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5年評定軍銜,毛主席:「這個賀龍啊,他可是個好配角」,為何

2024-01-01歷史

賀龍元帥征戰幾十載,戎馬半生,誰人不知他驍勇善戰、膽氣沖天、用兵如神。敵人見了瑟瑟發抖,只敢後退相迎,他是當仁不讓的猛虎大將。可對於這樣的一位具有光環的人物,毛主席卻說了句令人深思的話。

1955年,國家正是百廢待興之時,評定軍銜的任務也即將完成,賴傳珠帶著定好的名單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鄭重地說:「主席,軍銜評定已經完成,請您為幾位元帥作幾句評語吧!」

毛主席接過名單,讓他坐下,細細檢查裏面的軍銜評定,一眼瞧見正中間的名字,脫口而出道:「這個賀龍啊,他可是個好配角!」

賴傳珠笑容一滯,臉色瞬間變白,心臟跳得極快,不明白主席為何出此言。賀龍可是部隊士兵眼裏的榜樣,人民群眾眼裏的神將,這樣極其富有人格魅力的人怎麽會用配角來形容呢?

毛主席看到賴傳珠的表情,就猜到他肯定是誤會自己的意思了,但沒有立刻解釋,而是與他說起了多年前我軍在陜北根據地的一場布置。

一個合格的配角需要目光長遠

1947年3月,解放戰爭已經進入尾聲,蔣介石及其領導的國民黨依舊不肯從美夢中醒來。對日漸強大的解放軍,國民黨計劃的全面進攻迎來了大失敗,蔣介石只好重整軍力,將大部隊派往山東和陜北,集中對付我軍北方戰場的兩翼。

面對國民黨殊死一搏的瘋狂攻勢,中央緊急請示毛主席關於陜北根據地的安排。按照軍區的計劃,此次應對主戰場的指揮,應該會是一直在前線沖鋒陷陣的賀龍。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毛主席給出的指示是:彭德懷統一指揮野戰部隊,負責對敵作戰;賀龍協助彭德懷西北作戰,負責後方工作。

毛主席為何會這樣安排?賀龍一向在前線指揮打仗,對敵經驗豐富,為何不讓他負責指揮?並且野戰隊可以說是賀龍一手帶出來的軍隊,彭德懷能指揮得動這支隊伍嗎?

此次國民黨進攻我軍的計劃非常周密,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蔣介石派出一十四萬軍隊作為主攻部隊,朝宜君、洛川、宜川的方向前進。此外,還有近七萬余助攻部隊,分別從銀川、同心往東,榆林往南前進,以三方包抄的路線進攻中共陜北根據地。

國民黨的計劃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先用精銳部隊快速攻占延安,摧毀中共的指揮機關,讓解放軍感到恐慌,瓦解士兵意誌;第二步,拿下膠東,攔截中共關內外的補給部隊,使解放軍物資不足,軍糧空虛;第三步,北渡黃河,攻占華北的中共根據地,所有軍隊集火東北,一舉消滅人民解放軍。

總數二十五萬的大軍從各個方向席卷而來,但解放軍在陜北卻只有不到三萬的兵力,近十倍的軍隊數量差距令軍區司令喘不過氣來。而且陜甘寧地區土地貧瘠,百姓窮苦,根本湊不齊足夠的資源供應大兵團消耗。

號角聲還未吹響,延安的上空戰雲密布,遠處偵探的戰機轟鳴聲時常響起,面對敵方囂張挑釁的行為,所有人心裏都蒙上一層陰影,軍區的氣氛非常緊張,大戰一觸即發。

中共中央為了研究此次作戰計劃,不眠不休開了好幾場會議,戰術方案換了一批又一批,最後定下「以陜北部隊為主攻,晉綏二縱王震部西渡黃河緊急支援西北人民解放軍」。作戰計劃確定後,總指揮又難住了大家夥。

按道理,無論是從經驗還是能力,這場大戰指揮都非賀龍莫屬,只是賀龍此時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這個時間,他還在晉綏解放區的炮火中,與傅作義和閻錫山帶領的幾十萬大軍奮勇作戰。全面內戰開始後,蔣介石派傅作義和閻錫山兩大集團瘋狂攻擊我軍晉綏解放區。

中央軍委此前安排賀龍趕往晉北地區對敵,他的首要任務是消滅閻錫山的部隊,拿回山西高原的控制權,一時間趕不回延安。晉綏戰場的事務也很緊急,中央不能隨意幹擾賀龍戰鬥,因此陜北的指揮必須另選一位,但這場戰事國民黨來勢洶洶,一般人恐怕擋不住,這個位置到底選誰呢?

就在毛主席苦惱人選時,彭德懷來到了他的面前,主動請求出戰:「賀龍現在於晉綏作戰,無暇分身,但西北戰場可能隨時開戰,需要快速建立指揮機關。在賀龍結束晉綏戰鬥前,陜北這幾個旅加上地方部隊和後勤人員也不過兩萬多人,請主席考慮,先由我指揮?」

毛主席見彭德懷於危急中主動站出來,十分欣慰,立即與還在晉綏指揮作戰的賀龍聯系,商量此事,賀龍非常幹脆,覺得這樣安排沒問題。於是中央軍委下發通知: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之後在陜北戰場,賀龍則由主角變成了配角。他雖不是野戰部隊的指揮,但他卻沒有兩手一甩,撂下擔子就只管後勤,不問其他事。賀龍心裏清楚,這配角有配角的門道,當得不好,也容易間接影響戰區局勢。

交給彭德懷的野戰部隊之前都是賀龍直接領導的,隊伍裏的戰士們大多都是他從湘鄂西、湘鄂川黔、晉綏、晉察冀帶出來的,可以說這支部隊就是賀龍在外的招牌,賀龍就是這支隊伍的旗桿。他們一同征戰過許多地區,殲敵無數,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野戰隊的戰士們無條件信任賀龍,這對於其他人領導這支隊伍多少有些阻礙,賀龍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將士們的配合積極性。面對國民黨的進攻,賀龍註重大局,毫無保留地幫助彭德懷作戰,心甘情願做個配角。

賀龍曾語重心長地教育各縱隊領導:「軍隊是黨的軍隊,不是哪個人的,要聽黨的調動。我帶過的部隊,別人也能指揮。如果別人不能指揮,那就說明我賀龍黨性不強!」

之後,軍委讓晉綏一縱、二縱趕赴陜北戰場時,賀龍親自動員部隊執行新任務,他擔心老夥計們鬧情緒,便給幾個縱隊司令、政委帶話:「我為你們執行的任務感到很是自豪,你們要堅決服從命令,保護好在陜北毛主席和中央領導的安全,這樣才能對得起黨的栽培、人民的支持。」

幾經談話,所有人都轉變了思想,野戰部隊許多持反對意見的軍官都收起了脾氣,對中央的安排認真執行,哪裏有危險就去哪裏,從不推脫或敷衍。

在彭德懷指揮下,他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消滅了大量國民黨軍隊。在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地區開展了三次戰鬥,全部取得了勝利,為西北戰局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面對大好的形勢,有人感動地表明:「這三場戰鬥能獲勝,離不開賀總的無私奉獻。前線急缺彈藥時,賀總親自組織隊伍運送物資,這才能讓部隊得以在內線成功殲敵,穩定局勢。」

楊尚昆當時就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他親眼目睹了賀龍勸說野戰隊的過程,非常動容地說:「在舊軍隊中想要調整軍隊指揮有著不可描述的重重阻力,像賀總這樣輕松勸服將士們的事例難以想象,多虧了賀總甘當配角,不出風頭的自覺性。」

一個優秀配角需要主動補位

在中國有句古話:在其位謀其政,反過來也可以理解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的領導權不在賀龍手上,但他也不能完全不管,然而管太多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所以賀龍為了處理部隊之間的關系,就必須做到:補位而不越位。

部隊在賀龍領導時,官兵之間都上下一心,團結友愛,凝聚力很強,形成了習慣的工作方式與氛圍。彭德懷對這支隊伍不夠熟悉,各隊將領也不習慣新的指揮風格,工作時不可避免發生沖突和誤會。

1947年8月,西北野戰軍策劃反擊從榆林潛伏過來的國民軍時,廖漢生和彭德懷在溝通中產生誤會,雙方隔著電話大吵一架。彭德懷在指揮機構那頭狠狠批評廖漢生:「一縱是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賀龍的臉都讓你們丟光了!」廖漢生極其不服,直接把電話掛斷。不久後,兩人又在西北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上激烈爭執,廖漢生直接撂下一句「不幹了」!

每次部隊出現爭執時,賀龍便會私下找到發生沖突的雙方協調,以最快速度將誤會解除,爭取不要留下「隔夜仇」。但廖漢生的行為較嚴重,賀龍聽聞後很生氣,在會議上直接批評他。

會議結束後也沒立馬放兩人走,賀龍特意再叫上一人一起再次嚴厲指出他的錯誤:「膽子肥了是吧?領導說的話都不聽。既然敢頂撞彭總,就做好寫檢討的準備。你們的長官是彭總,彭總說的話就是命令,命令就得嚴格執行,執行不了也要想辦法解決!沒有講價錢的余地!」

經過賀龍一番教育,廖漢生深刻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找彭德懷做檢討、道歉。彭德懷也意識到自己指揮上的一些毛病,做了自我批評,表示以後會改進。

至此,幾人總算磨合得差不多了,之後少有發生沖突,遇到意見相左的情況,也能心平氣和坐下討論,合作越發密切。第一縱隊跟著彭德懷打了幾場硬仗,在戰場上清除敵軍,立下不少功勞。

看到第一縱隊和指揮關系越發融洽,賀龍松了一口氣,覺得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沒等他把氣松完,第二縱隊又出了問題。

1947年尾,軍委派遣第二縱隊前去運城作戰。戰鬥順利結束,解放了運城,但進入城市後,卻有將士收了多余的財物。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三大紀律八項註意,侵犯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損害了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周恩來聽說後,給予了嚴厲批評。

賀龍得知訊息後,感到十分慚愧,他覺得這是自己帶出來的老部隊,犯錯有自己的一份責任,必須將其糾正回來。於是,賀龍找到彭德懷,主動表示讓自己唱紅臉,對戰士們給予批評、進行整頓,讓他將精力放在排兵布陣上就好。

彭德懷對此表示非常感動,要知道批評將士們會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這容易讓官兵產生間隙,賀龍將傷感情的事情一力承包,讓他只需要帶領部隊打仗,這是極為寬廣的心胸。

賀龍說到做到,特地趕往山西新絳縣,風風火火把二縱領導們叫來召開會議,先是告訴他們周恩來的批評和組織給予的懲罰。說完這些後,臉色一下子變得非常嚴肅,眼神似刀,割向他們心虛的神經。

賀龍擲地有聲道:「你們到底有沒有紀律性,以為自己打了勝仗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組織強調多少次了,要嚴格按照城市政策行動,我們打仗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嗎?你們要想脫離群眾不如回家,還打什麽仗?」

賀龍的聲音越發高亢,他越是愛護自己的老部隊,對他們就越失望。看見他恨其不爭的模樣,二縱的領導們都感到十分羞愧,自主配合紀律整頓,認真總結教訓,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土基會議後,西北野戰軍在黃龍山區進行整訓,賀龍不辭辛勞深入各縱隊同其領導們反復談心做思想工作,教育他們堅決服從彭德懷的指揮,團結一致打勝仗。彭德懷十分感動,情不自禁地對賀龍說:「你領導的晉綏部隊真是好啊,能打仗,聽指揮!」

一個完美的配角需要愛搶苦勞

賀龍是一個對別人嚴格,對自己更嚴格的人,野戰軍都是他帶出來的,他認為自己有必要處理好他們出現的各個問題。他具有極強的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別人都愛爭功勞,就他喜歡搶苦勞。

1947年3月,組織經會議確立了中央後方委員會,主要工作為保障中央機關大後方,並且將書記葉劍英、副書記楊尚昆安排到晉綏解放區工作。這代表中央和陜甘寧的一部份機關都會遷移到晉綏解放區,此次行為其實非常冒險。

晉綏解放區內,賀龍此時正為抵抗國民黨傅作義、閻錫山的兩大集團,忙得焦頭爛額。這塊地方自己人少,敵人多,人力財力物力都十分吃緊。

賀龍自從來到晉綏後,就恨不得把一個士兵掰成兩個用。他一邊要及時為陜北的戰場護送物資,一邊要協同隔壁幾個解放區殲滅敵人,工作量極其之大。現在會議結束,他還要保護好中央和陜甘寧邊區在晉西北機關的工作與安全,如此重擔賀龍能扛得住嗎?

周恩來考慮到晉綏的情況,特意去了山西臨縣見賀龍一面,詢問他的想法:「後委會人多事雜,單位裏還有許多年紀大的老同誌、女同誌和親屬小孩,這個負擔不是一般的重,壓力會不會很大,你看看能不能行?」

賀龍笑著點頭,坦然回答:「這個壓力自然是大,不過組織既然把這事交到我手上,再難我也得幹。你可以放心,在我這他們的溫飽和生命肯定不會有問題。」

見賀龍如此自信,周恩來滿意地回到陜北,向毛主席匯報了這件事。毛主席很關註賀龍的後方工作,見他雖然一直在前線指揮,但關於後委會的保障卻十分到位,心裏很認可他的能力。

於是在小河會議(陜北靖邊縣小河村擴大會議)上,毛主席給了賀龍一份新工作,他說:「陜北戰場得依靠晉綏支援,中央考慮讓你來打造一個統一的後方,兵力、財力、糧食都由你來管,給彭德懷創造一個不必束手束腳、盡全力指揮作戰的環境,有信心嗎?」

此次會議賀龍是帶病參加的,他雖然臉色發白,心裏卻不恐懼。毛主席要他打造的後方不只是供應西北戰場,還負責中原戰場,這對解放軍的反攻局勢具有極大的戰略性,是個至關重要的大任務,要是搞不好,可能滿盤皆輸,如此重要的任務,他必須得扛住!

賀龍拿出舍我其誰的氣勢,回復道:「必須有信心!保證完全任務!」此話一出,滿座都是嘉獎。之後,野戰軍在前方奮勇拼搏,他便在後方支援各個部隊,從來沒有人知道那個在沙場上意氣風發的賀龍,負責後勤工作竟然如此妥當。

他在戰場上是顯眼的靶子,在後方就是無名的英雄,每當前線傳來捷報,他臉上的笑容燦爛得仿佛自己領兵打了勝仗。一次毛主席打來急電:「西北野戰軍需要7000至10000石糧食,速度要快。」賀龍雖然嘴上應好,但心裏卻十分焦急,因為糧食太緊缺了。

野戰軍人數眾多,糧食一直不算充裕,然而晉綏軍區和地方單位也需要糧食,每個單位都在問賀龍要糧食。可是這一帶本就條件惡劣,土地貧瘠,加上連年都是戰火,想要籌集足夠的糧食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但人不吃會餓死,士兵沒有糧食就相當於等死,即使再困難,也得要克服。賀龍冥思苦想,采取了很多辦法,統一兩區財務情況後,在陜甘寧各地成立兵站,一邊籌集糧食,一邊送往戰區,這樣便省了運送的流程,野戰軍走到哪就可以在哪得到供應。

賀龍向中共中央申請開放其他解放區的籌糧渠道,在晉冀魯豫調了十萬石糧食,運送糧食的隊伍非常龐大。賀龍去檢查、對接糧隊時,看到各地的老百姓不論男女老少主動推車、扛糧,幫解放軍運送糧食,感動得喉嚨哽咽道:「毛主席說得對啊,我們後方就站著數不盡的人民群眾!我們的勝利都是老百姓給的!」

賴傳珠聽到這裏眼眶也有些濕潤,他終於明白毛主席為何會說賀龍是個好配角了。雖然西北戰場賀龍沒有去往前線指揮,但他付出的貢獻卻是極大的。

作為共產黨幹部,賀龍看問題從來不只看眼前,一直將目光集中於全域,沒有盯著手中細微的好處,而是著眼整個國家人民的利益。說話做事光明磊落,從不搞黨派,不在暗地裏動心思,時刻將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論功行賞他退後,不爭功勞搶苦勞,明明自己吃苦受累最多,卻總是將功勞歸於黨中央、毛主席、彭德懷,歸於勇敢的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絕口不提自己。

寫完所有元帥的評語,毛主席把名單還給賴傳珠,他還是沈浸在過去的回憶裏,神情既有驕傲,也有心疼,情不自禁地誇贊賀龍道:「賀老總一心向黨、向人民,一身本領卻甘當配角,是守衛邊區後方的‘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