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古代亂世當中,割據梟雄什麽時候稱帝最合適?如何選擇稱帝時機?

2024-07-21歷史

對於中國古代的那些亂世梟雄來說,統一天下,建立一個新的王朝,無疑是他們最大的夢想。

而在實作這個夢想的過程當中,幾乎所有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在怎樣一個時間點,正式對外宣布稱帝,才是最合適的?

對於這個問題,現代很多歷史愛好者,可能會下意識回答:標準答案就應該是朱元璋!廣積糧、高築墻、緩稱王,一切虛名都暫時放在一邊。最好等到徹底統一天下之後,再正式稱帝,那才算是穩妥。

這個答案,其實既對又不對。

不顧虛名,穩步發展實力,這個思路肯定是沒錯的。但問題是,如果稱帝的時間點,拖得太靠後,甚至等到統一天下之後再稱帝。這很容易讓手下的人,誤以為你不想稱帝,從而對你失去信心,繼而產生叛亂的心思。

所以,低調發展實力,這個思路沒錯。但是在現實當中,往往不存在這種完美的情況。而且,當你的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之後,你的對手也不可能再坐視你繼續穩定發展。

這樣一來,如何挑選一個相對合適的稱帝時間點,這就很重要了。

那麽,對於那些自行稱帝的人來說,什麽時間點,才是最合適的選擇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盤點一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開國’皇帝,他們都是什麽時候成功稱帝的?

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皇帝,就是秦始皇。而秦始皇稱帝的時間點,則是在他統一天下之後。

公元前221年,隨著秦始皇徹底掃平六國,滅了東方的齊國,秦朝徹底統一天下。在這之後,秦始皇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自稱為‘始皇帝’。

秦始皇的這次稱帝,就是標準的‘拖到最後’再稱帝。

不過,秦始皇的案例比較特殊。畢竟在他之前,世界上也沒有皇帝這個概念。所以秦始皇的情況,屬於是開篇的‘特例’。大概也只有在這種特例當中,才存在這種拖到最後稱帝的完美情況。

而接下來,歷史上第二個自行稱帝的開國皇帝,就是漢高祖劉邦。

公元前202年正月,剛剛打完垓下之戰,成功幹掉項羽的劉邦,終於結束了楚漢戰爭。不過,在幹掉項羽之後,劉邦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直接稱帝。

當時劉邦在戰後做的第一件事,是悄悄跑到韓信的軍營,趁著韓信睡覺的時候,拿走了韓信的兵符,剝奪了韓信的兵權。

在這之後,劉邦才在群臣和諸侯王們的推舉之後,正式在定陶稱帝,隨後舉行了登基大典。

從楚漢戰爭的角度來看,劉邦稱帝的時間點,同樣也是拖在了大後期,甚至算是拖到了結局。但如果從‘漢朝統一戰爭’的角度來看,劉邦這次稱帝,其實是在剛剛占據優勢的時候。

當時的劉邦,能夠實際控制的地盤,其實才剛剛超過天下的一半。而另外一半天下,則是掌握了其他幾大異姓王手裏。如果幾大異姓王聯手,一起和劉邦對抗,劉邦其實還未必能穩贏他們。尤其是韓信,在手握兵權的情況下,更是會對劉邦產生極大威脅。

所以,劉邦必須得先拿掉韓信的兵權!在這之後,哪怕幾大諸侯王聯手,劉邦也有能力壓制他們。當然,以劉邦的手腕,肯定不會給幾大異姓王聯手的機會。但即便如此,漢朝開國之後,一直到劉邦去世之前,劉邦還是打了好幾年的時間,這才徹底平定了幾大異姓王。

所以,從統一天下的角度來看,劉邦其實並不是拖到最後才稱帝,而是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時候稱帝。

再之後,歷史上第三個成功自行稱帝的開國皇帝,就是建立東漢的劉秀。

公元前25年六月,剛剛統一河北地區的劉秀,正帶兵南下,準備攻取洛陽。當時的劉秀,剛剛統一河北不久。不久之前,他還只是更始帝的臣子,但是在他統一河北之後,則是徹底和更始政權決裂。而從地盤的情況來看,劉秀此時的地盤,大概等於官渡之戰以前的袁紹。

然後,當劉秀走到河北鄗城的時候,他麾下的大臣突然集體勸進。面對大家的多次勸進,劉秀也不好拒絕,所以最後就在鄗城的千秋亭正式稱帝。

而從東漢統一戰爭的角度來看,劉秀稱帝的時間,應該是在他崛起之路的前半段。從劉秀北渡黃河招撫河北,到千秋亭登基,這期間只過了一年半的時間。而從劉秀稱帝,到劉秀徹底統一天下,這中間則是還有十一年的時間!

顯然,劉秀稱帝的時機,和之前的秦始皇、漢高祖都不一樣!劉秀稱帝的時候,不光自身地盤尚未穩固,當時在整個天下,也還存在多股強大的割據勢力。

如果拿到後來東漢末年,劉秀此時稱帝,就相當於是官渡之戰以前,袁紹直接公開宣布稱帝。而按照‘廣積糧、高築墻、緩稱王’的思路,此時劉秀選擇稱帝,顯然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甚至可以說非常不明智!

但結果,前期就稱帝的劉秀,最後卻偏偏成功統一了天下。

所以,歷史上前三個自行稱帝的案例,他們各自稱帝的時間點,其實都不一樣。秦始皇是在結尾稱帝,劉邦是在中期占據絕對優勢後稱帝,劉秀則是在前期剛剛站穩腳跟之後,就直接稱帝!

這樣看來,他們似乎沒有任何共同點,他們的成功經驗,也似乎沒有任何規律可循。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讀過他們各自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幾次成功稱帝事件的背後,其實都隱藏了一個核心規律。

那就是他們稱帝的時候,他們各自的力量,都足以擋住最強反對勢力的反撲。

在統一天下的過程當中,戰爭是無法避免的。而從秦始皇稱帝開始,皇帝這個稱號,就意味著你一定要以‘統一天下’作為目標,不可能偏安一隅。而一旦你要統一天下,就意味著你要對其他勢力發起戰爭。

所以,只要你稱帝,就意味著其他所有勢力,都是你的敵人。

那麽這樣一來,其他勢力,自然就會全都反對你。他們會組建聯盟,或者同時進攻。總之,一旦稱帝,必然會面對其他勢力的敵視,這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能擋住最強一波的反對進攻,稱帝就算成功了一半!就算是後世那些割據政權,沒能統一天下,但只要能擋住最強的反對勢力進攻,偏安一隅還是有可能的。

順著這個答案,接下來我們再看後世那些稱帝的‘成功案例’,我們或許就能理解這個道理了。

在劉秀之後,接下來成功稱帝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丕、劉備和孫權。

這三位三國時期的開國皇帝,他們稱帝的時候,都沒有統一天下。但結果,他們稱帝之後,卻都成功站穩了腳跟。究其原因,就在於當時三足鼎立的局面。

盡管魏國比較強大,但只要吳國和蜀國聯手,魏國也很難同時滅了兩國。就算單獨只針對一國,另外一國也會同時進攻,拖住魏國的一部份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三方都能扛住最強的‘反對力量進攻’。但同時,他們又都無法滅了對方。

所以最後,三國時代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直到最後司馬家篡取了魏國,這才統一天下。

而接下來的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同樣也是這個情況。司馬炎稱帝的時候,他篡取的魏國,之前已經滅了蜀國。所以司馬炎稱帝的時候,他需要面對的最強反對勢力,只有兩股力量。一股是魏國內部的反對派,另一股就是東南方向的吳國。

而這兩股力量,當時司馬家都能輕易擋住,所以最後,司馬炎就能輕易成功稱帝了。

再往後,到了東晉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情況則更加復雜。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是在南方士族的擁立之下稱帝。當時司馬睿的自身力量,其實並不算強。但是在南方士族的支持下,卻能擋住北方政權的進攻。

而在東晉內部,因為幾大世家相互制衡,誰也不願意讓對方太強勢。所以最後,盡管東晉的司馬家並不算太強勢,但卻奇跡般的稱帝成功,並且維持了一百年的統治。

而在南北朝之後,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也是篡位稱帝的。而隋文帝稱帝的時候,他面對的反對力量,同樣也和司馬炎差不多。一股力量來自於北周內部,之前已經被隋文帝逐漸平定了。另一股則是來自於外部,分別是北方的突厥,以及南方的南陳政權。

但這兩股外敵力量,同樣也無法滅了剛剛誕生的隋朝,甚至還要被隋朝壓制。

於是最後,隋文帝輕易稱帝,並且順利統一了天下。

隋朝之後,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則是靠著武力打下來的江山。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正式稱帝。然而剛剛開國的唐朝,能夠控制的地盤,僅僅只有山西的一部份,以及整個關中。

如果從地盤的大小來看,李淵登基時期的地盤,其實還不如三國時期的袁紹集團大,更遠不如十六國時期的苻堅政權大。但問題是,在李淵稱帝的時候,當時整個中原範圍內,已經沒有比他更強大的割據勢力了。

所以,李淵稱帝的時候,已經是最強的割據勢力。再加上關中地區的地理優勢,以及李世民這麽能打的兒子。此時的李淵,絕對能夠輕易擋住周圍其他勢力的進攻。

於是最後,李淵成功稱帝,並且建立了唐朝。

再往後,宋元明清四朝,基本上也是如此。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雖然是皇袍加身,篡取的後周的皇位。但在當時後周內部,趙匡胤就是最有權力的人,能夠輕易壓制內部的不服。

而在外部,後周也是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割據勢力,能夠輕易擋住其他勢力的進攻。

而除了這些經典稱帝案例之外,歷史上也不乏一些特殊的案例。

第一種特殊案例,就是開局便稱帝。這種案例的代表,就是金國的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

公元1115年,剛剛擁有一萬多兵力的完顏阿骨打,便正式稱帝。一個剛剛擁有一萬兵力的梟雄,如果放在三國時代,幾乎只是一個小規模諸侯。此時選擇稱帝,似乎極度不明智。

但當時的情況是,完顏阿骨打面對的最強反對力量,就是腐朽的遼國。而此時的遼國,哪怕精銳盡出,也打不過完顏阿骨打的一萬大軍。所以此時的完顏阿骨打,自然就可以毫無顧忌的稱帝了。

第二種特殊案例,則是唐朝的武則天。

武則天在稱帝之前,本來就已經手握國家的最高權力,而且可以輕易廢黜皇帝。但是因為她本人是女子,而且相當於是篡位稱帝,所以武則天面對的最強反對力量,就是來自於唐朝內部的反對。

但結果,當武則天解決了絕大多數的李家王爺,並且控制了全國的大部份兵權之後。此時在唐朝國內,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再反對武則天稱帝。

所以最後,武則天稱帝成功,成了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帝。

總之,想要成功稱帝,最關鍵的問題,並不是在於時間點的選擇。而是在於自身的力量,能不能擋住最強反噬。只要能擋住最強反對力量的進攻,越早稱帝,其實越有利於凝聚人心。

而順著這個思路,我們也就可以輕易想明白,歷史上那些稱帝失敗的案例了。

比如說三國時期的袁術,在手握傳國玉璽,地盤橫跨三州,直接控制十一個郡的情況下,袁術選擇了稱帝。從地盤的大小來看,袁術稱帝的時候,他的地盤其實比李淵稱帝時更大!

但結果,袁術稱帝時候,卻很快遭到了周圍所有勢力的圍攻。包括他麾下的孫策,也第一時間帶著五個郡的地盤反叛。

而接下來,在經過一年多的血戰之後,袁術幾乎被周邊所有勢力,都圍毆了一遍,地盤也越來越小。最終,袁術只能取消帝號,嘔血而亡。

這就是典型的‘沒擋住反噬’的案例。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如果袁術自身比較能打,可以擋住曹操、呂布、孫策等人的圍攻。哪怕他只能和這些人打一個平手,面對周邊勢力的圍攻,暫時不敗,他都能成功!因為所謂的圍毆,註定是不會長久的。只要袁術挺過了第一輪猛攻,後面就可以各個擊破。

但結果,因為袁術沒扛住第一波最猛烈的反噬,所以他最後失敗了。

而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遵循的‘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政策,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朱元璋選擇這個方案,也是因為當時的局面。

在元朝末年的時候,朱元璋想要稱帝,他需要面對的最強反對力量,並不是江南的起義軍勢力,而是北方的元朝政府。如果太早稱帝,肯定會引來元朝軍隊的進攻,很容易被滅。所以,等到朱元璋基本統一江南,能扛住元朝的整體進攻之後,此時再稱帝,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同時,如果朱元璋繼續往後拖,非要拖到統一天下之後再稱帝,結果卻反倒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那樣的情況下,他麾下的那些將領,會懷疑他不想稱帝,然後會產生各種造反的心思。

就算朱元璋本人比較能打,能輕易平定這些叛亂。但只要叛亂發生,結果總是會相對差一些。

所以,朱元璋的最佳稱帝時機,就是統一江南,剛剛能扛住元朝進攻的時候。

回顧歷史上那些稱帝的案例,我們會發現:真正重要的,其實並不是時間,而是實力。只要你能扛住最強的反噬,你隨時可以稱帝,而且越早越好。

如果真實的歷史上,真的有某一個人,能夠以一敵萬,並且面對弓箭或者其他武器,基本不受傷的時候。那麽這個人在開局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稱帝,根本就不用考慮後面的那些事情了。

當然,這種情況,歷史上肯定是不存在,最多也就只存在於那些仙俠小說裏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