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看宋朝史料才知道:楊誌李逵史進的綽號,都有歷史依據和深刻寓意

2024-03-02歷史

梁山一百單八將,原本只有三十六天罡,史料記載的梁山天罡三十六將,也與小說【水滸傳】有些差異: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有鐵天王晁蓋、病尉遲孫立,卻沒有豹子頭林沖和入雲龍公孫勝,吳用和盧俊義誰是梁山二頭領,不同史料記載的也不盡相同。

不管是史料還是小說,青面獸楊誌、黑旋風李逵、九紋龍史進都是有的,在【宋史】和【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正史和準正史中,李逵、史進、楊誌三個人出現的次數都不少,這三人中有兩個是絕對的壞蛋,史進如何評價不好說,但他們的綽號,確實是有歷史依據的:楊誌果然是人面獸心,李逵是個隨風倒,史進不但身上有龍紋刺青,好像骨子裏還有一些「龍氣」。

黑旋風李逵在【水滸傳】中絕對不是好人,龔開給他的評價也很準確:「旋風黑惡,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爾亦兇。」

李逵在【水滸傳】中為虎作倀窮兇極惡,替宋江幹了很多喪盡天良之事,他跟宋江的關系也說不清道不明:他不是宋江的兄弟(宋江罵他是「黑禽獸」),也不是宋江的仆人,宋江做什麽壞事李逵都能容忍,但是宋江一粘女人,李逵就歇斯底裏,變得生無可戀。

李逵不是英雄也不是 英雌 ,無論是在山谷中還是街市上,誰遇到李逵誰倒黴。龔開沒有看過【水滸傳】,卻能對李逵下如此準確的評語,依據的應該就是史料——史料中的李逵在招安後當了軍官,在金兵大舉南下時,他殺害了上級叛變了。

李逵叛宋降金,這可不是筆者杜撰,不但【三朝北盟會編】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準史書中有記載,連【宋史·高宗本紀】中也有他的名字:「(建炎三年閏八月)知濟南府宮儀及金人數戰於密州,兵潰,儀及劉洪道俱奔淮南,守將李逵以密州降金。」

【宋史】是元朝宰相脫脫主持編纂的,元末明初張士誠的謀士施耐庵肯定看過,所以在他的筆下,李逵是一個窮兇極惡之圖,按照南宋時期李逵就有的「黑旋風」綽號,施耐庵妙筆生花,把李逵寫成了一個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的兇徒:「黑熊般一身粗肉,鐵牛似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煞下雲梯。」

古代的人和野狗的眼睛如果發紅代表什麽,見多識廣的讀者諸君肯定知道,李逵綽號旋風,就是說他本性多變叛服無常,在招安後又叛送投金,這種行徑如何定義,大家自然心知肚明——我們在野外看見旋風刮起,或者遠遠避開,或者要吐一口唾沫。

李逵不知東南西北,不曉禮義廉恥,忠孝二字更是無從談起:母親被老虎吃掉,他當時既沒有哭也沒有埋,而是「走向泗州大聖廟裏,睡到天明」。

李逵沂嶺殺四虎並沒有費多大力氣,總共只用了四刀,說他累得沒力氣哭和挖坑,顯然是不準確的。

李母殘肢曝於野外一宿,第二天才被兒子埋掉,早知如此,還不如跟大兒子李達粗茶淡飯度過余生呢。

李逵當了叛徒,所以我們細看【水滸傳】,對他的形象都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厭惡之情,尤其是他的吃相,更是能讓十五個人吐半個月:「李逵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裏撈起魚來,和骨頭都嚼吃了。李逵嚼了自碗裏魚,便伸手去宋江碗裏撈將過來吃了,又去戴宗碗裏也撈過來吃了。滴滴點點,淋一桌子汁水。」

李逵見了比他弱的就拳打斧劈(歌女、吃面老漢、公孫勝老母、滄州小衙內),見了比他強的,打不過就磕頭求饒,管戴總、公孫勝和羅真人都叫過「爺」。這個欺軟怕硬的家夥,在歷史上當了叛徒,在小說中的形象還能好到哪去?說李逵是好漢的,肯定沒看過宋朝史料,可能也沒細看水滸原著。

要評選梁山五大惡人,李逵肯定能入選,要是只選三個惡人,李逵也可能榜上有名:濫殺無辜的第一名是及時雨宋江,第二名可能就是黑旋風李逵了,雙槍將董平或許只能位列第三。

李逵和宋江在【宋史】的徽宗本紀和高宗本紀中都是出現過的,董平好像只在連野史都算不上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提了一句,所以要依據史料評選梁山「三惡」,他還真未必能上榜

宋江在宋朝史料中的記載不太一致,有史料說他沒有參加過征方臘之戰,也有史料說他參加了,但只能算中級軍官,還當不了先鋒,跟主帥童貫也說不上話。

金聖嘆討厭宋江,卻十分欣賞李逵。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想到一個成語:為虎作倀。宋江無疑是「鄆城虎」,李逵則自稱是宋江手下一只小鬼,這種說法,倒是十分貼切。

金聖嘆對李逵極盡吹捧之能事,是因為金聖嘆原本就是明朝秀才,降清後又為順治皇帝的一句話「感動」得痛哭流涕,這可不是筆者杜撰,而是他自己在【感春八首】詩前自序中寫的:「順治庚子八月,邵字蘭雪從都門歸日,述皇上見某批才子書,諭詞臣‘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等語。家兄長文為某道,某感而淚下,因北向叩首敬賦。」

叛徒同情叛徒,也欣賞叛徒。細看金聖嘆履歷,我們就會發現他不但是「嫌水涼」的文人,而且在明朝時就是一根神棍:【清代名人傳略】記載的 金聖嘆篤信神佛擅長扶乩,曾經到錢謙益家「扶乩」,也不知道錢謙益有沒有被他忽悠瘸。

李逵是宋朝叛徒,金聖嘆該怎麽評說,讀者諸君自有公論,前幾天有人在筆者文下留言,說楊誌「滿門忠烈」,筆者卻一點都笑不出來:如果不是楊誌在對金作戰時臨陣脫逃,小種經略相公種師中又怎麽會戰歿?

楊誌坑死種師中的史料,筆者前一段時間引述過,這裏不再重復,咱們要說的是他的綽號「青面獸」——這個綽號,讓人想到的第一個成語,就是「人面獸心」,龔開給楊誌的評語也很到位:「聖人治世,四靈在郊。汝獸何名?走壙(原野)勞勞(忙碌或遙遠之意)。」

楊誌在水滸原著中也算不得好人,他押運花石綱的時候有多兇殘,押運生辰綱的時候有多囂張,看過【宋史】和【水滸傳】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兩次失誤他都逃之夭夭,其歷史原型,就是他在榆次之戰時的臨陣脫逃:種師中以「招安巨寇楊誌為選鋒」,原本指望他沖鋒陷陣給金兵一個迎頭痛擊,結果楊誌卻帶頭逃跑,沖亂了宋軍陣型、打擊了宋軍士氣,終於導致種師中身陷重圍力竭犧牲。

青面獸獸面獸心,跟李逵一樣,是可以為了一頓霸王餐而殺人的:「「結果了這廝一個,那廝們都不敢追來。」

黑旋風李逵和青面獸楊誌是完全的壞人,九紋龍史進為什麽能成為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的老大,我們看看【明史】就知道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又被簡稱「朱洪武」,他駕前兩大主帥,就是中山王徐達和開平王常遇春。

施耐庵當過張士誠的謀士,張士誠被朱元璋滅了,於是施耐庵就找了個九紋龍壓在朱元璋和徐達常遇春頭上。

施耐庵「任命」的少華山之主為什麽是九紋龍史進而不是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當老大的為什麽是二龍山而不是三龍山、七龍山,當然也都各有寓意:歷史上的九紋龍史進叫史斌,是真當過「皇帝」的,二龍山之所以叫二龍山,是因為只有魯智深武松堪稱人中之龍,楊誌不過是個膽小蟲,張清孫二娘施恩曹正,只能算龍爪而已。

史進的歷史原型史斌的名字,在【宋史】中至少出現過六次,其中又一次是說他真當了皇帝:「(建炎元年七月)關中賊史斌犯興州,僭號稱帝。」

「史進」只當了一年零四個月「皇帝」,就被涇原兵馬都監吳玠擊敗斬殺,所以龔開很是嘆惋:「龍數肖九,汝有九文。盍(何不)從東皇(東皇太一,太陽神),駕五色雲?」

不管史進這個「皇帝」宋朝承不承認,他身上的「龍氣」都是毋庸置疑的:當一天皇帝也得有那個命,史進當了一年多皇帝,這輩子也真沒白活。

在水滸原著中,史進是少數幾個真有俠義心腸的好漢之一,而李逵和楊誌,無論是在正史還是小說中,都不是什麽好鳥。

李逵、楊誌的綽號一聽就讓人不舒服,史進的綽號則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讀者諸君熟讀宋朝史料和水滸原著,對其他好漢的綽號寓意肯定會有有更多了解:在您看來,哪幾位梁山好漢的綽號最貼切最好聽?哪幾位梁山好漢的綽號連起來會成為一個搞笑的故事?及時雨宋江和智多星吳用,他們的綽號,是不是已經暗示了梁山一百單八將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