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列寧墓:彈指百年

2023-12-20歷史

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維拉迪摩·伊裏奇·烏裏揚諾夫,列寧是他的化名。列寧是俄國十月革命領導者、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立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和發展者、蘇聯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領導人。

1924年1月21日18時50分,列寧因第四次腦溢血去世,享年54歲。其實早在1923年11月,蘇共領導人就為列寧「身後事」吵得不可開交了。當時介入爭端的蘇共政治局委員有六人,分別是史達林、托洛斯基、加米涅夫、李可夫、布哈林和蓋瑞寧,且在如何處理列寧遺體的問題產生了嚴重分歧。

列寧生前最後一張照片(1923年5月份)

1900年,列寧創辦了【火星報】,在報紙上宣傳馬克思主義。1903年7月30日,列寧領導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倫敦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派。1905年11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列寧回到祖國領導革命,並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1917年3月,列寧發表【四月提綱】,指出俄國革命應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即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向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政權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並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1921年,列寧提出了「新經濟政策」,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924年1月21日,列寧在高爾基村去世。列寧的主要著作有【國家與革命】【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卡爾·馬克思】【論中國革命】【談談辯證法問題】【哲學筆記】等。

史達林和蓋瑞寧認為應該用俄羅斯人的方式安葬列寧。因俄羅斯東正教文化中,焚化和拋灑骨灰的方式都被看作是一種嚴酷的刑罰,故堅決反對火化。按照東正教規,聖徒死後遺體應保存,且聖徒肉身不腐。此習俗可能是受到古埃及木乃伊文化的影響。也有人說,史達林持此觀點或許與其在喬治亞東正教神學院的學習經歷有關。在史達林眼裏,列寧就是蘇聯的「聖人」,用俄羅斯方式安葬列寧,就是利用現代科學的手段將列寧遺體保存下來。

史達林、列寧、托洛斯基

托洛斯基、布哈林和加米涅夫則對史達林「保存列寧遺體」的方案表示反對。托洛斯基說:「根據東正教的教會教規,聖徒是宗教的遺物。但布爾什維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如果史達林提議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將列寧的遺體保留,那麽我只想說這和科學毫無共同之處。」 布哈林與加米涅夫也一致認為:「只有神職人員才會有這個想法,列寧本人會譴責並拒絕這種行為。」 其實列寧也是托洛斯基派的。他生前曾多次揶揄東正教聖徒不腐真身。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也不贊成史達林對丈夫遺體的處理方式。

列寧和夫人克魯普斯卡婭

李可夫的立場不明確,只是表示列寧的葬禮應該與眾不同…..

然,史達林在列寧逝世的第一時間首先得到死訊。趁當時托洛斯基並不在凱瑞姆林宮,史達林「先下手為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組成了主持列寧安葬事宜的「列寧葬禮組織委員會」,由捷爾任斯基擔任委員會主席,托洛斯基、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均被排除在外。1月25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出保存列寧遺體的這一決定後,盡管托洛斯基等人依然表示反對,但已無濟於事了。

當日著名建築師亞歷克賽·舒謝夫僅用幾小時便完成了陵墓設計草圖,且在1月27日趕建了一座木質結構的臨時性陵墓,裏面安放著列寧的水晶棺。

列寧臨時陵墓(1924年1月27日落成)

然,隨著遺體告別人數的增多,臨時陵墓的弊端便顯現出來。因室內無空調冷卻裝置,導致散熱困難木制陵墓內部溫度升高,加之當時醫學手段尚不完善,故遺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腐爛。1月30日,蘇聯當局於果斷關閉陵墓。2月4日,決定建造一座可實作冷空氣迴圈的水晶棺來保存列寧的遺體,並且引入德國制冷裝置來為陵墓降溫。

列寧國葬

與此同時,一方面馬上對列寧遺體進行了緊急處置,從根本上遏制了腐爛的蔓延。另一方面,決定成立保存列寧遺體專門的機構。2 月 26 日,「列寧墓科研實驗室」的醫療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的職責是「監測列寧遺體的防腐狀態並及時采取必要措施」。蘇聯解剖學教授維拉迪摩·沃羅比約夫與防腐專家鮑利斯·伊裏奇·茲巴爾斯基共同研制出了一種 「香樹脂液」來對列寧遺體進行防腐處理。「香樹脂液」究竟是什麽成分,仍被俄羅斯列為國家機密。

3 月 26 日,又設立了專門的實驗室,開展保存列寧遺體的研究工作。4個月後,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發文確認,列寧墓科研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是成功的,預計未來能讓列寧的遺體保存數十年之久。

二、陵墓風雲

與列寧遺體保存技術同步進行的另一浩大工程則是列寧的陵墓設計。1924 年 3 月 26 日,在列寧墓科研實驗室成立的同一天,第二座列寧墓的設計工作也隨之展開。1925年5月1日,臨時陵墓完成了重建。新的橄欖色木制列寧墓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墓園四周還布置了象征工人的「鑄鐵爐」。

重建的臨時陵墓(1925年5月1日)

1925年1月,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宣布舉行列寧石墓設計國際競賽,並在後續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17 份提案和草圖。最終,亞歷克賽·舒謝夫及其團隊基於第二座陵墓的簡化版本設計的陵墓設計被采用。新陵墓使用了磚墻和花崗巖表面,並用大理石、拉長石和斑巖鑲嵌裝飾。內部建有的門廳和悼念大廳,由著名畫家、建築師伊格納季·伊格納季耶維奇·尼溫斯基負責裝修工作。1929年新陵墓落成。1930年,用於閱兵式的看台在列寧墓的兩側建成,也就是今日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那座列寧墓。

列寧陵墓(1929-1930年落成)

然,天有不測風雲。1941年6月,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因德軍即將兵臨莫斯科城下,為防生變,7月份列寧遺體被緊急疏散到蘇聯中部秋明市保存。因在疏散過程中不具備低溫保存環境,再次造成了遺體出現腐爛,且此次腐爛的結果是不可逆的,即不得不將遺體的一條腿和部份左臂替換成假肢。在此期間,列寧遺體在秋明國立農業科學院主樓2層15號教室內秘密存放。直到衛國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列寧遺體才被重新運回紅場的列寧陵墓。此前列寧墓的設計師舒謝夫和雕刻家雅科夫列夫又為列寧制作了的新水晶棺。1945年9月16日,列寧墓再度向遊客開放,且每年接待遊客達100萬人。

1953年3月5日,史達林逝世,其遺體隨後被運送到實驗室進行防腐處理。3月9日,裝有史達林遺體的水晶棺安放在列寧遺體的旁邊。列寧墓更名為「列寧-史達林墓」。

列寧和史達林墓

豈料三年後,赫魯雪夫的【秘密報告】宣布了史達林的「死刑」,且1961年蘇共22大決議將史達林遷出列寧陵墓。然,這場史達林移屍又使列寧遺體被「重創」。1961年10月31日晚,史達林遺體從列寧墓移出。在此之後,專家們發現列寧遺體再現腐爛現象。故不得不將遺體沒有腐爛的頭部取下,安裝在人造的軀幹上。至此至今,列寧的遺體僅有10%是「真身」,其余已全部被人工材料所替代。

列寧遺體

蘇聯解體前的幾十年裏,每逢列寧墓開放,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紅場上排著長長的隊伍,懷著崇敬的心情緩緩地走進列寧墓。這裏是蘇聯最神聖的地方,列寧墓旁的哨位是蘇聯的一號哨位。列寧墓的保密性是非常強的,與政府的核防設施相比也並不遜色。列寧的遺體被安放在一個特制的水晶棺內,常年保持十六度的常溫,指數由中央系統的儀器監控著。

列寧靜臥在陵墓中的水晶棺

每日午後一點鐘的時候,列寧墓就關閉了,且周一和周五列寧墓是不開放的。此期間是列寧遺體的例行檢查時間。醫護人員們會開啟水晶棺,對列寧的遺體進行全方位的仔細的檢查,並且在面部圖上特制的藥液。醫護人員檢查時不會把列寧的遺體給拿出來,但是每隔十八個月會給列寧的遺體再做一次專門的護理,其中包括穿新衣、化好妝,然後再把他運回瞻仰廳。

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正常、合乎規範,仿佛列寧能夠永遠在紅場安睡……

三、何去何從

然,蘇聯解體不僅改變了俄羅斯的格局,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列寧遺體、列寧墓和一切與列寧有聯系的事物也都變得與從前完全不同了。

1991年12月25日那個聖誕節的夜晚,隨著庫林姆林宮旗桿上蘇聯「鐮刀斧頭」國旗徐徐落下,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冉冉升起,一個與列寧有關的時代結束了。然,列寧墓坐落在紅場的日子會結束嗎?

其實蘇聯未解體前,受戈巴契夫改革「新思維」的影響,列寧遺體是否繼續保存的議題就被提出來過。1989年4月21日,蘇聯電視欄目主持人馬克·紮哈羅夫發表極端言論稱,「列寧是國家的罪犯,我們套用人道的下葬方式來原諒他過去的所作所為。」。此舉引發了莫斯科公民的集體抗議。

蘇聯解體後,圍繞此議題的爭論則更激烈,更直接,更行動化。1992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俄總統葉爾辛首次登上列寧墓看台。然,此時陵墓上的「列寧」二字卻被人造花環覆蓋,此舉激怒了相當數量的俄羅斯人。1993年10月,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送出了向葉爾辛送出了一份名為「關於恢復莫斯科紅場的歷史面貌」的草案,要求拆除列寧墓和凱瑞姆林宮墻外圍400余人墓地。但遭到葉爾辛的拒絕。

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辛

1997年3月17日,葉爾辛透過俄羅斯國家杜馬正式將「重新安葬列寧墓」的言論定為非法並等同於破壞公物。1999年9月15日,俄羅斯文化部亦宣布不得清算列寧墓。這不僅表明了這位將蘇聯送進墳墓的葉爾辛對列寧墓的態度和立場,也是在其下台前為列寧墓力所能及的全部了。

1999年12月31日,68歲的葉爾辛將總統權力移交給了47歲的普亭。普亭延續了葉爾辛對列寧墓的保護政策。2001年,列寧墓事再度引發爭議。當年7月24日,普亭向俄羅斯人表明了他的態度:「俄羅斯在蘇共的領導下度過了七十年,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的。列寧這個名字,貫穿了人們的一生。對他們來說,否定列寧就意味著他們一直在追隨虛假的價值觀,他們虛度了自己的一生。我認為,類似的行為會導致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思想混亂再次發生。」

俄羅斯總統維拉迪摩·普亭

隨著從蘇聯到俄羅斯的演變,列寧墓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1、1992年,「列寧墓科研實驗室」醫療委員會就已被並入全俄藥用和芳香植物科研所生物醫學技術科研與培訓中心。1993年,列寧遺體護理資金主要由保存列寧墓慈善公益團體提供。在1999年後,主要由列寧墓獨立公益基金會負責籌措。換言之,列寧墓不再是「國家隊」了。

2、1996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是最後一次使用列寧墓的檢閱台,以後俄羅斯國家領導人僅在列寧墓的周邊搭建臨時看台,觀看閱兵式。

1996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

其實葉爾辛和普亭堅持列寧墓保持現狀的立場,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清楚地意識到,當今的俄羅斯拆除列寧墓意味著國家的動亂。這與他們對列寧本人或其功過是非的認知毫無關系。相反,普亭對「列寧後遺癥」給俄羅斯帶來的巨大困擾始終耿耿於懷。他曾抱怨1918年布爾什維克政府與德國單獨媾和的「賣國行徑」俄國輸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曾抨擊列寧的自治思想是促成蘇聯解體的原子彈。他還強調列寧最大的失誤是把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統一國家,改造為國家聯盟。在普亭眼裏,被稱為「偉大導師」的列寧還不如那個「鐵腕獨裁」的史達林。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開展了一次名為「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民意調查活動,在此次名義調查活動中,一手締造蘇聯的列寧僅排名第六,而史達林卻排名第三。

或許有一天,列寧墓真的從紅場上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或許是列寧的「真身」全無?或許是俄羅斯新總統的決斷?或許是俄羅斯公民的意願?

列寧出生於俄國窩瓦河畔的辛比爾斯克(今俄羅斯聯邦斯摩棱斯克州),於1887年8月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1891年從大學畢業。1892年,列寧開始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了俄文。

* 圖片來自網路 若有侵權爭議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