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濰坊壽光市歷史簡介

2024-01-08歷史

壽光市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是濰坊市代管的縣級市,其歷史沿革如下:

先秦:根據境內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跡考古證明,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壽光地區活動。夏代時,壽光地區屬於斟灌國。商朝時,為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時期,屬於紀國。周莊王七年(前690年),齊國滅紀國,壽光地區歸入齊國,改稱劇邑。戰國時期,境內有劇邑、益邑。

秦漢至三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壽光地區為劇縣、益縣,隸屬齊郡。西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壽光縣,隸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史書首次出現壽光縣的名稱。東漢時期,壽光縣隸屬青州樂安國。三國時期,壽光縣隸屬曹魏青州樂安郡。

魏晉南北朝:西晉時期,壽光縣隸屬青州樂安國。南北朝時期,壽光縣廢除,改置博昌縣。

隋唐五代:隋朝開皇六年(586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復置壽光縣,隸屬青州北海郡。開皇十六年(596年),在壽光縣南部置閭邱縣,後於大業初年(605年)撤銷,並入壽光縣。

民國:初,壽光縣屬山東省膠東道。民國十四年(1925 年),增淄青道,壽光縣屬焉。民國十七年(1928 年),廢道,屬於山東省政府。淪陷時期,日偽政權駐縣城;國民黨政權駐洛城,隸屬山東地十四行政公署;共產黨政權駐台頭一帶,隸屬山東清河區委。1912 年,全縣為 15 個自治區域。1932 年,並為 10 區。

抗日戰爭時期:1938 年,壽光縣屬山東省第八行政區。1940 年 4 月,壽光縣建立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清河區行政專員公署。1941 年 1 月,壽光縣析為壽南、壽北兩縣。1943 年 8 月,壽北縣與濰北縣合並為壽濰縣,隸屬渤海區行政公署第三專署。1945 年 10 月,壽南、壽濰兩縣合並為壽光縣,隸屬渤海區第三專署。

解放戰爭時期:1948 年 7 月,壽光縣隸屬渤海區行政公署第三專署。1949 年 7 月,隸屬昌濰專區。

新中國成立後:1950 年 5 月,隸屬昌濰專區。1958 年 12 月,隸屬昌濰專區。1967 年 3 月 1 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隸屬昌濰地區。1981 年 5 月,昌濰地區改為濰坊地區,隸屬濰坊地區。1983 年 10 月,撤銷濰坊地區,設立地級濰坊市,隸屬濰坊市。8月8日,對壽光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1993年8月8日,壽光撤縣設市,翻開了壽光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現代:2021 年 10 月 20 日,入選 2021 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2022 年 5 月,入選【2021 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排名第 26 位。2022 年 8 月,入選 2022 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排名第 39位。

壽光市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它以其豐富的蔬菜產量和強大的農業實力而聞名於中國。

在經濟方面,壽光市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它已成為中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其蔬菜產量和品質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盛譽。透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壽光市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文化方面,壽光市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例如,境內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見證了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此外,壽光市還註重文化傳承和保護,透過舉辦文化活動、建設文化設施等舉措,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教育方面,壽光市致力於提升教育水平,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該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學校設施,提高教師素質,推動教育公平。同時,壽光市還註重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了大量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技術人才。

總的來說,壽光市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些成就不僅為市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品質,也為壽光市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壽光市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1. 海神賜燈:壽光媽祖文化的重要體現,在壽光北部地區,有著幾百年的傳承歷史,起初傳說在漁民中流傳,表達的是漁民對大自然的敬畏,盼望自己在遭受風浪的危難時刻,有英雄出手相救,同時也歌頌了中華民族熱心助人、救危扶困的優秀傳統。

2. 懷師拳:

流傳於壽光市營裏鎮的傳統拳術,據傳由清末武舉人王懷師所創,其拳法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極具實戰價值和健身功效。

3. 扒谷制作技藝:

制作方法:精選上等綠豆浸泡,用石磨加入菠 菜或青蘿蔔一起磨碎 ,然後攢成團上鍋蒸熟即可,綠綠 的甚是好看,真正的"綠色"食品 。吃法多以豬肉炒扒谷為主,用豬油炒鍋,將扒谷炒熟,放入粉條韭菜等,烹飪時尤其註意不能放入過多水,做好的扒谷松軟鮮香、回味悠長。除了以上 一種做法以外,人們還 會選擇做肉末炒扒谷。

4. 鋦藝:

一種傳統的民間手藝,以修補破損的陶瓷器、金銀器等為主要業務,其修復技術精湛,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器物的原貌和價值。

5. 斟灌安貞堂吊全風療法

:斟灌安貞堂的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方法,透過采用特制的藥液進行全身浸泡,以達到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6. 積善堂火罐療法

: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透過采用特制的火罐對患者的穴位進行拔罐,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的功效。

二.歷史古跡:

靈顯觀

:昔日位於壽光縣城東南隅,後移至西北隅。寧國寺:位於壽光縣城正東關外,寺內保存有一塊唐懿宗鹹通十一年(870年)所立的八棱石碑。

靈顯觀和寧國寺都是壽光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它們不僅是重要的宗教場所,也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關於靈顯觀,它曾經位於壽光縣城的東南隅,但後來移至西北隅。這一遷移過程反映了當地宗教文化的發展和演變。

寧國寺則位於壽光縣城的正東關外,寺內保存著一塊唐懿宗鹹通十一年(870年)所立的八棱石碑。這座石碑是寧國寺歷史的重要見證,也是研究唐代歷史文化的重要文物。

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是壽光市的重要財富,它們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精神寄托,也為遊客提供了了解當地文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