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武昌起義能夠成功,比中百萬大獎還要難

2024-06-01歷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小小的一枝革命火種燃起熊熊大火,徹底點燃了中國推翻清朝統治的燎原之勢。世人皆知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起義,迅速攻陷武漢三鎮,掀起餓殍千裏的波濤。然而在這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背後,卻暗藏著諸多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細節。武昌之役竟是被當時人視為"絕無勝算"的一場賭局,革命黨人為何孤註一擲?是怎樣的一系列環境和契機讓他們最終獲勝?這場起義的成功是否純屬僥幸?對當年的情形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一、風起雲湧,百萬雄師壓境

1911年前後,中華大地上風雲變幻,群雄並起。清王朝已是強弩之末,建立於1644年的滿清王朝統治中國近三百年,可謂是一代壓迫一代人。清朝王室擁有遍布全國的官兵數十萬人,其中包括精銳的北洋新軍、鑲黃旗軍、廣東陸軍等正規軍隊。武力雄厚之外,清王室更憑借著根深蒂固的帝制思想,在全國擁有百萬吏治體系,張開無數狼爪般的鐵腕統治。

面對這股滔天勢力,挑戰它的革命黨人卻是卞小小的一撮之力。革命黨中堅力量主要由孫中山、黃興等人領銜的同盟會黨人組成,後來加入了一些民主黨派和資產階級團體。但總體上,他們人數稀少,遍布全國各地的革命黨人總數約為萬余人。更可怕的是,這萬余革命黨人中大都貧困潦倒,家無恒產,手無縛雞之力。他們高喊推翻清王朝的口號,卻是一文錢也拮據,槍炮彈藥更是南柯一夢。

在當時看來,革命黨人要推翻百年根基深紮的清王朝,無異於一支螻蟻想撬動泰山。曾幾何時,總有過激分子在全國各地發動過多次起義,卻全軍覆沒,損失慘重。其中黃花崗起義,徹底摧垮了革命黨人的骨幹力量,引導者孫中山更是戰火重重,含辛茹苦掙紮求存。

面對強敵環伺,革命黨決心孤註一擲,再次舉起旌旗直搗黃龍。1911年10月,武昌成了這輪新起義的策源地。然而,透過歷史的塵埃,我們看到事情的開端並未如革命黨人虔心所願。

二、驚濤駭浪,一波三折血淚仇

清王朝鐵蹄下,汗馬無數,革命黨人屢戰屢敗,傷殘滿目。1911年之前,全國各地已先後爆發過多場為推翻清朝而發動的武裝起義,然而這些激流勇進的吶喊,最終盡皆黯然無光。

首先是1907年12月的黃花崗起義,震驚中外的一幕在廣州打響。時年孫中山先生傾力號召,集結了黨羽武裝千余人,與清朝駐軍決一死戰。不料清軍兵多將廣,開場不久革命軍便潰不成軍,骨幹盡出,據統計死傷達三百余人。孫中山更是陷於黃花崗血戰中,遭受重創,萬幸逃脫生天。當時他感慨"吾黨菁英,付之一炬",可見革命黨心血力破的重創。

此役過後,暫時止住了黨人的銳氣。但屈辱如泉水,反而激蕩出新的浪潮。1910年4月,廣東再起嘩變,黃禍、楊鳳繼黃花崗之後,再次呼籲三振河漢推翻滿清。不過這次的武裝無異紙上談兵,根本未能打響一槍一砲,便早早宣告夭折。

到了1911年春,氣數將盡的清王朝統治當權派氣焰仍在。這年4月27日,革命黨人被肅清了濫發傳單的罪名,驅趕出境並全面取締,與此同時在廣州爆發了一場令人鮮血淋漓的武裝暴動。孫中山親自督陣,選定了中山大學為起義所在,力圖突然暴起奪取整座城市。然而迎接黨人的,是清軍咆哮的野獸。雙方激戰多日,暴動如入池魚被徹底撲滅,革命黨死傷數百人,損失慘重無比。此戰中,革命黨的精銳盡出,從此元氣大傷。

革命何其艱難,溪水復逆而行,白雲又何時可禦?但滿清王朝雖然強盛,卻是從上而下布滿了腐朽。積重浮躁,茍且偷生,它正急劇失去民心,到了即將被推下神壇的最後時刻。在這危機時刻,武昌成了革命黨臨門一腳的首選。

三、勝算渺茫,臨危決然一搏

1911年10月,武昌城內一觸即發。革命黨人在此地重新集結旗幟,決心最後一搏。但是,他們手中根本沒有任何翻身仗的資本。

革命黨在武昌只剩下區區二十余人,大多貧苦潦倒,身無分文。他們唯一的資金來源,就是孫中山從美國募捐的三萬余元。面對滿門兵將臨窗的清王朝,這點可憐的銀錢根本無力購置足夠的槍炮彈藥。而更為致命的是,武昌城中紮根已久的清軍卻是萬人遙遙領先,他們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和大量軍火儲備。

在這種明顯力量失衡的情況下,革命黨的號召很快陷入了冷場。他們曾想發動群眾,卻無人理睬。畢竟在當時,武昌城中的大多數老百姓並不理解推翻清朝的急迫性,對這場"革命"更是無動於衷。面對如此艱難的形勢,革命黨最初準備的種種行動無一成功。

就在革命黨萬分仿徨之際,一場爆炸卻為他們帶來了意外的轉機。1911年9月,武昌起義的先鋒隊成員在秘密制造炸藥時不慎引發了爆炸事故,聲響傳遍全城。清軍很快將具體作案者一鍋端,並順藤摸瓜掃平了革命黨的所有基地,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黨員名冊等極為關鍵的資料。

這無疑是當頭一棒,全盤皆輸。革命黨的機密行動盡數暴露在陽光之下,情況看似萬分危急。但反過來看,這一系列事件也為革命黨"逼上梁山"——地步。身無分文、群眾冷漠、清軍壓境,他們別無選擇,唯有拼死一搏。歷史賜予他們與清朝一決生死的機會,也給了他們最後的背水一戰機會。

革命黨的武裝力量究竟源自何處?此前沒人預料到,一小股軍隊的加入竟然成為了武昌起義成功的關鍵因素。在起義爆發前夕,一支駐武昌的新軍連隊搖身一變,加入了革命黨的陣營。這不僅為革命黨補充了近500名軍人,更重要的是他們為起義提供了大量槍支彈藥。在這個急轉直下的關鍵時刻,革命黨人終於扳回了一局。雖然形勢依舊嚴峻,但他們已不再是赤手空拳、寡不敵眾。是啊,起義的江山易改,本領祖宗難求,幸好有這支新軍加入,否則革命黨連打響第一槍的勇氣都會被徹底扼殺。

但是,緣何這支旅順口新軍要與革命黨聯手?斷然不是他們對革命理念的認同,而是被清政府逼到了絕境...

四、狡兔三窟,背水一戰救贖

面對清軍壓境,革命黨原本一錢難守。而在這最後關頭,一支陸軍新式旅順營竟加入革命隊伍,成為革命黨意外的救星。事情還要從1911年9月說起。

當月,清政府為了檢閱駐紮武昌的部隊,特地從北京調來了一批欽差大臣。其中權力最為驕橫的,莫過於奉命視察旅順營的馮子雲和馮子材兩兄弟。他們一來武昌城,便對新軍百般打擊報復,處處挑釁。

旅順營原是清政府訓練有素的新式陸軍,由德國軍官耗費多年心血親自訓練,是一支實力頗強的部隊。可在馮子雲、馮子材的脅迫下,旅順營受盡了摧殘和淩辱。清政府為了征服這支倔強部隊,不惜使盡了種種手段。

首先是限制新軍的活動,不準他們離開營區,不準夜間外出。一旦有違反者,必遭到毒打和監禁。其次是對他們斷絕全部經濟來源,拖欠軍餉數月不發。旅順營不過是一支新式部隊,根本無法自給自足。清政府的手段別有用心,就是要將這支兵力削弱到毫無戰鬥力。

連綿的折磨下,旅順營營長李永祥決定臥薪嘗膽、翻身反抗。他暗中聯絡革命黨,期望革命黨一旦爆發武裝起義,自己就可以乘隙帶領部隊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加入革命軍的陣營。

1911年10月初,天時地利終於到來。李永祥獲報,革命黨已準備就緒,隨時可發動起義。10月9日深夜,他先行率領一小股親信武裝闖出營房,攻打武昌城中清軍的武器庫,為革命軍開辟一條生路。第二天拂曉,武昌全城震動,四面響起炮聲隆隆。這時,革命黨吹響了反攻的號角,旅順營隨即全體加入了起義的行列。

雙方自10日拂曉開始激戰,鏖戰在武昌城內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

革命黨占據了武漢的制高點,清軍則死命憑壘作戰。雙方往來炮火,槍林彈雨,直至10月13日,革命黨最終控制了武昌城的全境。這場鮮血淋漓的大戰,給清朝的實力狠狠一擊。西北方向的皖軍李鴻章恐嚇不從,也因此使得革命軍獲得了寶貴喘息機會。起義的火種就這樣從武昌城燎原,迅速奪取了武漢三鎮。

旅順營臨危決然,與革命黨合力一擊將清政府逐出武昌城,從而為辛亥革命掃清了最大障礙,這不啻為創立中華民國發軔的關鍵一役。武昌起義雖為全國反清鬥爭掀開序幕,但能否最終一統天下?革命黨人還有更多艱苦卓絕的戰役等待著。

五、浴火重生,風雨同舟驚心動魄

武昌起義雖然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但要徹底推翻清朝這座擁立近300年的鋼鐵政權,仍任重道遠。革命黨在激戰過後只控制了武漢三鎮,清軍在全國其他各省仍大量駐紮,氣焰尤在。要啃下這頑固骨頭,革命黨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就在武昌城中一片狼煙四起之際,華北地區的軍閥彭家駒已聞風而動。他率領萬余清軍火速向武昌逼近,意欲付之一炬。陷入重圍的革命黨情勢危急,正當決死一戰的準備之際,湖北地區的督軍張紹曾和安徽大戶臧式毅出人意料,雙雙倒戈相向。

張紹曾本為清軍重臣,統帥湖北八路軍數萬大軍。他借機擁兵自重,號召臭旗下全線清兵易幟為民,並迅速控制了武漢三鎮。穩坐大權之後,他主動與孫中山等革命黨聯手,為攻打清廷提供了堅實威懾力。

至於臧式毅,其家族世代為安徽紳商,掌控浙皖一帶的經濟命脈。他見形勢所迫,將巨資悉數撥給了革命黨,支持了武昌起義。有了臧氏富甲的鼎力支持,孫中山方可集中全力進行軍事鬥爭,不用過多分心向各地孤軍募捐。

軍閥和豪商的突然加盟,無疑是革命黨一大助力。然而,僅憑這點還遠遠不夠。清廷雖然元氣大傷,但全國各省仍部署重兵把守,再加上遍布全國的禦林軍等精銳部隊,決計不能掉以輕心。為連線各路革命勢力,革命黨於是積極擴張範圍,號召全國各地響應。好在武昌城破天荒的勝利,給中國百姓民心裏註入了不少革命熱火。江蘇、安徽、四川等地民眾接力群起響應,掀起規模空前的推翻清廷運動。

此時滿清王朝已潰不成軍,上下層層叛變。但清帝愛新覺羅溥儀仍不願接受事實,囚守在紫禁城內強撐最後的統治。他奮力調遣各地駐軍,進犯陜甘、直逼廣州、包抄東三省,意圖以武力重新鎮壓。雙方於是在全國多路交火對峙,你來我往,難分難解。

就在軍事僵局難解的關鍵時刻,許多無奈目睹亂世的文人墨客挺身而出,奔走呼籲和平談判。王國維、梁啟超、章太炎等著名人士更是不遠千裏,屢次請命畫野驢,企圖促成和局。一度陷入兩難的雙方終於冷靜下來,決定摒棄武力化解紛爭。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清帝溥儀在離開紫禁城前,正式宣布退位。一段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就此徹底結束。中國近代史翻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