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唐朝雲南政治地理變遷研究

2024-01-27歷史

東晉至南朝,中原王朝對雲南的經略由直接統治轉向間接統治,而漢朝在雲南所建立起的「華夏網路」秩序也在這一時期被打破、顛覆,故而自隋文帝起中原王朝就試圖重塑雲南政治地理的空間秩序。

由於隋唐的介入及南詔的崛起,雲南地區經歷了一系列連鎖的政治事件,而雲南的政治地理結構也呈現一系列連續的變化過程,而這一變化尤以安史之亂前最為激烈。

關於歷史時期中國政治地理空間行程的研究,許倬雲首先指出中國歷史的空間行程經過了向外擴張與向內充實兩個階段,而羅新與魯西奇則從不同方面闡釋了這種空間秩序在中國南方山地的演進過程,據此胡鴻又提出了「華夏網路」的概念。

之後,胡鴻與裴艾琳則分別對六朝長江中遊與唐宋之際西南邊地的華夏網路結構進行了實證性的論證。由此可見,前輩學者對歷史時期中國政治地理空間行程的研究呈現由淺入深的過程。但整體來看,這些研究缺少以某一時段、某一區域為線索的梳理。

筆者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安史之亂為時間節點,將唐對雲南的經略作為考察物件,把這一時期內不同的政治事件進行串聯與重建,厘清安史之亂前雲南地區政治地理的空間演變實態,並嘗試窺探中原王朝與地方民族政權「華夏網路」政治地理建構的一般規律。

自秦以降,中原王朝就開通了從宜賓至昭通的五尺道,並將滇東作為經略雲南的中心,此地受中原文化影響深,且路程短,所以隋唐時對雲南的經略也從這裏開始。【新唐書·南蠻傳】載:「隋開皇初,遣使朝貢,命韋世沖以兵戍之,置恭州、協州、昆州。」

此路線經宜賓、威寧、曲靖至昆明的石門道,這與秦開五尺道大致吻合。宜賓至昭通的直線距離僅150公裏,但自地形而觀之,石門關道所經區域屬川南丘陵向烏蒙山區的過渡帶,沿線多峽谷、窄谷,河流落差大,不易通航,可供選擇的陸路交通也較少。

在陸路、水陸交通皆不便的情況下,經略雲南需消耗巨大的國力資源,而東晉南朝國力有限,難以突破地形障礙,對雲南實行長久、直接統治的政治動力也長期缺乏。

胡鴻指出,自巴蜀盆地向南的擴張,必須越過高山才能獲得其平原地帶的資源。克服地形障礙只是手段,獲得平原地帶的經濟資源才是目的。在隋開辟石門關道前梁睿上書隋文帝所言:

「南寧州,漢世牂牁之地,戶口殷眾,金寶富饒,二河有駿馬、明珠,益、寧出鹽井、犀角……伏惟大丞相匡贊聖朝,寧濟區宇,絕旅,押獠既訖,即請略定南寧。自盧戎已來軍糧須給,過此即於蠻夷征稅,以供兵馬。

其寧州、朱提、雲南、西爨,並置總管州鎮,計彼熟蠻租調,足供城防倉儲。一則以肅蠻夷,二則裨益軍國。」

梁睿經略雲南,獲得經濟資源的計劃,是以克服烏蒙山為前提。按地形,雲南大體可分為山區與壩區兩種地域系統。

相比環境復雜的山區,壩區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地域小,較易建立起秩序化、組織化的社會。所以石門道開辟後,隋朝在昭魯壩區、草海壩區與滇池壩區分置恭州、協州、昆州。隋的這一行動被視為中原王朝重新經略雲南,重塑雲南政治空間行政體系的開端。

隋亡後,唐繼續經略雲南。唐初,吸取隋朝多軍事征討、少政治設施的教訓,為穩定滇東爨氏,「以其子(爨玩)弘達為昆州刺史」,並在唐武德四年(621)在滇東置南寧州總管府,共置南寧、恭、協、昆等九州。

七年(624)改為都督府,又置西寧、豫等七州,共十六州,八年(625)南寧州都督府將治所移至味縣。

貞觀八年(632)置戎州都督府,南寧州都督府為朗州都督府,改屬戎州,開元五年(716)朗州又復名南寧州,同時以南寧州為核心的十字網路交通格局形成,期間滇東、滇中所轄州縣又數度調整。

至開元至天寶年間,戎州都督府共轄三十六州,其中南寧州轄十四州。貞觀至永徽年間,唐又先後派梁建方、趙孝祖等進入滇西對當地諸蠻進行招撫,後在滇西地區置姚州都督府,形成以姚州、昆州、陽州的東、中、西三大中心。

整體來看,雲南的政區數量、分布呈由少至多,由東向西、逐步擴張的特點。

以政區的空間結構論之,壩區往往會成為放射線周邊的經濟、交通中心,而中原王朝所控疆域多以是否適宜農耕、是否能夠產糧為基準。

因此,唐朝新置州縣多集中於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的壩區內,優良的水熱條件使得這些壩區開發後較易形成重要的農業區。

按【蠻書·雲南管內物產】載:「從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土俗唯業水田。種麻豆黍稷,不過町疃。水田每年一熟。從八月獲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於稻田種大麥,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麥後,還種粳稻。小麥即於岡陵種之,十二月下旬已抽節,如三月小麥與大麥同時收刈。」

由此可知,至唐中期,滇東至滇西沿線已廣種水稻、黍、稷、大麥、小麥。蒼洱壩區更是有「人眾殷實,多於蜀川」「其與完富與蜀」的說法。

之後,唐再以這些壩區為支點,開辟連線山區及更偏遠壩區的道路支線,進而開發、控制邊陲之地的鹽礦、山林等資源。

【新唐書·南蠻傳】載:「未幾叛,史萬歲擊之,至西洱河、滇池還。」隋代史萬歲攻滇西諸蠻時就開辟了從滇東至滇西往來的道路,所經多為雲南重要的產鹽區,【新唐書·南蠻傳】載:「昆明城諸井皆產鹽,不征,群蠻食之。」

這些「群蠻」指附近的莫袛蠻、儉望蠻,貞觀二十三年(649)其內屬唐,並在此「以其地為傍、望、覽、丘、求五州」,之後唐為控制此地鹽井,又將姚州都督府治遷至弄棟川。因開采技術有限,西南本地民族鹽的獲得需靠交換得來。

而唐透過對鹽的壟斷,實作對民族貿易的控制,並以此成為本地貿易經濟的主導,這樣的行為也直接影響到民族關系的變化。

而滇池附近的安寧也因「城中皆石鹽井,深八十尺。城外又有四井,勸百姓自煎」成為本地重要的產鹽區,加之地處滇東、滇西、滇南交通結點處,進而成為唐經略雲南的交通中心。玄宗遂於天寶四年(745)派章仇兼瓊築安寧城,並打通聯結滇西至中南半島的步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