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勝利了,在受降儀式上,何應欽為何彎腰雙手接過受降書?

2023-12-17歷史

從1931年震驚全國的九·一八事變日軍侵占中國東北,到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再到1945年8月15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走過了十四載艱苦卓絕的抗戰道路。

1945年9月9日9時,中國戰區的受降儀式在民國政府首都南京準時舉行,「三九受降」是全國人民翹首以盼的揚眉吐氣的時刻。

然而就在這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刻來臨時,記者的攝影機卻捕捉到令世人憤慨的一幕,代表中國接受日本投降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何應欽竟疑似向日本人「鞠躬」?

十四載浴血抗戰終得勝利

無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國民黨所謂的正規軍隊,還是民間百姓自發組織的抗日隊伍,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付出了太多鮮血。

華夏大地上烽煙四起、山河破碎,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無論是盤踞在東北的七三一部隊,還是南京城內將屠刀揮向平民的日軍,身上都背負著中國人的累累血債。

1941年日軍狂妄地偷襲了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一枚枚炮彈從天而降,基地瞬間陷入一片火海。

沒有絲毫準備的美軍前一秒還沈浸在假日的悠閑自在中,下一秒不是直接見到了上帝,就是和死神的鐮刀擦身而過。

隨後憤怒的美國人也加入了對日本的作戰,抗日戰爭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組成部份。

美國人的加入只能是錦上添花,真正和人民浴血奮戰的還是我們的中華兒女。

不可否認其他國家的援助為我們解決了許多難題,多少自己的家園還是要靠自己保衛。

而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的兩支主要的抗擊日寇侵略的軍事力量卻並沒有時刻保持槍口一致對準日寇。

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要求下,盡管當時的許多國民黨將領也想要抗日,卻還是不得不踏上戰場和同為中國人的共產黨軍隊作戰。

盡管在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的努力下,國共兩黨最終再次達成了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當時在暗地裏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人還是始終提防著共產黨軍隊。

從1943年7月開始歷時2年的對日作戰終於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日軍的囂張氣焰終於在中國人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衛國精神下被打壓下去了。

曾經的日本人妄想用三個月的時間滅亡中國,結果一場淞滬會戰就打碎了他們的美夢,讓他們知道了什麽叫作癡心妄想。

1945年8月6日是一個所有日本人都無法忘記的日子,一枚被命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從日本廣島的上空中落下,在廣島綻放出一朵巨大的蘑菇雲。

可惜的是喪心病狂的日本人仍舊不知悔改,三天後另一枚名叫「胖子」的原子彈落到了日本長崎,數以萬計的生命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買了單。

兩枚原子彈的爆炸終於讓日本人意識到大勢已去,長崎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周的時間,日本天皇裕仁透過廣播親口向全世界宣讀了自己的詔書。

歷時14年中國人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將日寇趕出中國指日可待,所有的侵華日軍在聽到廣播後的感覺十分的難以置信。

而所有的中國人都在這一刻走出家門,來到大街上和大家一起慶祝這場偉大的勝利,慶祝近代以來多災多難的中國即將迎來新生。

失真國威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

雖然日本天皇已經下達了詔書宣布了日本投降,所有的日軍也都放下了武器停止了無畏地抵抗,但是投降遠遠沒有這麽簡單。

除了放下武器等待中國軍方接受投降之外,還要舉行正式的受降儀式,才算走完了全部的流程。

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本應該挺直脊背接受日本人的投降,為了那些在這場戰爭中枉死的百姓,為了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英靈們,我們也應該這樣做。

受降儀式雖然是非常嚴肅的、且受到全世界關註的政治活動,有著嚴格的規程,我們的確不能在受降儀式上公然指責和辱罵日軍的罪行。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內心就可以將十數年來的屈辱拋諸腦後,我們可以在外交場合保持應有的禮節,體現我泱泱中華禮儀之邦的氣度。

仇恨可以不必宣之於口,但是歷史必須銘記於心。

可是作為代表中國接受日本投降的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何應欽是怎樣展現所謂的大國氣度的呢?

從記者拍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何應欽的腰向前傾斜的振幅比日本代表還要大,而且伸出雙手接過對方遞過來的投降書。

盡管也有人解讀為當天何應欽等中方代表所用的桌子比較寬,再加上何應欽面前那個方形話筒的阻礙,使得遞交投降書的動作與預想的出現了偏差。

而何應欽本人的身高又比負責遞交投降書的日本代表矮小,所以在何應欽不得已起身接過投降書的時候才在視覺上產生了「諂媚」、「卑躬屈膝」的錯覺。

且不論照片中兩人的身高差距,是不是讓人們看到這張照片時覺得何應欽失真國威的原因,就他本人在照片中的神情和狀態實在看不出戰勝國的氣度。

如果不是我們知道這張照片中的情景是三九受降儀式中正在遞交投降書,我們把這張照片說成兩個平等的國家互相轉交官方檔也並不違合。

日本人在中國犯下挨打罪行罄竹難書,即使要在重要場合保持體面,也不該是這副模樣吧?

作為一名蔣介石身邊的紅人,國民黨的高級將官,何應欽不是沒有見過大世面的人,作為一名軍人他不是不知道日軍惡行的人。

可是在這張照片中,確實看不出何應欽見戰勝國的體面擺在了哪裏。

在這種場合裏可以顧及外交利益將對日軍的怒火壓抑在心中,但是不能將中國人的骨氣一起深藏。

身高、會場布置、國際禮儀都不是借口,有些東西是由內而外從骨子裏滲透出來的。

我們共產黨的隊伍中也不是沒有身材相對矮一些的領導人,領導改革開放的鄧小平同誌在面對氣場全開的「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時可絲毫沒有輸了氣勢。

受降儀式狀況多發

如果說何應欽彎腰接過日本的投降書是有意為之,倒也有失公允。

彼時的他代表的是全中國人民,公然向日軍表達善意和友好勢必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代表中國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以後,李鴻章身上的汙名是他後來做了再多的努力也無法洗去的。

李鴻章的前車之鑒尚在眼前,相比何應欽也的確不敢這樣做,即使是他本人真的是一個親日派,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樣的舉動。

如果說當天的受降儀式有些特殊的因素造成了何應欽「禮遇」日本人的情景也不是全無道理,當天確實發生了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首先,因為在9月2日美軍和日軍已經在停靠在東京灣碼頭的美國密蘇裏戰艦上舉行過一次受降儀式了。

所以當在中國戰區再次舉行受降儀式時,一些環節就發生了改變。

比如,雖然作為戰敗國代表,岡村寧次等人要剃發以表明自己接受失敗,甘願向我方投降的態度,同時還要舉行獻刀儀式,以示放下武器投降。

但因為已經舉行過一次受降儀式了,所以在南京舉行的受降儀式上這一環節便取消了,這也是整個受降儀式中在開始之前就已經出現的狀況。

而會場的布置上也出現了問題,我們中國方面本打算使用圓桌,但是在美國人的幹涉下換成了方桌,為了從視覺上區分出戰勝國和戰敗國,我方代表的桌子要更寬一些。

在軍帽的擺放和座椅安排上也沒有忘記做出類似的差別安排,以顯示戰勝國和戰敗國的地位差別。

這一切本沒有什麽,只是在受降儀式進行到遞交投降書時,原定有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親手將投降書遞交給中國代表何應欽時,卻臨時換了人。

遞交投降書的人換成了侵華日軍那段總參謀小林淺三郎,這一改變雖然不會對受降儀式的正常舉行產生影響,更不會改變日本戰敗投降的事實。

但是,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這種行為都是日本人流露出的對日本戰敗的不甘心,讓每一個得知這個訊息的人為之憤慨。

雖然何應欽當時應該只是出於讓儀式正常進行的考慮,下意識順勢接了一下,也許是自身的教養讓他覺得在這樣的場合不應該單手接過投降書。

但是在當時並沒有規定中國代表必須要起身結果投降書,何應欽的行為是他個人的行為,不是儀式的規定。

不管他當時是怎樣考慮的,看在中國人民眼中,都是我們中國軍隊的何總司令的腰比日本鬼子還彎。

照片或許只是捕捉到了何應欽傾身向前的那一瞬間,但是確實傷害了許多國人的情感,受盡屈辱的中國人民不接受對傷害我們的犯人做出這等「禮遇」。

聯日反共包藏禍心

其實,如果說何應欽此時對日本人沒有多少恨也不是電洞來風,作為國民黨的高官,他在這場受降中扮演的角色可不只是出席一場儀式這麽簡單。

在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人又開始忙著布局和共產黨人的較量,相比接受日本投降、懲辦戰爭犯,他們更想要借日本人的手來壯大自己的勢力。

國民黨在日本投降後一直聯系日本軍隊要求必須要繼續進行各日占區的安全保衛工作,等待國民黨軍隊接受他們的投降。

而日本侵華的頭號戰犯岡村寧次原本應該是頭一個被送上法庭審判的,可是在國民黨人的「運作」之下,這個惡貫滿盈的戰犯竟然安全回國了。

就連岡村寧次自己一開始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還有機會被無罪釋放,這位手上沾滿了我們中國同胞鮮血的惡魔竟然就這樣被蔣介石政府判定為「無罪」。

而岡村寧次為蔣介石寫的那份【從敵對立場看中共軍隊】也被捧到了蔣介石眼前,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國民政府一再不允許中共參與處置日本投降事宜。

9月9日的首相儀式也不是何應欽唯一一次對岡村寧次禮遇有加,在此之後他還和岡村寧次進行了暢談,而談話的內容主要就是聯日反共。

也正是這次談話給了岡村寧次「自救」的思路,在這之後他才撰寫了那份寫給蔣介石的意見書,為自己博得了生機。

如果說何應欽和岡村寧次的這次交談和國民黨的政策方針沒有絲毫的關系也是沒有辦法說服任何人的,顯然在受降儀式舉行之前國民黨政府就已經做好了聯合日本人的準備。

恐怕也正是因為有了聯合日本人的計劃,才會讓何應欽在代表中國接受日本投降時,對於日本方面臨時變更人員安排的行為並不在意。

日本代表小林淺三郎並沒有將投降書遞到自己可以接到的位置這件事,何應欽似乎也並不在意。

但是無論從照片上看還是從生活經驗上看,將投降書遞到何應欽能接到的地方都不是完全無法實作的。

至少從照片定格的那一個瞬間看,何應欽身體前傾的振幅的確比小林淺三郎更大。

如果日本人真的有認錯的態度難道不應該將投降書遞到中方代表的面前嗎?

就算何應欽站起來情有可原,但是日本人不甘心失敗也是事實,國民黨暗藏禍心也是事實。

結語

憑借一張照片判斷一個人十分親日確實不夠有說服力,但是看到何應欽受降儀式後和岡村寧次的往來又不得不懷疑他在受降儀式上的行為。

我們雖然不能僅憑著一張照片就指責何應欽,但是我們都清楚我們之所以指責這種對侵略者以禮相待,甚至卑躬屈膝的行為,其根源在於我們的愛國情懷。

歷史需要被銘記,仇恨可以被克制但是不可以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