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新疆通電起義,3名國軍將領不同意,此3人最終是何結局?

2023-12-20歷史

新疆1949年通電起義,3名國軍將領反對,結果如何?

1949年3月,毛澤東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指出,三大戰役後,國民黨的主力和精英部隊幾乎被消滅。

國民黨的有生力量只剩下一百多萬,分布在新疆到台灣的廣大地區和漫長戰線上。解決這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的方式,無非天津、北平、綏遠三種。

天津方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用戰鬥的方式完全消滅敵人,北平方式是傅作義帶領60萬國民黨大軍起義,接受改編的方式,而綏遠方式則是董其武帶領近10萬傅家軍起義,保留編制的方式。

這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但陶峙嶽在新疆是否該起義的問題上始終猶豫不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民黨在大陸其他區域的部隊紛紛選擇投誠,陶峙嶽也只好選擇明智的起義方式,給自己的部下一個交代。

然而,就在陶峙嶽準備新疆通電起義的前幾日,他的心病則變成了無情的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他的三位部下堅決反對起義,使得兵團中軍心渙散,隨時有部隊嘩變的可能。

陶峙嶽如何解決起義前前後後的問題?這三位將領分別是誰?他們在起義後結局又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馬呈祥、葉成、羅恕人三位國民黨將領的戎馬人生,了解他們的故事。

陶峙嶽在國民黨軍隊中的地位並不穩固,但他始終堅持著「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的信念。他在面臨與集團決裂的抉擇時,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

他的家人被國民黨控制,這使他感到巨大的壓力。在一次旅長會議上,他提出了和平解放新疆的方案,但遭到了三位統兵將領的反對。

會議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但他還是邀請他們來自己的司令室進行深入的討論。

1949年9月初,毛主席邀請張治中到中南海談話,希望他能利用自身影響力推動新疆和平起義。張治中立即同意,寫了一封電報,勸說陶峙嶽與國民黨政府斷絕關系,歸順人民民主陣營。

因駐防的陶峙嶽切斷了與中國共產黨的通訊,中共中央決定先在伊寧建立電台,再將電報秘密送到迪化,親手交給陶峙嶽。

中共代表團政治秘書鄧力群攜帶電台秘密進入新疆,將張治中寫的兩封秘電親手交給陶峙嶽和包爾漢。張治中在電報中敦促新疆起義,並向陶峙嶽作了行動部署。

然而,陶峙嶽並不知道,馬呈祥、葉成和羅恕人早已知曉秘密,並計劃在20日當晚抓捕屈武等議和派,逼迫陶峙嶽拒絕議和,來一個「先斬後奏」。

但是第78師師長葉成堅決反對,堅持行動前必須告知陶峙嶽,馬、羅只好同意。20日當晚,陶峙嶽正準備休息,葉成突然出現,向他通報了此事。

陶峙嶽邀請葉成一述究竟,葉成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他。陶峙嶽留下葉成,並打電話給羅恕人和馬呈祥,與他們進行交談。

陶峙嶽耐心地與三人講道理,直到東方發白,才避免了一場有驚無險的部隊內部嘩變。晚年,陶峙嶽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一日深夜,我已就寢,葉成急來叩門……我向葉之來告,其中還有幾分感情作用。

陶峙嶽多次與三人談話,曉以大義,但三人堅持己見,會談未能達成一致。最終,陶峙嶽無法說服三人,便向中國共產黨說明情況。

黨中央收到情況通報後,為了不影響起義,讓陶峙嶽做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允許三人辦清手續、交出部隊,並派警衛員護送到南疆。

三人經過深思熟慮後,同意了這個條件,帶上家屬和黃金,沿著阿克蘇——喀什——蒲犁地區一線出國。陶峙嶽又特別囑咐騎五軍軍部,抽調一個排的兵力,由連長茍得才和排長馬占全負責帶隊,並配有2部大卡車、1輛吉普車,增兵保護三人安全。

三人離開後的第二天,陶峙嶽同新疆省主席包爾汗等人通電起義。7萬余名國民黨官兵宣布國民黨駐新疆全體兵團願意接受共產黨的指揮,在黨的領導下認真接受改造,並且大力開展新疆的生產建設相關工作。

葉、馬、羅三人為何要反對陶峙嶽投誠,並在陶峙嶽幾次曉以大義的情況下不為所動呢?籠統地說,馬呈祥是為了家族興亡,而葉成、羅恕人則是蔣介石的嫡系將領,和蔣介石沾親帶故、感情深厚。

馬呈祥是馬步芳的親外甥,為了親上加親,馬步芳又把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了他,這樣一來馬呈祥又成了馬步芳的侄女婿。

有了這兩層關系,馬呈祥在馬家軍中升遷極快,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騎兵第五師補充旅旅長,他也因此對馬步芳感恩戴德,成了他的忠實鷹犬。

抗日戰爭結束後,馬呈祥率部進駐新疆,出任整編騎兵第一師師長,成為陶峙嶽的手下,其實就是時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馬步芳安插在新疆的一個眼線。

馬步芳一方面為了控制住自己曾經的部隊整編騎一師,另一方面也是監控這個不怎麽聽話的下屬陶峙嶽。1949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以劉少奇為團長的中共代表團秘密存取莫斯科。

在與蘇共高層領導會晤、談判期間,史達林提出,據可靠情報,美國人企圖將盤踞西北的馬步芳、馬鴻逵等國民黨軍隊撤到新疆,與當地反動勢力相結合,組織大伊斯蘭共和國。

該計劃一旦得逞,將給中國革命帶來很大困難,對蘇聯也極端不利,因此建議中國人民解放軍加速向新疆前進。中國共產黨接受了建議,第一野戰軍加緊了進軍西北的步伐,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國民黨胡宗南部和馬步芳、馬鴻逵部,至10月初,基本上解放了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四省。

隨著局勢的變化,馬呈祥也不得不審時度勢,一看自己的靠山馬步芳倒了,自己也沒有繼續在新疆穩住整編騎一師的義務了,不如早早去台灣和親人匯合。

陶峙嶽通電起義後,馬呈祥透過南疆來到印度,先是在埃及待了一段時間,一年後赴泰國。由於離開新疆時攜帶了大量錢財,所以到台後他四處打點,最後被老蔣任命為澎湖防衛部副司令,生活過得還算可以,直到1991年才去世,足足活了78歲。

葉成,字力戈,浙江青田人,1905年出生,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畢業後,他沒有像其他軍官一樣加入各大派系,而是直接擔任蔣介石的侍從室副官,成為校長的貼身侍衛。

此後,他歷任國民革命軍第76軍軍長、58師師長和迪化警備司令等職務。1949年,他隨馬呈祥逃往印度,然後移居台灣。

由於他是蔣介石的嫡系軍官,蔣介石安排他在三軍聯合大學進修一年,畢業後擔任75軍軍長。此後,他擔任過80軍軍長、第二軍團副司令等職務。

葉成於1994年在台北病逝,享年89歲,比馬呈祥活得還要長。

湖南益陽人羅恕人,是胡宗南的嫡系軍官,也是蔣介石的親信。他畢業於黃埔軍校,早年擔任胡宗南的隨從副官,後來升任少將,還在甘肅擔任西北青年訓練班班主任,為國民黨培養西北地方的「黃埔軍校」。

在1946年,他擔任整編第一七九旅旅長兼迪化城隊司令,成為陶峙嶽的下屬。然而,在1927年的馬日事變中,他幫助許克祥設計了具體行動步驟,導致湖南省總工會、省農會等組織的黨員遭殺害,羅恕人也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

他在認識到投誠不會有好結果後,選擇逃到印度加爾各答,再回到香港,最後坐船前往台灣。在台灣,他仍然擔任中將副司令,整軍後擔任第二軍副司令,於1969年病逝,是三人中最早去世的。

陶峙嶽在迎接王震的部隊後,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員。他與政治委員王震一起致力於新疆的發展,進行屯兵開墾和興修水利,將原本貧瘠幹涸的新疆建設成為國內外聞名的糧食出產地。

陶峙嶽在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的軍銜,晚年回到老家擔任湖南人大委員會副主任,享受天倫之樂。他在1988年去世,享年97歲。

相比他的三位下屬,陶峙嶽的後半生境遇和壽命都更好。不知道當年倉皇出逃的羅恕人、葉成、馬呈祥,是否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