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緯國說:父親對待敵人的辦法,比【孫子兵法】要高明

2024-01-28歷史

蔣緯國去世後,根據他生前的口述記錄,出版了一本【蔣緯國口述自傳】,其中提到了蔣介石的很多故事。

關於蔣介石與敵人的鬥爭,蔣緯國是這樣說的: 「父親比【孫子兵法】高明,【孫子兵法】講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父親的方法是化敵為友。不戰而屈人之兵還要備戰,顯示國威,使得對方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對方仍然處於敵對狀態,而化敵為友不僅消滅了阻力,甚至還使阻力變成助力,固然後來有若幹令人失望的事情發生,但一般來說,情況都在掌握中。」

那麽,對蔣緯國的這段話應該如何來理解呢?蔣介石真的是這麽做的嗎?

蔣介石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是很懂得縱橫捭闔這一套的,甚至可以說,他之所以能成功,後來又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這一套東西。

蔣介石出身於一個小商人家庭,因為母親是改嫁過來的,他們母子倆 受不到 重視,經常被欺負,也讓蔣介石從小就養成了敏感、易怒、渴望出人頭地的性格。

蔣介石長大後,長期在上海廝混,認識了很多各行各業的人,也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一個沒有背景的普通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要「借勢」,靠大人物來幫助你,甚至化敵為友,為我所用,而不是到處樹敵,正面對抗。

可以說,在蔣介石的鬥爭生涯中,他都是這麽走過來的,成也如此,敗也如此。

比如蔣介石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跟人結拜,據說,他一生中有過幾十位結拜兄弟,包括李宗仁、馮玉祥、張學良、陳其美、戴季陶等等大人物,蔣介石就是靠著這些「義結金蘭」的結拜兄弟,才贏得了天下。

蔣介石是不喜歡跟人正面對抗的,能用感情解決的,就用感情解決,能用金錢解決的,就用金錢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才會動用武力。

蔣緯國就曾經說過: 「我追隨父親幾十年,發現他最高的藝術就是化敵為友,保持相安無事,到時候能用則用之。……父親不管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會盡力把他爭取過來,至少讓他們不鬧事。」

所以,蔣介石能統一天下,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縱橫捭闔」,只要各地軍閥在口頭上能接受他的領導,他就什麽都不在乎,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而且不幹涉他們在各地的統治。

蔣緯國後來回憶說,父親經常派自己和哥哥蔣經國去聯絡各地軍閥,而且特地交代他們要把姿態放低,不能仗勢欺人,頤指氣使,主要的目的就是送錢、送禮物,只要能讓這些軍閥們開心,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在民國時期,各地軍閥雖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至少在表面上都是服從蔣介石的,唯蔣介石馬首是瞻。

不過,這既是蔣介石成功的秘訣,同時也是他失敗的根源,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蔣介石只會用感情和金錢來籠絡人心,卻沒有一個共同的綱領和目標,所以,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或是局勢發生改變的時候,各地軍閥就會翻臉不認人。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他們和蔣介石之間本來就只有利益關系,也算不上什麽「翻臉不認人」。

有人可能會說:蔣介石不是一直都在提倡「三民主義」嗎?這不就是共同綱領嗎?

其實,「三民主義」只是蔣介石用來裝點門面的一個幌子而已,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又憑什麽讓別人相信?

反觀共產黨,卻有著非常明確的奮鬥目標和政治綱領,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雖然也出現過王明、張國燾這些反面人物,但也都沒有離開這個共同的綱領,大多數人的心還是沒有變。

這也可以解釋剛才的一個問題:蔣介石不是不喜歡正面對抗嗎?為什麽對共產黨和紅軍卻一直在打壓和圍剿呢?原因就在於共產黨有著自己堅定的目標,不是蔣介石能拉攏過去的。

蔣介石不是沒有拉攏過,各種辦法都用過了,但是都失敗了,最後只能動用武力,甚至喊出了「攘外必先安內」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口號,結果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反誤了卿卿性命。

(參考資料:【蔣緯國口述自傳】【蔣介石傳】【蔣介石的文臣武將與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