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曹操調離洛陽,卻為何被貶為民?受親戚牽連,鎮壓黃巾起義立大功

2024-07-25歷史

漢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蹇圖觸犯了漢朝時期規定的「宵禁」禁令,他深夜走在東漢首都洛陽街頭的時候,恰巧被正在巡邏的 洛陽北部都尉曹操 撞見。

於是,曹操馬上命令一群手持五色棒的士兵,將蹇圖團團圍了起來。

蹇圖仗著自己的侄子蹇碩是漢靈帝身邊最為寵信的宦官,態度十分囂張,絲毫不把曹操放在眼裏。

狂妄的蹇圖竟然直接指著曹操的鼻子叫囂說道:「我是蹇圖,我的侄子是皇帝身邊的寵宦蹇碩,你敢拿我怎麽樣?你若是敢動我,我的侄子必然不會放過你! 」

蹇圖認為,只要把自己的侄子蹇碩搬出來,就一定能夠嚇退曹操。

曹操

可是,蹇圖的如意算盤還是打錯了......

讓蹇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曹操根本就不予理會他口中提到的蹇碩,而是命令士兵舉起手中的五色棒,隨後 將蹇圖當街活活打死

其實,蹇圖仗著蹇碩的在朝堂上的勢力,囂張跋扈,目無王法,曹操將他就地正法,也算是罪有應得,同時也維護了朝廷的律法。

曹操之所以下令當街打死蹇圖,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 1.出於自身剛正不阿的驅使,真心想要用嚴刑治理洛陽的治安;
  • 2.他想要借這個機會名揚洛陽;
  • 3.當時的他初次為官,思想還不成熟,並不知道得罪權貴的利害。
  • 果不其然,曹操打死蹇圖的事情,很快就在洛陽引起了巨大轟動,確實在洛陽起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當時的洛陽違法犯罪的機率。

    然而,曹操的這個行為卻得罪了以蹇碩為首的宦官, 他們對曹操恨得咬牙切齒 ,時刻想要尋找機會把曹操置於死地。

    可是,當蹇碩把曹操的家庭背景調查清楚以後,竟然讓他大吃一驚。

    原來,曹操的父親曹嵩是當朝的司隸校尉,曹操的爺爺曹騰是前朝著名的宦官。

    眼看曹操的家庭背景如此強大,蹇碩深知自己招惹不起, 於是逐漸放棄殺害曹操的計劃

    盡管如此,蹇碩還是咽不下這口惡氣,為了以防萬一,他決心把曹操趕出洛陽,便在漢靈帝身邊教唆:「最近有一個洛陽北部都尉曹操,執法剛正不阿,表現非常出色,希望皇上能夠破格提拔重用。 」

    漢靈帝一向都對宦官的話言聽計從,反問說道:「那讓你們來看,應該給曹操提拔一個什麽樣的官職合適呢? 」

    蹇碩馬上回答說:「總之,不要讓曹操待在洛陽城裏做官就行! 」

    漢靈帝想了一會兒,對蹇碩說:「頓丘 (如今的河南清豐)遠離洛陽,這個地方還空缺一個縣令,就讓曹操前往頓丘擔任頓丘縣令吧! 」

    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在蹇碩的教唆之下,漢靈帝正式頒發了任命詔書,將曹操調離洛陽, 前往頓丘擔任頓丘縣令

    這一年,曹操僅有二十三歲,從洛陽北部都尉到頓丘縣令, 實際上則是明升暗降

    隨著曹操調離洛陽,最高興的莫過於以蹇碩為首的宦官,沒有了曹操的管制,他們又可以在洛陽為所欲為了!

    就在曹操擔任頓丘縣令的第二年,由於太監王甫害死了渤海王劉悝,心裏一直惴惴不安,他時刻擔心劉悝的侄女、漢靈帝的皇後宋氏會找他尋仇。

    為了以防萬一,王甫索性產生了除掉皇後宋氏的念頭。

    於是,王甫直接在漢靈帝身邊煽風點火,還對皇後宋氏進行誣陷,他說道:「皇上,皇後利用巫蠱之術陷害您,使您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這可是滅門的死罪啊! 」

    劇中的曹操

    漢靈帝一聽,原來自己的身體那麽虛弱,竟然是皇後宋氏造成的,當即下令廢掉她的皇後之位。

    而且,漢靈帝還下令將皇後宋氏的父親宋酆(feng)、弟弟宋奇等人全部都被無辜處死。

    巧合的是,由於宋奇的妻子正是曹操的堂妹,導致曹操也因為此事受到牽連, 從而丟掉了頓丘縣令的職務,還被貶為了庶民

    此時曹操的心情非常低落和郁悶,但又無處可去,只好重新回到了老家譙縣(如今的安徽亳州)。

    在漢靈帝統治時期,東漢王朝的秩序一片混亂,百姓簡直就是處在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 【後漢書·靈帝紀】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

    漢靈帝

    由此可見,當時的河內郡和河南郡這兩個地方,當地百姓的生活有多麽困難,甚至已經出現了「 人吃人 」的慘劇。

    除此之外,昏庸的漢靈帝還有一個特殊的愛好, 那就是做買賣

    為了滿足自己做生意的愛好,漢靈帝專門命人在後宮建造了一個大型商品市場,他還讓宮女和太監扮演賣家或買家,自己則偽裝成商人的模樣,在裏面討價還價。

    其實,漢靈帝還是擁有一定經商頭腦的,他懂得如何為東漢王朝增加財政收入, 透過賣官賺取了不少的錢財

    可是,漢靈帝的賣官方式卻與別人不同。

    整個朝廷之內的所有官職,除了皇帝的位置以外, 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地方縣令,全部都是可以買賣 ,而且都是明碼標價,漢靈帝算是開創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先河。

    更加令人感到奇葩的是,在賣官的事情上,漢靈帝竟然允許買家分期付款,先付一部份錢財,剩余的那部份等到上任之後再付清。

    然而,這些人往往在上任之後,為了付清剩余的錢財,開始大肆撈錢,搜刮民脂民膏,從而讓當地百姓的生活變得極度困難。

    在治理國家和生活作風上面,漢靈帝不愧被稱為一代昏君。

    眼看東漢王朝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漢靈帝不想成為亡國之君, 開始想辦法挽救搖搖欲墜的漢朝江山。

    漢靈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漢靈帝頒發一道詔書,企圖從天下選拔四位人才,這四個人才需要分別精通【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春秋谷梁傳】,讓他們進入朝廷擔任議郎,以此來解救東漢王朝的危機。

    漢靈帝認為,只需要選拔幾位飽讀詩書的人進入朝廷為官,就可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漢靈帝的想法似乎有些天真......

    慶幸的是, 正是漢靈帝頒發的這道詔書,反而給了曹操東山再起的機會

    於是,曹操利用漢靈帝選拔天下人才的機會,重新出山,來到洛陽,順利進入朝廷當上了一名議郎。

    關於議郎主要的職責,【後漢書·百官誌】當中記載說:

    「(議郎)掌顧問應對。」

    也就是說,皇帝有什麽不明白的事情就向議郎詢問,議郎必須要回答出來。

    雖然議郎的官職並不高,只是一個年薪「六百石」的小官,但是議郎具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多多向朝廷提出意見,即使提出的意見是錯誤的,也不會獲罪。

    對於年輕氣盛的曹操來說,議郎這個官職太適合他了。

    所謂「 在其位,謀其政 」,曹操開始肆無忌憚地提出各種意見,他提出的大部份意見均是石沈大海,並沒有得到漢靈帝的采納。

    終於有一次,曹操檢舉揭發了一起特大貪汙腐敗案件,引起了漢靈帝的高度重視,而漢靈帝的處理結果卻讓曹操徹底絕望了。

    東漢末年的吏治非常腐敗,當時四川境內流傳了這麽一句兒歌:「 虜來尚可,尹來殺我 」。

    這句兒歌的大意是,強盜來了,我還可以逃跑;尹大人來了,我將必死無疑。

    四川百姓用這句兒歌,來諷刺四川官員尹大人的貪汙腐敗。

    在當時那個年代,類似這樣的兒歌還有很多。

    透過百姓的口口相傳,這種借助兒歌諷刺官員的許多兒歌傳到了漢靈帝的耳朵裏,這也是遠在京城洛陽的漢靈帝了解底層百姓的一種重要渠道。

    漢靈帝馬上命令說:「派人下去調查,凡是被兒歌諷刺的官員,都不是什麽好官,列出一份名單出來,朕要把他們全部罷免,將他們全部關進大牢! 」

    為此,漢靈帝親自挑選了兩名高官負責調查此事,一位是太尉,一位是司空。

    沒想到,這兩個官員本身就是貪官汙吏,他們想要借機大撈一筆。對待兒歌當中涉及的官員,只要交納足夠的錢財,就可以免除處罰。然後把一些既沒有錢財,也沒有後台的官員當成替罪羊,寫進名單之中。

    太尉和司空可是「三公」,可以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身為東漢朝廷的代表官員,不僅沒有做出表率,反而公開進行貪汙腐敗。

    「三公」裏面除了太尉和司空,還有擔任司徒的陳耽,陳耽還是具有正義之感的,不跟其余兩人同流合汙。

    因此,曹操得知這件事情以後,就聯合陳耽一起向漢靈帝檢舉揭發太尉和司空「 利用職務之便,實施貪汙腐敗 」的罪行。

    盡管漢靈帝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但也僅僅只是對太尉和司空進行了一次嚴厲的口頭批評,並沒有做出什麽實質性的懲罰。

    這樣一來,曹操和陳耽破壞了太尉和司空的好事,算是徹底得罪了太尉和司空,太尉和司空隨即展開了報復行動,首先拿身居高位的陳耽下手。

    很快,陳耽就遭到誣陷,被捕入獄,不久之後死在獄中。

    而曹操只是一個年薪六百石的芝麻小官,太尉和司空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因而逃過了一劫。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讓曹操的觸動很深, 他深深明白了官場上的殘酷無情,【三國誌】註引【魏書】當中這樣記載:

    「曹操從此以後,知不可匡正,遂不復獻言。」

    在曹操的眼裏看來,漢靈帝已經昏庸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徹底對漢靈帝喪失了信心,不願再為漢靈帝效力,萌生了離開朝廷的念頭。

    黃巾起義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還沒有等到曹操離開朝廷,百姓對於漢靈帝的腐朽統治實在忍無可忍,張角領導農民武裝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很快就蔓延到了全國。

    眼看「黃巾起義」來勢兇猛,漢靈帝再也坐不住了,趕緊派出皇甫嵩、朱儁(jun)等人率軍鎮壓,身為議郎的曹操也被臨時任命為騎都尉。

    「黃巾起義」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卻沈重打擊了東漢王朝的統治秩序,同時也讓地方武裝力量得到了發展壯大。

    「黃巾起義」被鎮壓之後,朝廷開始論功行賞,曹操被任命為濟南國的國相。

    濟南國是東漢王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與郡並列,雖然曹操被任命為濟南國的國相,身為一方之主,但在當時只是代理地方的政務,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權力。

    與年薪六百石的議郎相比,濟南國的國相可是年薪兩千石,官職也比議郎高得多,可以稱得上一步青雲。

    此時的曹操也不過只有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