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0年毛主席突然將徐向前調離前線,5年未讓其上戰場,有何用意

2024-04-21歷史

1940年,抗日戰爭正焦灼之際,時任八路軍129副師長的徐向前突然被毛主席調離山東戰場前線。並且在隨後的五年時間內,他再也沒到前線指揮戰鬥。

當時八路軍正在開辟敵後根據地,帶領人民開展廣泛的抗日遊擊戰,而國民黨頑固派卻消極抗戰,刻意制造摩擦,國共關系迅速惡化。

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將徐向前這樣的高級指戰員調離戰場的指令,實在是令人費解。

那麽毛主席做出這一決策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而徐向前為何在此後的五年都沒能再返回前線作戰呢,他在後方的五年裏又做了些什麽呢?

毛主席的高瞻遠矚

1940年,八路軍129師第一縱隊司令徐向前,突然接到了從山東返回延安參加中共七大的命令。

由於當時魯冀晉地區的交通幹線被日軍所控制,徐向前只能帶上幾名警衛員,偽裝成商人從山東向延安進發。

這一次延安之行並不太平,途中徐向前一行人多次與日軍展開遭遇戰,耗費了200多天才安全抵達延安。

因常年艱苦作戰,徐向前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這次跋涉對他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加上當時七大的會議時間一直推遲,他就留在了延安休養身體。而正在他的身體逐漸好轉時,意外發生了。

1941年2月,中央往山東派去了一批幹部,心系山東戰場的徐向前自然要去送行。 不料前去送行的途中一匹馬突然受驚,徐向前不慎被踢到左腿,造成了他的左腿骨折。

由於徐向前的身體過於虛弱,他治療時不僅傷勢沒有好轉,還反復出現低燒的情況。

中央十分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派工作人員送來雞肉、水果、白糖等在當時十分珍貴的物資,給徐向前補身子。

徐向前卻一一拒絕,要求將這些東西全部送到前線,他自己只靠著豬油和泡菜來填飽肚子。

而同在延安的毛主席得知徐向前的身體狀況如此之差,就讓羅榮桓實際領導了山東戰場,讓徐向前一邊養傷,一邊負責生產和備戰工作。

徐向前雖然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但貴在他心細認真,將生產建設的工作的十分優秀。

可他畢竟是個軍人,在戰爭局勢緊急的時刻,定然是不甘心只待在後方的。

他雖然人在延安,心卻始終在山東戰場上。當時一有從山東戰場回到延安的幹部,徐向前就要找他了解前線情況,並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建議。

如此勞神費力,也讓他的身體久久不能痊愈。他曾不止一次地向主席提出想回到前線作戰的請求,可毛主席擔心他的身體,始終沒有同意。

1943年,抗日局勢逐漸明朗,日本戰敗已經是只是時間問題。 徐向前的身體經過調養也有所改善,他再次向毛主席請纓,想要去前線指揮作戰。

但毛主席有著自己的規劃,他交給徐向前一個新的任務:去黨新成立的抗日軍政大學做校長。 徐向前覺得自己不懂教育,趕忙推辭這一要職,毛主席卻堅持此議。

在中國共產黨生存極其艱難的時刻,不讓一個高級指揮官去打仗,反而派去去搞他不擅長的教育工作,這不免引起了軍中許多將領的議論,更有甚者,覺得這是對徐向前的「雪藏」。

實際上,毛主席之所以選徐向前當這個校長,並非「瞎點將」。 他所作出的這個這個決定,完全是基於對徐向前此前在戰場上表現的了解,和對當時局勢的分析,從而進行了正確的判斷。

紅四方面軍的一面旗幟

早在1929年6月,徐向前就被任命為鄂豫皖紅軍第31師副師長。當時的第31師十分寒酸,師裏僅有300多個農民出身的遊擊隊員,幾個人只能分到一條槍。

雖說徐向前身為黃埔一期生,但隊伍裏的戰士們對這個身材高瘦的「北方侉子」沒有任何信心。 然而,徐向前高超的軍事才能很快就讓這群戰士們對其心服口服。

第一次指揮這支部隊作戰時,面對敵人機槍的掃射,許多「新兵蛋子」都嚇得趴在地上發抖。而徐向前卻巋然不動,沈著指揮著戰士們進行反擊。

每逢戰鬥,徐向前必定身先士卒,戰鬥最激烈的地方總是能看到他手持駁殼槍的身影。 在他的感染下,紅31師的戰士們個個英勇無比,部隊作戰能力十分強悍。

徐向前采用「避強擊弱」的戰術,成功粉碎反革命武裝的三次圍剿。紅31師的規模也擴充套件到700多人,基本實作了人手一桿槍。

當年年底,徐向前就當選為鄂豫邊革命委員會軍委主席。他透過和反革命武裝的鬥爭經驗總結出了七條遊擊戰術,成為了鄂豫皖根據地的指導性戰術。

徐向前的七條遊記戰術和毛主席、朱老總在井岡山總結的「十六字訣」在很多方面不謀而合。

能在與其他根據地資訊隔絕的情況下,總結出與毛、朱二人相似的戰術,足以說明徐向前的戰略水平之強。

1930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成立,徐向前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兼紅一師師長。

他抓住蔣介石與軍閥混戰的時機,率紅一師主動對平漢地區發起了攻擊,在楊家集、楊坪口、花園站三戰三捷。

短短50天內,紅一師殲滅了3000多名敵軍,部隊由700余人擴充至3000余人。更為重要的是,此戰的勝利讓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建立。

1931年,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合並為紅四方面軍,徐向前擔任參謀長。 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狠、硬、快、猛、狠」的戰鬥風格。

「狠」 就是在敵人進攻之時,將敵人放到幾十米的距離後猛然出擊,將敵人的銳氣沖散。己方進攻時所有指戰員要帶頭沖鋒。

「硬」 就是作戰一定要堅持,當己方堅持不住的時候,敵人也快堅持不住了,一定要堅持到打倒敵人為止。

「快」 就是部隊要令行禁止,命令一下所有人必須迅速行動,戰鬥力求速戰速決。

「猛」 則是打起仗來一定要比對方勇猛,沖鋒的時候一次不成就再沖一次,直到敵方崩潰為止。

「活」 就是柿子要挑軟的捏,用靈活的戰術避強擊弱,避實擊虛。在運動戰中消耗敵方實力,抓住時機集中兵力擊潰敵人。

這樣的戰鬥風格使紅四方面軍打出了許多以少勝多的漂亮仗,更是培養出了韓先楚、許世友、皮定均、王近山、陳錫聯等猛將。

也正是這樣,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四次「圍剿」,紅四方面軍打出了三勝一平的驕人戰績。

1931年2月,徐向前率軍突襲孤軍深入鄂豫皖根據地的國軍第34師。 他們在短短七個小時內全殲敵軍第34師,俘虜了34師師長嶽維峻及5000多名敵軍,徹底粉碎了國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次「圍剿」。

蔣介石聽聞後怒不可遏,在3月中旬又調集12個師的兵力,對鄂豫皖蘇區進行了第二次「圍剿」。

徐向前令各部紅軍開展廣泛遊擊,在獨山、滸灣、桃花等地痛擊敵軍,共殲敵6000余人。

暈頭轉向的國軍找不到主攻方向,在追剿中處處被痛擊,最終第二次「圍剿」也被鄂豫皖紅軍粉碎。

蔣介石怎麽也沒想到,這個曾經被自己斷言「難成大器」的學生,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自己的進攻。

到後期國民黨不惜懸賞20萬要徐向前的人頭,這甚至和毛主席、朱老總的「價碼」相同,足以看出蔣介石對他的忌憚。

兩次「圍剿」不僅沒有將紅軍消滅,反而「越剿越多」,這讓蔣介石坐立難安。1931年秋他在武漢親自部署了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圍剿」,意圖徹底殲滅鄂豫皖紅軍。

徐向前一反常態,在敵人尚未部署完畢之時主動出擊,首戰位置就挑選在了國軍的黃安據點。 黃安據點固若金湯,而徐向前就是要透過「圍城打援」的方法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11月10日,紅四方面軍開始清理黃安周圍各據點,將黃安據點圍得水泄不通。等到將敵軍的支援部隊徹底擊退後,紅四方面軍對黃安城發起了總攻。

徐向前動員了群眾前來助戰,還呼叫了繳獲而來的「列寧號」飛機對城內進行轟炸。 這種聲勢浩大的進攻徹底擊潰了守軍的心理防線,最終黃安戰役大獲全勝。

紅四方面軍活捉了敵師長趙冠英,殲滅了國軍一萬五千人。隨後,徐向前又指揮了潢川戰役,蘇家埠戰役等。

在蘇家埠戰役中,紅四方面軍以兩萬兵力殲滅了三萬國軍,俘虜一萬五千余人。讓蔣介石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圍剿」計劃胎死腹中。

經過三次反「圍剿」戰鬥的勝利,紅四方面軍成功發展到4.5萬人,根據地規模也達到了4萬多平方公裏。

1932年,蔣介石親自上陣指揮,調集30多萬兵力對鄂豫皖蘇區進行了第四次「圍剿」。 這次由於張國燾等人的錯誤指揮,致使紅四方面軍在戰鬥中損失慘重,被迫進行了戰略轉移。

西征途中,徐向前指揮紅四方面軍英勇作戰。在敵人的層層堵截中轉戰三千裏,終於在抵達了川陜地區。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巴蜀地區地勢險峻,怎麽看都不適合作為根據地。 川軍軍閥們同樣也是這樣想的,他們斷定紅軍不會在這裏建立根據地,放心地在成都相互廝殺。

然而他們小瞧了紅四方面軍的毅力,徐向前帶領紅軍頂著風雪翻越崇山峻嶺,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了川軍軍閥身後。

在當地民眾的精靈下,紅軍在一個月內連克通江、南江、巴中三城,並在隨後以破竹之勢擊潰川軍軍閥田頌堯的「三路圍剿」。

紅軍的兵力迅速擴張到8萬人,成功在川陜地區站穩了腳跟。諷刺的是,內鬥了20多年的川軍軍閥們,在紅軍的威懾下結成了「盟友」。

在「盟主」劉湘的指揮下,他們集結了20多萬兵力,兵分六路進攻紅四方面軍。 徐向前依舊拿出對抗「三路圍剿」時的老辦法—— 「避其鋒芒」 ,誘敵深入後痛擊敵軍。

在10個月的圍攻中,紅四方面軍靠著出其不意的反攻消滅了8萬余川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1936年10月9日,紅一、二、四方面軍成功會師。徐向前成為了西路軍的總指揮,率領兩萬西路軍西進作戰。

可西路軍既沒有根據地作為依托,也沒有任何援軍,在敵人的重重圍堵下最終覆滅,只剩徐向前獨自一人,在茫茫的戈壁灘向陜西方向走去。

徐向前靠著要飯一路艱難地回到了延安,面對熱情迎接他的毛主席,他十分慚愧地匯報了西路軍慘敗的軍情。

作為敗軍之將,他已經做好了以死謝罪的準備。可是毛主席並沒有責怪他,而是拉起徐向前的手寬慰道: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雞就有蛋嘛!」

抗日初期戰功赫赫

抗日戰爭爆發後,徐向前被任命為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和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一同開辟晉冀豫敵後抗日根據地。

可是這一行為卻遇到了「山西王」閻錫山的反對。閻錫山作為山西的「土皇帝」,就連蔣介石他都不讓插手,更不會讓八路軍進入山西建立抗日根據地。

所以為了能順利建立根據地,毛主席就找到與閻錫山是老鄉的徐向前,由他去給閻錫山做思想工作。

閻錫山是山西五台人,他一向十分重用自己的同鄉,在晉綏軍中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會說五台話,能把洋刀掛」

早在徐向前成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時,閻錫山就對自己這個老鄉很是欣賞,還不止一次遊說徐向前的父母,想要將徐向前收為己用。

而他本人也是真心抗日的,因此對徐向前的來訪,閻錫山表示了熱烈歡迎。 在徐向前的勸說下,閻錫山最終松口同意了八路軍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938年,日寇調集三萬精兵,對晉察冀根據地發起了「九路圍攻」。在劉伯承、徐向前、陳賡的聯合指揮下,129師先後取得了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伏擊戰的勝利。

但讓徐向前這樣一位帥才擔任副職,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所以一年後,中央將129師分為了兩個縱隊,分別由陳賡和徐向前帶隊,命徐向前率部開往河北。

徐向前猶如蛟龍入水,鳥上青霄,很快就在河北地區作出了巨大成就。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他鏟除了當地幾股較大的漢奸組織,將分散的抗日遊擊隊收編為伍,迅速擴大了冀南根據地的實力。

根據河北地區遊擊隊及自身的鬥爭經驗,徐向前總結出了一套平原地區遊擊戰的思想。 這一思想日後成為華北平原遊擊戰的基本準則,為遊擊隊對抗日軍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冀南抗日根據地站穩腳跟後,中央又將徐向前派往山東擔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 在徐向前的指揮下,八路軍一縱隊擊退了日軍的一次次掃蕩,並將山東八路軍部隊擴充到15.3萬人。

正當徐向前在山東的革命工作如火如荼之時,毛主席卻突然一個命令將他調離了前線。此後他雖然沒能再回到前線指揮戰鬥,但卻在後方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建設後方,為革命培育新苗

1942年,也就是徐向前被調離前線的第二年,國民黨頑固派對陜甘寧地區及晉西北地方的八路軍進行了經濟和資訊封鎖。

5月,中央成立了陜甘寧晉綏聯防軍,任命徐向前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在日軍及國軍的包圍下保衛中央並實作生產自救。

因此徐向前一上任就立即精簡部隊,下放大量幹部,主抓生產建設。成功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妄圖困死陜甘寧根據地的陰謀。

1943年春,正當生產建設工作幹的火熱時,毛主席卻有了新的規劃,那就是建設抗日軍政大學,為革命培訓大量富有軍事和理論知識的幹部。

可是從前線調回進行培訓的許多都是能征善戰的將領,其中難免有一些心高氣傲的人,覺得不需要軍事理論一樣能打勝仗。

所以不服從學校管教,擾亂學校紀律的事情頻頻發生。為了整治這一情況,敲定一個能鎮住局面的抗大校長人選,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這個校長既要有能壓得住前線將領們「犟勁兒」的威望,又要有很強的軍事理論水平。

毛主席思來想去,只有兩個人適合,那就是劉伯承和徐向前。可劉伯承此時正在指揮河北戰場,因此這一重任便交到了徐向前手中。

雖然沒有教學經驗,可徐向前也接受過黃埔軍校的正規教育,他在軍中的威望也自然不必多言,一經上任就將那些驕兵悍將治得服服帖帖。

毛主席之所以選擇徐向前,同樣也是看中了他認真,細致,對新事物入手快,善於總結的性格特點。

徐向前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重托,耗費了極大精力整治抗大的紀律,又結合黃埔軍校的制度和自身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正規完善的軍事教育體系。

抗大不僅恢復了正常教育秩序,還將許多「大老粗」軍人,轉化成了軍事理論和作戰能力兼備的優秀將領,並培養了大量革命新力量,源源不斷地朝著各根據地輸送人才。

在後來我軍初入東北時,黨中央直接輸送了兩萬名幹部去進行地方建設。

抗大在開辦期間為黨一共培養了10萬多名幹部,在各根據地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足以見得毛主席戰略眼光之深遠,同樣也體現出了毛主席對徐向前有多麽重視和信任。

而所有的議論也都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對毛主席高瞻遠矚的敬佩。毛主席和中央「雪藏」徐向前、「站錯隊」之類流言在歷史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徐向前元帥戎馬一生,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戰略能力。他為人儉樸,謙虛低調,有「布衣元帥」之稱,為黨和人民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徐帥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不管是在前線浴血奮戰,還是在後方鞠躬盡瘁,千千萬萬像徐向前這樣的前輩都沒有忘記過自己的信念和使命。是他們的抗爭和奉獻,才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致敬徐帥,致敬偉大的革命前輩們!

那麽對於徐向前的事跡,和毛主席將其調離前線的決策,大家有什麽感想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