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錦州被包圍後,無論如何操作,東北國軍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2024-05-16歷史

遼沈戰役,國軍有沒有可能全身而退?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不可能。

錦州,沈陽和長春,總要放棄掉一塊,剩下的部份直接跑,可能會跑出去一部份。

其中最容易被放棄的,其實就是長春的十萬人。

但問題是,如果國軍能放棄長春的十萬人直接跑路,也不用等到錦州被包圍才想起來了。

東北戰局不可能扭轉了,這其實是1948年初國軍高層將領就已經確認的事情了。

因為經歷了之前的幾次攻勢,國軍在東北戰場已經完全是龜縮防守,都還守不住了。

陳誠自作聰明的整編、擴大部隊,也並沒有挽回敗局。

他把精銳部隊拆了,一個一流部隊的師帶著兩個二三流的師,組成一個軍。

陳誠認為這樣可以把東北的國軍都變成一流精銳。

​但結果是所有的部隊都變成了二三流,包括之前表

現優秀的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

所以,到新五軍被全殲之後,東北戰場就連陳誠這樣忠誠的人都沒信心了。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要麽打,要麽撤。

如果要打,現有的部隊不夠,陳誠的辦法不行,那就只能從關內繼續抽調部隊到東北。

但到這時候國軍在關內的重點進攻也已經破產了,正處在防禦階段,到處都捉襟見肘,無兵可調。

唯一有點希望的就是華東戰場,在三野被一分為三之後,華東戰場壓力顯得稍微小一些,可以調。

如果調不出來兵,那麽也很簡單,就是撤,存人失地,收縮戰線,保存實力,以利再戰。

這時候常公其實反復考慮了,想法也是有的,而且算是比較理智的,選擇了撤。

但問題是,常公找了去東北的人是衛立煌,到了東北調研了一圈,認為東北還有希望,不用撤。

衛立煌認為可以在東北收縮戰線,依托重點城市,死撐待變。

所以,衛立煌到東北之後,國軍其實也調整了戰線,集結兵力,抱團取暖。

比如放棄了雙方大戰幾次的四平,吉林,衛立煌都放棄了。

七十一軍撤到了沈陽,吉林的六十軍撤到了長春。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軍這邊開始考慮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的問題,當時的想法是先打長春。

所以,長春就被包圍了,這下麻煩就大了。

要撤就要放棄整個吉林,長春的軍隊怎麽辦,鄭洞國怎麽辦?

常公讓沈陽部隊出去接應長春部隊突圍。

沈陽部隊表示,共軍這是圍城打援,去了就中計了,你讓長春部隊出來了再說。

長春鄭洞國讓六十軍去試探性的打一下,被堵回去了,就表示必須要沈陽部隊過來,否則突圍無望。

這個局面和後來增援錦州其實是一樣的。

廖耀湘堅持必須東進兵團突破塔山防線,他才肯出遼西走廊去增援錦州。

東進兵團說你不來,我也不敢出死力,萬一把我也報銷了怎麽辦?

而且,這時候常公還面臨另一個很大的麻煩。

因為這時候常公已經當上總統了,各省都有所謂的民意代表。

你要放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代表們就要鬧。

所以,常公這時候就不好再自己直接決定放棄長春了,必須有人提出來,他來拍板。

比如衛立煌,廖耀湘,鄭洞國,誰提都可以,就是常公自己不能提。

但這些人也不傻啊,萬一撤了之後政治壓力大,自己不是要被常公甩出去背鍋嗎?

這個局面就僵持住了,國軍在東北分成三大坨,各自為戰。

我軍這邊也在爭吵,到底是打長春還是

打錦州,林總主意變了又變。

所以,東北戰場在1948年初的公主嶺之戰後,其實總體上是比較沈寂的,沒有大戰。

這和華東戰場很不一樣,華東和中原一直在不停的打。

年初粟裕轉移到外線指揮,一戰沙土集,二戰豫東,三戰濟南,一直在打。

東北戰場就這麽拖著,國軍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我軍的決心一變再變。

等到最終西柏坡拍板,先打錦州封鎖東北國軍退路,就一切都來不及了。

即使到了這時候,常公讓廖耀湘兵團先出遼西走廊增援錦州,廖耀湘都不肯。

廖耀湘的想法是先往南走,沿著海岸線西進,即使戰局不利,撤退也方便。

甚至到了錦州都已經解放了,常公還是讓廖耀湘兵團西進,其實就是想讓他撤退入關。

但這時候廖耀湘已經沒有信心了,就想趕緊退回沈陽,再從營口跑。

所以說,東北戰場的局面和華東在1948年的情況很不一樣。

東北戰場是雙方都在爭吵,都在等著對方先出牌,自己再尋找破綻出擊。

而在華東戰場則相反,是雙方都在積極尋找掌握主動權的機會,爭取自己先出手。

即使是國軍這邊,也在淮海戰役之前真的就放棄了之前反復爭奪的中原戰場,向淮海地區收縮了。

甚至還在徐州擺開架勢,準備打通鐵路線,收復濟南,接應東北和華北傅作義集團撤退。

華野這邊,也是還沒完全準備好,發現國軍開始行動了,才不得不提前開始行動。

只是解放軍動作迅速,黃百韜兵團還沒過運河,粟裕這邊就已經卡住了重要節點。

東北反而是雙方都很謙讓,最後還是解放軍先包圍了錦州,國軍才被動應戰。

所以說,戰爭其實有時候有很多的偶然性,各方內部都會有不同的聲音。

最後決定戰爭勝負的,往往是關鍵時刻能不能抓住機會,搶先占據重要節點,拿到戰場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