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23年周恩來給鄧穎超寫信表露心意,鄧穎超:你不是獨身主義嗎?

2024-02-05歷史

前言

1925年,由於黨的領導和天津各界聯合會、天津學生聯合會等組織的推動,革命群眾運動十分高漲,使得天津反動當局恐慌萬分。

時任天津各界聯合會主席的鄧穎超,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和號召力,對反動當局構成極大威脅。 1925年7月初,天津反動當局下令通緝鄧穎超,鄧穎超在天津已難以容身。 而此時的廣東,正需要大批幹部,同時, 黨組織也要照顧她和周恩來結婚,於是決定調鄧穎超去廣州工作, 讓她立刻離開天津南下。

也就是在廣州,鄧穎超與周恩來喜結伉儷,從此夫妻二人攜手,一同為新中國事業而奮鬥終生。

鄧穎超和周恩來的婚禮,沒有邀請一位客人

鄧穎超途經上海時,代表天津各界聯合會慰問了「五卅」反帝愛國鬥爭中的罷工工人,受到了上海婦女聯合會的歡迎。 她於8月7日到達廣州,但周恩來因工作繁忙抽不開身,便派陳賡前往迎接。

想當年,鄧穎超四五歲時,曾隨母親由南寧飄泊到廣州。母女兩人就住在一個簡陋的小客店裏,生活沒有著落,母親終日雙眉緊鎖,愁苦不堪。如今,鄧穎超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廣州,展現在她眼前的廣州真是美極了!

白雲山、越秀山逶迤雄麗,珠江像一條碧綠的絲帶,菩提樹、棕櫚樹等多種喬灌花木,郁郁蔥蔥,各色花卉,爭奇鬥艷。這座美麗的城市,經過鎮壓商團叛亂和肅清楊希閔、劉震寰滇桂軍閥的反動勢力,愈加煥發了革命青春。國民政府已經成立,省港大罷工轟轟烈烈,街頭貼著五彩繽紛的革命標語,時常行進著高呼革命口號,手持革命旗幟的遊行隊伍,這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使鄧穎超備受鼓舞,激情滿懷。

鄧穎超來到周恩來的住處,一看周恩來已經把結婚新房簡單地布置好了。 全是淺色家具,一張雙人木床,一張書桌,幾把藤椅,一個衣櫥,一個藤制書架,一個衣架和一個洗臉盆架。窗台上放著兩盆盛開的鮮花,高潔脫俗,清香四溢。新房雖然簡單樸素,卻很雅致、和諧、溫馨。

鄧穎超與周恩來已經五年不見了。 他們都是「五四」運動的闖將,同為【黨悟社】的第一批會員。1920年11月7日,周恩來作為華法教育會組織的第十五批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前往法國留學。留法期間,他廣泛地研究了各種學說和主義,經過比較和思考,作岀信仰共產主義的重要抉擇。

1921年春,經張申府和劉清揚介紹,周恩來加入中國共產黨。當他把自己的選擇寫信告訴鄧穎超時,鄧穎超無比驚喜,立刻給周恩來回信,談了自己經過「五四」運動以來幾年的革命實踐,又閱讀進步書刊,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同樣也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確立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共同的信仰和理想,像一根無形的紐帶,把兩顆年輕火熱的心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周恩來又一次作出了重要抉擇,跟誌同道合、勇敢堅強的小超結為終身伴侶。

周恩來入黨後,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當時在歐洲的共產黨員人數較少,組成一個小組,附在團組織中,一切公開活動都以團的名義)執行委員會書記。 根據中共「三大」決議,周恩來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後,先後任國民黨旅歐支部執行部總務科主任、代理部長,主持國民黨旅歐支部的工作。

1924年中共中央根據革命形勢的需要,指示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選送幹部回國,周恩來奉命於1924年9月初回到廣州。

為了加強黨的工作,1924年10月,中央決定重新建立廣東區委,任命剛從國外歸來的周恩來擔任委員長,並兼宣傳部長。廣東區委的工作範圍包括廣東、廣西、廈門和香港等地,通常被稱為兩廣區委。11月,他又擔任了黃埔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工作異常繁忙,新娘不遠萬裏來到他的身邊,不僅沒有親自迎接,而且又讓新娘等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回到寓所,與闊別五年深深愛戀和思念的小超相見。

這一天,他們結婚了。沒有舉行任何儀式,也沒有宴請一位客人。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分頭上班去了。這簡直就是革命高潮中最革命化的結婚方式啊!

鄧穎超為賓客講述,與周恩來相識相愛的經過

黃埔軍校的同事們知道周恩來結婚了,一定要見見新娘子,還鬧著要他們請客。周恩來推卸不了,便在他們的住所請了兩桌客人。參加婚宴的有鄧演達、何應欽、張治中、錢大鈞、惲代英、熊雄、高語罕、陳成、李富春、蔡暢等。 大家熱烈鼓掌要求鄧穎超報告戀愛經過,鄧穎超落落大方地向大家介紹了她與周恩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故事還要從「五四」運動時說起。那時,周恩來主辦【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會報】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進行了深刻地揭露,無情地鞭撻,廣泛地報導各地的反帝愛國運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周恩來主辦的【會報】不僅學界愛看,而且鐵路、郵電等各行業的職工、愛國資本家以及家庭婦女也愛看。【會報】的訂閱者不僅限於天津,還遍及保定、北京以致上海等地。因此,周恩來在天津的學界頗有聲望。而鄧穎超和周恩來的相識則是從演戲開始的。

那時,男女不能同台演戲,南開學校演戲,周恩來總是扮演女主角。還別說,周恩來扮相秀麗,演技逼真,惟妙惟肖,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五四」運動中,天津女界愛國同誌會為開辦平民女校籌措經費,組織遊藝晚會,排演新劇【安重根】和【花木蘭】,鄧穎超飾演刺殺伊藤博文的高麗愛國誌士安重根和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由於大家沒有演新劇的經驗,便邀請周恩來給予指導。就這樣,鄧穎超和周恩來結識了。

在談完相識的經過後,鄧穎超接著為大家講述。

「五四」運動時,男女學生雖然常常聯合行動,但是鄧穎超和周恩來真正互相了解還是在「覺悟社」裏。

「覺悟社」是在周恩來倡議下成立的比學聯更嚴密的愛國進步青年團體,作為領導愛國運動的核心。1919年9月成立的時候,最早的會員只有20名,為了表示男女平等,男女會員各十人。

鄧穎超和周恩來同時成為「覺悟社」的第一批會員。當時,周恩來為「覺悟社」寫的宣言裏,提出要「自己覺悟,自己決定,革新思想,革新世界」,要「睜開眼睛看看是什麽世界,沈下心想想怎樣為人」,「先改造自己的思想,進而改造中國。」

鄧穎超十分擁護和贊賞周恩來寫的宣言。「覺悟社」也常常請李大釗、劉半農、錢玄同等很有聲望的人來作講演。大家在一起討論,又分組研究家庭改造、共同生活和工讀主義等問題,把自己的認識、心得寫成文章在【覺悟】雜誌上發表。

當時,鄧穎超是「覺悟社」裏的小妹,大哥哥大姐姐們給了她很多幫助,特別是周恩來對問題的認識總是比她深刻,分析起問題來,條理分明,說理透徹,鄧穎超十分敬重他。

後來,當周恩來赴法留學的時候,鄧穎超因為家境貧寒,無法籌措這筆不小的費用而不能同去,心中很是遺憾。

臨別時,鄧穎超送給周恩來一件親手織的毛衣,領內繡了「給你溫暖,小超」幾個字。

周恩來看出了鄧穎超心中的悵惘,便主動安慰鄧穎超:「小超,你年齡很小,以後還有學習機會。我到歐洲後一定常給你寫信。你馬上要踏上工作崗位,這是很重要的社會實踐,祝你在工作中求進步,求發展。」

周恩來到歐洲後,果然常常給鄧穎超來信,只是都是談工作,談學習。

1923年春天,在周恩來的一封來信裏,裝了一個漂亮的明信片。上面三個披著金色秀發的美麗女郎在綠草如茵、姹紫嫣紅的花園裏,迎著春風奔跑。明信片背後寫著這樣幾行字:

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

打破一向的束縛!

勇敢地奔啊奔!

鄧穎超收到這樣一封非同尋常的信,一下子震驚了。但「心有靈犀一點通」,鄧穎超理解了周恩來是以含蓄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真摯的感情。 但鄧穎超心中還有疑慮,因為周恩來一直以來都宣稱自己是「獨身主義」, 說要革命、要救國,最好獨身,這樣可以無牽無掛、完完全全地獻身。現在怎麽變了?

此外,鄧穎超還知道有一位共同參加過「五四」運動的姑娘和周恩來是一起在法國勤工儉學的,關系比較好。鄧穎超一直以為他倆會好起來,沒想到怎麽突然會對自己有所表示呢?

鄧穎超回憶: 我給他的回信,像往常一樣主要談工作,談學習,最後,含蓄地問他,你不是一向抱獨身主義嗎?現在有什麽新的想法?

周恩來很快回答了鄧穎超的疑問,他說自己到歐洲後,透過馬克思和燕妮,列寧和克魯普斯卡婭這些理想的革命伴侶的事跡,認識到革命和愛情並不是對立的、矛盾的,獨身主義的想法已經改變。在法國,他的好朋友蔡和森和向警予,李富春和蔡暢,都戀愛結婚了。朋友們也希望他能選擇一位誌同道合的終身伴侶。

面對朋友的勸說,周恩來坦率地說到,自己身邊是有一位比較接近的朋友,但他覺得這姑娘性格脆弱,經受不了革命的艱難險阻。而他已決定將一生獻給革命,唯有勇敢堅強的小超才能和他終生共患難同奮鬥!

鄧穎超被周恩來那誠摯熱烈的感情深深打動,趕快給了周恩來明確的答復。從此,他們便從相知到相愛了。

鄧穎超講完她和周恩來的故事,在場的人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張治中誇獎說:周夫人名不虛傳,和周主任一樣,是極出色的演說家。

大家聽完再次鼓掌,要求周恩來作補充發言。周恩來隨後也毫不推辭地站起來說了他愛小超的緣由。

周恩來為賓客講述,自己心中的鄧穎超

在周恩來的講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鄧穎超的前半生是多麽的困苦,而她又是多麽的渴求進步。

鄧穎超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生活困苦,從小她就跟隨母親顛沛流離,跑了大半個中國,飽經憂患。她親身經歷過失業、失學、饑寒交迫的苦難,親眼看見過人世間許多不平事,所以, 鄧穎超要比她的同齡人成熟得多。 她非常痛恨黑暗的不合理的舊社會,渴望創立一個光明的平等的新社會,她對國家大事更是十分關註。

隨著「五四」運動的訊息從北平傳來,鄧穎超立即聯絡郭隆真、劉清揚等在天津掀起愛國學生運動,以支援北平學生的正義鬥爭。她們成立天津女界愛國同誌會,鄧穎超被推選為講演隊長。當時,她只有十五歲。

鄧穎超帶領講演隊走街串巷,以清脆響亮的聲音控訴帝國主義霸占中國領土,侵犯中國主權的罪行,揭露北洋軍閥政府屈辱賣國的可恥行徑,呼籲人們起來打倒賣國賊,決不允許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那時,年紀小小的鄧穎超慷慨激昂地講著高麗亡國的慘痛,做亡國奴受人淩辱的悲劇,講中國面臨的危機,大聲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她的講演深入淺出,說理透徹,激動處聲淚俱下,感人至深。聽講的人滾雪球似地越來越多。講演隊也由幾十人增加到一兩千人,擴大為講演團。於是,鄧穎超便被推選為講演團團長,領導幾十個講演隊,由原來每月講一次增加到每周講三次。

透過她們的宣傳,許多婦女從安靜的課堂、閉鎖的深閨,沖破封建的牢籠,勇敢地參加到偉大的愛國運動中來。

周恩來接著說:「小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勇敢與機智。」

那是在1919年6月初,天津學生聯合會聲援北平被捕學生舉行示威遊行。男同學被反動當局圍困於南開操場,鄧穎超和直隸第一女師的同學為抗議此事,先找教育廳長,然後要見省長。她們在灼灼驕陽下,與荷槍實弾的衛隊、馬隊對峙了六七個小時,終於迫使省長曹銳接見。

曹銳解釋說男學生不是被軍警包圍,軍警阻止他們出發,是怕近日土匪乘機作亂。鄧穎超機敏勇敢地質問省長,土匪怎能沖進天津南開操場?如果這樣,那天津的治安也太糟糕了,省長怎麽向民眾交待?說得曹銳滿面通紅,無言以對。

鄧穎超為對付阻攔遊行的警察,還發明了「竹竿掀帽法」。就是遊行時手裏拿的小旗子的旗桿用堅硬竹竿制作,柄要長些,當警察圍擋遊行隊伍時,用竹竿去掀他們的警帽,警察們猝不及防,帽子滾滾落地,警察們忙著彎腰去追拾自己的帽子,遊行隊伍就乘機沖了過去。

在場的大家聽了這種像兒童惡作劇似的「竹竿掀帽」的鬥爭方法,不禁笑出了聲,同時也贊嘆年輕的鄧穎超真是太聰明了!

周恩來一邊講述過去,一邊充滿欣賞地望向鄧穎超:「在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中,小超表現出的堅強、勇敢和指揮,使我作出與她終身結伴同行的選擇。」

賓客們聽完周恩來和鄧穎超的故事,一邊鼓掌,一邊嘖嘖稱贊,這是多麽理想的一對,真是天下無雙的結合啊!客人們為有幸參加這樣一次不平常的婚宴而興奮,一杯又一杯地頻頻向新郎新娘敬酒,表達他們衷心的祝福。

周恩來知道鄧穎超不會飲酒,便體貼地代她一飲而盡。這天,海量的周恩來也醉了。

不得不說,鄧穎超與周恩來的婚姻,是兩位共產主義革命者的終身結合。在他們並肩走過的半個多世紀裏,歷經無數狂風暴雨,閃電雷鳴,跨越無數急流險灘,坎坷崎途,他們患難與共,生死相依,互敬、互愛、互諒、互讓,在人世間留下了永遠傳頌的模範夫妻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