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太原之謎】:晉陽起兵的真正推手到底是誰?

2024-07-26歷史

公元617年,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大事,那就是李淵與其子嗣在晉陽舉起了反隋的大旗。

這場改天換地的壯舉,匯聚了一群了不得的人物,他們後來都成為了大唐開國的名臣良將。 裴寂、長孫順德、劉弘基、殷開山、劉文靜、唐儉、柴紹、劉政會、溫大雅、武士彟 ……這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點綴在大唐的夜空。

他們,是晉陽起兵的中堅力量,是策劃、推動和實施起義的關鍵人物。正是他們的智慧和勇氣,使得這場起義得以成功,使得大唐王朝如同一顆新星,在歷史的長河中冉冉升起。然而,盡管他們的貢獻不可磨滅,但在這場大戲中,他們終究只是配角。

而這場戲的主角,自然非李淵父子莫屬。但問題來了,究竟是誰才是這次起兵的策劃者?誰才是這場歷史大戲的靈魂?誰又是開創大唐三百年基業的關鍵人物?

是李淵還是李世民?

歷代的正史,無論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鑒】,都眾口一詞地將這一榮譽歸於李世民。他們認為,是李世民與晉陽令劉文靜一同策劃了這場起義,是他勸李淵舉義兵,是他的智慧和勇氣,為大唐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但是,歷史的真相是否就如這些史書所描述的那樣呢?或許,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歷史長河中的細微線索,去探尋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真相。

在歷史的長河中,真相往往被歲月的塵埃所掩蓋,而我們,作為後來者,有責任去拂去這些塵埃,揭開歷史的面紗,重新審視那些被官方正史所記載的故事,探索那些可能被歷史遺忘的角落。

據【唐書】和【資治通鑒】所載,李世民與李淵在晉陽起兵前夕的行動,無疑是一段傳奇。李世民隨父親李淵抵達太原,他的目光如炬,心思如海,結交了眾多江湖豪傑。【舊唐書】中說他「潛圖義舉」,他折節下士,推財養客,使得群盜大俠皆願為其效死力。【資治通鑒】更是贊揚他「聰明勇決,識量過人」,在隋室動蕩之際,他已有了安天下之誌,傾身下士,散財結客,深得人心。

長孫順德與劉弘基,這兩位後來的大唐名臣,就是在這個時候與李世民結下了不解之緣。長孫順德,長孫晟的族弟,劉弘基,隋宮廷的宿衛軍官,他們因逃避遼東兵役,亡命至太原,投靠了李淵,與李世民結為生死之交。在募集義兵時,他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劉文靜和裴寂,這兩位後來成為李世民心腹的謀士,也在這個時候加入了他的行列。劉文靜,晉陽令,裴寂,晉陽宮監,兩人因職務上的交往而結為好友。他們目睹了天下的混亂,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常常相對嘆息。裴寂曾感嘆:「貧賤如此,又逢離亂,將何以自存?」劉文靜雖未明言,但心中早已對李世民傾慕有加,他趁機遊說裴寂:「李世民非尋常之人,其胸襟豁達類似漢高祖,天縱神武如同魏武帝,雖然年少,卻是命世之才!」他暗示裴寂與他一同依附李世民,但裴寂對此卻持保留態度。

不久,劉文靜因與李密有姻親關系而獲罪,被囚禁於郡獄。正當他對未來感到茫然時,李世民卻親自來到獄中探望他。劉文靜喜出望外,立即向李世民試探:「天下大亂,非漢高祖、光武帝之才華者,不可平定四海!」李世民笑著回應:「先生怎麽知道沒有?只是常人不知道罷了。我之所以來看你,並不是像小兒女那樣註重個人感情,而是來和先生圖謀天下大事,不知先生有何見教?」劉文靜確信自己沒有看錯人,於是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他向李世民展示了自己的見解:「如今主上南巡江準,李密圍逼東都,天下群盜多如牛毛。值此之際,若有真命之主應天順人、振臂一呼,取天下則易如反掌。今太原百姓為避戰亂,皆人晉陽,文靜為晉陽令數年,知其中豪傑之士眾多,一朝嘯聚,可得十萬人。尊公所領之兵亦有數萬,一聲令下,誰敢不從?進而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出半年,帝業可成!」李世民聽後朗聲大笑:「君言正合我意。」

於是,李世民與劉文靜開始積極部署,準備起事。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淵又在做什麽呢?他是否也在為即將到來的變革做著準備?或是在暗中觀察,等待時機?

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那些被歲月磨平的石碑之後或史書的背面。正史的記載,有時也不過是勝利者的自述。【資治通鑒】中所謂的「淵不之知也」,是否真是李淵無知,還是有著不為人知的深義?

在正史中,李世民被描寫為心思深沈如海,智慧和膽識無雙,他在晉陽悄然布局。更是故意和裴寂的交往,以透過裴寂影響李淵。他日日與裴寂交遊,不惜用重金賄賂,讓裴寂在賭博中屢戰屢勝,以此贏得裴寂的信任和好感。當裴寂慢慢陷入其中之時,李世民卻悄然將他的起兵計劃透露給了裴寂,並請他助一臂之力。

而裴寂,也淪為了權力遊戲中的棋子,不得不點頭答應李世民的要求。他與李世民的計謀,很快就付諸行動。裴寂開始頻繁地邀請李淵飲酒作樂,酒酣耳熱之際,又送上美女相伴。李淵在這種溫柔鄉中,漸漸放松了警惕。

然而,就在李淵沈醉於這片刻的歡愉時,裴寂卻輕聲向李淵透露了一個驚人的訊息:「二郎暗中蓄養兵馬,欲舉義旗,恐大事泄露被誅,所以讓我以晉陽宮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計。如今眾人心意已決,不知公意下如何?」

李淵聽聞此言,頓時冷汗淋漓。他這才意識到,與他共度良宵的,竟然是皇帝楊廣的女人!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他的兒子和老友,竟然用這樣的方式來逼迫他。李淵楞了許久,最終無奈地說:「吾兒既有此謀,事已至此,為之奈何?只好從他了。」

然而,李淵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猶豫。他雖然一只腳踏上了「賊船」,但內心的掙紮和不安,讓他在幾天後又將腳縮了回去。他的內心,如同被狂風暴雨侵襲的孤舟,搖擺不定。

不久,東突厥的入侵,再次將李淵推向了風口浪尖。隋煬帝楊廣的怒火,如同天邊的驚雷,讓李淵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李世民見狀,終於決定親自出馬,他對李淵說:「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為戰場,父親若再拘守小節,下有盜寇、上有嚴刑,危亡無日啊!不如順民心舉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

李淵聽後,震驚不已,他憤怒地對李世民說:「你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現在就告發你。」然而,當李世民堅定地表示願意承擔一切後果時,李淵的心軟了。他將筆一扔,說:「我怎麽忍心告發你呢?你要慎重,別再說這種話了。」

但李世民並沒有放棄,他再次來到李淵面前,堅持說:「今盜賊日繁,遍布天下,父親受詔討賊,賊能討得完嗎?到最後還要承擔討賊不力的罪名。而且世人紛傳李氏當應圖讖,所以李金才無罪,卻一朝族滅。退一步說,即便父親能將盜賊盡皆剿滅,自古功高不賞,屆時危險更大!只有昨日之言,可以救禍,此乃萬全之策,願父親勿疑!」

李淵在兒子的堅持和現實的逼迫下,終於做出了決定。他長嘆一聲,說:「我昨天一整夜都在想你說的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今日不管是家破人亡由你,化家為國也由你,一切都由你了。」

在正史的描述中,這一刻,李淵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聽天由命的悲涼。他的兒子,李世民,卻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點上,展現出了非凡的決斷和勇氣。為一個家族的做出了抉擇,也為一個時代做出了抉擇。

而後,隋煬帝的使者來到太原,準備將李淵和王仁恭一同押赴江都,以問罪名。李淵聞訊,頓時驚慌失措,如同受驚的鹿,不知所從。

此時,李世民與裴寂等人再次挺身而出,向李淵進言:「今主昏國亂,盡忠無益。偏將副手戰場失利,竟然也要歸罪明公。危亡已經迫在眉睫,宜早定計。況且晉陽兵強馬壯,行宮中又蓄積金錢、布帛巨萬,以此舉事,何患不成?今留守長安的代王幼弱,明公若擊鼓向西,據有長安如同探囊取物,何必被區區一個朝廷使者囚禁,坐以待斃呢?」

李淵終於動搖了,開始暗中部署,準備起兵。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江都的天子使臣再次到來,宣詔赦免了李淵和王仁恭的戰敗之罪,並且讓他們官復原職。赦令一下,李淵立刻反悔,矢口不提舉義之事。

接下來的日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催促李淵起兵。如鷹揚府司馬許世緒、行軍司鎧武士彟、前太子左勛衛唐憲、其弟唐儉等等。然而,盡管眾人磨破了嘴皮,李淵還是遲遲不動,如同一尊石像,沈默而固執。

劉文靜忍無可忍,向裴寂施壓:「先發制人,後發者制於人。你為何不快點勸唐公起兵,怎能一再借故拖延呢?再說了,你身為宮監,卻以宮女私侍他人,你一個人死就算了,何必拖累唐公?」裴寂被觸到痛處,心中一驚,是啊,若李淵不起事,晉陽宮女之事一旦泄露,他裴寂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此後,裴寂天天追著李淵,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終於把李淵徹底說服了。李淵隨後讓劉文靜假造敕書,以朝廷準備四征高麗為名,命令太原、西河、雁門、馬邑四郡凡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者全部要應征人伍,借此擴大武裝力量,準備起兵。

這就是歷代正史所記載的關於晉陽起兵的起因和內幕。在這裏,李淵被描繪成一個平庸、怯儒、胸無大誌、多疑反復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則被塑造成一個目光遠大、足智多謀、意誌堅定的領袖,表現出了一種遠遠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穩重。在此,李世民毋庸置疑地成了晉陽起兵的「首謀之人」,而李淵一開始就被蒙在鼓裏,後來迫不得已卷入了這個事件,幾乎是被人用綁架的手段弄上了這條起兵叛隋的「賊船」,自始至終都表現得碌碌無能而且萬般無奈。

然而,歷史的真相真的如此簡單嗎?在那些被筆墨掩蓋的角落,是否還隱藏著更為復雜的人性和更為曲折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願意相信史書的筆觸之後,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