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狄仁傑,跟武則天的真實關系

2023-12-15歷史

公元690年,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唐朝為周,史稱武周。

一、

稱帝後,武則天急需一批能力強的人來輔佐,狄仁傑就成了她的首選。

次年,狄仁傑由地方調入京城,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並加授「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武周的宰相。

武則天問狄仁傑,你在汝南的政績那麽好,卻有人在背後中傷你,可想知道此人是誰嗎?

狄仁傑笑了笑說,臣不想知道那人是誰,就是知道了,也還是會把他視為朋友的。

聽完狄仁傑的話,武則天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作「宰相肚裏能撐船」。

狄仁傑成為宰相後,便盡心竭力輔佐武則天,成為武則天的左膀右臂。

只是,狄仁傑畢竟是舊唐的老臣,短時間內是沒辦法獲得武則天的絕對信任。

武則天掌權後,為了平衡朝中關系,任命了大量親信酷吏充當耳目,幫助自己監聽百官、排除異己。

其中,酷吏來俊臣便是其中之一。

二、

公元692年,來俊臣告發狄仁傑、裴行本等七人謀反。

武則天下旨,將他們逮捕入獄,命來俊臣親自審問。

就在來俊臣要大展身手,對狄仁傑嚴加酷刑時,狄仁傑卻做出一個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舉動。

還沒等來俊臣用刑,狄仁傑直接認罪了,說自己謀反是事實。

理由就是,大周改朝換代,永珍更新,身為唐朝舊臣,自然要謀反。

此話一出,來俊臣自然也就沒有用刑的必要了,讓狄仁傑簽字畫押後,拿著供詞就找武則天邀功去了。

原來,按當時的律法規定,一經審問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而且認罪了,也不用遭受酷刑。

狄仁傑這招不僅免受皮肉之苦,還暫時保全了自己。

當然,酷吏們肯定是不會輕易放過狄仁傑的。

這些酷吏最常用的伎倆是,先給人羅織一個叛逆的罪名,然後用酷刑開啟一個突破口後,再往外不斷牽扯他人,最後就是幾百上千人連坐。

狄仁傑認罪後,來俊臣手下王德壽想借機打壓異己,就對狄仁傑說,

你曾與楊執柔同在禮部為官,只要你說出楊執柔也是同夥,我就在陛下面前為你求情。

狄仁傑十分憤怒,大罵王德壽說,皇天後土在上,我狄仁傑決不做如此不義之事。

說完,就以頭撞柱,血流滿面。

這一舉動,當場把王德壽嚇傻了,只能灰頭土臉地離開了。

三、

狄仁傑既已認罪,也就沒有再逼供的必要,對他的看管也就松懈許多。

一日,狄仁傑向獄卒借來筆墨,說是天氣熱了想寫封家書讓家人送來薄衣服。這獄卒知道狄仁傑是被冤枉的,並沒有拒絕。

狄仁傑寫完家書後,又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寫上自己的冤屈塞在棉衣裏,連同家書一起送回家中。

負責看守的王德壽檢查一番後,發現沒有異常,就讓人把家書連同棉衣,送交給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

狄光遠看到帛書,立馬進宮找武則天申冤。

武則天看完帛書,就質問來俊臣,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來俊臣辯稱,臣並未對狄仁傑用刑,連衣服都未曾脫下,他就主動承認謀反了。

武則天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就便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獄中檢視。

為了能糊弄過去,來俊臣先給狄仁傑穿戴整齊,再讓周綝入內檢視。周綝懼怕來俊臣,連狄仁傑的面都沒見到,就按來俊臣的吩咐,回去向武則天復命了。

來俊臣還命人假冒狄仁傑的名義,偽造了一封【謝死表】,讓周綝呈給武則天。

聽完周綝的匯報,再看到手中的【謝死表】,生性多疑的武則天,決定親自提審狄仁傑。

她召見狄仁傑,問他為何要承認謀反。

狄仁傑說,我如果不承認,早已死於酷刑之下了。

武則天又拿出【謝死表】問,這是不是你寫的。

狄仁傑則說,並未寫過。

武則天便讓人查驗【謝死表】,才知道是偽造的,原來這一切都是來俊臣的手筆。

事後,武則天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將狄仁傑降職為彭澤縣令。

四、

這裏有人就會好奇,既然事實已經清楚了,狄仁傑等大臣為何還被貶,並且來俊臣等人並未受到任何的處罰?

首先,此時武則天還需要來俊臣等人,來幫助自己清除異己,鞏固帝位。

很多冤案都產生,如果沒有武則天的默許,單靠來俊臣等人是辦不到的。

武則天也知道狄仁傑等人是大才,不希望他們被這場風波沖擊到。把他們貶職外放,遠離京城,本身也是一種保護。

4年後,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率兵抵禦契丹。

次年,狄仁傑因軍功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

五、

公元698年,登基已8年的武則天,此時已經75歲高齡,是時候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

武家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也想當太子,就慫恿大臣向武則天進言說,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太子的。

意思很明白,就是武周天下,還得是姓武的當皇帝才行。

武則天聽完,覺得有道理。

但還想再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就找來宰相狄仁傑問問。

狄仁傑看出了武則天的心思,嚴肅地說,姑侄,哪有母子親近!

武則天聽完,臉上的表情並無太多變化。

狄仁傑接著說,

陛下立兒子,死後還能在太廟享受到祭拜;要是立侄子,可從未聽說過有把姑姑供奉在太廟的。

說完,武則天就讓狄仁傑退下,自己則獨自思考狄仁傑的話。

幾天後,武則天就命人借治病為由,把廬陵王李顯偷偷接回洛陽。

同年九月,在權衡利弊後,武則天決定復立李顯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武則天之所以能把皇權歸還給李家,狄仁傑是功不可沒的。

六、

到了晚年,武則天越發信任狄仁傑,不稱呼其名,反而尊稱其為國老,還特許入朝參見時不用跪拜。

狄仁傑多次以年老多病為由請辭,武則天都沒有答應,還對狄仁傑說,你有我老麽,我還比你大六歲呢。

隨著狄仁傑等老人退居二線,武則天急需新人來輔佐。就問狄仁傑,朕想能找一位賢才委以宰相重任,你有合適推薦的嗎?

狄仁傑說,如果您想要文采風流的,那麽李嶠、蘇味道便是合適的人選。您若要找賢才,那荊州長史張柬之便是合適的人選。

武則天思索後,就不再追問,不久就下旨提拔張柬之為洛州司馬。

過了幾天,武則天又讓狄仁傑舉薦人才。

狄仁傑說,我此前推薦的張柬之,您還沒有答應呢!

武則天說,我已經給他升官了。

狄仁傑又說,我所推薦的是宰相之才,而不是一個司馬,張柬之是做宰相的料。

說完,武則天就任命張柬之為秋官侍郎,不久又拜其為宰相。

之後,狄仁傑又推薦了姚元崇、桓彥範、史敬暉等數十人,這些人日後都成為一代名臣。

公元700年,狄仁傑進為內史。九月,狄仁傑病逝,終年七十一歲。

得知死訊後,武則天十分傷感地說,朝堂空矣!下旨廢朝三日,追贈狄仁傑文昌右相,謚號文惠。

七、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以清君側的名義,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皇宮。

殺死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與張易之兩兄弟,帶著侍衛把武則天的寢宮包圍起來。

武則天大驚問,是誰在作亂?

張柬之不緊不慢說,我等奉太子之命清君側,已經把二張殺了。

武則天聽完,冷冷說道,既然已經殺了,那就讓太子回東宮去吧!

話音剛落,桓彥範走上前說,太子怎麽能回東宮去呢?

當初天皇把太子托付給您,現在太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您應該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應天意和民心。

武則天聽後,沈默許久。形勢逼人,今日不還政於太子,他們是不會罷休的。

於是,疲憊地揮了揮手說,朕把帝位傳給太子就是了。

群臣聽完,開心地結束武則天的寢宮,彼此道賀起來,腳步輕快地走了出去。

當年二十三日,太子李顯代理國政,施行大赦,改年號為神龍,史稱「神龍政變」。

二十四日,武則天被迫傳位給李顯,次日,李顯在通天宮即皇帝位。退位後的武則天徙居上陽宮。

李顯復位後,恢復國號為唐,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

當年十一月,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八、

狄仁傑任宰相期間,先後舉薦了荊州長史張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監察禦史桓彥範、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

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唐代名臣,其中幾位在「神龍政變」中取到關鍵的作用。

從神龍政變到朱溫滅唐,期間跨了200多年。某種意義上說,狄仁傑幫大唐續了200年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