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38年,蔣介石炸黃河親眼看見三條蛟龍?宋美齡日記揭露真相

2024-06-08歷史

1938年6月,蔣介石病倒的訊息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恐慌。據傳,他在視察黃河花園口決堤時,突然看到了三條蛟龍,被嚇到而病倒。

這個說法在當時廣為流傳,甚至被宋美齡的日記記錄下來。然而,我們現在的科學知識告訴我們,蛟龍這種生物並沒有被發現存在的證據。

那麽,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如何?人們為什麽會相信這種傳言?蔣介石究竟是因為什麽原因而暈倒的呢?這些都成為了當時人們關註的焦點。

1938年5月中旬,徐州會戰失敗,蔣介石為保存實力,決定放棄徐州,讓軍隊向豫北方向撤退。成功突圍的大軍打破了日寇消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的計劃。

接著,日軍第14師團深入河南蘭考、開封一帶,蔣介石抓住機會發起蘭封會戰,企圖全殲14師團。然而,由於派系爭鬥,參戰的國民黨軍隊各自為政,不聽從命令,加上日軍又有援軍,蘭考、開封相繼失守。

5月28日,商丘被日軍攻陷,這使得豫東門戶大開,對中國軍隊構成嚴重威脅。面對裝備先進的日軍,蔣介石命令軍隊後撤,但日軍很快派兵渡過黃河,向鄭州進發。

鄭州是地處中原的交通樞紐,連線隴海、平漢鐵路,如果失守,將直接危及蔣介石的戰時首都武漢。

蔣介石對眼見日軍逐漸接近黃河感到十分憂慮。在這個關鍵時刻,馮玉祥提出建議,他主張在趙口和花園口炸開河堤,以利用黃河河道的地理優勢阻止日軍南下,並保護武漢的安全。

對於這個方案,蔣介石雖然有所猶豫,但最終還是決定采納馮玉祥的建議,實施了黃河大堤炸開的行動。

蔣介石深受打動,面臨日益緊張的戰事和日軍的不斷逼近,他決定利用黃河的力量來阻止日軍。然而,主動掘開黃河河堤會引起廣泛的反對。

因此,他命令商震秘密帶領人前往趙口挖掘河堤。從6月2日到7日,商震帶領人挖掘了幾天,但沒有成功開啟大缺口。

他使用炸藥和地雷對趙口堤進行爆破,但由於趙口堤堅固,只開啟了一個小缺口,而且由於砂石阻塞,水流不大。7日,開封失守,趙口堤附近傳來了日軍的炮聲。

得知這個訊息後,蔣介石命令蔣在珍等人迅速炸開花園口河堤。蔣在珍等人到達花園口堤後,發現花園口堤壩也比較堅固。

他們立即向蔣介石報告,並請求使用威力更大的炸藥炸開花園口堤。

在日軍距離花園口只有100多公裏的情況下,領導的批示根本來不及。這時,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建議使用幾百公斤的TNT炸藥炸開花園口大堤。

雖然找到的TNT炸藥不多,但最終還是炸開了一個150公尺的大缺口。然而,接下來的10日連續暴雨導致黃河水從花園口大堤傾瀉而出,沖開了趙口缺口的泥沙,兩股洪水匯聚在一起,使得豫東成為一片澤國。

進入豫東的日軍14、16師團被黃河水團團圍住,土肥原賢二所部剛剛進入的中牟縣城,也被黃河水沖得無法使用汽車、坦克等現代化機械裝置。

據說,土肥原賢二所部上萬人被黃河水淹死的人數,超過了台兒莊死亡人數。盡管蔣介石學關雲長水淹七軍,成功地引黃河水倒灌日軍,但這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真相被掩蓋,決堤事件的真相並未公之於眾

花園口決堤後,日軍的南侵步伐被延緩,土肥原賢二因此被免職。然而,由於時間緊張和保密需要,蔣介石沒有充分做好附近群眾的疏散工作。

黃河的決堤導致大面積水災,2.9萬平方米的土地被淹沒,89萬人不幸遇難,豫蘇皖三省44個縣遭受嚴重災害。

許多老百姓沒有預料到黃河水會突然來襲,因此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很快喪生。此外,河南的河道普遍比較狹窄,黃河水泄入下遊後,導致河南境內的支流水位上漲。

黃河洪水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了支流河道,由於缺乏管理和疏浚,支流的洪水又倒灌農田。黃河水帶來的大量鹽堿導致農田當年糧食大振幅減產。

6月的黃河水突然襲來,眼看就要到糧食收獲的季節,卻帶來了難以挽回的災難。洪水沖毀了大量即將成熟的糧食作物,使得河南境內大量耕地荒蕪。

豫北地區的許多村莊因此變得人煙稀少,原本肥沃的耕地變成了荒地,雜草叢生,民生雕敝。一些地方甚至只留下一片墳塋,而其他地方的泥沙堆積得跟房屋一樣高。

河南的百姓因為洪水泛濫,糧食無收,只能忍饑挨餓,甚至不得不刮樹皮充饑。為了生存,當地的農民只能挖出黃河洪水帶來的鹽堿,拿去賣錢。

河南省是中國的糧食大省,小麥、玉米、大豆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位居全國前列。但是洪水過後,原來肥沃的良田變成了旱、澇、沙、堿地,這些土地變得「沙淤性寒質緊」,種下去的種子雖然生長茂盛,但最終「秀而不實」。

黃河泛濫導致豫東、豫北地區多公頃農田成為鹽堿地,商丘小麥和玉米高粱的產量僅為每公頃400-600斤和1000斤,僅能滿足當地百姓的最低溫飽需求。

此外,洪水還對安徽省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洪水流入淮河、渦河周邊多個縣,後流入洪澤湖,導致洪澤湖水位上漲,倒灌周邊農田。

1938年洪水襲來的這一年,皖北黃泛區良田被淹面積超過1000萬畝,夏季糧食產量減少100%,秋季減少50%。

而且這次黃河洪水對皖北地區的氣候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此後皖北地區長達九年的災害也與此次事件有關。1939年至1946年,皖北地區經歷了多次水災、旱災和蝗蟲災害。

外界要了解這次水災的情況,是因為日軍將花園口大堤炸開。於是1938年6月11日,中央社從鄭州釋出了一條新聞,聲稱蔣介石的軍隊與日軍在中牟縣進行激戰,日軍見蔣介石軍隊實力強大,久攻不下,便炸開了黃河花園口大堤,導致黃河水泛濫,給周圍的百姓帶來了淪陷性的災害。

此訊息一出,各大新聞媒體迅速轉發,紛紛報道花園口決堤事件。【大公報】、【申報】等著名報紙強烈譴責日軍的暴行。

一時之間,輿論導向矛頭指向蔣介石,對日軍的批評聲浪高漲。為了獲得更多的國際輿論支持,陳誠在蔣介石的指示下,在漢口接待外國記者,以官方的身份和立場向外國媒體強烈譴責日軍的惡行。

對於日本方面稱自己是被冤枉的說法,陳誠予以反駁,堅決聲稱:「這是日寇的蓄意栽贓!」此事件經過各大媒體的廣泛報道,越傳越廣,不僅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都形成了對日本侵略者破壞花園口大堤的強烈譴責和民族情緒。

許多人堅信花園口決堤是日軍所為,真相因此被掩蓋。

蔣介石在蛟龍花園口決堤後,成功改變日軍進攻武漢的計劃,這場洪水讓日軍的機械裝備失去效用,行動遲緩,最終導致他們的滅亡中國計劃破產,士氣大受打擊。

但不可否認的是,花園口大堤的決堤雖然對於抗戰有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豫蘇皖三省的大面積受災,使得良田村莊變成澤國,百姓流離失所,這些都是蔣介石難以推卸的責任。

當他得知豫東皖北受災情況和傷亡人數後,立即前往花園口決堤附近檢視,看到原本富饒的地區如今成為哀鴻遍野的景象,蔣介石不禁心痛不已。

盡管為了阻止侵略者他決定犧牲數百萬的百姓生命,但親歷這些慘狀後,他心中還是有些內疚和不安。6月下旬,蔣介石在檢視黃河花園口決堤後突然病倒,一時謠言四起。

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突然病了,外界紛紛猜測原因。有傳言說,他在視察花園口時看見三條蛟龍從河水裏躍起,吐著舌頭出現在花園口上空。

蛟龍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象征,無論大小,都有龍脈之稱。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遇見蛟龍騰飛,被認為是驚動了中國的龍脈,被視為兇兆。

謠傳越傳越廣,甚至有人說蔣介石不會有好下場。宋美齡聽說了這個謠言,命令身邊的人不得傳謠。然而,在她的日記中,她似乎承認了這件事。

她寫道:「蔣介石炸掉黃河後,很快周圍就出現大量白霧。一時間河岸被白霧籠罩,可見度不足五米。在層層白霧後,只能隱約看見有黑色身影沖天而起,那身影龐大異常。

當時蔣介石離得最近,也看的最清楚。」雖然炸黃河是蔣介石的決定,但他在炸河堤時並不在現場。宋美齡的這個記載,顯然受到了謠言的影響。

蔣介石康復後立即下令河南省全力以赴進行災後救援工作,撥款5萬元用於災後重建。然而,當時豫東、豫北、皖北、蘇北地區的災情嚴重,這些資金顯然遠遠不夠。

無奈之下,蔣介石再次撥款200萬元,用於救濟豫蘇皖地區的災民。屈映光前往豫北豫東地區考察,發現實際情況遠比他預想的更為嚴重。

許多豫北豫東的居民在洪水來臨時還在睡夢中,他們的屍體赤裸地漂浮在水面上,這情景讓人痛心不已。對此,屈映光立即撥款15萬元給河南省的地方長官程潛,用於救助受災最嚴重的中牟縣和鄭縣。

他還安排災民遷移到豫西南的鄧縣、新野和陜西省寶雞等地,並為每個災民提供9元的生活費。

蔣介石良心發現,決定對花園口決堤的地方采取行動,命令修築堤壩。然而,因為內部貪汙腐化,新修建的堤壩再次遭受決堤的打擊,人心惶恐不安。

孔祥熙為了穩定局勢,專門出面解釋:「自從花園口堤壩潰決後,黃泛區的居民生活異常艱難,可是現在國家正處在抗戰的關鍵時刻,又趕上災荒年景,新修建的堤壩又再次遭受洪水的沖刷,國家正在全力尋找新的解決辦法,盡快修復堤壩,確保農田不受到任何影響。」

孔祥熙言之鑿鑿,仿佛蔣介石集團十分關註黃泛區的災民。但實際上,蔣介石集團利用輿論制造花園口決堤後的悲慘景象,將責任推給日本,然後隨著日軍行動遲緩,他們遷都重慶後,逐漸淡忘了此事,最後對於災民的救濟賑災也無疾而終。

蔣介石集團炸毀花園口大堤,犧牲了數百萬豫蘇皖百姓的性命以進行抗日,這無疑是他們殘暴不仁的體現。盡管當時的人們無法確定是蔣介石還是日軍炸毀了大壩,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蔣介石集團的統治不滿。

因此,在蔣介石視察黃泛區後生病的傳聞中,出現了他遇到蛟龍的傳說,而且這個傳說越來越廣。這是人們對蔣介石集團統治盡快結束的美好願望。

能讓蔣介石和宋美齡如此害怕,只能說明他們心中有鬼,經不起任何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