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關記憶05|長春大馬路是如何建起來的?

2024-06-03歷史

大馬路是長春官方修建的第一條街路。

那麽,清政府為啥下令要修建大馬路呢?

一種樸素的情感,集結民間力量對抗日本的野心。

1907年,清朝朝廷下令,決定修建商埠地大馬路。

這條大馬路,就是今天的南關區內的大馬路。

之所以修建這條大馬路,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被迫通商。

1905年,日俄戰爭後,根據【樸茨茅斯條約】,俄國將長春以南的東清鐵路移讓給日本。同年12月,日本為了擴大在「南滿」的特權,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善後事宜正約和附約】,附約中規定,開放鳳凰城、遼陽、新民屯、鐵嶺、通江子、法庫門、長春、吉林、哈爾濱、寧古塔、琿春、三姓、齊齊哈爾、海拉爾、璦琿、滿洲裏等16處城鎮開埠通商。1906年,吉林西路兵備道開始籌劃長春開埠事宜。次年1月14日,吉林將軍達桂奉命在長春開埠,並舉行了開埠儀式,長春的一塊新城區——商埠地,在「滿鐵」長春附屬地和長春老城之間開建。

清政府迫於形勢,為了跟日本人抗爭,宣布開始擴建大馬路,安裝路燈,吸引商號,共建商埠地。

第二、暗地抵抗。

長春被迫通商後,清政府也想利用民間力量,積極抵抗日本向南擴充套件的步伐。因為,這塊地已經具備濃郁的商業氛圍。

西路兵備道動員高管和巨商出資成立「興業公司」, 透過政策和行政手段,吸引老城區的商業、劇院、妓院的設施集中到商埠地發展,幾年時間內就把北門外以往的荒涼之地變成了長春當時最熱鬧的繁華之地。

大馬路本來已經有雛形。

當時,人們稱全安門到三道街路段稱為南大街,而由三道街到二馬路(永興門)路段稱為北大街。大馬路就是將南北大街連起來,重新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商埠大馬路。

後來,在大馬路沿途,自北門開始陸續修建了六條東西走向的馬路與大馬路交叉,並分別命名為二馬路(現長春大街)、三馬路……直至七馬路。此後,又形成了與大馬路成直角的四條街,也就是今天的頭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

1913年左右,大馬路已經是一個很繁華的商業區了。

大馬路頭道街為玉器街市,二道街為日用百貨,三道街是瓜果市場,西三道街有錢莊,其間有鞋帽、服裝、糕點等商鋪,伴隨著說書、賣唱、雜技等民間藝術,還有書店、酒館、茶館、浴池、理發店及影院。

最繁盛時這條馬路薈萃了長春著名的商號、店鋪,如早期的玉茗魁、益發錢莊、協和商場、南世一堂、達仁堂、大陸書局以及後來的泰發合商場 、振興合商場(原東北商場舊址)等。在大馬路兩側,著名的商號有源泰、同興茂、中原洋行、集升齋、亨達利、義和謙、鼎豐真等。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和1933年溥儀來長春當偽滿皇帝的時候,商埠大馬路已經繁華到可以跟日本人抗爭。晉商、魯商、徽商都到這來做生意 。

偽滿洲國「定都」長春後,城市規模急劇擴大,日本人大批湧入,也改變了商業格局。在日本政治掌控和日本商品的沖擊下,長春的民族工商業陷入畸形發展怪圈,糧棧、雜貨店、車店和旅店迅速增多,其他行業則日漸蕭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此時長春的百行百業,除水、電和糧食加工業外,全部停產。時局動蕩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居民購買力下降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許多工商業者把大筆資金轉移,以至於長春解放後,民營商業恢復發展舉步維艱。

解放後,從1953年起,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此後大馬路逐漸形成了以國營單位為主體的商業街,主要經營日雜、鞋帽、服裝等,飯店、旅店、照相、理發等飲食服務行業也興盛起來。

20世紀90年代以後,重慶路、長春站前、紅旗街、桂林路四大商業集聚區逐步轉變為長春市的中心商貿區,曾經稱霸百年的大馬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至今仍保留著相當數量的近代、現代文化建築。

整理:每日漢字

出品:一點資訊吉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