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什麽毛主席遠在千裏之外,卻有些時候比前線將帥更熟悉戰場?

2024-02-27歷史

三大戰役期間,我軍名將林彪、粟裕各展身手,一個求穩,一個謀奇,都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他們都只局限於戰場的一隅。

與之相比,身在後方的毛主席卻要統籌所有戰場的戰略規劃,更讓人無比佩服的是,毛主席即使遠在千裏之外,卻經常比前線將帥更熟悉戰場。

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毛主席軍事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當屬四渡赤水,這是連美國人開上帝視角都無法復刻的偉大奇跡,而長征勝利結束後,隨著我軍有了穩定的發展空間,毛主席也就長期坐鎮後方,很少去前線指揮了。

但毛主席的遠端指揮能力還是一直線上,古人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對於我軍前線將領而言,大都會無條件執行毛主席發來的命令,因為他們相信跟著毛主席打仗肯定能夠獲勝。

就拿三大戰役來講,在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裏,身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就給各野戰軍發出了將近200封電報,當時毛主席每天休息的時間也就三四個小時。

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一般人光是完成基本的部署就很不容易了,而毛主席非但能夠進行妥善安排,還往往能夠料敵於先,精準地把握住戰機。

比如,遼沈戰役開始的時候,毛主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要想徹底消滅東北的國民黨軍,最關鍵的就是拿下錦州這一咽喉,於是,他給林彪發出了電報,指示東北野戰軍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優先攻克錦州。

當時,東北野戰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百萬之眾,而在東北的國民黨軍僅有55萬人,我軍占有絕對的優勢。

可林彪打仗一向求穩,他經過分析之後覺得還是先打長春,從北向南逐個擊破為好,這樣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事實上,林彪這樣想從局部的戰局上來看也沒有多大問題,按照這一部署,東北也是會迎來全部解放的,只是,局部必須服務於整體,解放戰爭不是只打東北一個地方。

毛主席明白如果按照林彪的思路,那東北的國民黨軍很有可能在戰局不利時向南撤退,屆時在華北、華中作戰的其他我軍部隊的壓力就會陡然增加,這就會給解放戰爭的行程帶來不穩定性因素。

而且即使從局部來看,先打錦州也可以起到包圍敵人,瓦解士氣的效果,一旦拿下錦州,就等於切斷了東北國民黨軍的退路,這樣東北野戰軍就能迅速消滅在東北的國軍。

最終,在毛主席的不斷要求和耐心解釋下,林彪改變了部署,後來事實也證明,先打錦州成了遼沈戰役的神來之筆。

要知道,毛主席在指揮遼沈戰役的同時,還在關註著淮海、平津兩個方向的戰局,並且做出了精妙的部署。

針對淮海戰役,一開始毛主席是想讓粟裕過江南下尋求戰機的,後來粟裕提出可以在江北機動伺機打一個大的殲滅戰,毛主席聽過粟裕的當面解釋之後,立馬同意了他的看法。

與此同時,毛主席同時指揮華野和中野從兩個方向對敵人進行攻擊,連具體的部署毛主席都做了詳細的安排,事實證明,毛主席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

到了12月15日,國民黨精銳黃百韜兵團和黃維兵團就先後被消滅,杜聿明兵團也成了甕中之鱉,這個時候,前線將士士氣高漲,都想一鼓作氣消滅杜兵團,但毛主席還是發出了暫時圍而不打的命令。

因為這個時候,毛主席還在關註著平津局勢的發展,在他看來,淮海戰役的勝利已成定局,如果這個時候急於消滅杜聿明兵團,那蔣介石很有可能會急令傅作義部向南撤退,如果這幾十萬人撤到了長江以南,那將大大延緩解放戰爭的行程。

所以,毛主席才下令對杜聿明兵團圍而不打,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我軍更加從容地將傅作義部完全包圍,使其失去南下之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蔣介石心存僥幸,覺得杜聿明兵團還有搶救的機會。

事實證明,毛主席的這一決策依然是正確的,到了1949年1月6日,隨著我軍對華北傅作義各部徹底合圍的完成,華野也隨即對杜聿明兵團發起了總攻,杜聿明被俘,淮海戰役結束。

而在平津戰役期間,毛主席高瞻遠矚,意識到有和平解放北平的可能,這樣也能使千年古都保留下來,為此,毛主席這次采取了政治談判與軍事攻堅相結合的策略。

先集中兵力消滅了傅作義的精銳35軍,緊接著又用了29小時的時間迅速解放了天津,傅作義最終認清現實,接受了我軍的一切條件,平津戰役以北平的和平解放宣告結束。

毛主席對三大戰役的精妙指揮,令人嘆為觀止,正是由於他比前線將領還熟悉戰場局勢。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大關鍵就在於我軍的情報人員源源不斷的把國民黨軍的訊息匯報到了毛主席那裏,正是這些情報讓毛主席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敵情,並且做出準確判斷。

以致於現在很多網友回看當時的戰爭行程,都會感慨一句「天下何人不通共!」

當然,情報系統的發達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最重要的還是毛主席能夠運籌帷幄,能夠在千變萬化的局勢中一眼發現破局點,這種超凡的戰略智慧不是常人能夠達到的,向毛主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