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代洋貨是何時興起的,它對上海萌芽產生了何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呢

2024-01-29歷史

文|青磚

編輯|青磚

上海在過去號稱「十裏洋場」早在清代,就已經海納百川,相容並蓄,積極吸納西洋的文化和科學技術。

這不僅促進文化繁榮,經濟發展,還豐富了市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質。

隨著清代洋貨興起,它對上海設計萌芽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那麽,上海的戶農工商在這種文化下如何更新叠代的呢?

現在還保留著哪些獨特的清代元素的上海設計呢?

一 、上海繁榮商業的崛起

上海商業貿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天寶年間(742-755),華亭(今松江)商業開始興起。

南宋因長江上遊班塞,設市舶司。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設上海縣。經歷明清兩代,上海已成為「江海之通津(港口),東南之都會」。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上海開埠後,商業迅速崛起,萬商雲集,百貨薈萃。

光緒二年(1876)【滬遊雜記】謂,上海在明代「分自華亭,蓋濱海一小縣」,清代因「太倉之瀏河口淤淺,海舶改用吳淞(口)出入,於是漸臻繁榮。

道光季年五口(寧波、廈門、福州、廣州、上海)通商,中外互市,遂成巨觀」。

當時外洋巨舶停泊吳淞口外,航運已直通英國倫敦,德國,法國馬賽,日本(長崎,神戶,橫濱),新加坡甚至埃及蘇伊士運河等24個國家,潮溝上下疾駛數十裏如反覆掌。

峨(高) 巨艦捆載物販,往返萬裏若咫,當時上海興(起) 而香港又遜(稍差)焉,遠遠超過香港!

光緒三十三年(1907)【上海鄉土誌】謂「上海通商之初,僅有英,法美三國,各辟租界,以興商務。

後各國相率偕來,均沾利益,而商業日形於色,於是郊外荒涼之地一變為繁華熱鬧之場」。

「租界內康莊(大道)如砥(細石鋪就),車馬交馳」,西人馬車有雙輪四輪者,有一馬、兩馬者,其式隨意構造,宜雨宜晴,各盡奇妙房屋多為西式,軒敞華麗,有高至六,七層者。

鐘樓矗立,煙突(囪)如林。入夜則燈火輝煌,明如白晝。

上海商業甲於東求,不獨冠中國諸口岸已也,全年出口,入(進)口貨物價值約萬一千八百八十八余萬銀兩,商業可謂盛矣!

惟出口之貨以絲蠶,花茶為大宗;進口之貨以洋藥,洋貨為大宗其(進口洋貨之)數逾(超過)於出口之貨。

通商以後,外洋貨物「鱗萃於斯,光怪陸離,奇技浮巧,非(無)不心悅賞目,居民爭購用之」。

二、各種機械裝置

舶來的機械改變了長期封建社會沿襲下來的手工勞動方式,如同現在的網路,資訊時代改變我們的生活,產業和設計一樣。

【滬遊雜記】等記載洋貨機器制造百物,一日可抵十人或數十人工作,有縫衣,石版印刷,鉛版印刷。

繅絲,軋花,織布,造紙,切書、裁紙、訂書,開河,挖煤,打樁造輪舟,篩茶,調(配)茶等事,無一非機器所為。

縫衣(邊)機長僅尺余,可置幾案上,上有銅盤纖針一下置鐵輪,一足蹴木板,鐵輪自己旋轉。

將布帛置其上,針能引線上下穿過,細針密鏤,頃告成,可抵女紅十人。又有紡紗機,較土法所織潔而白各廠林立,以振華廠「雙象牌」,裕源廣「雲龍牌」為著。

三、消防車「滅火龍」

嘉慶十八年(1813)【滬城備考】記載,當時滅火機械稱「水龍」,系為一大木桶,有數人持鬥汲水入桶,可容納水數石(即數十鬥)。

桶內有錫管,直徑粗約5寸。桶的水門以銅皮為之,由數人激(開動)機器,其機一嘉(合)一張,並利用虹吸管原理,將水由錫筒升至細管處(稱鶴頸)。

其細管口向上聳有一人拽鶴頸,其水噴高可數丈余,能使之或東或鳧爆被西,或高或下,稱之為「救火第一器」。

但西人之消防車遠遠超過「水龍」,為金屬制,【滬遊雜記】記載,「每年夏、秋之間,或有該國大員來滬上者,西人消防隊舉辦水龍會」。

是夜消防車齊集黃浦難,各排定次序,居前者為「滅火龍」又稱「洋龍」,上紮作紙龍置車上,又旁懸五彩琉璃燈等,其後十余車裝飾如前式。

車接以皮管,長數十丈,使皮管尾端浸入黃浦江中。

數人開動「滅火龍」後,即能自動從黃浦江吸水,由皮管前埠處噴射而出,勢如驟雨灑空,滂沱四註。

其間有西人樂隊演奏,來觀者人如潮湧。「水龍會」由此成為當時滬上重大的民俗活動之一。

四、油畫、玻璃和蠟像

滬上粵(廣州)人甚多,大多從商洋貨,如油畫,玻璃,鑲嵌首飾等。康熙年間,廣州即為通商西洋的商港,荷蘭,西班牙、法國等商舶相繼前來。

乾隆年間,清高宗限定西洋商舶只準停泊廣州後,廣州更為繁盛。道光年間上海通商後,上海遂取代廣州而為東亞大商港,於是粵人紛紛來滬經商,或開設工廠。

粵人仿西洋畫法,以五彩油畫山水,人物,或大型半身肖像,僅人物面部約六七寸,神采儼然,且可經久。

中國在西周(公元前1066—771年)已有琉璃,但玻璃來自外洋。玻璃可鑲於窗框,可制燈罩以及各式器皿。

玻璃鑲之於窗框或屏風,頓覺居室放大而光明,一塵不染,較之縐紗裱糊等實有天壤之別,西人見銷售廣大,可從中牟利,因於浦東設廠制造。

粵人亦在滬專收舊玻璃後入爐熔化,如法制成各式燈罩,器皿,有的五色相宜,尤覺晶瑩奪目,新奇可愛。

民國二十四年(1935)【上海縣誌】記載,閘北中興路有公益玻璃公司,專售玻璃器皿等。

煤氣燈,電(氣)燈也很時尚煤氣燈俗稱自來火,在滬外國戲園的戲台三面環以看樓,戲園的頂部為穹式,上列煤氣燈,如菊花形,火光四射,朗澈如晝。

黃浦灘(外灘),大馬路,四馬路等繁華處十字街頭,皆最立高柱,上安裝電(氣)燈,照耀如一輪明月。

戲園中亦用此燈。此外,【上海鄉土誌】等記載,玻璃器皿可以置諸幾案間,其價甚昂,開始人亦罕購。

蠟像以英國為著名。南市寶善街某西人(估計為英國人)以蠟制成人像,他借鑒中國古代針灸鑄銅人像其蠟像的臟腑經絡皆全,男女各一具,置於室中,任人詳觀。

俾能知曉身體所具器官位置之次第,呼吸之通塞,氣管血脈營衛分明。

五、樂器和玩具

樂器有笛、鼓、絲弦(約為小提琴)、八音琴等。玩具有烏音盒、八音盒、金屬機動玩具等。

光緒三十一年(1905)【繪圖遊歷上海雜記】稱,「寶善街某洋貨店有一鳥籠銅質而鍍金,中貯一金屬制鳥禽,翠羽斑斕,遠望之無不以為活物。

籠頂部有微(細)絲直貫鳥項(頸)間。因其絲甚細,無色無形,人雖不能見而堅韌異常。旁有機關,一換(扭轉)之,鳥即振翅翔鳴,盤旋於籠之四周,其聲(如鶯),睛光灼灼」。

「復換機,鳥即飛回原處,停立如前」。

金銀首飾清代,上海首飾分為本幫和粵幫。「本幫」即上海本土幫,尚純色,註重分量,一般為素金首飾,不施任何裝飾,款式陳舊。

「奧幫」即廣州幫,為廣州匠師所制,大多為鑲嵌珠寶首飾,因受西洋風格影響,故又稱洋鑲,講究式樣、造型,裝飾性強,花色品種變化快,一時風行。

清代,上海金銀首飾名店有品珍,振昌珠寶店,以後又有裘天寶、鳳祥、鳳祥德、方九霞、楊慶和、老鳳祥、老慶雲、寶成、景福、費文元、慶福昌等銀樓。

著名的老鳳祥銀樓創辦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最初在南市大東門,規模較小。

光緒二十二年(1886),遷至南京路望豐路(今山東中路)後,聲譽漸榮。1930年,老鳳祥啟用「丹鳳」商標。

1930年至1940年,上海約有200多家銀樓,從業人員多達五千人!

老城隍廟舊校場,障川路(今麗水路)有天發,仁昌祥,德康祥、振昌,楊天祥、恒昌祥等11家銀樓,成為上海著名的珠寶匯市。

清代,租界中有專門仿西式首飾者,均為粵人所設,價格尤貴。

六、西式服裝

乾隆五十九年(1794),寧波鄙縣裁縫張尚義因生計維艱,改業在海舶燒鍋爐,充當火工,偶遇海難後漂流至日本橫濱。

他憑裁縫技藝,寄居橫濱碼頭為日本船員縫補衣服,後又改學西裝,並在橫濱創辦福昌西服店,客戶多為荷蘭等國洋人。

因為洋人頭發金黃,中國史籍稱為紅毛番民間亦稱紅毛人,遂稱其西服為紅毛服裝,其匠師即稱為紅幫裁縫。

光緒十七年(1891),寧波奉化王立華在日本學制西服後歸鄉,後又攜子王才遠在南京東路782號開設榮昌祥(呢絨)西裝號,從業者100多人。

光緒十二年(1896),奉化江良通又在南京西路開設和昌(呢絨)西服號辛亥革命後,榮昌祥首次為孫中山先生設計制作中山裝。

融合唐裝和孫中山先生提供的日本陸軍士官服裝於一體,可稱中外合璧,名揚全國,流傳至今。

民國初期,寧波在上海開設的西服店有榮昌祥,王興昌,王榮康王順泰,裕昌祥,洽昌祥等100多家大多集中在南京路,由此紅幫(由於多為奉化人,故又稱奉幫)裁縫譽滿申城。

目前,上海著名的西服店有培羅蒙,亨生等,其中培羅蒙創始於民國十七年(1928),亨生創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其裁縫世代相傳,大多為寧波人。

現在,亨生所制西服意在創新,結合當代社會人們休閑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稱為「少壯新潮派」。

民國二十六年(1937)德籍猶太人列西納因躲避法西斯迫害,途經蘇聯,輾轉來到上海。

他在南京路泰興大樓開設女式西服店,以家鄉的「Bong Streets」為店名,稱為朋街女子時裝店,也頗受歡迎。(圖1-3)

七、絨線編結和絨繡

中國以絲綢為名,而西洋則以羊毛、絨線、呢絨為名。洋行在上海出口絲綢、茶葉、進口絨線、呢絨、珠寶等洋貨,一進一出,其利最薄(大)。

進口之絨線俗稱洋線,供應富裕市民編結服裝,或作為絨線之原料。

絨繡來自西洋,即在堅硬的網眼布上用五色絨線繡制圖案,制成拖鞋面,手提包、靠熱、沙發套、眼鏡盒套、信插、粉盒套等,並再出口海外。

當時經營絨線,花邊的洋行和廠商主要有謙禮洋行以及美華花邊廠中國花邊廠等。

1935年,創立恒源祥絨線商店,直至今日。西洋的絨線由日用品提高為藝術欣賞品,這是上海的功績。

著名的絨繡藝術家劉佩珍(1922-)13歲便在中國花邊廠,美華花邊廠工作,後來從事絨繡。

1943年,她繡制「高爾基像」一鳴驚人,為上海絨繡藝術品之創始。以後又有高婉玉(1913-),張梅君(1924-1986)等,

絨繡現在已成為上海著名的手工藝品,並經常作為國家級貴重禮品饋贈給國家元首。

絨線編結約始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當時英商博德榮絨線廠為了推銷其蜜蜂牌絨線,附贈絨線編結書刊,供富裕婦女們學習。

一時之間,貴婦、淑媛編結絨線服裝自己穿著成為時尚。著名絨線編結家黃培英(1913-1983)早在1928年便開辦培英編結傳習所,並應聘在麗華公司和電台講授編結技法。

1933年,出版【培英絲毛線編結法】,由其族(表)兄,社會知名人士黃炎培題寫書名書中還附有胡蝶,周璇,陳燕燕等電影明星的絨線著裝。

萬人爭購,發行竟多達30萬冊,轟動滬上!

馮秋萍(1911-)也是著名的絨線編結家,她在1934年後受雇於裕民、中國,義生泰,恒源祥等絨線廠商。

在電台和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等傳授絨線編結技法,後又開設秋萍編結學校,其芳名當時在上海家喻戶曉。

1957年,她制作的「孔雀開屏披肩」雍容華貴,後贈與蘇聯元首伏羅希洛夫。以上呈現在我們面前是一幅清代洋貨影響上海的絢麗繽紛的畫卷。

結語

當時洋貨銷售大多在大馬路(今南京路),法馬路,寶善街等處,入夜燈火輝煌,通宵達旦。有所求購者,咄嗟(喝)立(即)辦(理),頃刻之間,千金赤(空)手可致(得)。

洋貨貿易唯憑通事(約為譯員兼經紀人,多為粵人)之言。洋貨業公所(行會)在晝錦裏(一說約今山西路)。大馬路等尤為洋商聚集之處。

同治三年(1864),德商在洋涇浜三茅閣橋(約今延安路,江西路)開設鐘表店,經營鐘表,首飾,珠寶,銀餐具等,後取名為亨達利鐘表店,取中國「財運亨通,利達三江」之意。

溥儀曾經在該店訂制結婚所用玻璃鏡梳妝台兩件,系德國制造,同治九年(1870),法商弗雷雷斯(Sennet Freres)亦在大馬路38號開設珠寶鐘表店。

誠然,時光流逝,往昔遠不如今日。現在,上海已由清代道光年間的東南之都會一躍而成為著名的國際商業,金融大城市。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居全球第一,貨櫃吞吐量居全球第二。各國富豪、商賈、文人、明星等雲集於此。

在當前文化創意產業方興未艾之時,上海理應繼承傳統,在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的歷史長河中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再立新功!

當然,學習外國並不等於全盤西化,在清代洋貨影響的同時,屬於上海自己的設計初萌,如絨繡、中山裝、首飾等前人已有的範例,這就不必筆者贅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