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克農遇國軍上校,見面稱其同誌,周總理批評:他要暴露,你負責

2024-02-07歷史

在廣西桂林的靖江王府門前,有兩條巷子,人們稱其為東西巷,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的唐武德年間。

而在一千四百年的風雨中,這裏曾居住過很多歷史名人,比如清朝大員兩廣總督曾春煊的家就在這附近,桂系軍閥白崇禧的助手馬啟邦也曾在此居住,而民國的最後一位桂林市長韋瑞霖的故居就在馬宅的對面。

同時,這裏在革命年代也曾與中國共產黨有著一定的聯系,因為廣西支部的秘密機關就設在魏繼昌的故居中。

另外,這裏還有著名紅色特工謝和庚的家。乍一聽謝和庚的名字,我們可能不甚了了,但與其相關聯的卻是特工之王李克農、國家總理周恩來、桂系軍閥白崇禧等等名人。如此,我們就不禁要好奇,謝和庚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一、出生書香世家,因和白崇禧是老鄉潛伏

1937年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不尋常的意義,因為這一年全面抗戰爆發了。而在當年的淞滬抗戰中,國民黨軍隊連遭敗績,上海處在淪陷的危機中。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公務機關都紛紛從上海撤離。上海的危機也影響到了與之相隔不遠的南京,石頭城內一片惶恐景象。

就在這時,李克農和葉劍英出現在了南京城外的防空陣地上,他們此行是去參觀陣地的。這本來沒有什麽,但兩人在返回的路上,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有意無意地靠近他們,並在李克農的面前丟下了一個紙團後離開了。

從事地下工作多年,李克農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他撿起地上的紙團開啟一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日本特務要刺殺白總長,務請轉告,不可大意。」

這裏的白總長就是人稱「小諸葛」的白崇禧,他現在是蔣介石的副總參謀長,看來日本人已經盯上他了,而我們的地下同誌提前將訊息透露了出來。

知悉這一情報,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李克農當然不會怠慢,但這件事處理起來卻有些棘手。

因為白崇禧身為國民黨的高官,其與八路軍的關系是十分微妙的,如果由八路軍辦事處正式通知白崇禧,對方不一定會信,反而可能懷疑八路軍。思前想後,李克農準備動用一個暗線,而他就是謝和庚。

這時候的謝和庚在哪裏呢?他就在白崇禧的身邊,並且是白崇禧的機要秘書。這件事就有意思了,也就是說國民黨副總參謀長的機要秘書,是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那麽,謝和庚作為共產黨黨員,是怎麽潛伏到白崇禧的身邊去的呢?

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了,白崇禧和謝和庚是老鄉,他們都是桂林人,甚至他們的家還都離得不遠。

1912年,謝和庚出生在了桂林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父親是前清的秀才。在那個國家危亡的年代成長起來的謝和庚,對於救亡圖存有著強烈地願望。

而謝和庚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還和他的哥哥謝鐵民有著很大關系,因為謝鐵民在中學時代就參加了革命,後來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然而,在1927年的那場白色狂潮中,謝鐵民被國民黨捕殺。哥哥的死不僅沒有嚇退謝和庚,反而讓他的心裏燃起了革命的火焰。

於是,在1933年,謝和庚也加入到了革命隊伍中。當時的謝和庚本來是在北京大學讀書,趕上日軍占領熱河,並進犯察哈爾。

為了抗擊日寇,馮玉祥和吉鴻昌在共產黨的幫助下組建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他們一邊與日寇英勇作戰,一邊號召廣大青年踴躍參軍。受此感召,謝和庚選擇了投筆從戎,並就此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任誰也沒想到的是,就這樣一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書生,從軍路卻異常順利。僅僅入伍三天,謝和庚就被吉鴻昌提拔為上尉,還讓他擔任司令部教導隊教員,其職務一口氣連升八級。

但盡管謝和庚的從軍路很順利,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抗戰路卻異常坎坷,在日寇和蔣介石的聯合針對下,同盟軍在當年九月就宣告失敗了。

此時,中國共產黨這邊決定轉變鬥爭策略,繼續用地下工作來與國民黨作鬥爭。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就需要挑選一批精明強幹的黨員戰士,讓他們打入敵人的內部。

此時,周總理想給軍閥白崇禧的身邊也安插一個暗樁,但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而就在這時,謝和庚走進了周總理的視野。

謝和庚的出現讓周總理非常欣喜,因為他太適合了,謝和庚和白崇禧是老鄉,他的父親和白崇禧的嶽父家也有交情。而且,謝和庚剛剛參加革命,並不引人註目。

國民黨內部向來是任人唯親,像蔣介石就是非親不用,作為桂系軍閥頭子的白崇禧也不遑多讓。

而以謝和庚的背景,去投靠白崇禧,相信很容易就能獲取他的信任。於是,周總理就找來了謝和庚,詢問他願不願意參加地下工作。對此,謝和庚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人選確定好了,又該怎麽讓謝和庚和白崇禧搭上線呢?為此,周總理讓馮玉祥寫了一封推薦信,然後讓謝和庚拿著推薦信去找國民黨元老李濟深,再由他向白崇禧舉薦。

有了兩位重要人物的推薦,再加上謝和庚的家世和教育背景,他自然是不出意外地被白崇禧接納了,白崇禧讓他在辦公室當了一個秘書。

只不過,到此時謝和庚還沒有得到白崇禧的重視,畢竟投靠白崇禧的親屬朋友太多了,白崇禧也只是順手給年輕人一口飯吃,沒拿他當回事。但對於謝和庚來說,這樣肯定是不夠的,他必須得到白崇禧的充分信任和依賴。

二、站穩腳跟,深得白崇禧信任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謝和庚準備拿出點真本事,舞刀弄槍肯定不是謝和庚的長處,白崇禧這邊也不缺武夫,但他缺能幹的參謀人員。

抓住這一點,謝和庚花費了很多精力,寫了一本名為【半殖民地的中國經濟概觀】的書,為了能夠引起白崇禧的重視,謝和庚還拉來了白崇禧的小舅子馬仲孚,給他也署了個名。畢竟謝家和馬家關系很好,馬仲孚也樂意幫這個忙。

此外,謝和庚還花錢請白崇禧的參謀劉斐給自己的書寫了篇序文。有了這兩個人為自己背書,謝和庚獻書的過程就順利多了,而白崇禧在讀完後也是覺得,這個年輕人有兩把刷子,做個普通的秘書屈才了。

於是,白崇禧就提拔謝和庚為自己的專屬秘書,並給予他出入自己辦公室和休息室的權利,謝和庚因此真正成為了白崇禧的心腹。

此後,謝和庚和連續寫了兩本名為【論美國傾銷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和【談廣西的對外貿易】的書。

這下不僅是白崇禧覺得這個年輕人了不得,就連他的鐵兄弟李宗仁也發現了謝和庚的價值。

這以後,白崇禧每逢重要的檔,或者要外出演講,都會交給謝和庚來撰稿,謝和庚成為了他的「禦用文人」。

一次,白崇禧要去武昌給很多高級軍官做集訓演講,打算從秘書們的文章中選一篇。為了抓住這個機會,謝和庚花了三天的功夫寫成了一篇一萬余字的初稿。而為了爭取不出錯,謝和庚還把初稿交給周總理修改潤色。

周總理給謝和庚提了不少意見,幫他完善了稿件,而這份稿子最終也從幾份待選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白崇禧采用。

此後,謝和庚在白崇禧的文人團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幾乎可以說是第一筆桿子。

除了在文章上下功夫,謝和庚還在生活上幫了白崇禧一個大忙。白崇禧的嶽父意外骨折了,但白崇禧脫不開身去桂林照管,於是他就問謝和庚願不願意去。

因為當時白崇禧沒法征調好的飛機,僅有的一架能起飛的飛機是用日本零件湊起來的,這樣拼湊而來的飛機飛行的風險很高,搞不好要出事。

但謝和庚二話沒說就帶著一個醫生去了桂林,並治好了他嶽父的傷。因為這件事,白崇禧對謝和庚很是感激,還硬塞給他兩百塊大洋。

在白崇禧身邊當了四個月秘書,謝和庚憑借著一系列表現成功拿到了第五路軍總部的「特別出入證章」。憑借這個出入章,他不但可以在白崇禧的辦公室來去自如,李宗仁的辦公室他也可以隨時出入。

值得一提的是,謝和庚後來給白崇禧做的幾個謀劃,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

抗戰初期,為了促成抗戰大計,他力勸白崇禧北上南京,並認為這將帶來三個好處,一則促成抗戰,二則爭取民望,三則讓桂系打出廣西,也能擴張桂系勢力。

而謝和庚為此寫就的一篇【全民性全國軍事總動員綱要】,被白崇禧總結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這後來也成為抗戰名言。

白崇禧因此對謝和庚大加贊賞,李宗仁也贊嘆說:「謝和庚很行!」,並破格授予謝和庚上校軍銜。

謝和庚的名聲甚至傳到了蔣介石的耳朵裏,蔣介石隨後派人指示白崇禧,要謝和庚加入國民黨。但謝和庚在當時玩了一手瞞天過海,他沒把自己的入黨申請表格寄出。

另外,為了進一步拉攏謝和庚,白崇禧還把自己的夫人的表妹杜榮介紹給了謝和庚,謝和庚為大局著想,也答應了這門婚事。

此後,作為「自己人」,不僅是白崇禧和李宗仁,國民黨上下都對謝和庚有著不錯的印象,也很信任他。

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白崇禧身邊有著這樣一條深受信賴的暗線,李克農等人辦起事來要方便不少,那條日本特工要刺殺白崇禧的情報,就由謝和庚轉告給了白崇禧。白崇禧得知後,立即調整了保衛部署,把負責的安保的官兵統統換成了自己的親信。

之後沒多久,白崇禧的住處清涼寺別墅果真被刺客襲擊,雖然刺客跑了,但白崇禧畢竟保住了命。

事後,白崇禧對共產黨方面的及時通稟很是感激,還專門給李克農寫了感謝信。而因為李克農是在明面上把事情告知給謝和庚的,白崇禧也就不會懷疑謝和庚。

三、偶遇李克農,被稱同誌

但就在謝和庚的工作順利進行的時候,李克農的一個差錯,卻險些釀成大禍。本來,作為高級特工,謝和庚是直接受李克農和周總理的領導,此外再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在1939年的初春時節,李克農到桂林的一家酒店會見兩位影視明星——王瑩和金山,她們都是應白崇禧之邀,特意來桂林進行抗戰慰問演出的,而李克農又為她們聯系到了去南洋的抗日義演機會,因此特地來道喜。

一進門,李克農看到除了金山和王瑩,謝和庚也在,他不禁興奮地說了一句:「謝同誌,想不到在這裏能遇到你。」

話一出口,李克農就後悔了,而謝和庚的臉色也為之一變,但又很快恢復過來。同誌是共產黨的習慣稱呼,在這種情況下叫這種稱呼,這不是等於自報家門嘛。

李克農當即看向兩位演員,臉上的笑容有些尷尬,畢竟以他這種老資歷的特工,犯這樣的錯誤實在不應該。

但幸好金山和王瑩都是秘密黨員,所以也不存在暴露的問題,金山和王瑩在心下了然後也是會心一笑。李克農也趕緊補救說:「請二位務必保密!」

這下,大家相視一笑,原來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謝和庚本來是替白崇禧來搞聯絡的,開始還很局促,但既然大家都是同誌,互相之間的距離也就拉近了,說起話來就沒那麽生分了。而一旁的王瑩,更是因此對謝和庚產生了些許好感。

事後,李克農給周總理寫了一份報告,在說明桂林統戰工作進展的同時,也把這件事寫了進去,以坦白自己的錯誤,接受處分。

周總理在看到報告後,本來很高興,等到他翻看到第三頁,一時間竟然拍案而起,他怒氣沖沖地說:「這個李克農,辦事太不認真了!」

周總理還為此專門給李克農拍了份電報,質問他:「謝和庚同誌要是暴露了,你拿什麽負責?」

大家不要因為事情圓滿解決,就覺得周總理過於謹慎了,畢竟諜戰工作就是要一絲不茍,否則就是人命關天,更會耽誤大事。

不過,恰恰是因為這個疏忽,卻促成了一段情緣。王瑩在此後經常與謝和庚保持聯系,二人一來二去之間擦出了情感的火花。

四、愛情受質疑,留學歸國後終成夫妻

或許大家會說,謝和庚不是和白崇禧夫人的表妹杜榮成婚了嗎?怎麽還和別人談戀愛。沒錯,謝和庚確實和杜榮成婚了,還生下了一個孩子。但僅僅過了一年,兩人就因為感情問題而分居了。

而在謝和庚與王瑩爆出情感傳聞後,還惹來了一陣非議。以郭沫若、田漢等人為代表,他們批評王瑩委身國民黨鷹犬,甘願給軍閥做小,簡直是自甘墮落,因而極力反對這段感情。

至於桂系那邊,也有人說王瑩在用美人計,妄圖魅惑國民黨高官,何況還是一個有婦之夫,他們也很反對。

郭沫若等人那邊,是周總理出面,勸大家不要幹涉別人的私事。而桂系那邊,白崇禧倒是不覺得有傷面子,反倒還很理解謝和庚身處包辦婚姻的難處,所以從不幹涉他們二人的事情。於是,兩人的感情就繼續了下去。

1941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共雙方都準備往美國派遣留學生。國民黨這邊選中了謝和庚,而中國共產黨這邊也選中了王瑩。這下好了,去了美國就沒人會再說他們的不是了,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談戀愛了。

周總理在他們臨行前,還秘密會見過謝和庚,並對他說:「你們戀愛,完全正當,到美國後希望你們互相學習,真誠相愛。」

到了美國後,謝和庚進入了美國世界事務學院和費城州立大學學習,而王瑩則是去了貝滿學院和耶魯大學。在畢業之後,謝和庚到【紐約新報】工作,而王瑩去了世界青年學生代表大會。

他們兩人在讀書的時候一直保持了聯系,互相關懷的同時也互相勉勵,在工作後,又一起為抗日做宣傳。王瑩曾組建中國劇團,在美國進行巡回演出,也曾到處做抗日演講。

至於王瑩演講用的稿子,正是謝和庚一手撰寫的。他們的活動搞得很好,還因此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及其夫人的接見與贊許。

等到抗戰打贏了,謝和庚和王瑩也沒有立即回國,他們繼續留在了美國。不過,由於沒有和杜榮離婚,此時他們的相處一直是以未婚夫婦的身份進行的。

謝和庚也一直沒有和王瑩同居,每天晚上十點準時回自己的公寓。因為這一點,那位十分保守的美國房東太太還非常贊賞謝和庚。

直到1950年,謝和庚的姐姐寄來了杜榮的離婚協定書,兩人就此正式宣布離婚。終於,經歷了十年愛情長跑的兩人終於結為了夫妻。

那時候,新中國都已經成立了,眼看自己奮鬥半生的事業得以成功,謝和庚夫婦都十分興奮,他們只想立即回到他們熱愛的祖國,但是美國這邊卻不願意放他們走。雙方拉鋸扯皮了近四年,最後他們共產黨的身份暴露了。

五十年代初的美國,杜魯門丟擲「杜魯門主義」。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又興起了「麥卡錫主義」,大量美國公務人員被指責「通共」,因而受到連累。

這幫人連自己人都不放過,又怎麽會放過已經確定是共產黨的中國人呢?因此,謝和庚夫婦被關進了監獄中。

美國人希望他們放棄回國的念頭,而加入美國國籍,但遭到兩人的嚴詞拒絕,他們也就一直未能出獄。

這時,遠在大洋彼岸的周總理並沒有忘記為革命做出貢獻的謝和庚夫婦,他主動聯系了美國,願意用韓戰中俘虜的美國士兵來交換他們,美國同意了。

於是,在1954年的年末,透過與十四名美軍戰俘做交換,謝和庚夫婦和其他十二位留學生一起回到了已經闊別十三年的故國。

在次年的元旦當天,周總理和董必武等人專門為他們準備了酒宴以接風洗塵。席間,董必武動情地說:「你們夫婦光榮地完成了黨交給你們的使命,對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席話說畢,謝和庚與妻子不禁流下了兩行熱淚。此後,謝和庚被安排到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識】編輯室擔任高級編輯和歐美組組長,後來又去了外交部工作。

王瑩則到北京電影片廠做了一名編劇,並當起了作家,她與老舍、賽珍珠、曹禺等知名作家都有著匪淺的交情。

再後來,相愛一生的兩個人中,王瑩在1974年最先離開了人世,享年六十一歲。深愛妻子的謝和庚滿懷悲痛地將妻子埋在了西山腳下,與馬連良、梅蘭芳等藝術家同枕一片山水。

而遲遲無法走出愛妻亡故陰影的謝和庚請人雕了兩塊墓碑,一塊立在西山,一塊放在臥室,就好像妻子從未離開他。

到2006年,九十四歲高齡的謝和庚也離開了人世,他的遺體被合葬在了王瑩的身邊。曾是同床人,今亦共穴眠,西山碧雲寺下的石頭冢成為一段偉大愛情的最後見證。

結語

和很多地下工作者一樣,謝和庚的故事也是頗具傳奇色彩。從一個投筆從戎的書生,成為潛伏在國民黨高官身邊的特工,這樣的人生轉變很奇幻,也很精彩。

而究其根本,讓一個書生甘願冒著這樣巨大的風險從事特工工作,其心中對國家熱愛之深沈以及對革命事業之忠誠都是無比堅定的。

身為地下工作者,往往都是籍籍無名的,他們不像明面上的戰士一樣可以被人熟知。正因如此,這種奉獻精神才更加偉大,這樣的誌士,才值得被人們敬重。

與謝和庚的人生經歷同樣引人側目的是他的愛情故事。為了工作,他接受了軍閥的包辦婚姻。而後盡管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卻始終堅持自己道德上的信念。

這份自覺,在人世中是頗為罕見的,也足見其精神力量之強大。也恰恰是由於這一點,謝和庚才會始終堅守著對王瑩的感情,直到生命枯萎。因而,在生命的豐度上,謝和庚是一個值得被贊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