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386旅有多強悍?一戰全殲120多名日軍軍官,培養出15名開國將軍

2024-07-26歷史

在抗日的戰場上,八路軍 386 旅那絕對是能把日本鬼子氣得咬牙切齒的部隊。

這支部隊不光打仗勇猛厲害,還多次靠著智謀把日軍耍得暈頭轉向,有一場仗更是把 120 多名日軍軍官給全部消滅了。

建國後的首次大授銜,從 386 旅出來的將軍多達 15 名。

到底是一支啥樣的部隊會讓日軍懷恨在心,還培養出了那麽多開國將軍呢?

【勇冠三軍的「亮劍精神」】

在電視劇【亮劍】裏,李雲龍老是被叫做「勇將」,可他也就只是個團長罷了。

李雲龍的原型來自 386 旅的團長王近山,而那個老是點名罵李雲龍、戴著眼鏡的旅長,是中國有名的將領陳賡。

386 旅的名聲那完全是打出來的,就拿神頭嶺大戰來說,就足以表明這支部隊在遭遇裝備精良的日軍時,是那種敢亮劍、敢拼命去打的隊伍。

1938 年 3 月,劉伯承跟鄧小平領著 129 師打算消滅黎城以及周邊的日軍。385 旅積極攻打黎城,把盤踞在周邊城裏的日軍給引出來,386 旅接到命令在神頭嶺地區設了個三面埋伏,就等著日軍「進圈套」。

黎城那邊槍聲一響,386 旅的 771 團特務連立刻就把從潞城支援黎城必須經過的那座大橋給燒了,一下就切斷了黎城的「生命線」。

當拉著鬼子的汽車發覺前面的大橋已然被弄斷時,整個部隊都已經處在神頭嶺的三面圍堵之中。

386 旅本來是紅四方面軍的 31 軍,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被縮編成了「旅級」單位,剛開始改編那會兒,蔣介石心裏就揣著「小九九」。

雖說都叫「國民革命軍」,但實際待遇並不統一,因而八路軍的裝備跟日軍相比,那真是「寒磣」得很。

雖說裝備差得很,可打鬼子的時候一點也不手軟。

陳賡一聲令下,正面阻擊的 771 團最先開火,牢牢地頂住了正面的日軍。隨後,從山坡兩側像旋風一樣沖下來的 772 團,透過短兵相接,用刺刀把日軍隊伍給分割成了好幾段。

這是陳賡針對日軍武器優勢想出的戰術,在這麽近的距離,日軍的武器沒啥優勢,汽車、裝甲車反倒成了攪亂日軍戰術安排的阻礙,就連他們拿手的拼刺刀也被限制了。

據參加過神頭嶺戰鬥的周福堂講,在戰鬥開始前,386 旅的戰士們還特地練習了大刀和紅纓槍。

那時候他們朝山坡下沖,老遠就能聽見日軍驚慌的喊叫。當大刀把日軍還沒來得及裝刺刀的三八大蓋磕開的時候,他能瞅見日軍眼睛裏滿是驚恐。

很快,原本叫嚷著反擊的日軍就開始敗下陣來,軍官的命令都不管用了。只有少部份日軍靠著山腳的一些窯洞,還想拼死抵抗,可馬上就被繳獲了日軍武器的 772 團戰士給消滅了。

戰鬥上午 9 點打響,才過兩個多小時,除了一百來名沒進包圍圈的「尾部」部隊僥幸跑掉,剩下的日軍全被幹掉了,386 旅只傷亡了 240 人。

這場戰鬥印證了「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不但有力保障了消滅黎城的作戰任務得以完成,而且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張狂氣焰,成為當時抗日連戰連敗中的一抹亮色。

1940 年,386 旅新擴編的 17 團也擁有了這種「拼刺刀精神」。在掩護炮團轉移的戰鬥裏,面對數量是自己三倍的日軍「混成旅團」,又亮出了刺刀。團參謀長廖擎航犧牲了,連級幹部損失超過一半,最終完成了保護和轉移炮兵團的任務。

但這些,並非 386 旅真正的「揚名之戰」。

【「專打386旅」】

在抗日戰爭期間,386 旅有一場戰鬥取得了最大的戰績,幹掉了一百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日軍軍官,這就是【亮劍】裏「團滅觀摩團」的那場戰鬥,到現在還是被人們常常提起的「有趣的事」。

1943 年的年中,日軍搞起了「大掃蕩」的戰術,在山西那旮旯反復「圍剿」,把當時的老百姓折騰得苦不堪言。

日軍為了把這樣的「優秀戰術」推廣開來,華北地區總司令岡村寧次竟然調集了華北地區的軍官前往山西太嶽地區搞所謂的「參觀考察」。

那時候,太嶽軍區第二分區的司令員王近山,正好領著 386 旅 16 團去延安,路過了臨汾。

他從情報站的同誌那兒聽說會有「一群鬼子官」要經過這兒,當下就決定「打一家夥」。

經過一番仔細的琢磨,16 團將伏擊的地點定在了旁邊還有日軍炮樓的韓略村。

雖說這兒有日軍守著,可它是當地的交通樞紐,村鎮裏還有能歇腳的「中轉站」,所以那些軍官肯定得從這兒過。

趁著天黑,16 團在韓略村外頭埋伏好了,一邊等著日軍的「參觀團」,一邊遠遠瞅著城外炮樓的情況。

早上 8 點,由幾輛摩托車在前頭帶著的 13 輛「參觀車」走進了伏擊圈。

也許是由於這兒有日軍的據點,這個日軍參觀團就沒安排太多兵力跟著,只有少量日軍當護衛。

16 團為這場戰鬥做了精心準備,第一槍一打響,擲彈筒、手雷一股腦兒都朝日軍的汽車招呼過去了,首尾那兩輛車上的日軍都還沒回過神呢,就成「烤肉」啦。

讓人有點意外的是,後面卡車上跳下來的日軍,沒軍官指揮呢,很快就依照地形地勢進行還擊了,顯然這些都是訓練到位、經驗豐富的老兵。

這時候,另外的一些軍官也從驚慌裏回過神來,著手組織突圍和反擊。

這種狀況挺危險的,要是不能趕緊把戰鬥解決掉,炮樓裏的日軍很有可能會察覺並且派兵來支援,原先的全殲打算就落空了。

著急忙慌的時候,王近山叫戰士們把刺刀裝上了,可這一回沒直接往下沖,是在手榴彈的掩護中朝著山下的日軍沖過去了。

日軍壓根沒想到八路軍會舍棄原來的陣地,主動沖過來,一下子就被打得手忙腳亂,特別是那些軍官,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會是八路軍首先攻擊的物件。

這場戰鬥差不多持續了三個小時,日軍就跑了三名士兵,被幹掉的 180 多人裏有 120 多個是軍官,當中除了 6 個跟旅長差不多的聯隊長,還有 10 個少佐以及 100 多個中隊長。

這一仗雖說有點靠運氣,可也是拿刺刀拼出來的成果。

當然,日軍對這結果那是相當「不滿意」,就連岡村寧次都處置了一大批跟這事有牽扯的日本軍官。

就因為這一仗讓日軍吃了大虧,所以日軍坦克上才有「專打 386 旅」這種「幼稚」的狠話。

就這個角度而言,日軍拿 386 旅也沒轍。

那麽,這一支隊伍裏到底出了多少位將軍呢?

【名將輩出】

386 旅在抗日戰爭跟解放戰爭期間,換過不少領導人,還培養出了好多有名的將領,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1955 年中國首次給將領授銜的時候,有 15 名將軍是從 386 旅出來的。

首先,386 旅最初的旅長是陳賡,他在大授銜的時候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他在北伐前就投身革命了,是個「老革命」,還在黃埔軍校受過專業軍事培訓,是個將軍。紅軍剛成立那會兒,他就當上了紅 4 軍團主力團的團長,在反圍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裏,那戰功可大了去了。

他絕對稱得上是「大將軍」。

副旅長陳再道,這位參加過秋收起義和黃麻起義的老紅軍,在長征的時候堅決擋住了跟在中央後面的敵軍,還被授予了「以一勝百」的獎旗。

離開 386 旅後,他當過八路軍東進縱隊司令、解放軍二縱司令員,在首次授銜時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跟陳再道一起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有參謀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王新亭,還有 772 團政委謝富治,以及當過副旅長的「和尚將軍」許世友。

王近山是李雲龍的原型之一,一開始他是 772 團的副團長,等團長葉成煥犧牲了,他就當團長了,後來還做過太嶽軍區第二軍分區的司令,建國的時候,他以解放軍第三兵團司令員的身份被授予中將軍銜。

徐深吉在紅軍長征那會兒就是阿壩區警備司令,曾經當過 771 團的團長,神頭嶺戰鬥他有份兒,大授銜的時候他是冀南軍區司令員,也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吳富善、張祖諒、劉忠、周希漢,這些有名的將領都曾在 386 旅擔任過副旅長、政治部主任之類的職務,他們也是建國首批的中將。

另外,營長韓東山、徐其海、鄒厚國、吳宗先等人,在那一回授銜時都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當然,386 旅被大家稱贊的時候,也不能忘了在戰爭裏犧牲的那些烈士們。

772 團的團長葉成煥,曾經是劉鄧麾下的知名將領,陳賡還稱他是「自己的左臂」。1938 年,他在指揮作戰時,不幸被流彈打中頭部犧牲了,那時候他才 24 歲。

386 旅剛成立那會兒,丁思林在葉成煥手下當營長,沒過多久就升為新 1 團團長了。他曾經由於戰鬥成績出色,被朱德授予「模範青年團」的稱號。

他跟葉成煥一樣,都是在打仗的時候讓流彈打到頭犧牲的。

1940 年,386 旅新添了 16 團,謝家慶接任團長沒多久,就參與了百團大戰。

戰鬥結束,他在檢視地形的時候讓敵人給發現了,在交火中被敵人打中要害死了,當時他才 19 歲出頭。

要是這三位年輕的將領可以參加授銜,那他們也會成為新中國的將軍。

【結語】

在建國之後的授銜裏,總共有 15 名將軍都是從 386 旅出來的,不得不說,386 旅簡直能稱作「將領的搖籃」。

雖說 386 旅抗日結束後就被歸入了晉冀魯豫軍區,可那些將領卻把它的精神與故事帶到了別的隊伍裏接著宣揚。

這篇文章是「璟言歷史」原創的,全網維權已經開通啦,要是沒經過授權就轉載,那就是侵權,肯定要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