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陳毅之子陳小魯:娶粟裕之女,上校軍銜的他於46歲轉業,投身商海

2024-04-11歷史

2018年陳小魯突發心梗去世,從此他「不羈」的人生落下了帷幕。

陳小魯是開國元帥陳毅的第三個兒子,同時也是開國元帥粟裕的女婿,無論是陳小魯的家人還是陳小魯妻子的家人,都在政治上有著很大建樹。

而早年的陳小魯在政治上也有了不凡的成就,但正當事業風生水起的時候卻放棄了大好前途選擇了轉業,投身到商業之中。

陳小魯到底為何會有這麽大的勇氣?可以放下擁有的一切,去開啟新的人生?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陳小魯的不凡人生。

1946年,當時在山東任野戰軍司令員的陳毅,迎來了他和張茜的第三個兒子。當時張茜在得知又是兒子時非常的不開心,因為他們已經有兩個兒子了,一心想著能有一個女兒。

甚至在陳小魯剛出生的時候還差點被包起來送人,但看著剛出生的孩子開心的笑臉,之前所有的不開心全消散了,而就是這個差點被送人的孩子,卻成了陳毅夫妻最疼愛的孩子。

給孩子取名字的事情自然是落在了向來飽讀詩書又愛舞文弄墨的陳毅身上,陳毅當時想了許久說:「不如就叫陳小魯」

這個名字看似普普通通,實則有著諸多意義。當時的陳毅身在山東,山東簡稱「魯」,而且當時的戰事緊急,陳毅希望陳小魯這個新生命的出現,能給戰爭帶來勝利,奪取山東。

另一個原因,陳毅平時喜歡讀書,最愛的【孟子】中有這樣一句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給兒子取名陳小魯,也希望兒子往後能夠心懷天下,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陳小魯出生後,由於戰事緊急,陳毅夫妻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心照顧陳小魯,年幼的陳小魯經常顛沛流離,由於張茜時常奶水不足,陳小魯幾乎是吃羊奶長大的,所以大家常常叫他「小羊」,這個乳名直到二十歲還經常被人叫起。

陳小魯8歲的時候,跟父母一起來到北京,到北京沒多久陳毅因為赫赫戰功被封為了元帥,此時的陳毅一家被安排到了中南海懷仁居住,此時陳小魯的鄰居是鄧小平、董必武等革命同誌。

但是小小年紀的陳小魯還並不知道周圍住的這些人對中國意味著什麽,也沒覺得住在中南海有什麽不一樣,對他來說這裏只是個陌生的環境,他要面對的就是自己一個人要坐公交車去上學。

在陳小魯小時候的記憶中,父親陳毅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

陳小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父親讓他讀毛主席的【沁園春】,告訴他:「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教育他說你們長大了要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人,不要有自身優越,對任何人都要你保持尊重。

在生活方面,陳小魯的衣食住行,並沒有因為父親的原因有什麽改變。陳小魯小的時候,經常穿的衣服還是哥哥們的舊衣服,除了逢年過節,從來沒有新衣服可穿,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讀高中。

甚至在那個手表盛行的年代,每個中學生都戴著手表進行攀比,陳小魯甚至連一塊手表都沒有。

但是因為是最小的兒子,雖然在衣食住行上沒有任何的優待,陳小魯幾乎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所以有段時間陳小魯見父親常常不在家,就養成了懶散的習慣。

有一次陳毅下午回來,看見陳小魯還在呼呼大睡,立馬大發雷霆,熟睡中被驚醒的陳小魯第一次見父親發著這麽大的火,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父親一向告誡自己要勤奮努力,從那以後陳小魯便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

1966年,此時的陳小魯正在上高三,但是由於當年高考制度廢除,陳小魯非常開心,不用參加高考了,但面臨的問題也就是陳小魯不得不退學。

陳小魯的前程一下成了陳毅最關心的問題,後來在周總理的建議下,1968年陳小魯被送去了沈陽的一個農區部隊歷練,周總理對陳小魯說:如果幹得好可以直接入伍。

陳小魯臨去農場之前,父母非常不舍得,畢竟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現如今要獨自一人去這麽遠的地方,對陳毅夫妻來說,是一百個不放心,但是沒有辦法,只能和兒子含淚告別。

陳小魯到了農場之後,看著即將生活的地方,這簡直跟自己之前生活的北京城有著天壤之別,之前的生活雖然算不上奢侈,但至少不愁吃穿。

但是陳小魯畢竟是陳毅的兒子,虎父無犬子,父親的許多優良傳統,自己也具備,秉著自己不服輸的精神,別人可以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陳小魯開始了他的農場生活。

由於每天喝的水堿性比較大,喝到嘴裏都是苦的,更別說每天要面對的辛苦勞作,但是這些都沒有擊垮陳小魯鋼鐵般的意誌。

在部隊裏,陳小魯並沒有因為自己父親的原因就搞特殊化,他每天和其他人一樣種田除草施肥,但是由於他沒有正式的編制,所以他一分錢薪資都沒有。身上只有從家出來的時候,父母給的100塊錢。

據說在部隊兩年陳小魯只花了16塊錢買生活必需品,衣服什麽的從來不買,一身衣服還是從家裏來的時候穿的,都已經穿破了。

在這樣的一個生活環境下,每次思念家鄉的時候,陳小魯都強忍著淚水變成自己努力的力量,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在部隊中連續兩年獲得五好戰士,這位外編人員也得到了領導的重視。

在了解中得知陳小魯兩年只花了16塊錢,立馬給他補貼了200元生活費,在陳小魯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兩年後,成功參軍,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71年,陳毅見到了陳小魯的部隊領導陳錫聯,此時陳毅跟兒子陳小魯已經有三年沒見面了,陳毅一時沒忍住還是打聽了一句兒子的現狀。

陳毅雖然沒有明說自己想見兒子,但是陳錫聯明白陳毅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兒子了,於是陳錫聯告訴陳毅,陳小魯在部隊表現的很好,已經是個小指導員了,過段時間就安排陳小魯回家探親。

而此時在部隊的陳小魯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陳毅已經患了直腸癌。

過了沒多久陳小魯就被批準可以回家探親了,陳小魯開心的差點跳起來,時隔三年終於有機會回家看自己的父母了,立馬收拾東西坐上了回家的車。

剛走進家門的陳小魯,臉上還正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卻看到父親由母親攙扶著在院子裏散步。陳小魯不理解,走的時候意氣風發的父親現在怎麽變成了這般模樣。

陳毅由於被病魔折磨,身體十分虛弱,但是看見兒子也是內心歡喜,他那瘦得幾乎脫相的臉上費了很大力氣才扯出來一個笑臉,陳小魯見狀再也忍不住抱著父親哭了起來。

陳小魯此時暗下決心,自己一定爭氣,讓父親不再對自己失望,向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1972年,直腸癌晚期的陳毅與世長辭,享年71歲,對一直被病魔折磨的人來說,死亡或許也是一種解脫。

陳小魯的父親去世,這對陳小魯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打擊,但是在部隊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訓練,此時的陳小魯意誌非常堅強,他始終記得父親對自己說過的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足夠堅強是任何人都打不到的。

陳小魯的堅強最終給他帶來了幸運,陳毅走後,昔日的老戰友粟裕對陳小魯特別關心。跟陳小魯接觸後,看陳小魯如此上進,便打算撮合陳小魯和自己的女兒粟惠寧在一起。

粟惠寧和陳小魯來年各個人從小就認識,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兩個人不僅家庭背景相似生活環境也很相像,因此兩個人的三觀基本一致,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在陳小魯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自己的父親說起粟裕將軍的故事,陳小魯家跟粟裕將軍家既是鄰居又是世交,因此陳小魯從小就經常往粟將軍家跑,跟粟將軍的兒子從小一起上下學,一起調皮搗蛋,現在回想起來,陳小魯也是滿滿的幸福感。

而少年時期的粟惠寧,經常跟在哥哥們的屁股後,陳小魯比粟惠寧大,所以小的時候就像她的哥哥一樣對她好,小粟惠寧常常參與兩位哥哥的各種活動,因此,陳小魯從小跟粟惠寧的關系就非常好。

由於陳小魯部隊參加工作後,兩個人就很少見面了,再次見面兩個人都已經是成年了,加上小時候的情誼,再見面逐漸的就產生了不同於兒時的特殊感情,很快的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1975年,經過組織上的批準,兩人正式結為了夫妻。

兩個人結婚後,非常的相愛,雙方長輩看到兩人出雙入對也很欣慰。為了跟妻子能夠天天相見,陳小魯還特地向組織上提出申請,調回北京。當時的部隊領導已經打算給他提幹了,表示希望他能夠繼續留在部隊,但是陳小魯毅然決然地堅持回北京,陪伴妻子。

陳小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粟裕後,盡管粟裕也希望陳小魯能夠留在野戰部隊,但是還是同意了陳小魯的調職請求。

回到北京後的陳小魯跟妻子粟惠寧住在北京的一個胡同裏,這個小胡同也曾是多位名人故居。

1981年,因為工作原因,陳小魯被派去英國,此後的四年陳小魯和妻子開始了異地生活,雖然很不舍跟妻子分開,但是為了工作不得不這樣。

在英國的四年之間,陳小魯看到國外發展得這麽迅速,自我反省後開始發憤圖強,開始把時間都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

而他的妻子粟惠寧在國內也同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由於優異的表現,組織上很重視,一路高升,擔任了二炮研究院主任,在級別上,比陳小魯還要高,還被軍中成為「鐵血玫瑰」。

1985年,陳小魯回到了中國,在北京國際戰略問題學會擔任研究員,此時的陳小魯已經成長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政治人員,當時軍委副主席以及證監會主席都邀請陳小魯去工作,都被陳小魯一樣回絕了。在政界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陳小魯內心有些些別的想法在悄悄生長。

陳小魯雖然是陳毅大元帥的兒子,從小就頗有能力,但「當官」卻一直不是陳小魯所追求的,傾聽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之後,陳小魯打算去尋找另一種自由,他想嘗試另一種生活。

1991年,陳小魯毅然決然選擇轉業,當時很多人對陳小魯的做法表示不理解,此時的陳小魯已經是上校了,只要堅持下去,他的後半生就不用操勞了,而如今陳小魯卻要選擇下海經商,這就意味著要放棄之前的所有,重新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但是面對陌生的商業領域,陳小魯沒有絲毫的退卻,他與朋友一起從零開始,集資開辦公司,對即將面對的各種困難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事實證明,在跟朋友在商海打拼的那幾年,陳小魯確實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是陳小魯從來沒後悔過自己所做的決定,陳小魯一直覺得這些經歷才是自己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財富,在商海摸爬滾打數十載後,陳小魯拿著自己經商賺得前帶著妻子粟惠寧開啟了一段浪漫的環球之旅。

2004年,陳小魯跟妻子一起開啟了一場追尋父輩足跡之旅,兩個人一起從北京出發,一路到江西,遊歷了南昌、井岡山等十幾座城市,期間路過南昌八一紀念館,陳小魯對這個紀念館頗有感情,因為紀念館是當時父親陳毅親自題寫的館名,看到這個館名,父親陳毅跟自己之間的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

陳小魯的一生精神上始終是自由的,無論什麽樣的年紀,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都能積極應對。

就像鄭鈞歌詞裏說的那樣:「我夢寐以求,是真愛和自由。」希望大家能夠遵循自己的本心,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