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為什麽只有清朝的疆域能做到這麽大?

2024-06-04歷史

很多人在提問,說為什麽清朝的領土如此廣大?那麽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這個問題。

清朝有一個很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發展了數千年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爭端,在清朝我們幾乎是看不到的。而這其實也是清朝實際控制面積廣大的原因。因為沒有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他可以把北方大量的草地納入自己的控制範圍。而且這種控制是實打實的征稅征兵,而不僅僅是傳統的稱臣納貢而已,可以說,清朝對土地的控制能力比起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強大的多。

那麽問題來了,清朝是怎麽做的呢?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歷史上,少數民族與中原王朝的爭端可以說是引發歷次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索。自從青藏高原隆起之後,中國從地理上的地形地貌就變成了西北高東南低,這就使得中國的東南部承受著太平洋的季風壓力,適合發展農耕文明,而北方受到了亞歐大陸性氣候的控制,長城以北就只能是草地,只能發展遊牧文明。從周朝的時候開始,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對抗就已經成為了歷代中原王朝的主要矛盾。從秦朝修築長城開始,中國大地上就已經出現了南方是漢人,北方是遊牧民族的對峙局面。雙方以此為界限反復爭奪。但是不管怎麽鬧騰,中原王朝和少數遊牧民族總歸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在這方面,中原王朝雖然實力強大,在對外戰爭中往往占據絕對的優勢。部份強大的中原王朝,比如說漢朝還曾經出現過封狼居胥的赫赫戰功,把北方的遊牧民族打得掉頭鼠竄。但事實上這並不根本解決問題,中原之兵可以封狼居胥,而北方遊牧民族也可以轉過頭來發動永嘉之亂,雙方的攻守幾乎是1:1平。北方的遊牧民族雖然沒有什麽像樣的生產力,完全是靠天吃飯的存在。但由於他們是天生的在馬背上長大的人群,他們的騎射能力遠超中原漢人。而在舊兵器時代,或者說在火器並不發達的那些年裏,騎兵對於步兵的優勢簡直是降維打擊。所以中原的人數雖多,但對陣北方的遊牧民族。優勢並沒有那麽大。

最關鍵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們靠天吃飯,他們受到的打擊可以隨著水草地而遷移,很快恢復生機。但是我們可不一樣,中原王朝大多都是農耕文明為主。土地是搬不走的,面對遊牧民族的入侵,我們只能被動防禦,這就大大失去了戰爭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基本上等於被動挨打。在那個時候對付一個遊牧民族的騎兵,我們甚至要用10個步兵才能進行防禦。而且打完了,我們還元氣大傷。所以,那句話是怎麽說的來著?雖然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都對對方都恨得牙癢癢的,但就是奈何不了誰。

不過這些歷史到了清朝之後,幾乎就已經消失殆盡了。清朝有農民起義,有外部的列強入侵,但就是沒有與遊牧民族發起大規模的戰爭。

那麽問題來了,清朝是怎麽收服這些少數民族的呢?

方法很簡單。將要取之,必先予之。既然要守護這些遊牧民族,清朝就得自己先了解遊牧民族。

這一點清朝統治者可是占了大便宜,因為說到底清朝也是由遊牧民族入關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對於遊牧民族的了解,清朝的皇族們可謂是當仁不讓。為了穩固和拿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土地。清朝的統治者們首先恩威並施用各種聯姻聯盟的手段,籠絡人心,促進民族融合。其次,清朝統治者們也學會了借力打力,善於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比如說在最開始猥瑣發育的時候,清朝統治者就團結了蒙古的部落一起對抗明朝。當然最重要的可能是第3點,那就是清朝政府並沒有強硬的要求各個地方把原本的制度改革,比如說在中原內地清朝政府就延續了千百年的郡縣制,而在西藏,原本的噶夏制度也得到了保留。這也就使得統一的困難大大減小了。

而要想知道清朝統一的具體步驟,我們接著往下看。

從17世紀末期開始,清朝就已經在東亞大陸上崛起,這個時候的中國土地上大概有三股勢力,第一是已經衰落的明朝,第2強大的實力是元朝的余孽,依然盤踞在蒙古高原的蒙古騎兵們。說來慚愧,這個時候的滿清王朝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三。不要說與實力最為強大的明朝相比,就算是蒙古人,清朝也打不過。

但好在這個時候的明朝內部,爭鬥嚴重,完全沒有功夫管清朝的事情,萬歷皇帝天天想著怎麽和老百姓作對,壓根不會學習他的祖先明憲宗那樣,對東北再次進行犁庭掃穴。這個時候的滿清就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而滿清的土地擴張第1步就是拿下蒙古高原。在明朝末期,蒙古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有著強大的戰鬥力,只不過蒙古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從元朝敗退之後,殘余的北元政權被朱棣完全擊敗,蒙古就分裂了。雖然他們戰鬥力依然強悍,但是在政治上並不和諧,幾個大的部落,你爭我奪,相互廝殺。蒙古高原在那個時候可以分為三股勢力,南邊也就是我們現在內蒙古自治區這一步主要是漠南蒙古其中包括科爾沁,察哈爾的部落。而北邊則是以現在的蒙古國為主要活動地區的漠北蒙古,這裏有傭兵5 萬的土謝圖汗。而再往西邊,這就是占據新疆甘肅青海的漠西蒙古。

而清朝擴張的第1步就是把漠南蒙古收入囊中。雖然這事並不容易做到,但滿清的統治者透過學習遠交近攻的策略。逐步蠶食擴張自己的勢力之後,為了擊敗蒙古部落中實力最大的察哈爾部林丹汗,他們分析了局勢。將蒙古的其他部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林丹汗一直把自己當成吉思汗的後裔,憑借著手中的元朝傳國玉璽,隱隱有統一蒙古的節奏。但這是蒙古的其他王爺們可不高興。他們也想借助滿清的力量消滅這個最為強大的對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從1630年開始,清朝向蒙古進貢。經過了數年的戰爭,在1636年,清朝皇帝皇太極擊敗了林丹汗,把漠南蒙古完全收入囊中。可以說這是清朝領土第1次大的擴張。

漠南蒙古直面明朝政府的華北地區,掌握了這裏清朝下一步擴張的方向這沒什麽可說的,肯定是位於中原的明朝政府。1644年,趁著明朝首都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清朝統治者又用起了自己的懷柔策略,把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收入囊中。憑借著滿族八旗以及新歸附的明朝軍隊,多爾袞率軍直入北京,擊破李自成。然後又轉戰東南西北,先後平定了張獻忠大西政權和南明王朝,到這個時候,滿清已經確立起了對中原的統治,這是滿清政府面積的第2次擴張

而滿清地圖的第3次擴張就是統一西北和西藏了。入主中原之後,清朝皇帝順治離奇駕崩,幼年的康熙皇帝登記。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鼎盛期間康乾盛世就此拉開序幕。康熙皇帝不僅平定了三番,收復了台灣,同時也準備對西藏動手。在明朝末年西藏事實上被蒙古人占領。在西藏的廣大地區,蒙古人在這裏建立了和碩特國。清朝入關之後,西藏地方政府只是表面上臣服於中央,實際上依然是各幹各的事兒,屬於半獨立的政權。康熙皇帝,運籌帷幄,在17 17年準格爾部落進攻拉薩的時候,抓住機會出兵,擊敗了準噶爾部,將軍事力量部署到了西藏地區。後來和碩特部也舉兵反叛 ,繼任的雍正皇帝馬上不客氣,派軍平定之後,青海和西藏部份地區也最終納入了清朝版圖。

而到了這個時候距離滿清政府地圖最鼎盛的時期,就只剩下了一個準格爾了

說起準格爾,這也是個厲害的角色。從明朝末年開始,準格爾政權就已經猥瑣發育,在鼎盛時期準格爾人口約70萬擁有騎兵20余萬面積將近700萬平方公裏,其軍事力量足以與當時的沙俄與滿清相提並論。鼎盛時期準格爾的控制範圍包括現在的外蒙古,青海,新疆,西藏。這可是一個龐然大物。清朝政府也沒有辦法一口吃掉,但是從康熙皇帝開始,清朝政府先後與準格爾交戰,經過了數次戰爭,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也就是1759年,清軍最終進攻到了新疆的喀什地區,準格爾國的末代大漢逃亡沙俄,最後病死。而到了這個時候,清朝的領土也已經達到了鼎盛,統一大業最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