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一生低調,水潤萬物而不爭,受到了無數人的敬重。
張治中曾經評價說:「我的一切進步,與我的老朋友周恩來的幫助、教育是分不開的,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情懷,他那廣泛團結人的思想,是國人學習的楷模。」
確實,周恩來一生始終身居高位,但他從來不爭不搶,反而經常主動讓位,比如下面這三次。
一讓政委
早在1932年10月,周恩來開始接替毛主席,擔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1933年5月,周恩來又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與總司令朱德一起領導紅軍。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
當時,紅一方面軍經過艱苦的突圍與長途跋涉,只剩下了一萬多人,武器裝備也是七零八落,而紅四方面軍足足有八萬多人,武器裝備更是遠在紅一方面軍之上,因此,張國燾就仗著紅四方面軍兵強馬壯,野心膨脹,提出要重新改組中央。
中央也對這個現狀早有預料,毛主席就對大家說:「張國燾是個實力派,有野心,我看不給他一個相當的職位,一、四方面軍很難合成一股繩。」
張國燾原本想當中革軍委主席,但當時的中革軍委主席是朱德朱老總,他在紅軍中的地位和資歷,都是張國燾不能比的,所以,大家都沒有同意。
張聞天提出,可以把自己總書記的位子讓給張國燾,但毛主席也沒有同意,認為總書記這個職位太重要,不能讓給張國燾這樣的野心家,而且張國燾想控制的是軍隊,不是黨內職務。
最後,毛主席提出,可以讓張國燾擔任紅軍總政委的職務。
當時,紅軍總政委是周恩來,正在發高燒,當他聽說毛主席的這個提議後,立即表示,自己沒有意見,只要對黨內團結有利,自己擔任什麽職務都行。
就這樣,在周恩來高風亮節的讓位之下,張國燾成為紅軍第三位總政委。
眾所周知,我軍的一個光榮傳統就是「黨指揮槍」,政委的權力比司令還要大,大家有分歧時,政委是最後下決定權的,因此,紅軍總政委的地位和作用都是非常高的。
而周恩來毫無怨言地把總政委的職位讓給張國燾,完全就是出於大局考慮,維護黨內團結,體現了周恩來大公無私的革命情懷。
二讓元帥
1955年授銜時,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評定軍銜時,原本計劃授予毛主席「大元帥」軍銜,類似於蘇聯的史達林,但毛主席聽說後,明確表示了拒絕,說:「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
然後,毛主席還對大家說:「依我看,現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
當時,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也都計劃授元帥軍銜,聽到毛主席這麽說後,也都表示不參加授銜了。
其實,周恩來跟劉少奇、鄧小平兩人的情況還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在我軍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早在1927年的南昌起義,他就是最高領導人,而此時的劉少奇和鄧小平,還沒有接觸軍隊。
後來,周恩來擔任過紅軍總政委、總參謀長、中央軍委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一直都是我軍的高層領導人,授元帥軍銜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而且,以周恩來的資歷和功勛,如果參加授銜的話,足以名列第一元帥,比朱老總還要高。
當然,以周恩來的性格,即使參加授銜,他也不會同意這個排名,肯定會把朱老總排在前面,甚至把彭老總也排在前面,自己頂多排在第三位。
但是,當毛主席辭掉大元帥軍銜後,周恩來也表示,自己已經擔任總理職務,不必再給自己授銜。
對於一般人來說,軍銜是對自己革命生涯的肯定,但是在周恩來心裏,卻從來沒有這些想法,他也從未想過要靠什麽軍銜、勛章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為人民服務,才是他的最高宗旨。
三讓總理
在無數人的心裏,周恩來都是總理的不二人選,沒有人可以代替,甚至沒有人可以接近。
不過,在1958年,周總理也經歷過一次挫折,甚至一度提出辭職,不再擔任總理職務。
這是怎麽回事呢?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各行各業妍妍向榮,發展非常快,毛主席也非常高興,就開始醞釀「大躍進」,以促進各行各業的更快發展。
不過,大躍進的思想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引起了周總理、陳雲等人的註意,就提出了「反冒進」,想給這股熱潮潑點冷水。
就在這個時候,1957年底,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發表了【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的報告,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賞,還親自批示新華社全文發表。
1958年1月11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了南寧會議,對周總理、陳雲等人提出的「反冒進」政策進行了批評,還拿出柯慶施的那篇報告,對周總理說:「你是總理,你看,這篇文章你寫得出來寫不出來?」
周總理表示說,自己寫不出來。
幾個月後,周總理在中央書記處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請辭總理職務,希望中央能選合適的人來擔任總理。
不過,因周總理的巨大威望,大家都沒有同意他的這個請求,毛主席也特地批示道:「(周恩來)應該繼續擔任現任的工作,沒有必要加以改變。」
這就是周恩來「讓總理」的故事,相比之前的讓政委、讓元帥,多了幾分傷感。
有些人認為,周總理這次辭職有點不負責任,沒有堅持真理。
實際上,周總理這次請辭,恰恰也是出於「顧全大局、相忍為黨」的心理,以犧牲自己的態度,來保全更多的人。
這就是周總理的三次讓位,一讓政委,二讓元帥,三讓總理,都體現了他不爭不搶、大公無私、顧全大局、相忍為黨的高風亮節!
(參考資料:【周恩來傳】【多棱鏡下的周恩來】【開國總理周恩來1949-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