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後期,主席為何急電讓彭德懷回國?原因不是傷病

2024-04-22歷史

70年前,幾十萬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彭德懷率領下奔赴北韓,開啟了抗美援朝的悲壯征程。面對著實力比自己強上數十倍的敵人,誌願軍毫不畏懼,勇往直前。歷經三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誌願軍以超高的戰術水平胡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打敗了號稱「武裝到牙齒」的美軍。

硬生生地以血肉之軀在成群結隊的飛機大炮、坦克裝甲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最終,在人民誌願軍的努力下,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被壓制回三八線以南,迫使其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自此落下帷幕。

這一場戰爭,不僅打出了中華民族的氣性,更是打出了中國的國威。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邁入世界強國的行列,再不敢無視中國的聲音。

從實力上說,誌願軍此次的對手是有著「世界頭號強國」之稱的美國。不論是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中國都落後太多太多,這也導致了誌願軍整體的裝備水平都不高,而且原本蘇聯答應好的支援臨陣反悔,我軍形勢陷入被動局面。

加上早期中國沒有制空權,入朝後敵人對我軍後方補給運輸線實行空中封鎖,使得我軍本就艱難的後勤工作雪上加霜。恰逢彼時的北韓半島遇上了五十年來最冷的極寒天氣,前線誌願軍處境可謂舉步維艱。單就長津湖戰役來說,光凍死凍傷的就達到了三萬多人,比例高達五分之一。這種種嚴峻形勢考驗的不僅是在前線沖鋒陷陣的誌願軍將士,還有後方排兵布陣的總司令彭德懷。

其實,在接受命令的時候,彭德懷的身體狀況雖不至於到不良於行的地步,但是此前長年累月的戰鬥生涯讓他患上了嚴重的胃病、關節炎和痔瘡,常常疼得不能自已。

入朝後,彭德懷便再也顧不上自己的身子,開始了晝夜不分的忘我工作。面對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他沒有膽怯氣餒,而是花了極大的心思和精力去仔細研究敵人,力求能盡量避敵之長擊敵之短。

為了對戰爭作出更為正確的判斷和部署,彭德懷還時常親自去檢視地形,聽審戰俘等。除此之外,他還從第一天起就親手抓後勤工作。在形勢復雜艱難的異國戰場,上到健全機構發出改革體制,下到修建戰略運輸路線的勘察和施工,他都躬身力行親自過問,確保後勤運輸的及時和通暢。

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彭德懷一堅持就是一年多。醫生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提出要求限制其再熬夜,但無奈彭德懷一心撲在了工作上,常常不自覺便通宵達旦。長此以往,彭德懷身體每況愈下,日漸消瘦。

1951年8月,彭德懷的左額處長了一顆小腫瘤,起初他毫不在意。但隨著腫瘤越想越大也越來越痛,醫生懷疑這是癌細胞瘤,而且還是挨著骨頭生長的。在戰地現有的醫療條件下,無法輕易進行切除手術。

未免耽誤治療,醫生建議他盡快回國治療。可彭德懷還是不在意地說了句「沒關系,死不了。」後來眾人一再勸說,彭德懷也只是說讓醫生將瘤子割開一個口子擠掉膿液就好,他還說若是害怕由自己簽字負責。眾人無奈,只好集體向中央和主席發去電報,反映彭德懷的身體狀況。

周總理在接到訊息後立馬與毛主席商量此事,最終決定調陳賡去替換彭德懷,讓彭回國治病。哪成想,陳賡過去了,彭德懷卻依然不願回來,陳賡只好將情況再次反映回去,見此情況周總理知道,如果不以組織的名義,估計還是難以說動彭德懷回國。

所以,請示了毛主席之後,周總理以黨中央的名義給彭德懷發了電報,令其不得再繼續推遲,盡快動身回國。這回輪到彭德懷沒轍了。在中央電報的再三催促下,彭德懷見此時北韓戰局大致穩定下來,終於按指示回了北京。

回國前,彭德懷便預料到此次回去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病,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所以他動身之前便將工作完全交接了出去,還特地見了見後勤司令員。曾為了誌願軍後勤問題在中央會議上大發雷霆的他,對這邊著實放心不下。

此時的北韓戰場已經進入打打停停的談判階段,基本上不會再發生大規模戰役,誌願軍工作交由鄧華代理即可,反倒是國內的工作遇上了一定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軍委日常工作由誰來主持一直都是一個問題。

此前徐向前,聶榮臻,林彪等都先後負責過這項工作,但由於幾位領導在戰爭年代便已一身傷病,時下正處於國家成立之初,軍政工作之繁重使得他們日夜操勞,相繼病倒。無奈之下,周總理只好攬下重任。但周總理本來就肩負著政務院總理和外交部部長的工作,時間一長,總理也著實分身乏術難以兼顧。

彭德懷回國後,便立馬進行了治療。值得慶幸的是,他頭上的腫瘤並不是癌,而是積勞成疾的後果。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求重返戰場。

但考慮到北韓戰場和中央目前局勢,周恩來提議彭徳懷暫且不用回北韓,先留在國內出任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分擔下周總理手上的工作,負責處理軍委日常事務。

彭徳懷接到訊息後,還專程去找毛主席提過請求。他覺得自己不合適,如果要留在國內開展工作,他更願意像王震一樣,去搞農墾事業,想當個農業部長,經過考慮,毛主席並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其實,對於軍委工作而言,彭徳懷並沒有像他說的那般不適合。早在抗戰末期解放戰爭前期,彭徳懷就已經出任過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只是後來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延安,他才臨危受命,改任西北野戰軍的司令員,他的工作便由周總理代勞了。

此番他再次接手這項工作,便如周總理所言,是「物歸原主」而已。再者,建國之初,中國軍隊還有很多需要整頓和改進的地方,軍委工作十分繁雜。而彭徳懷此前在北韓戰場上就一直處於高強度工作狀態,所以現在再負責繁重的軍委工作也能更好地適應高壓狀態。所以,由他來負責軍委工作再適合不過了。

雖然彭徳懷在北韓戰場上只停留了一年半左右,但是他為抗美援朝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他能得到中朝兩國人民的敬佩和愛戴便能很好地說明問題。

在抗美援朝一周年之際,北韓曾給彭徳懷頒發一級國旗勛章,以肯定他在戰爭中所做的貢獻。面對諸多殊榮,彭徳懷始終虛懷若谷、樸素謙遜,總是以辯證的態度看待自己,認為自己功過各半,有成績也有錯誤。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無私無畏,鞠躬盡瘁,他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