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0年,昆明軍區22支突擊隊奔赴緬甸,毛主席:誰越紅線就殺誰頭

2023-12-24歷史

提到新中國成立後打的幾場戰爭,相信大部份人想到的都是抗美援朝戰爭、對印反擊戰、珍寶島之戰以及對越反擊戰。

鮮為人知的是,在1960年底至1961年初之間,中國還曾在中緬邊境進行過一場小規模的戰爭。在戰爭正式開始之前,毛主席曾專門下令:「誰越紅線就殺誰的頭!」之後,昆明軍區出動了3個戰群22支突擊隊浩浩蕩蕩地奔赴緬甸進行作戰。

在這次作戰中,和我軍交戰的並不是緬甸的軍隊,而且是緬甸政府主動邀請我軍進入緬甸境內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另一方,是一支國民黨的軍隊。

那麽,緬甸境內為何會有國民黨的軍隊呢?毛主席所說的「紅線」又指的是什麽呢?

關於這個故事,要從大名鼎鼎的「金三角」說起。

金三角的「不速之客」

在緬甸、泰國、寮國交界處有一塊大約15~20萬平方公裏的三不管地帶,這裏就是與伊朗、阿富汗、巴基史坦交界的「金新月地區」、哥倫比亞邊界的「銀三角」地區並稱為「世界三大毒品源」的「金三角」地區。

不過在20世紀上半葉,「金三角」還遠遠擔不起這個稱號,雖然19世紀末英、法等列強就在這裏栽種鴉片了,但是當時的金三角地區僅僅是列強的鴉片栽培區之一,而且交通並不便利,之所以發展到後來的規模,是因為1950年時,這裏來了一支「不速之客」:國民黨潰兵。

說起這支國民黨潰兵,倒和解放軍頗有淵源,他們曾經的最高長官,是國民黨十三兵團司令官兼第八軍軍長李彌。

1949年1月,李彌的十三兵團全部葬送在了淮海戰場上,僅以身免的李彌從戰場上僥幸逃脫後,得到了躲在浙江奉化的蔣介石的召見。之後,蔣介石東拼西湊地重組了第八軍,再次將李彌委任為第十三兵團司令官兼第八軍軍長。

不久後,李彌奉命率部前往雲南,準備將雲南當做「反攻大本營」。

1949年12月盧漢起義後,國民黨滯留在雲南的王牌部隊所剩無幾,能戰之師只剩下了第八軍和第二十六軍。這兩支部隊還剩3.3萬人,清一色的全美械部隊。不甘失敗的蔣介石將這兩支部隊合編成了「第八兵團」,成為了國民黨留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兵團。

1950年年初,我人民解放軍二野四兵團發動了解放大陸的最後一戰:元江戰役。在這次戰役中,第八兵團被殲滅了整整2.7萬人。損失慘重的第八軍,更是只剩下了一個709團。

這支1000人的殘軍在團長李國輝的率領下,強行進入了緬甸小孟棒,和先一步逃入緬甸的2000名國民黨殘軍會合,成立了一支所謂的「中華民國復興部隊」,李國輝自任「總指揮」。

緬甸方面原以為這支殘軍只是在金三角「歇歇腳」,過不了幾年就會走。誰知這支殘軍到了金三角後開始,仿佛將自己當成了主人一般,開始開拓荒地,透過販賣鴉片來籌措經費招兵買馬。

不但如此,他們還公然放言:我們的地盤比台灣大幾倍,我們要成立「緬甸民國」,取代現政權,然後進入聯合國。

面對反客為主的國民黨殘軍,緬甸方面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多次出動軍隊進剿,然而國民黨殘軍打解放軍打不過,但打緬甸軍隊卻是綽綽有余,接連擊退了多次緬甸軍隊的進攻。

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盤踞在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逐漸發展成了一支9000人的隊伍,分為一個總部,五個軍,兩個軍區,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在此期間,這一股國民黨殘軍一直沒有放棄所謂的「復國」夢,他們曾於1951年兵分兩路進犯中國雲南臨滄、思茅地區,在遭到我解放軍迎頭痛擊後只得選擇了撤離。

此後,殘軍不間斷地派遣小股武裝部隊騷擾中國雲南邊境。不但如此,他們還在金三角內仿照黃埔軍校成立了一所所謂的「反共抗俄軍政大學」,專門毒害殘軍子弟的思想。這所大學走出來的「學生」中,最出名的就是世界頭號毒梟:坤沙。

可以說,金三角國民黨殘軍的存在,對於中緬兩國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誰越過紅線就殺誰的頭

對於長期盤踞在緬北的國民黨殘軍,中國政府一直保持著高度關註。緬甸方面因自身無法將這支殘軍驅離,曾多次或明求或暗示的請求我邊防部隊予以協助。問題是地方部隊無權主動跨過國界前往他國作戰,只有等雙方最高層有所決斷後才能行動。

1960年10月1日,周總理和緬甸總理吳努在北京簽訂了一份劃界條約,兩千公裏的中緬邊界至此全部劃定。也就在此時,中國政府獲悉,國民黨當局打算趁著中國大陸遭受嚴重自然災害之際,對大陸進行「反攻」,專門往金三角運送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人員。

現任殘軍總指揮柳元麟為此還制定了一份「反攻計劃」,他打算兵分三路進犯雲南,爭取一個月內「拿下」昆明。為了實作這一目標,柳元麟還培訓了一支500人的「勝利突擊隊」,打算率領部份隊員乘坐5架直升機,直接對昆明首腦機關進行打擊。

很明顯,對於國民黨殘軍這個毒瘤,已經到了必須進行打擊不可的地步了。中緬兩國共同打擊緬北國民黨殘軍的相關事宜,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1960年11月初,中國總參作戰部邊防處處長成學俞代表部長王尚榮去了一趟昆明,和雲南軍區副司令員丁榮昌一起和緬甸軍方代表就此事進行了會談,並簽署了一項協定:中方部隊根據需要可以進入緬甸境內20公裏。清剿國民黨殘軍的行動,中緬雙方應在同一時間進行。時間暫定於1960年11月22日左右。

協定簽訂後,緬甸軍區當即擬定了一份作戰方案,準備從解放軍第十三軍三十九師、第十四軍四十師中各抽調一個團,加上雲南省軍區思茅軍分區的三個團,共計39個連6500人,屆時這些戰士將組成3個戰群,22個突擊隊,由雲南省軍區司令員黎錫福親自指揮,對國民黨殘軍的16個據點進行突襲。

當這份方案上報到毛主席處時,毛主席看著報告猶豫了很久。

雖然這次戰爭的規模很小,但因為牽扯到復雜的國際局勢,毛主席對這次作戰十分的重視。

此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並不好,同時與蘇、美兩個超級大國交惡,中國軍隊出境作戰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誰也不能肯定。

如果在中國出兵打擊國民黨殘軍時,美、蘇兩國在後面扇陰風、點鬼火,說中國是在借打擊國民黨殘軍的名義炫耀武力,引起東南亞其他國家恐慌怎麽辦?

想到這裏,毛主席在批復同意時,下達了「盡可能地將沖擊強度壓低」的指示,與此同時,毛主席還專門要求部隊,在發放給突擊隊的地圖上將20公裏出擊縱深用紅線標出來,誰越過紅線就殺誰的頭!

中緬聯合作戰

1960年,11月21日晚9點半,22支突擊隊開始悄悄地越過中緬邊境線,向16個國民黨殘軍據點推進。經過事先偵查,突擊隊已經知道了總參擬定的重點抓捕的6名敵軍,師級軍官中有5名躲在紅線附近,只有最重要的柳元麟不在此地。

按照中緬雙方約定的作戰計劃,我軍將在22日淩晨6點半正式對敵軍發起進攻。然而因為我軍對叢林作戰並不熟悉,抵達預定目標時有早有晚,戰機又稍縱即逝,因此最早的部隊在4點50就和敵人交上了火,最晚抵達的部隊則在7點50分和敵人打了起來。

最先和敵人交火的是我軍邊防九團、十團的戰士,該部抵達指定位置後第一時間對盤踞在曼俄仍、哥巴卡等據點的殘軍第4軍5師師部及第4團發起了猛烈攻擊。因為沒有叢林戰的經驗,再加上地形復雜,我軍傷亡較大,不過敵人也好不到哪去,打著打著就嚇破了膽,開始慌不擇路地逃竄。

在追擊過程中,我邊防九團七連戰士金靜端在追趕殘軍5師師長李泰時,被對方用槍打傷,金靜端咬緊牙關一步不退,猛沖上去將其擊斃。

不久後,閻守慶上校指揮的第一戰群也在30分鐘時間裏,順利的捕殲了盤踞在踏板賣一帶的敵第1軍第2師少將師長蒙寶業、上校副師長蒙顯。

有了前車之鑒,其他國民黨殘軍再也不敢硬抗我軍攻勢,交火後不久就紛紛向密林深處逃竄,沒多久就逃到了中央軍委劃的紅線之外。

因為我軍的行動大大出乎了敵軍意料的緣故,16個打擊點中我軍只撲空了兩個,有6個打擊點裏的敵軍被我軍全部殲滅,8個打擊點內的敵軍被我軍部份殲滅。

此役,我軍除擊斃了蒙寶業、李泰、蒙顯外,還順利活捉了敵第3師上校副師長葉文強以下師、團級軍官及下級軍官共計100多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可以說,殘軍大半的有生力量都在一天之內被我軍消滅了。

坐鎮前線指揮部的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將軍接到戰報後非常高興,一邊命令突擊隊轉為清剿作戰,鞏固戰果,一邊向總參發電,請求總參和緬甸方面進行協商,同意我參戰部隊越過紅線追擊敵軍主力。

總參並沒有采納秦基偉的意見,羅瑞卿總參謀長向他轉達了周總理的指示:禁止越過紅線一步,在清剿作戰時要愛護緬甸人民,遵守群眾紀律。

勇追窮寇

按照中緬兩國簽訂的協定,紅線外的國民黨殘軍將由緬甸方面對付。然而我軍開始行動後,緬甸軍隊並沒有第一時間行動,直到我軍清剿結束10余天後,他們才發動了「湄公河之春」戰役。

緬甸國防軍第2、3軍中9個營約1萬人的部隊,按照作戰計劃開始沿著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以西,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推進。

「湄公河之春」戰役開始後,蔣介石專門對林元麟下達了「避中擊緬」的電令,林元麟仔細地研究了一番地圖後,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戰略,命令部隊假裝不敵,將緬軍引誘至王南昆附近的一處狹窄低窪的地帶。

緬軍將領不知是計,興高采烈地追著國民黨「敗軍」的腳步,一步步踏入了深淵。

在「湄公河之春」戰役打響的同時,周總理、陳毅副總理、以及羅瑞卿總參謀長正在緬甸當時的首都仰光參加慶祝緬甸獨立13周年的活動,三人對緬甸軍隊的捷報頻傳甚為高興。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當周總理和羅瑞卿離開緬甸返回中國後不久,前線就傳回訊息:緬軍落入了敵軍的圈套,被壓縮至王南昆至芒林一帶的山間。此地地形異常復雜,緬甸軍隊的飛機大炮難有作為。

在這一危急時刻,緬甸軍方決定向中方求助,請尚在緬甸的陳毅向北京方面轉達了「請中國軍隊越過紅線,南下百余裏,協助緬軍作戰」的請求。

中央軍委對緬甸軍方的請求十分重視,經過仔細商討後認為:我軍不宜越過紅線參戰。

此時我軍在紅線內的軍力雖然不少,但如果要深入紅線外作戰的話,那兵力可能會過於分散,當前中國大部份兵力都在北方防範蘇聯。

與此同時,還要防範一直叫囂要「反攻大陸」的蔣偽政權,短期內難以抽調部隊前往作戰。而且,越過紅線作戰,很可能會威脅到中國的國際形象。

就在此時,緬甸作戰總指揮山友準將的特派代表蘇敏昂,親自飛往我軍前線指揮部求援。緊接著,緬甸國防部、緬北軍區司令部也先後向我軍發來了緊急求援電,請求我軍幫忙進攻幾個軍事要點。

很快,昆明軍區就將緬甸軍方的請求傳往了北京。羅瑞卿對此十分重視,當初他在緬甸存取的時候,緬甸不停地跟他傳達勝利的好訊息,現在該國軍方卻接二連三的求援,說明緬軍已經陷入了極其危險的境地。

如果我方對緬甸的緊急求援置之不理,緬甸難免有怨言。再說緬甸都不怕國際影響,我們怕什麽?

因此,羅瑞卿當即擬定了一份支援緬甸的計劃,並將之上報給了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1月22日,周總理同意了羅瑞卿制定的計劃,決定從前線抽調部隊越過紅線,支援緬軍作戰。

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昆明軍區決定出動步兵117團、118團、邊防10團、11團四個團,於1月25日至1月26日向巴西裏、叭坎亮、索水、江拉等方向推進,第二階段作戰就此正式打響。

經過紅線內的第一階段作戰後,國民黨殘軍對解放軍的作戰能力有了清醒的認識,知道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再加上有蔣介石下達的「避中擊緬」的指示,於是專門制定了「遇到解放軍攻擊就逃,一邊逃一邊打」的作戰計劃。

因此,當圍困王南昆緬軍的殘軍得知了解放軍南下的訊息後,主動放棄包圍收縮兵力,以避開我軍的鋒芒。

就這樣,我軍一路高歌猛進,目標直指殘軍總司令部所在的孟帕了。

孟帕了是一座坐落於寮國、泰國、緬甸三國交界處的城鎮,有「雞鳴三國」的稱號,人口加起來不到5000人。

柳元麟之所以將總司令部選在這裏,除了因為這裏便於逃跑外,還因為這座小鎮位於湄公河畔,土地肥沃,而且周邊石澗縱橫,易守難攻。殘軍在這裏經營了近10年時間,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彈藥。在柳元麟看來,只要自己固守不出,完全可以抵擋共軍一兩年的進攻。

我軍對孟帕了的情況也十分了解,為了將這裏「啃」下來,崔建功副軍長親自趕往一線視察,並初步擬定了一份作戰方案上報昆明軍區。得到批準後,作戰部隊透過采用「小群多路分片戰鬥」的戰術,在300公裏正面,100公裏縱深地區,以6000戰士分八路敵發起進攻。

隨著我軍距離孟帕了越來越近,柳元麟終於慌了神,在我軍距離孟帕了還有100裏的時候,就選擇了逃跑。為了活命,殘軍經營多年所收集的金銀財寶、武器裝備柳元麟一點沒帶,只帶著總司令部和第2軍軍部的部份軍官,乘坐一艘橡皮舟渡過湄公河流竄至了寮國境內。

我軍因為上級有嚴令:「一定不要到寮國邊境作戰,槍、炮彈不能過湄公河」,所以沒有選擇繼續追擊。

與此同時,和緬甸軍隊作戰的殘軍第3軍、第5軍得知柳元麟跑路的訊息後,士氣暴跌。第三軍軍長李文煥,第五軍軍長段希文眼見大勢已去,帶著部份親信人員往寮國、泰國方向逃竄。

眼見緬軍像牛皮糖一樣緊追不舍,殘軍還發揮了一把國軍的老傳統,把一座湖泊給炸了遲滯緬軍的行動,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1961年2月9日零點45分,這場持續了近3個月的戰爭至此正式結束。此役,我軍擊斃敵師長兩名,活捉副師長一名,殲滅敵軍七百四十人,成功協助緬甸收復了擁有30多萬人口的3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

尾聲

對於本次戰爭的結果,中央軍委其實並不滿意。因為在本次戰爭中第一階段作戰時,我軍對敵人造成了68%的損失,第二階段作戰時,卻只給敵人造成了8%的損失。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本次戰爭的戰場是在緬甸境內的熱帶山嶽叢林地區,我軍並沒有多少這方面作戰的經驗。和我軍相反,國民黨殘軍大都是參加過中國遠征軍的老兵,在這裏和日本人打過仗,對地形地貌的把握遠遠超過我軍。

與此同時,解放軍部隊經歷了數年和平的休養生息後,突然轉入作戰狀態,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因為戰情緊急,部隊不管是指揮員還是戰鬥員都沒有做好出國作戰的思想準備。

國民黨殘軍撤入寮國、泰國後,開始肆無忌憚的興風作浪,引起了東南亞國家的紛紛抗議。而美國政府也擔心殘軍會攪亂寮國的局勢,於是給蔣介石施加壓力,讓他下令撤軍。

最終,柳元麟帶著3633人撤退回了台灣,第三軍軍長李文煥、第五軍軍長段希文等人怕回台灣後遭受蔣介石打擊,於是選擇了留下。李文煥帶著部隊跑到了一個叫做唐窩的村子萊恩營紮寨,而段希文則在一個叫做美斯樂的村莊住了下來。

這些殘軍士兵後來要麽回歸了祖國,要麽加入了外國國籍,要麽在金三角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全都和台灣方面徹底斷絕了關系,中緬邊境也因此迎來了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