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8年蔣介石敗逃台灣,因飛機超重卸下石頭大鼓,如今成鎮國之寶

2024-08-09歷史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總是那麽璀璨。

中國的眾多歷史愛好者們,流連於中國的悠久歷史之中,盡情品味其中蘊含的歷史之美。

事實上,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文化,還有許多琳瑯滿目的珍寶。它們不僅僅代表了那一段光輝的歷史,更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智慧,與巧奪天工的靈巧雙手。

然而,時間是殘酷無情的。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這些珍貴的寶物之中,有大部份都流散世界各地不知所蹤了,只有一小部份還頑強地留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對於這些現存的珍寶,我們更應該百倍珍惜。

在這之中,陳倉石鼓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鎮國之寶之一。作為在中國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國寶,陳倉石鼓從秦朝開始,就一直是中國歷史變遷的見證者,也是歷史朝代更叠的見證者。

自面世以來,陳倉石鼓就一直是各朝各代君王們的掌上明珠一般的存在。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珍貴的寶物,最終居然也沒能擺脫被遺棄的命運。

1948年末,三大戰役的結束之後,蔣介石戰敗之後無路可走,只能倉皇逃往台灣。

臨走之前,為了替自己將來的生活著想,蔣介石決定在走之前帶一些古董,以便他能夠在海峽對面吃穿無憂。

百般挑選之後,蔣介石帶走了一批十分重要的文物,透過不同的運輸方式運往台灣,陳倉石鼓就在這批文物之中。

蔣介石本來自信滿滿,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在即將要離開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

陳倉石鼓本應該透過空運的方式運走,可由於飛機超載,士兵們只能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沈重「大石頭」卸下來。

那麽,在陳倉石鼓身上,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陳倉石鼓到底珍貴在哪裏?

提到陳倉石鼓的出世,我們還要追溯到遙遠的唐朝。

公元627年的某一天,陜西鳳翔府的一位放羊的老人,像往常一樣帶著自己的羊群,來到山坡上吃草。

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老人將羊群們趕到了山坡上之後,自己就找了一棵大樹,來到陰涼的樹蔭下乘涼。

來到陰涼處之後,放羊老人意外地發現了在樹底下,有幾塊模樣奇特的石頭。經過老人初步判斷,這些石頭應該是花崗巖石。

雖說花崗巖石並不少見,可令老人迷惑不解的是,這些石頭形狀和普通的石頭極為不同,並非橢圓或者方方正正的,而是圓中有方,中部微微突出,高度約為三尺左右,形狀和大小更像是鼓。

稍微清理了一下石頭上的泥土之後,老人依稀辨認出了石頭上篆刻著某種文字。

可無論他橫看還是豎看,他都無法辨認出這些文字的真正含義。老人心中明白跟這塊石頭耗下去沒有任何意義,倒不如找一個真正有文化的人,過來看看。

第二天,老人帶著村子裏最有文化的讀書人來到了石頭面前,想讓這位讀書人破解一下,這幾塊石頭的真實奧秘。讀書人仔仔細細辨認了一番之後也傻了眼,他也看不出來這到底是哪種文字。

這之後,有關這塊石頭的訊息不脛而走,十裏八村的文化人,都紛紛過來嘗試一番,試圖辨認出石頭上的文字。

奇怪的是,這麽多讀書人,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認出石頭上面的文字。

石鼓的故事越傳越廣,來自五湖四海的古玩收藏家,都特意前往這裏一睹石鼓的容貌。可即便是在這麽多人的努力之下,石鼓上的文字仍然沒能夠得到破譯。

不少文人墨客,特地將石鼓上的文字拓下來互相傳閱,甚至還有附近的大戶人家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花大價錢請名家研究事故的奧秘,不過最終也沒能得到結果,石鼓的故事便成為了當地的「懸案「。

許多人把這幾面石鼓當作上天的恩賜,紛紛前來祭拜,石鼓的故事越傳越遠,來祭拜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有關石鼓的奧秘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曾經輝煌的唐王朝,此時猶如狂風暴雨中漂泊的浮萍,就連當朝的皇帝唐肅宗李亨也沒能幸免遇難,只能跟隨其他人一起四處避難。

就在逃難到雍城的時候,唐肅宗聽說了石鼓的故事,不由得對這個神秘的石頭,產生了好奇之心。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唐肅宗派下屬把這幾面石鼓帶到自己身邊,供他好好欣賞。

雖然這個任務十分艱巨,但是手下們不敢有一絲的怠慢,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石鼓從陳倉運到了雍城。

石鼓到了雍城之後,唐肅宗立刻召集了當地的文武百官聚集起來,一同破解石鼓的奧秘。

可結果最終還是讓唐肅宗大失所望,即便滿朝文武百官各個都是滿腹經綸,他們之中也沒人能夠辨認出石鼓上的文字。

不久之後,戰火燒到了雍城,唐肅宗只能再次逃離這個地方。

臨走之前,唐肅宗決定把這幾面石鼓一同帶上,可石鼓實在過於沈重,沒有辦法像其他物品一樣隨身攜帶,無可奈何之下,唐肅宗只能忍痛割愛,把石鼓留在了雍城野外的草地裏。

為了不讓石鼓被其他人發現,唐肅宗特意囑咐手下,把石鼓丟在草叢最深處最隱蔽處,如果有人問起石鼓的事,那麽就對外宣稱,石鼓早就已經被毀掉了。

公元806年,戰爭結束,唐肅宗試圖再次將石鼓找回來,為了能讓石鼓安全地被送到皇宮裏,唐肅宗特意委派了韓愈,來調查石鼓的下落。

大臣韓愈帶領手下們沒日沒夜地尋找,最後終於找到了石鼓的下落,把石鼓帶回到了皇宮。

可此時的唐肅宗,似乎已經不再關心這幾面石鼓了,所以只能暫時把它擱置在了一旁。

韓愈心思細膩,他意識到了這幾面石鼓的重要性,於是特意上奏折,請求皇上好好保護它們。

上奏之後,韓愈只能靜靜地等待皇帝的回應,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等就是八年。

八年之後,新任的鳳翔尹鄭余慶看到了漢語的奏折,他被韓愈的堅持不懈打動了,他也意識到了石鼓的重要性。

於是,在鄭余慶的堅持之下,皇帝終於接受了他的建議,把石鼓送到了當地的孔廟裏保管。

可經過了八年的風吹雨打,石鼓失去了原有的光鮮亮麗,變得斑駁破舊。

在孔廟保管的這段時間裏,十面石鼓其中的一面不翼而飛,只剩下了九面,並且失蹤的那面石鼓還是較為重要的一面。

戰爭的號角再次打響,輝煌的唐王朝最後還是走向了滅亡,在孔廟裏保存的這九面石鼓,也在戰火中不知下落,流落到了民間。

北宋王朝建立之後,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偶然間意外聽說了有關石鼓的故事,這個故事引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他決定派手下去民間,尋找石鼓的下落。

為了能夠找到石鼓,宋仁宗甚至不惜花了大價格懸賞。聽聞這個訊息之後,鳳翔當地的知府司馬池(司馬光之父),決定親自去尋找有關陳倉石鼓的蛛絲馬跡。

經過司馬池及其手下的不斷努力,終於找到了十面石鼓中的九面,可隱藏著重要資訊的那面石鼓還是不知所蹤。

面對高昂懸賞金的誘惑,司馬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偽造第十面石鼓。

宋仁宗看到司馬池獻上的石鼓,心裏十分高興,賞了司馬池許多的金銀財寶。

可當宋仁宗找到了專門研究古文化的文臣時,文臣一眼就看出了最後一面石鼓是偽造的,宋仁宗勃然大怒,立刻以欺君之罪的罪名,懲治了司馬池。

最後一面石鼓的故事流傳到了民間,大家都想找到這最後一面至關重要的石鼓,如果能夠把它獻給宋仁宗,那必然會換來飛黃騰達的好日子。

可想要找到最後一面石鼓,豈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茫茫民間尋找一塊石頭,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所以即便很多人眼饞懸賞的獎勵,最後也都是一無所獲。

1052年,北宋著名收藏家向傳師,偶然路過一個屠夫的家,眼尖的他立刻就發現屠夫家用來磨刀的石墩子,似乎看起來很不一般。

敏銳的他察覺出了,這個石墩子可能就是他苦苦尋找了多年的最後一面石鼓。

走近一看,果不其然。石墩子上的文字,因為屠夫長年累月的磨刀已經慢慢變淺了,可仍然有一部份文字,還是能夠依稀辨認出來。

向傳師把這些文字和他四處求來的石鼓文字進行對比,發現完全一致。

向傳師大喜不已,這珍貴的最後一面石鼓終於找到了,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立刻把這個訊息上報給了京師。

經過了多年的漂泊,十面石鼓終於再次團聚。

為了能讓石鼓上的文字保存更久,宋徽宗決定用金子填充石鼓上的文字。這樣做一來能夠讓文字更加清晰,二來能夠增加石鼓的珍貴性。

可宋徽宗怎麽也沒想到,這一舉動居然意外地保護了石鼓。

不久之後,靖康之變爆發,金人攻打宋王朝的時候,發現了這面石鼓。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石鼓的重要性,只看到了石鼓上的金子,所以他們把金子全都挖走,但是卻把石鼓留了下來。

1234年,禦史大夫王檝意外發現了石鼓,飽讀詩書的他,自然了解石鼓的重要性,於是他發現了石鼓之後,立刻把它們送到了孔廟保存,並委派了專門的人看管這個無價之寶。

此後,元明清三個朝代更叠,陳倉石鼓一直留在孔廟裏,安靜地見證時代的變遷和朝代的更叠。

可隨著清朝滅亡之後,事故的命運再次被改變了。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為了防止日軍搶奪中國的珍貴寶物,陳倉石鼓跟隨其他寶物一同被運往了南京。

經歷過時代的變遷,陳倉石鼓不再像以前那麽堅硬,它變得無比脆弱,如果受到撞擊,它隨時都有可能分崩離析。

考慮到陳倉石鼓本身的重量,專家們在運輸的時候費勁了心思,想法設法能夠在不傷害石鼓本身的情況下,將它平安地運到南京。

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許多的意外,不過好在石鼓還是平安地來到了南京。

然而好景不長,剛到南京之後,上海就淪陷了,位於上海周圍的南京也免不了被侵略,所以陳倉石鼓必須再次轉移到別的地方。

從北京到南京,從南京到武漢,從武漢到貴陽,從貴陽到成都,短短幾年裏,陳倉石鼓經過了幾番輾轉,雖然途中利用了許多種不同的運輸方式,不過好在專家們細心如發,石鼓並沒有被嚴重破損。

1945年,抗日戰爭之後。兩年之後,石鼓終於被送回了南京。

可陳倉石鼓的顛沛流離並沒有結束,抗日戰爭結束之後,解放戰爭爆發了。直到1948年,蔣介石意識到了自己大勢已去,決定逃往台灣。

在逃離之前,蔣介石決定攜帶一批文物離開這裏,陳倉石鼓就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考慮到陳倉石鼓的重量,蔣介石的手下決定用空運的方法,把這些文物一起帶走。

就在飛機準備起飛的時候,飛行員意識到了飛機上的重量遠遠超重了,已經影響到了飛機的正常飛行了。想要飛機能夠正常起飛,必須卸掉一部份重量。

飛機上的國民黨士兵,怎會知道這批文物究竟哪件是更珍貴的,所以他們決定拋棄看起來最重的陳倉石鼓。

就這樣,陳倉石鼓才能夠留在大陸,所有石鼓完完整整地團聚在一起。

陳倉石鼓的歷史,伴隨著中國歷史的更叠,它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珍貴的鎮國之寶。

陳倉石鼓的珍貴,不僅在於石鼓上的文字,更在於歷史沈澱留下的魅力。

正是因為有了歷史原因的加成,陳倉石鼓才顯得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