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膠東戰局險惡,半個月丟15個縣,主席致電許世友:不求大勝

2023-12-29歷史

作者:莫孤煙

1947年8月25日,主席給華東局饒書記發了一封字數不多但資訊量很大的電報,同時轉華野陳粟首長和中野劉鄧首長。

在這封電報中,主席分析全國形勢,說西北戰場自沙家店一戰西野殲敵一個整編師之後,胡宗南部已然兵力不足,在豫西的陳賡部周圍甚至都沒有敵人。在山東戰場,蔣軍對在魯西南的陳粟部施加的壓力也不大,唯獨在臨沂以北集結了20個旅,和「圍剿」大別山劉鄧部的兵力幾乎相當。

這說明了什麽呢?說明蔣氏打算集中力量先掃蕩我軍在膠東的後勤中心,然後再抽調兵力用於其他戰場。那麽,留在山東內線的華野山東兵團又該如何應對呢?

山東兵團下轄2縱、7縱、9縱、13縱4個縱隊,總兵力約12萬人,外加地方部隊,看上去兵力不算少,但在之前的南麻臨朐戰役中,2縱和9縱兩支主力都蒙受重大損失,而13縱又是剛從地方部隊升級成野戰軍的新部隊,因此敵我力量的對比仍然是懸殊的。

我軍的原則,一向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不與敵人爭奪一城一地。但這一原則在膠東是不適宜的。膠東是華東我軍的後勤基地,有大量的醫院和物資,同時還維持著山東到大連的海上生命線,大連兵工廠生產的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到山東,這也是華東我軍之所以兵強馬壯的重要原因之一。

【華野的炮兵部隊,使用繳獲來的美式榴彈炮】

膠東是敵我必爭之地,萬不可輕言放棄。但當下局面,是我軍要用幾支殘血部隊去與強敵周旋,委實勝算不大。山東兵團領導許世友和譚震林的意見是,除了13縱留在內線外,其他3個縱隊全部跳到外線去。這樣做自然是為了保存實力,避免與敵正面硬拼,同時在外線牽制敵軍,使其不敢全力進攻,以達到持久作戰,逐漸扭轉戰局的目的。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就是要暫時放棄部份根據地。

主席贊成許、譚的意見,充分理解他們眼下面臨的困難,所以對山東兵團的要求並不高,只希望他們打一兩個小勝仗,保全膠東「大部至少一部」。

【膠東我軍部隊】

主席對天下大勢的判斷完全正確,蔣軍果然在9月份集中20萬大軍,由陸軍副總司令範漢傑率領,對膠東根據地發動「九月攻勢」。盡管已經做了戰局不利的心理準備,但山東兵團最初的表現還是令人憂心——半個月連丟15座縣城,的確出乎預料。

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說許世友避戰,其實另有原因。

山東兵團實際上是分成了兩部份,許世友率9縱和13縱在膠東,譚震林率2縱、7縱,以及1縱和4縱的各一個師在濱海。按之前所說的計劃,許世友是要率自己的老部隊9縱去濱海的,和譚震林部會師,形成三個縱隊的局部兵力優勢,相機在外線打擊敵軍,以爭取主動。但問題是山東連日暴雨,膠東地區多處洪災導致道路受阻,9縱已經無法按時開進到膠濟線以南地區了。

【華野某部召開幹部戰前會議】

眼看原計劃已無法實行,山東兵團只好改變計劃,許世友率9縱和13縱留在內線,譚震林率兩個縱隊加兩個師在外線,兩路大軍相互策應。這樣一來,造成了山東兵團對半平分兵力,哪一路都形不成兵力優勢。

9縱被迫留在了內線,這肯定不是許世友所希望的。主席再次來電,對山東兵團多加鼓勵,說9縱留在內線可能比去外線還要好,作戰方針可以是「半殲滅半擊潰」,每次作戰以殲敵一個團為目標,不求大勝。

主席是向來反對打擊潰仗的,在他眼裏打沒有繳獲的擊潰仗和打敗仗也沒什麽區別。但這一次他卻明確指示山東兵團可以「半殲滅半擊潰」,可見這一時期他對山東兵團的要求已經降到了最低。

【華野某部繳獲的法式野炮】

蔣軍洶洶而來,13縱39師在平度縣城阻擊敵軍,激戰三天之後撤走。據13縱司令員周誌堅回憶,進攻平度的敵軍是黃百韜的整編25師和李彌的整編第8師,而守平度的部隊只有39師一個師,13縱的另外兩個師都在掖縣。13縱本身就是新部隊,而39師又是13縱裏最新的部隊,戰士都是剛剛參軍的翻身農民,連基本的武器操作都沒完全掌握。因此,平度明擺著是守不住的。

在膠東保衛戰中,許世友一開始沒有打算要調動主力節節阻擊,他的計劃是要牽範漢傑的鼻子,讓他團團轉,伺機殺個回馬槍。因此他在最初的阻擊中沒有投入主力。從謀略上講,許世友的戰術是對的,但由於一開始各縣城過早失守,加上沒有實行徹底的堅壁清野,使得大量物資沒來得及轉運,大批冬裝落入敵手,執行層面沒有實作他的意圖。

【抗戰時期的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和政委林浩】

根據地空間越來越小,已經避無可避,許世友發起反擊,調動尚未恢復元氣的9縱6個團兵力,對駐守在道頭鎮的敵整編第8師的一個團發起進攻。此戰,9縱殲敵近1800人,但自身傷亡高達1600人。

局面不斷惡化,許世友放棄9縱和13縱在內線作戰的計劃,率9縱跳到外線去和譚震林部會合。據周誌堅回憶,許世友在離開之前是發了脾氣的。

【蔣軍的迫擊炮戰鬥小組】

不過,主席對山東兵團仍然是以鼓勵為主,對他們已不做殲敵數量的要求,只要求保存實力。在主席下逐鹿中原的這盤大棋中,唱主角的是劉鄧、陳粟、陳謝這三路大軍,交給西北野戰軍和山東兵團的任務,是把胡宗南和範漢傑的大軍盡可能往沙漠和大海方向引,牽制住這兩大坨敵軍,以保障中原戰場三路大軍的展開。反過來講,當中原我軍開啟局面後,蔣軍又必然會抽兵加強中原戰場的兵力,那麽膠東我軍的壓力就會減輕,屆時再發動反擊,必然會收復失地。

事態的發展正如主席所預料的那樣。蔣氏對山東的局勢產生嚴重的誤判,認為膠東根據地已被摧毀,不足為患,於是打算將範漢傑兵團的兩個整編師調到其他戰場,留下4個整編師分散駐守。如此一來,蔣軍兵力分散而我軍兵力集中,馬上有了還手之機。許、譚首長集中四個縱隊發起膠河戰役,重創蔣軍8個旅,又在之後的膠高追擊戰中收復大批根據地,再到年底攻克雷陽,膠東根據地基本上全部恢復了。

【華野部隊在攻堅戰鬥中】

#利劍計劃#從膠東保衛戰的過程來看,主席對華野山東兵團始終給予理解和鼓勵,未對他們提出過高的殲敵指標要求,而且充分尊重前方指揮員的意見,體現了對許譚的充分信任。這種上下級之間的寬容信任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也是我軍取勝的根本原因之一。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