侵略者,但國民黨還是派兵前去幫助英軍。

遠征軍到達緬甸後就接到了英軍的求助,原來是7000名英軍被2000名日軍圍困,他們希望中國軍隊前去救援,英軍的脾氣大家太了解了,之前就有中國軍隊去支援他們,結果英軍把爛攤子甩給我們就跑了的例子。

對於此次求助,杜聿明覺得明顯有問題,7000英軍被2000日軍圍困難道不荒謬嗎?這明擺著就是他們不想犧牲戰士,讓中國軍隊前去做「人肉沙包」,幫他們擋子彈。

孫立人清楚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幫助英軍,但他也明白杜聿明的擔憂是有道理的,所以他決定自己站出來,帶領1000人的小隊前去救援,剩下的部隊由杜聿明帶著在原地等他。

孫立人帶著小隊伍從日軍側翼進攻,那時日軍全部註意力都在前方的英軍上,根本沒有註意到側方的遠征軍正在悄悄靠近,因此孫立人的隊伍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這場仗可以說打得相當漂亮。

在英軍眼裏,孫立人的部隊就是「神兵天降」,在他們快要抵擋不住日軍攻擊那一刻趕來救他們,這一場戰爭中,孫立人贏得了「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等稱呼,不過孫立人對此毫不在意。

幫助英軍解圍後,英軍早已被日軍打得慌忙逃竄,他們已經沒有了作戰的勇氣,只想著將軍隊撤回印度,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無論怎樣也能保證他們的安全。

兩軍在商討後續部署問題時,英軍直接提出讓我軍部署在他們側翼,英軍指揮官認為日軍的攻擊點在西線所以讓我軍部署在西線。

這不就是讓我軍給他們擋子彈嗎?杜聿明受不了英軍這樣傲慢的態度,直接向總指揮關羅卓英提出了抗議,羅卓英早就看出英軍只想讓遠征軍護送他們安全到印度,至於我們的安危問題,他們毫不關心。

雖然心裏千百個不願意,羅卓英還是同意了英軍的請求,畢竟蔣介石組織遠征軍本機是不想和英軍關系搞得太僵,若是不同意他們的要求,關系很可能鬧僵,那就違背了組織遠征軍的意義。

在前往印度的過程中,我軍多次幫助英軍抵抗日軍的攻擊,而這群英軍就像是驚弓之鳥一般只想著逃跑,日軍也發現了英軍在遠征軍的助力下實力「提升」了不少,一個針對遠征軍的陰謀正在醞釀。

日方偷偷派出一個師的兵力繞過了我軍的大部隊,直接切斷我軍的後方臘戌。就在行軍過程中,杜聿明手下的一支小部隊發現了不對勁,他們在樹林裏卡看到了不少印著日文的垃圾,杜聿明得知此事後,立馬意識到這是日軍準備切斷我軍的大後方。

杜聿明當即向上級匯報,希望部隊能暫緩前進,將目標放在後方戰場上,守住我軍的退路。可是杜聿明的提議並沒有得到透過,部隊內部關於是否停下來有爭議,然而遠征軍還沒有得出結論之前,日本的大軍已經到了。

杜聿明趕緊派戴安瀾200師與日軍對抗,一定要守住我們的陣地,沒想到日軍派來了大批隊伍,雖然我們奪回了陣地,但日軍已經形成了包圍之勢,在後方駐紮了大量軍隊,切斷了我軍回國的後路。

鑒於此,英軍提出盡快撤入印度,遠征軍也可以跟著英軍一起進入印度,再尋找合適的時間回國,不過英軍又一個要求,那就是遠征軍必須走在英軍身後,替他們阻擋後方的敵人。

看著英軍的慫樣子,杜聿明氣不打一處來,他再也不想跟著窩囊的英軍,於是他直接提出帶兵返回雲南,然而這一次孫立人完全不贊成他。遠征軍的後路已經被日軍切斷,準確的說是所有返回雲南的大路和安全的途徑全部被切斷,剩下的就只有野人山。

可怕的原始叢林

孫立人拒絕帶兵進入野人山,卻被杜聿明罵道賣國求榮,為何?

這個野人山連當地人都只敢在外圍晃悠,裏面的自然環境太差,一個不慎就會命喪其中,孫立人清楚自己的軍隊很難抵抗惡劣的自然環境,所以譚寧願給英軍擋子彈也不願意進入野人山,畢竟戰爭時認真部署,士兵們相互配合,這樣的損失可比野人山小。

杜聿明憤怒至極,直接帶著剩余的15000人進入了野人山,進山之前杜聿明是一腔怒氣,對這裏只做了簡單的了解,真正進入之後,他才知道自然可以有多駭人。

野人山是一座典型的熱帶叢林,其中植被茂盛,生存著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而且氣候潮濕,病毒橫行,根本就不是人體能夠抵抗的。果然進入叢林後不久,戰士們的身體開始出現異樣,有的上吐下瀉,有的皮膚潰爛,各種疾病將身強體壯的遠征軍們折磨得瘦骨嶙峋。

按照杜聿明的計劃,這個野人山不大,大概一到兩個星期就能走完,可熱帶叢林危機四伏,環境惡劣加上士兵們身染疾病,行軍速度異常緩慢,隨身攜帶的幹糧很快就被耗盡。

士兵們之前哪裏來過這種原始叢林,對裏面的各種動植物一點都不了解,曾有人看見野果就試著吃了一點,沒想到不久後直接嘴唇發紫在地上痛苦的哀嚎。這裏面還有大量的有毒的蛇蟲鼠蟻,很大一部份是士兵們沒有見過的,行軍過程中不少士兵被毒蛇或者毒蟲咬傷,不一會人就沒了。

親看看見戰友在自己眼前犧牲,誰還敢亂碰這裏面的東西?幹糧吃完後又不敢隨便吃叢林裏的食物,大家只好把行軍用的馬匹殺了,暫時用來充饑。可馬匹的數量也不多,哪能讓這麽多人吃飽。馬匹沒了以後大家盡量在叢林裏尋找能吃的東西,據老兵回憶那時候吃的最多的其實是猴子,可猴子數量也不多,沒法讓每個士兵都吃到,大家就這樣饑一頓飽一頓的在野人山裏行軍。

野人山裏還有一個可怕之處就是蚊子,老兵回憶那山裏的蚊子有小鳥那麽大,是真的能在一夜之間將人吸幹。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裏,就連待遇最好的杜聿明也沒能挺住,病倒在行軍途中。

士兵只好用樹枝做了一副擔架,硬生生將他擡了出來,經過一個月的跋涉,士兵們終於離開了這個可怕的野人谷,病重的杜聿明也被送入當地醫院治療,可惜他也因此落下了後遺癥,胃潰瘍、肺病這些疾病一直伴隨著他。

穿越野人谷一共花費了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裏,戰士們死的死傷的傷,成功走出野人谷的士兵只有不到3000人,也就是說,12000多名士兵死在這裏面,這個傷亡率遠遠超過與日軍對戰。

看著自己的士兵死在野人谷裏,而孫立人則在戰爭中不斷立功,和美國軍隊聯手打跑了日軍,他帶著滿身榮耀回來,正因為當初孫立人寧願做英軍的「人肉盾牌」,也要拒絕冒險進入野人谷,杜聿明稱他此舉是想討好英國人,罵他是「賣國求榮」的小人。

兩人都是國民黨中的著名將領,只能說兩人有著不一樣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