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位中國共產黨名將被列入台灣大學教材,最後一位身份特殊,分別是誰?

2024-03-09歷史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2015年,【近代兩岸十大名將領導風範 】一書 橫空出世,成為台灣大學歷史教材,此書最大亮點便是公平公正,十大名將國共各占一半,你知道中國共產黨上榜的都有誰嗎?

朱德

首先第一位就是朱德

朱老總能上榜毫無意問,他是當之無愧中國解放軍總司令,十大元帥之首,台灣民眾都把他稱為紅軍之父。朱德,這位革命巨人的身影,如同井岡山之巔的巍峨青松,屹立在中國革命的征途上。正是有了他的堅韌和執著,井岡山上的會師才得以實作,中國革命的火種才得以延續。南昌起義,是朱德革命生涯的嶄新篇章,那一年,他39歲,已然是滇軍中一位前途無量的將領。然而,他深知軍閥混戰無法為這片土地帶來真正的希望,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尋找革命真理的征途。
在歐洲的廣闊天地裏,朱德與周總理的相遇,如同兩顆革命之星的交匯,照亮了他們共同的共產主義道路。1927年,南昌起義的烽火熄滅,朱德卻帶著堅定的信念,率領著葉挺部隊在廣東浴血奮戰,掩護起義主力部隊的撤退。在那絕境之中,他如同中流砥柱,穩定了軍心,帶領著眾人轉戰閩月贛鄉,最終登上了井岡山,成為了南昌起義最後的火種,人民解放軍的源頭。
紅軍在他的手中誕生,在他的帶領下迅速成長壯大。朱德,這位偉大的軍事家,發掘和提拔了無數優秀的軍事將領,如林彪、粟裕、陳毅等,他們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中國革命的天空中熠熠生輝。從紅軍到八路軍,再到解放軍,朱德始終是我軍的總司令,他既能親臨前線指揮,又能坐鎮統籌全域,為中國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
更難能可貴的是,朱德始終保持著農民的淳樸本色,他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個在戰場上沒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他的出身貧寒,目睹過舊社會的不公與底層人民的淒苦,這使得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即使當上了我軍最高統領,他依然保持著樸素的作風,嚴格要求自己,與人民同甘共苦。在紅軍長征途中,他自己吃草根樹皮,卻把青稞面留給病弱的人。在抗戰時期,年過半百的他還帶頭種田開荒,幫助老百姓收糧。
朱德的一生,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革命史詩。他的革命歷史,正如周總理所說,是20世紀中國革命的裏程碑。他的事跡和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激勵著後來人不斷前進。毛主席稱朱德為人民的光榮,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高度評價,更是對他一生革命事業的最好總結。朱德,這位偉大的人民戰士,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劉伯承

教材中的第二位中國共產黨將軍正是劉伯承。

劉伯承將軍是我軍的軍神,他不僅勇猛無比,而且在軍事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他的事跡可以追溯到1915年的護國討援運動,當時他為了國家的利益,奮勇沖鋒在前,不幸被子彈擊穿眼球。然而,他拒絕使用麻藥,忍受著難以想象的劇痛完成了三個多小時的手術。期間,他一聲未吭,表現出了極高的毅力和勇氣。德國醫生不禁驚嘆道:「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中國軍人,不,你是軍神。」
劉伯承將軍不僅僅是一位英勇的戰士,更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和戰略家。在黨的36名軍事家中,唯有他擁有軍事理論家的頭銜。他的軍事著作【戰爭厲害】、【前行攻勢】等都出自他手。他在軍事人才培養和軍隊建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伯承將軍的戰術運用達到了巔峰水平。他提出的「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一戰術思想深入人心。他不僅有勇,而且有謀,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術。他出名的戰術靈活多變,用兵如神。在戰場上,他常常以少勝多,取得輝煌的戰績。
總之,劉伯承將軍的事跡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軍事才能和卓越成就使他成為我軍的軍神。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台灣大學歷史教材出現五位中國共產黨將軍,除了紅軍之父、軍中戰神,還有兩位能武更能聞,這第三位正是陳毅。

陳毅

事實上,兩岸中國人民都喜歡給陳毅貼上如帥的標簽,畢竟他能詩善賦能,與毛主席做師友,文采自然是軍中罕勇。但實際上,這僅是陳毅一個方面的才華,並不足以概括其全部。在華東的戰場上,陳毅與粟裕兩位將領各有千秋,然而為何陳毅能穩坐最高軍事領導的位置,甚至在元帥評定中脫穎而出?這並非因為他在某個領域獨占鰲頭,而是因為他擁有無可匹敵的綜合能力。陳毅將軍的生涯宛如一部豐富多彩、跨界交融的史詩。從政工到後勤,從戰場到建國後的經濟科技,乃至外交舞台,他都能遊刃有余地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可謂是元帥中的跨界之星。
提及陳毅的起點,南昌起義成為他革命生涯的轉折點。從此,這位曾經的軍校文書,與朱德將軍並肩作戰,共同成為部隊的堅強後盾,與毛主席、朱德並列為井岡山三巨頭。這一歷史性的起點,早已預示了他非凡的革命歷程。
長征期間,陳毅因傷被留在敵後,孤身一人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南方遊擊戰。這三年遊擊戰被譽為長征的幕後英雄,其艱險程度絲毫不亞於萬裏長征。在缺衣少食、無槍無炮的困境中,面對敵人的圍剿和隊友的叛逃,陳毅將軍始終堅守革命信仰,毫不退縮。在最艱難的時刻,北山遊擊區僅剩下百余名戰士,陳毅將軍忍著傷痛,冒著生命危險,穩定軍心,保留了革命的火種。他的堅定信念和英勇精神,無愧於真英雄的稱號。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遭受重創,向英犧牲,葉挺被俘。在這危急時刻,陳毅將軍再次臨危受命,重建新四軍。在最黑暗的時刻,他堅持抗戰,將新四軍打造成一支鐵軍,越戰越強。日軍投降時,新四軍人數已翻了30倍。而在華野的成立中,雖然粟裕的軍事才能備受矚目,但陳毅將軍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他的威望和人際協調能力,使得粟裕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而參與中野時,他也能與劉鄧完美融合,無論是在大別山還是淮海戰役中,都成為了最強有力的輔助。
陳毅將軍的生涯,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革命史詩。他的才華、勇氣和堅定信念,使他成為了中國革命的傑出代表之一。

除了這位政工元帥,我軍還有一位獨一無二的終身政工元帥。有人可能會輕視政工的地位,認為它不如其他軍事職務重要。然而,這種看法是片面的。自古以來,軍政就是緊密相連的,政工工作對於軍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從軍隊執行的路線政策,到各層級貫徹落實、下發命令,都離不開政工工作的支持和引導。

羅榮桓

羅榮桓元帥不僅擅長政工工作,他在作戰、軍訓、裝備動員、後勤、軍工等方面也都有著卓越的貢獻。他可以說是文武兼備的統帥,無論是在戰場上英勇抗敵,還是在軍隊管理中細致入微,都展現出了他出色的領導才能和戰略眼光。
在抗戰時期,山東地區成為了決定中國革命成敗的關鍵所在。它地理位置重要,北可戰東北,南能下長江。然而,陳光和朱銳等將領在此地並未能取得顯著的成果。幸運的是,羅榮桓元帥接管了這裏的領導權,他憑借卓越的智慧和堅定的決心,迅速扭轉了局面,使山東地區成為了中國革命的重要根據地。
羅榮桓元帥的事跡充分證明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他不僅是我軍的傑出代表,更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羅榮桓將軍在山東戰場的卓越實踐中,獨創性地提出了翻邊戰術這一軍事理論,為毛主席和朱德的敵進我退戰略註入了新的活力。毛主席曾贊譽道:「若換了羅中桓,山東全域的棋局便活了起來。」這不僅僅是對山東,更是對中國革命全域的深刻影響。因為山東,作為中國共產黨唯一全面掌控的戰略省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裏,解放軍的勢力範圍覆蓋了12萬多平方公裏,軍力達到了兩千多萬,位居全國之首。正規軍人數更是占據了全國的三分之一,東野和華野的主力均源於此。
抗戰勝利後,羅榮桓將軍以超前的戰略眼光,提出了為長期作戰做準備、建立東北根據地的建議。他親自率領部份山東部隊挺進東北,為東北的解放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東北的11萬大軍中,山東子弟兵占據了近七萬。盡管開荒拓土的任務艱巨,但交到羅榮桓手中的任務,毛主席總是滿懷信心。當東北兵源出現短缺時,毛主席信心滿滿地說:「羅有辦法。」而羅榮桓將軍果然不負眾望,僅用一年多的時間,便成功組建起了164個獨立團,總兵力達到了37萬多人。
在遼沈戰役的關鍵時刻,面對林彪的猶豫和退縮,羅榮桓將軍堅決執行中央的戰略決策,對奪取錦州和之後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東北百萬大軍的壯大,離不開羅榮桓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貢獻。即便身患腎病,他也始終保持著少說多做、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1963年,羅榮桓將軍因病逝世,毛主席悲痛地問道:「國有疑難可問誰?」這不僅是對羅榮桓的深深懷念,更是對他一生貢獻的崇高贊譽。

台灣大學歷史教材中出現了五位中國共產黨將軍的身影。這五人之中,有四人是開國元帥,而另一位則是一位常勝將軍。雖然他的身份與各位元帥不同,但他的戰功卻足以讓蔣介石聽到名字就感到頭疼。他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粟裕紅軍驃騎」,這個外號不僅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他的英勇事跡和卓越貢獻,也展現了他在我軍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粟裕資歷較淺,因此沒有獲得過元帥的榮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才華和功勛遜色於任何一位元帥。相反,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卓越表現絲毫不輸給各位元帥。

粟裕

劉伯承說,粟裕 凈打神仙仗,足見粟裕有多會打仗,可他卻連軍校都沒上過,完全靠自學成才與實戰積累,這更顯其軍事天賦到底有多異於常人。粟裕成名是在抗戰時期指揮皇橋決戰,以7000人大敗完軍韓德勤三萬余人,殲敵1.1萬之多。車橋戰役他迅猛的組織圍敵黨員,雖然殲敵不多,但卻是生俘日軍最多的一次戰役。

日軍徹底被打服,打怕了,嚇得直接跪地投降。天目山反頑戰役,其以近萬人打敗,助同數萬人馬,全殲第52師。解放戰爭開始,粟裕率領華中野戰軍率先在蘇中打了個七戰七捷,以3萬余人迎擊12萬敵軍,殲敵五萬余人,打的士氣高昂,接下來更是越打越奇,越打越妙。孟良崮戰役在重重包圍裏,他一舉分割殲滅敵主力部隊74師,萊蕪戰役其神出鬼沒的打法,三天殲敵6萬,活捉敵將李仙州,創造軍史上罕見的奇跡。豫東戰役役敵人重兵集團中,粟裕率部殲敵近千萬,直接加速了解放戰爭的行程。淮海戰役,粟裕立下第一功,殲敵55萬,徹底消滅老蔣北方軍隊,完成逐鹿中原的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