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可口可樂和二戰:蔣介石愛喝常溫的,希特勒喝不到,所以有了芬達

2024-07-19歷史

引言

說起二戰時期的美國大兵,不少人都會想到他們手裏端著的湯姆遜衝鋒槍,和他們那個財大氣粗的後勤保障,能翻洋過海送上百萬士兵參戰,還能讓所有人有肉有菜,那只能說是美國人實在是有點太狠了。

不僅如此,美國士兵在前線狂飲可口可樂這個形象也成為了不少盟軍士兵為之羨慕的點,而甚至有人表示,可口可樂已經成了二戰時期美國大兵們的「燃料」,但在柏林攻克之後,當時的德國人看著喝著可口可樂的美國士兵,他們卻集體斯巴達了。

這倒不是感嘆於美國人的財大氣粗,而是他們認為,我們的可口可樂怎麽跑到你們那邊去了?

(可樂海報)

一、樂不出來

其實這事兒咱們得從二戰之前開始說起,因為在當時的市場上,德國的確是可以正常供給可口可樂的,而可口可樂這個飲料在那時候的德國也很受歡迎,甚至還沒有完全發跡的納粹元首希特勒也很喜歡這一口,吃飯的時候動不動就來一瓶,也算是個粉絲了。

說句題外話,可口可樂在當時的中國也還算流行,但是由於購買力的問題,可口可樂一直以半奢侈品的形式存在,而老蔣本人不喝酒不喝茶不抽煙,但唯獨喜歡常溫的可口可樂。

(德國軍人聚餐,喝的應該就是芬達)

而當時的德國人對可樂非常熱愛,這都歸功於當時的德國可口可樂公司的總經理馬克思凱特的行銷理念,他巧妙的利用了納粹執政之前和納粹執政前期德國人高漲的民族主義思想,巧妙地將裝瓶商的概念和生產商的概念以及可口可樂原產地的概念用各種春秋筆法調包,讓當時絕大多數的德國人認為可口可樂這東西是德國國產貨,從而賣的那叫一個迅猛。

(當時芬達的宣傳畫)

但好景不長,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美國見此直接一個命令取締了所有德國可口可樂公司裝瓶廠的糖漿供給,也就是說,德國人可真是樂不出來了。

但面對國內老百姓高漲的消費熱情,以及自己即將見底的糖漿儲備,馬克思凱特甚至直接被當時的納粹元首希特勒當面命令要趕緊搞出一款代替可口可樂的東西,於是馬克思凱特在公司會議上開啟了頭腦風暴。

既然糖漿咱們搞不到,那麽就用德國現在最不缺的東西來替代,當時的德國最不缺的就是乳清、甜菜和果醬,於是馬克思凱特一拍腦袋,先用蘋果果渣試試看!

二、官方「代餐」

沒過多久,一款名為FANTA的飲料被擺上了貨架,這個取自德語「幻想」的飲料一經上市,立馬就被老百姓搶購一空,也就是咱們現在經常說的「芬達」。

(芬達和可口可樂的宣傳車)

作為當時德國最甜的飲料,由於戰時白砂糖屬於戰略資源,所以很多人就會選擇購買芬達這個市面上最甜的飲料來作為糖的替代品做菜,沒準當時的德國,最流行的一道菜就是芬達雞翅?

還有一點比較有趣,就是一旦納粹打下了那個國家,可口可樂就會立刻斷供那個國家的糖漿供應,然後德國就會根據當地特產來生產不同口味的芬達,比如在義大利的芬達就不是蘋果味,而是我們熟知的橙子味。

(別樂了,再過幾年你們就只能喝芬達了)

而芬達這東西也作為當時德國人對於可樂的代餐大受歡迎,光是1943年就生產了幾百萬箱,而能喝到正牌可樂的美國人,他們不需要芬達作為代餐,而是把他們看作是燃料一般存在。

在美國,羅斯福總統甚至直接下達過命令,讓任何穿著美國軍裝的人都能隨時用5美分的低價購買一瓶可口可樂,如果可以的話,還得是冰鎮的。

(其實易北河會師的時候,美國人也沒少跟蘇聯戰友分享可樂)

法案一出,可口可樂公司算是賺翻了,好家夥,幾百萬人的流動市場,於是可口可樂公司的裝瓶廠不減反增,甚至還搞出來過用船舶改的海上移動裝瓶廠這種神奇的做法。

而當時的美國大兵們也是生財有道,在戰爭閑暇時間,他們甚至會透過自己美國軍人的身份,幫法國或者英國等盟軍士兵高價代購可樂,平常價格一般都是20美分到30美分,在戰局緊張的時候,甚至有人開出過一美元或者一英鎊的天價。

(希特勒與芬達)

三、北非救命水

甚至就連北非戰場,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到一陣燥熱的地方。隆美爾的坦克裝甲上都能煎雞蛋了,艾森豪還是給羅斯福打了個電話,表示現在北非天氣太熱了,能不能送點可口可樂過來給士兵們解解渴?結果電話那頭的羅斯福只回答了一句話。

要多少?

(可樂廣告)

於是在不久之後整整300萬瓶可口可樂就被送到了北非戰場上,這幫本來被北非太陽曬得蔫頭耷腦的盟軍士兵,看到那個流線型的玻璃瓶裏棕色的碳酸飲料,高興的差點沒背過氣去。

一瓶可樂下去,解暑降溫不說,充足的二氧化碳,還著實讓這群大兵昏昏沈沈的腦子精神了起來。

更重要的是,這可是這群大兵的家鄉味道,一瓶可樂下肚,前一秒鐘還跟蔫茄子一樣的大兵們直接雄起,士氣直接滿格,只能說這可口可樂,簡直就是美國士兵們的燃料。

(狂飲可樂的美國士兵)

有趣的是,這個過程中還發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小插曲。比如說這一批可樂中有一部份是以糖漿的形式運到前線的,這群美國大兵看到這玩意兒,還以為是上級配發的什麽新式武器,圍著那幾個裝著糖漿的鐵桶轉來轉去。

直到有一個在可口可樂裝瓶廠工作過的小軍官前來檢視情況,這才解開了誤會,讓士兵們把這幾桶糖漿分著放在水壺裏,兌著水搖勻了當沒氣的可樂喝了。

而二戰結束以後,不少德國士兵看著美國人手裏的可口可樂直犯嘀咕,這不是我們國家的產品嗎?怎麽這麽快就跑到你們那邊去了。

至於那個作為德國人的飲料代餐的芬達,也在之後因為是納粹產物而被雪藏了很久,直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才重新恢復生產,至於其中的一款檸檬味的芬達,也在之後的日子裏用來對抗自己老冤家百事家的七喜碳酸飲料,也就是我們現在最為常見的雪碧。

之後的故事,我們也就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