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開國上將葉飛幾個別名雅號的故事

2024-01-22歷史

別名雅號說葉飛

—執編【葉飛紀念文集】劄記

戴爾濟

我省新四軍研究會,為順應一些老同誌的建議,決定編印一部【葉飛紀念文集】,而把執編文集的任務交給了我葉飛將軍戰功卓著,威名遠播,我向來是祟敬的。現在能為弘揚一位共產黨人的革命功業和高尚情操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自是樂於效勞。這也是向葉飛同誌學習的良好機遇。

作為【葉飛紀念文集】的第一個讀者,我悉心地閱讀每一篇文稿,一次又一次地被文稿熾熱的情懷所感動作者們透過對葉飛同誌一生70年革命歷程的回顧,並進行多視角、深層次地觀察與剖析,一個德高望重的英雄形象矗立在讀者面前,被銘刻在歷史的光榮柱上葉飛同誌一生使用過多個名字。本名葉啟亨;投身革命改叫葉飛;在抗戰期間,因應革命的需要又曾使用葉探、聶揚之名葉飛在一生中擔任過眾多的重要職務;大家很自然地依其職務稱其為’’團長」、「旅長」、「司令」、「政委」、「省長」「書記」、「部長」、「主任」、‘副委員長」等等。

人們發現在這些由組織任命的職務和他正式使用的名字之外,在解放軍中和社會上由老戰友和平頭老百姓們奉送的尊稱、別名、雅號還有多種又恰恰是在這些新的稱謂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葉飛新的形象,啟示人們了解葉飛、認識葉飛、走進葉飛下面我想談談這些具有某種特別意義而又令人感興趣的稱號:

葉飛同誌最早獲得的一個稱號當是「小葉」。這是葉飛在閩東堅持三年遊擊戰爭時,閩東人民對他的昵稱。那時,葉飛雖然當了閩東紅軍獨立師的政委,但年紀輕輕,只有20出頭,稱「小葉」一則他年輕;但同時也顯示了他與人民群眾的親密關系,正如時下年長者對年輕者稱「小」一樣,並無失敬之意。全國解放後,葉飛同誌當了解放軍第十兵團司令員、福建省委第一書記時再下到閩東,群眾依然親切地稱他為「小葉」而不稱官銜。老百姓熱情呼之,司令員高興應之、坦然對之,一點也不感到「掉份」。較之時下有些官長們,非稱其職務不應,這就見高下了。

這裏還有一個有關「小葉」的最新版本故事。那是在1984年,葉飛同誌已是年過七旬的長者了,官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已是國家領導人了。其時葉飛同誌到杭州看望星火電機廠的退休廠醫丁立山。一見面,葉稱丁立山為「老丁」,而對方卻脫口稱葉飛副委員長為「小葉同誌」;葉飛高興受之,沒有丁點兒的不自在,一時傳為美談。葉飛完全拋棄了庸俗的官尊民卑的陳腐觀念,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著戰爭年代裏建立起來的那種魚水關系,自覺保持著公仆形象,僅就這一點,就很值得深長思之!

「小葉挺」,這是葉飛獲得的另一尊稱。葉挺,新四軍軍長,抗日名將。當年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領的獨立團充當開路先鋒,一路過關斬將,令敵軍聞風喪膽。抗戰初期葉飛出任新四軍第六團團長,率部北上抗日,馳騁大江南北,打了許多可圈可點的漂亮仗,鬧得寧滬日偽軍不得安生;成為葉挺部下一員著名戰將。人們便以「小葉挺」稱之,以譽其戰功卓著而像葉挺;同時也是對葉飛寄予厚望,望其功追葉挺。

「華僑將軍」。在20世紀50年代,出身於華僑家庭而被授予將軍軍銜者計有:菲律賓華僑葉飛(上將),新馬歸僑盧勝(中將)、田莊(中將)、吳克元(少將)、陳青山(少將),旅俄歸僑唐鋒(少將),印尼歸僑葉松盛(少將),澳洲歸僑曾生(少將)等8人。

葉飛於1914年出生於菲律賓奎松省地亞望鎮的一個菲華混合家庭,其父葉蓀衛是中國南安人。葉飛5歲時,便被送回中國老家,交由國內母親撫養。1928年15歲的葉飛在廈門讀初中時參加了共青團,由此走上革命道路,把一生都給了祖國。新中國成立後,當了福建省長的葉飛接到大妹愛瑪來信,說父親過世了,母親年邁,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要求資助。但當共產黨的官,兩手空空,愛莫能助。直到80年代初,在我駐菲使館和華僑朋友的幫助下,葉飛的弟妹們才得以來華會見自己的哥哥;但他們不會中文,和哥哥交流要透過轉譯。

「文化大革命」中葉飛被打成福建的頭號「走資派」,其華僑關系自然就成為罪狀之一。

1989年1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葉飛,應菲律賓議長沙隆加的邀請率團訪非並在訪菲期間為父母掃墓。這是他離家70年後首次回到出生的國度。菲方給予葉飛僅次於國家元首的禮遇,阿基諾總統親切隆重地會見葉飛。在出生地葉飛被授予榮譽市民稱號。葉飛去世後,在他出生地地亞望鎮理事會透過決議把鎮中心公園命名為「葉飛將軍紀念公園」,菲華商總決定出資在公園裏樹立葉飛將軍銅像,並決定捐贈第2000個職業學校.命名為‘葉飛學校」、在2000年的3月29日,以葉飛銅像揭幕儀式為中心的各項紀念活動隆重舉行一菲律賓總參謀長、中國副總長錢樹根、奎松省省長、菲華商總的代表與菲律賓葉氏宗親代表都到會。

葉飛追求崇高理想,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他沒有為菲律賓家庭做過什麽,沒有在父母跟前盡孝,但他深愛自己的家人,愛著生養他的土地。這位「中國的英雄,地亞望的兒子」,已成為中菲友誼的紐帶和象征。

「儒將」。葉飛經常被人們稱須為「儒將」:他的上將軍銜由軍功鑄成;而儒者,文人之謂也、其內涵當是:一曰有文化素養,二曰作風儒雅,三曰文武雙全、從政有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中,不少是放牛娃出身,「農民大學畢業」,而葉飛人伍前念過中學且是高材生,加上長期的革命鍛煉和熱愛讀書,他已成為學者型的革命家、軍事家。葉飛年輕時寫過詩歌小說,其書法功底也挺「酷」的,很受人們歡迎,索書者不絕於途。這一切極具文人雅士風度。1937年國民黨的福建省長陳儀見到葉飛時,情不自禁地說:「你是書生嘛?」無獨有偶,解放後福建第7任省長胡平也說,1960年從南平到福州與葉飛同坐一條船,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葉飛同誌的面目」,一種心念湧上心頭,「具有赫赫戰功的開國上將,竟是一位書生」

葉飛以軍人立身。但能武能文,文武兼備在疆場上他是一員曉將;而在地方上不論當省長、當省委書記、當部長,同樣幹得出色。他尊重知識、重視教育,使「福建教育工作進入了全國先進行列」,並極力扶持創辦福州大學,而且把目標定在「南方清華」,辦成「福建科學技術人才的搖籃」。他善於開拓進取,改革開放時,「蛇口工業區」與深圳「華僑城」都是在他的積極倡導下辦起來的。人們把葉飛譽為「儒將」名副其實。

對葉飛的稱謂還有一說,那就是「中國的夏伯陽」。夏伯陽,是蘇聯的民族英雄在與白匪作戰中,他馳騁疆場,以其勇敢剿悍,留下諸多戰鬥傳奇.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對這位英雄耳熟能詳,差不多婦孺皆知。而被人們普遍認可的「儒將」葉飛,似乎與夏伯陽不能同日而語,劃上等號。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著名的軍教作家胡兆才卻寫出一部贊頌葉飛的書,書名就叫【中國的夏伯陽—葉飛傳奇】此書1999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作者曾以此書相贈筆者,作家這樣寫自有作家的道理。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葉飛平生:1930年7月葉飛16歲時就在廈門蹲了國民黨一年半的牢獄;到達閩東後更是災禍連連,幾經生死1933年冬在福安獅子頭客店遇險,身中敵特三彈,幾乎進人了「死神的懷抱」,後被地下黨同誌營救,以傷痛之身,化妝成回娘家的婦女,乘坐轎子才終於脫險;1934年3月,當了叛徒的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書記陳之樞設計誘捕葉飛.但被他機敏躲過;是年冬天,葉飛又進遇「南陽事件」,他被革命內部同誌導演一出「鴻門宴」而被捉.豈料在押解途中又遭遇到國民黨軍襲擊,而被押解人打傷左腿,葉飛在敵人逼上來陷人絕境時縱身跳下懸崖,幸被掛在樹上而未被摔死。在爾後的長期革命戰爭中,葉飛率部在蘇南夜襲滸墅關火車站,迫使寧滬線停運三天;所部襲擊上海虹橋機場,震撼了日偽軍;

1941年反「掃蕩」中實施「圍魏救趙」之計,保衛軍部,被劉少奇、陳毅嘉獎;搏殺孟良崮,圍殲蔣家「禦林軍」七十四師時,陳毅授權葉飛統一指揮;1949年揮兵狠揍阻我渡江之英國軍艦;1958年又在炮擊金門戰鬥中驅趕為蔣軍護航的美艦,等等。葉飛經歷了多姿多彩的傳奇人生,故而把他比做夏伯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葉飛還獲得了一個令人稱奇的別名:「外國人」。首先,要請讀者諸君註意,千萬別誤會是指葉飛出生於菲律賓而叫他「外國人」

非也!而一個中國人卻被稱為「外國人」,自是有些兒奇絕,甚至是不雅和令人費解;但這卻是他的生死之交、凈友鐘期光上將的贈予,第一個叫了出來,並同時得到了他的夫人王於阱同誌的認可。

此「外國人」這一稱號獲得,緣於葉飛同誌平素淡泊名利,剛正不阿,不喜歡低階趣味,對於官場的一套不僅是全不在乎,而且深惡痛絕,好像不是中國人像個「外國人」。此話貌似貶之,實則褒獎葉飛作為一名共產黨的高級將領正直高尚的品格。他不饞、不貪、不務虛名、不好大喜功。有位僑界朋友表示要贈送高級轎車,被他拒收,說公家給什麽車他就坐什麽車;有人要請他出席某某剪彩儀式,並暗示剪彩用的金剪刀價值5萬元,剪彩後就歸於他所有,葉飛回答:「給我50萬也不去剪。」

近讀【葉飛回憶錄】,其中有一章(’’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孟良崮戰役】,從而知悉葉飛還曾獲得過一個「梅蘭芳」的雅號。令人稱奇的是,這個稱謂竟出自華野副政委譚震林之口。

那是在1947年的5月上旬。當時的華野司令部住在山東省蒙陰縣一個叫西王莊的山坳裏;並於此召開作戰會議,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圍困敵軍王牌整編第七十四師,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而要取得「上將」首級,首先就要把這個,「上將」從敵「百萬軍中」刺割出來;就需要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部隊楔入敵縱深,切斷七十四師與由黃百韜擔任師長的敵二十五師的聯系。野司開始在部署戰役計劃時,曾考慮到一縱隊近期連續打了幾個戰役,特別是在萊蕪戰役中傷亡較大,比較疲勞,兵員尚未得到補充,只作為總部的預備隊,暫時不分配任務;但在最後確定戰鬥任務時發生了變化,決定使用一縱啃硬骨頭首先楔入敵人縱深,把七十四師刺割出來。為此,野司急令一縱葉飛司令員前來領受任務。

葉飛策馬來到野司住地,立即面見陳毅司令員與粟裕副司令員、譚震林副政委,孰料譚震林一見到葉飛,便說:「你這個‘梅蘭芳’不上台,這個戲不好開場! 」

譚震林把葉飛稱作「梅蘭芳」,這自然是一句戲言、一種調侃;但在大戰前夜,一位華東野戰軍的首長把身為一縱隊司令員的葉飛比做「梅蘭芳」,卻有它某種特殊的含義。梅氏蘭芳,盡人皆知是中國京劇界的第一名旦、戲曲「皇後」,其知名度可謂達到「天下無人不識君」。

記得在上個世紀50年代,梅蘭芳率團前來福建前線慰問時,在將士中引起的那個轟動勁簡直沒法說,誰都盼望能看到他演一出戲或以一睹芳容為幸。譚震林以梅蘭芳喻葉飛,言下軍中的葉飛好比戲曲界的梅蘭芳,是個「大腕」,是即將開演的「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這場武戲中的主角,故有「你這個‘梅蘭芳’不上台這個戲不好開場I勒」的說辭。可見葉飛在譚震林心目中的分量,同時也顯露了華野首長對他的企盼。葉飛和他所統帥的華野一縱隊馳騁疆場,善於打大仗、打硬仗、打惡仗,不僅譽滿華野,就在統帥部毛澤東那裏也是老早就榜上有名,因而譚震林稱譽葉飛為「梅蘭芳」則是名實相符的。

葉飛領受了重任。華野以獨立師加強了一縱隊;在戰役發起的前一天,膠東軍區又升級2個團到一縱經過一場血與火的搏殺,並付重大代價後,一縱在葉飛指揮下終於把七十四師從敵人第一線的8個整編師中「刻割」出來。在1947年5月15日的晚上,陳毅司令員打來電話:「葉飛,無論如何要在16日拿下孟良崮」陳毅並親自授權葉飛統一指揮華野第一、四、六、九縱隊總攻孟良固陳毅下了破釜沈舟的決心,指示葉飛:「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那怕拼掉兩個縱隊,也要完成任務!舍不得珍珠換不到瑪瑙。」葉飛又一次挑起千鈞重擔一縱隊和兄弟部隊不辱使命,終於在預定的時間內把紅旗插上孟良崮,把全副美械裝備的敵「王牌中的王牌」七十四師予以全殲。

勝利喜訊傳來,陳毅司令員詩興大發:「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而吃了敗仗的蔣介石不反躬自責,卻連連處分了湯恩伯、李天霞、黃百韜三名高級將領。

葉飛,軍中的「梅蘭芳」,在孟良崮這個特殊的戰爭舞台上,導演出一場精彩紛呈、光耀千秋的武戲,直追戲曲界的梅蘭芳,並被鐫刻在歷史的光榮柱上。

人們從上述別名、雅號中,全方位地看到一個真實的葉飛一個可親可敬的葉飛,一個功勛卓著而又品德高尚的葉飛。他是中國的英雄,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葉飛的名字,將像鄭成功、林則徐那樣世代流傳下去,受到人們的景仰、緬懷和傳頌!

2000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