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鄧小平打仗咋樣?毛主席和劉伯承分別如何評價?

2024-01-26歷史

鄧小平打仗咋樣?毛主席和劉伯承分別如何評價?

從那一刻起,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深圳這個曾經的邊陲小漁村如今已崛起為一座與北上廣齊名的國際化大都市。

深圳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典範,是過去四十多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面鏡子。

鄧小平同誌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國際政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美國前總統譽為「20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

1978年冬天,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中央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而在那一年,鄧小平同誌已經古稀之年,生於1904年的他已年逾74歲。

這位古稀老人在自己人生的後半段,引領著新中國從貧困走向富強,從落後走向繁榮。如今的新中國強大無比,連那個曾經稱霸全球的超級大國也感到忌憚。我們生活在這個富裕國家,對於小平同誌在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深感敬佩。

而在他人生的前半段,中國大地硝煙彌漫,人民生活艱辛。在戰爭年代,他與劉伯承搭檔,領導著「劉鄧大軍」所向披靡,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跟隨毛主席一同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雖然在指揮軍隊時劉伯承擔任司令,而鄧小平擔任政委,但鄧小平在作戰指揮方面的才華卻贏得了劉伯承的真誠贊譽。

毛主席曾公開贊揚鄧小平戰時的成就,表示小平同誌當年確實有戰功。這一肯定不僅穩固了小平同誌在黨中央的地位,也為他後來的復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是一位軍事從業者,真正的專業領域是戰爭。

鄧小平,生於1904年的四川廣安,少年時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加入共產黨。隨後前往莫斯科深造馬列主義思想,歸國後積極參與激烈的救國救民事業。

在孫中山領導下,國共兩黨達成第一次合作共識。鄧小平回國後被中共派遣到馮玉祥的部隊擔任教員。

他不僅傳授戰士們基礎的讀寫知識,還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理論學識,大大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

隨著孫中山去世和蔣介石掌權,國共合作破裂,馮玉祥轉向反共清黨。鄧小平離開馮玉祥的部隊,來到武漢參與挽救黨和革命的「八七會議」。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裏出政權」的著名觀點。經歷了大革命的失敗,目睹馮玉祥屢次違抗蔣介石命令,但由於其掌握重兵而蔣介石無可奈何,鄧小平十分認同毛澤東的主張。

在戰爭時期,光有理論知識是無法實作拯救國家的宏願的。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掌握充足的作戰知識。

從此,鄧小平投身到激烈的土地革命中,為建立一支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不懈努力。

在這一時期,鄧小平在中央蘇區結識了來自四川的老鄉劉伯承。劉伯承比他大十二歲,在辛亥革命時期就剪掉辮子,加入了革命隊伍,是當時威震一方的川中名將。

當鄧小平留學法國時,劉伯承已是川中的名將;後來,鄧小平前往莫斯科學習馬列主義思想,而劉伯承也在莫斯科學習軍事理論知識。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鄧兩人一個任司令一個任政委,率領一二九師堅守太行山,建立了廣闊的太行山根據地。從此,兩人展開了長達十三年的卓越合作,共同主持多次著名戰役,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勛。

離開馮玉祥後,鄧小平自1927年為共產黨建軍,至1951年率軍和平解放西藏,經歷了二十多年,打下了無數次大小戰役。

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我是一名軍人,我真正的專業就是打仗。」

十三年來,劉伯承和鄧小平攜手合作,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劉伯承作為司令更是被譽為軍神。然而,劉伯承對鄧小平的評價卻是:「小平才是最神的,他打仗一向不講規矩。」

古人雲「兵無成勢,無恒形」。

鄧小平的最大規矩就是沒有規矩。正因為他不拘泥於成規,才能在多變的戰場上靈活運用各種戰術,以出奇制勝。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蔣介石表面邀請毛主席前往重慶談判,卻在背後指揮閻錫山進攻解放區,試圖消滅中共領導的解放區和人民軍隊,獨占抗戰勝利果實。

此時,劉鄧領導的一二九師已發展成晉冀魯豫野戰軍,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負責殲滅侵入解放區的敵軍,捍衛抗戰勝利成果。

山西長治地區,古稱上黨,地勢險峻,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掌握上黨地區,可東進河北,南控黃河,從而掌握華北和中原地區。

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與趙國爭奪上黨地區耗時三年,占領後僅用五個月即戰勝趙國,坑殺趙軍四十五萬,加速了秦統一全國的歷史行程。

了解歷史可以引導當今,從中不難看出閻錫山進攻上黨地區的野心。然而,我方是否要發動上黨戰役,劉伯承一開始猶豫不決。

一方面,此時毛主席正在重慶進行和平談判,若發動上黨戰役可能威脅主席的安全;另一方面,解放軍與國民黨實力對比懸殊,發動戰役並無必勝把握。

鄧小平在此時表示:「只要我們打得漂亮,敵人就不敢輕舉妄動,毛主席才會更安全。」

因此,1945年9月10日,劉鄧大軍發起了保衛解放區的上黨戰役,到10月12日成功殲滅閻錫山派來的援軍,俘虜閻錫山的得力將領史澤波,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隨著上黨戰役的勝利,國共兩黨暫時擱下成見,簽署了「雙十協定」,毛主席也安全地從重慶回到延安。

蔣介石未曾預料到解放軍竟敢發動如此規模的戰役,然而在上黨戰敗後,他的「剿共」決心並未削減。

蔣介石堅持認為上黨戰敗是因為閻錫山大意,不肯正視解放軍的真實實力,堅持自欺欺人地認為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勝,只是因為運氣好。

於是,蔣介石再次命令孫連仲率部從新鄉沿平漢線北上,試圖打通平漢鐵路,由此向華北推進。在劉鄧大軍的堅守下,這一企圖被挫敗,雙方陷入勝負未定的狀態。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杜魯門遠在大洋彼岸,不願看到國共內戰規模擴大,派遣總統特使馬歇爾前來華進行調停。於是,共產黨代表周恩來、國民黨代表張治中與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組成了軍事三人小組,負責調解國共沖突。

然而,當劉伯承參加停戰談判時,國民黨代表王仲廉卻表現得傲慢無禮,根本不願意和平停戰,甚至想扣留劉伯承,繼續指揮軍隊向解放區進攻。王仲廉以為扣留劉伯承將導致解放軍失去最高指揮官,軍隊將會潰不成軍,從而容易取勝。

然而,劉伯承卻堅定地表示:「劉鄧大軍除了劉伯承,還有鄧小平。他可比我會打仗,你們不放我回去,軍隊在他的指揮下同樣能夠打勝仗。」

劉伯承與鄧小平合作多年,兩人不僅在工作上互相搭檔,更是情同兄弟。劉伯承對鄧小平的贊譽可能有些主觀,但作為新中國的奠基者,毛主席對鄧小平的作戰水平也是相當肯定的。毛主席不僅將多個重要戰役的指揮權交給了鄧小平,而且在公開場合對他的戰功給予充分的誇贊。

1966年,毛主席在上海會見艾爾巴尼亞的訪華團時,鄧小平陪同在旁,毛主席在向外國友人介紹鄧小平時贊揚道:「別看這位同誌個子小,南京可是他打下來的。」

在三大戰役結束後,毛主席任命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書記鄧小平為渡江戰役總前委書記,負責執行解放軍「渡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戰略路線。鄧小平透過可靠的情報渠道,冷靜分析敵我情況,領導制定了一系列作戰計劃,為渡江戰役做足了準備。不久後,人民解放軍成功渡過長江,攻克南京,為解放軍順利南下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由於鄧小平在毛主席心中的卓越戰功,七十年代初,鄧小平表達了再次為黨工作的意願,毛主席親自在信上批示:「鄧小平協助劉伯承打仗是得力的,有戰功。」 這一句話概括了他的從軍歷史。

隨後,鄧小平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在面對解放軍存在的機構龐大、人員龐雜、士兵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時,鄧小平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與整頓。然而,初見成效的整頓遭到了頑固派的反彈,鄧小平離開了政治前台,未能充分發揮抱負。

在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中,關鍵時刻總有一個人能挽狂瀾,而鄧小平成為了歷史的選擇。周恩來評價劉鄧合作時稱,一個是「舉輕若重」,一個是「舉重若輕」。鄧小平的「舉重若輕」精神使他能夠在關鍵時刻果斷決策,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魄力。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需要一位有膽識、有氣魄的領導者,而鄧小平正是具備這樣特質的人物。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領導下的黨中央決定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

改革開放的春風席卷祖國大地,中國人民踏上了通向富強的道路。即便脫下軍裝,鄧小平依然牽掛著新中國的軍隊建設。

當時,中國的經濟改革急需資金支持,而龐大的軍隊每年都需要巨額經費來維持。鄧小平深知,一個強大的軍隊必須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持。為了實作這一目標,他主張精簡部隊,裁撤冗員,並將節省下來的資金投入到經濟建設中。他的理念是,只有在經濟強大的基礎上,才能有力支持軍隊的發展。

因此,1984年11月,國慶閱兵僅過一個月,鄧小平作為中央軍委主席表達了進行裁軍的決心。他說:「裁軍是個得罪人的事兒,這個事就讓我來幹吧,不要把矛盾轉移給下一任軍委主席。」

次年六月,中央政府宣布裁軍一百萬,引起了全球巨大關註。當時越南戰爭仍未結束,國境線上仍有不安定因素,裁減軍隊規模近四分之一的決定讓很多人感到難以接受。此次裁軍不僅僅是簡單的人員減少,還涉及將全國的11大軍區合並為7大軍區,意味著有4個軍區將永遠從歷史的舞台上消失。

自成立以來,人民解放軍的每個軍區都有著光榮的歷史。裁軍涉及選擇裁撤與合並,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在鄧小平的堅強支持下,最終實作了裁軍百萬的目標。

透過這次改革,人民解放軍邁出了指揮靈便、戰鬥力強的堅實步伐。鄧小平操刀這次百萬大裁軍並未削弱軍隊的戰鬥力,反而增強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鄧小平在戰爭年代以其指揮才能得到了劉伯承與毛澤東的高度贊揚。在和平年代,他透過裁軍百萬展現出強軍的決心,使解放軍煥然一新,步入了現代化之路。因此,鄧小平在戰爭和和平時期都當之無愧地被稱為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