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這個英國人,他說他愛上了中國,半輩子都在為中國歷史正名

2024-02-03歷史

「魯小姐,為什麽中國在科學發現方面,成就如此之少?」

在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張餐桌上,一位英氣勃發的英國教授這麽問他的一位中國學生,這位教授絕非是在試圖羞辱來自中國的「魯小姐」,在上世紀30年代左右,英國學者對中國科技史的普遍看法其實都是這樣。

「請問教授,您讀過多少中國書?您對我們中國了解多少?您憑什麽斷言中國在科學發現方面成就很少?在古代中國,科學和文化方面的許多成就遠遠超過西方,而且有些發明諸如造紙和火藥,至今都對世界文明產生著重要作用……」來自中國的學生魯桂珍,也就是剛剛英國教授口中的「魯小姐」這樣回答道。

魯桂珍

從說話的語氣來看,她確實有些生氣了,坐在對面的英國教授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沒有想到,自己看似平常的一句提問居然激怒了自己的中國學生,在聽完魯桂珍對中國古代科技的一些簡單講解後,他明白自己在這方面確實是才學疏淺了,急忙向魯桂珍道了歉。

這位英國教授名叫約瑟夫·尼達姆,但我們後世通常喜歡稱呼他的另一個名字——「李約瑟」。他原本的研究方向是生化胚胎學,而剛剛他與魯桂珍的對話為他沈悶的研究室裏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從此她他與中國便有了不解之緣,用李約瑟的話說:「這次談話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路線。」

不解之緣

李約瑟早年跟隨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霍普金斯學習生物化學,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年紀輕輕的他就被劍橋大學聘為了學校裏的高級講師。31歲的他出版了奠定他學術地位的巨著——【化學胚胎學】,建立了一整個學科體系。這本書的出版讓李約瑟在劍橋大學有了很大的名氣。如果這位教授將他的後半生繼續奉獻給生物化學,他或授權以因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或是生理及醫學獎。但誰也不會料到,他在自己的科研事業如日中天時,卻走向了另外的一條道路。

在剛剛那次談話之後,李約瑟開始了對漢語的潛心學習,他驚喜地發現,單單一個漢字,裏面就有很多的文化講究,他決心要把這門語言學好,每天的生物學研究之余,學習漢語成為了李約瑟最大的興趣愛好。在這個過程當中,李約瑟深入了解了中國古代的那些科學技術成就,完全改變了自己之前認為中國科技落後的看法。在得知中國人將寫字美觀也看做一種藝術修養時,他又潛心學習起了中國的書法。透過一筆筆的點橫撇捺,李約瑟第一次感受到了東方那個的文明古國的深邃文化,深深地為中國這個以往看似神秘的國家而沈迷。他在日記本中寫道:「我愛上了中國,愛上了整個中國文明」。

1937年,侵華日軍在南京發動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李約瑟得知這一訊息後憤恨不已,南京是他的學生兼老師——魯桂珍的故鄉,再加上他本身又是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心中的怒火自然難以遏制。他去往倫敦遊行,手中拿著寫著:「援助中國,聖誕節不要買日本玩具」口號的旗幟,並且他還曾給各家報社寫信,呼籲英國社會關註中國危難的處境,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來支持中國。

侵華日軍為了抹殺中國的文化,多次派出飛機對中國的院校進行定點轟炸,這迫使中國的許多沿海院校都遷移到了內地,在這危難之際,英國民間自發組織起了一個隊伍,要前往遙遠的中國,看看那裏的院校缺少什麽、有什麽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助。

當李約瑟聽說這個訊息後,當即主動請纓要參加援華隊伍。當時的李約瑟正處於科研事業的黃金期,得知李約瑟計劃去中國,劍橋大學裏很多教授和學生都對他進行勸阻:你一個德高望眾的生物學教授,為什麽要放棄劍橋的舒適環境,去往那個此時正戰火紛飛的國度?可這些言語都沒能勸動李約瑟,他仍舊邁出了自己此生最不後悔的一步。

東方之旅

1942年年底,李約瑟緩緩地走下了飛機的舷梯,映入他藍色眼睛的,正是他熱愛了多年的中國。但是,面前的這幅景色與他之前期待的景象卻略有不同,那個輝煌、強大的國家。如今卻因為戰爭變得破敗不堪,這景象讓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陣悲痛。可在這殘破的環境當中,李約瑟也察覺到了令他驚喜的東西:

在這裏,古老的筒車正在灌溉著土地,為貧瘠的土地滋潤出新的希望;靈活的算盤在店員的手中維系著貿易的公平、牢固的石拱橋支撐著人來與人往。這些曾在書本中記載的事物,如今都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自己眼前。隨著對這些古老工具的深入觀察,李約瑟愈發開始敬佩中國古人的智慧。

他隨後去往了位於昆明的西南聯大,昆明有著「日光城」的美譽,可如今這裏的天空沒有日光,只有時刻潛伏著的空襲危機,進入校內參觀的他發現這裏連一座防空洞都沒有。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教室房間內有一些桶,不知道放在那裏是用來做什麽的,一問才得知,當學生聽到空襲的警報後就要逃到山上,在逃走之前,要先把珍貴的實驗儀器裝到這個桶中,這樣就可以保護儀器不被炸彈崩出的瓦礫損毀,李約瑟聽後大受震撼,被中國學子堅韌的求學態度而深深感動。

到訪李莊的同濟大學時,李約瑟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生物學家童第周,童第周在留學時,曾因為出色的操作技術而被李約瑟認識。在看到童第周在中國的實驗環境時,李約瑟大為震撼,一個破舊的木桌上擺著幾只簡陋的燒杯,夜晚唯一的光源只有一盞氣味刺鼻的煤油燈,桌上的唯一一台顯微鏡是童第周夫婦借錢從地攤上買來了。童第周的薪水低的可憐,他們父妻二人兩年的薪資加起來,還不夠桌上這台顯微鏡的價格。而就是在這般簡陋的環境當中,童第周居然與歐洲的國家一流實驗室在同時間取得了同樣的研究成果。

童第周

中國學者們那堅毅不拔的品質令李約瑟非常感動,他已經徹底迷戀上了中國,無論是這裏的風景還是人文。並且他也自發的想要為這個正處於苦難中的國家做一點事情。

李約瑟每走到一處,除了研究當地的科學技術以及風土文化以外,還會去設法解決中國科學家的圖書與裝置缺乏問題,當時許多的中國人並不了解自己國家曾經輝煌的科技成就,為此,李約瑟在中國各地做了上百場的演講,他的演講只有一個主題,就是中國的科學技術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在李約瑟繪聲繪色的演講當中,人們除了了解到中國古代諸如指南針、造紙術等成就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之外,也知道了中國近些年來研制出的疫苗、無線電產品也紛紛被英美投入了使用,而且都在二次大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李約瑟也將要跟隨援華的隊伍回到英國。

3年期間,李約瑟共計向中國捐贈了6000多本書籍,價值6萬多英鎊的實驗裝置,這龐大的數量令人瞠目結舌,很難想象一位來自外國的友人,甘願耗費自己如此之多的精力來改善中國的科學事業。他在重慶建立的中英科學合作館將國內學者的138篇論文刊登到了國外的期刊,讓他們的學術成就能夠被世人所了解。他資助了67名中國學生赴英留學,這在當時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呢?自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至日本投降的九年之間,中國公費、自費前往英國留學的人數總共才310人,而李約瑟一人就資助了67人。

此時的李約瑟心中還有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正等待著實作,在中國的這段時間,他把中國的大江南北都走了一遍,深入調查了中國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成就。他在中國看到了水磨,深入研究後才知道這項技術是從中國傳向全世界的;他在中國看到了馬車,於是對中國古代馬駕車系帶的方法進行了研究,才知道西方盛行的護肩挽馬法也是由中國傳入的。這種方法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馬匹的工作效率,中國整整領先了西方500年;他在中國看到了裝有風帆的手車,便饒有興趣的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這種技術早在古代就傳入了歐洲,直接促進了歐洲各國與埃及交通工具的變革……

古代中國於世界的貢獻,絕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講完的,可是,如今西方對於古代中國的了解還僅僅停留在絲綢與瓷器,而關於科學技術的文獻記載幾乎為零。李約瑟知道,讓西方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的偉大使命現在就抗在自己的肩膀上,他從此放下了自己對生化胚胎學的研究,將自己後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寫作上。

筆耕不輟

從這本的寫作剛剛開始,劍橋大學對此的反對聲就沒有停過,就連李約瑟的親人、朋友當中也有很多人對他的著書計劃表示反對,如果李約瑟繼續在生物化學領域的研究,一定能夠獲得更大的學術成就,甚至是斬獲諾貝爾獎,為什麽他要把自己已經取得殊勛茂績的科研領域就此放下,轉而去為其他國家講歷史呢?還有人說,李約瑟就是個搞生物的,根本就寫不出來科學技術史相關的書。在這些嘈雜的輿論聲中,李約瑟還是遵從自己的意願,關閉了實驗室的門,坐在了打字機前。

這本書他原本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但後來他發現,自己要總結的內容太多了,於是幹脆計劃要寫一整套叢書,一轉眼,六個春秋過去了,他身為教授沒有上過課、沒有做出一星半點的研究成果。劍橋大學裏已經無人在意李約瑟之前崇高的學術地位,漸漸都對他有了微詞,校方甚至想要把他掃地出門。李約瑟對於自己的這種處境也心知肚明,但他卻堅信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業是有意義的。

1954年,李約瑟將【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第一卷交給了出版社,此時的他不知道人們對這本書的評價會如何,如果這本書的反響不好,自己將很有可能丟掉劍橋大學的飯碗,此生所有的科研成就都將化作笑談。

事情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這本書在出版之後,連李約瑟都不曾想到它竟會如此的受歡迎,第一次印刷的5000冊馬上就被售罄,之後每過一段時間,出版社就要對這冊書進行加印。透過這本書,歐洲的人們對中國古代的認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學界對這本書好評不斷,紛紛稱贊李約瑟是做了十分重要貢獻,李約瑟十多年的付出,終於在這一刻收獲了認可。

在李約瑟的統計裏,我們能夠看到好多個「中國第一」,人們驚奇地發現,中國人每個世紀就會出現15樣左右的先進發明,這個產出速度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有許多歐洲的發明實際上是來源於中國的對外傳播。中國對人類科技史的行程做了中流砥柱的貢獻。上世紀20年代,西方還普遍認為中國是落後和僵化的,這種偏見實際上來源於一種種族間的排斥以及在文化上對自己的放大,但當他們攤開歷史的畫卷重新審視中國時,便能夠重新認識那條東方巨龍。

李約瑟又接著寫了下去,【中國科學技術史】這部恢弘巨作共有七卷三十冊,全面記敘了中國歷史上各個領域的科技成就,李約瑟從他48歲寫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年,整整又是48年。近50年來,他在這個為文明鋪設橋梁的領域裏筆耕不輟,透過自己驚人的毅力,讓西方世界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重新審視。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從此被納入了世界科技史的學術體系當中,李約瑟用結果證實了自己當初所做的取舍是正確的。

1995年3月24日,一個星期五,那個伏在案前不停打字的身影消失不見了,那個年近耄耋的老人再也沒有出現,這個老人用他的一生改變了西方人對中華民族古代科技的看法,為人類的相互理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劍橋大學至今仍然裏流傳著三棵樹的故事,第一棵樹是一棵蘋果樹,有一則故事稱:物理學家牛頓在這棵樹下思考出了萬有重力,第二棵樹是一顆桑樹,詩人約翰·彌爾頓在這裏寫下了聖誕晨歌等著名詩篇,後來成為了英國聞名的詩人、第三棵樹這是一棵菩提樹,這個來源於東方的樹種在劍橋大學的歐式風格當中有著別具一格的風采,這個樹蔭底下,一位名為李約瑟的學者骨灰埋葬在此,而這棵樹背後的故事,就是你剛剛所閱讀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