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魯迅當年痛罵當權者,為何能安然無恙?李敖:他有一個隱蔽身份

2024-02-05歷史

清末民初是一段極為混亂的年代,魯迅先生在目睹中國當時慘狀後,毅然決然的選擇棄醫從文,透過文學來激發更多中國人思想的覺醒,並且還總是直言不諱的批判當時的掌權者國民政府。

魯迅曾多次以文章的形式諷刺國民政府的無能腐敗,甚至還當著國民政府官員的面用言語辱罵。可在殺人不眨眼,做事從不考慮後果的國民政府面前,魯迅卻總能安然無恙。對此著名台灣作家李敖道出了真相,原來魯迅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這個身份恰好是他的免死金牌,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魯迅的隱藏身份又是什麽呢?

提起魯迅先生,我們接觸的最多的是他的文章,其中那句「學醫救不了中國人」更是令人時常想起,尤其是在魯迅小的時候,在他印象中父親時常都是病著的,為了替父親治病,家裏人總是會找來各種大夫,但大夫治病的手段卻讓魯迅不能接受。

他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出,大夫治病只讓病人吃姜片、竹葉和甘蔗,在這段混亂的的年代裏,魯迅見過太多中國人的苦難,他發誓要學好醫術,幫助中國百姓消除苦病。

而為了實作這一偉大理想,魯迅在1902年3月24日坐上了前往東京的輪船,他試圖在那裏學習更加先進的醫術。

進入日本仙台醫學學校後不久,按照日本的規矩,他們要去祭拜孔子,望著面前的孔子像,魯迅十分茫然,他來日本留學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國內孔孟之道影響嚴重,他本想離開孔孟之道的地方,看看新的事物和思想,誰曾想在日本還是要祭拜孔孟。

所以在日本留學的日子裏,不僅沒有讓魯迅找到救國之道,反而越待越迷茫。為什麽彈丸之地的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竟戰勝了疆域遼闊的俄國,不僅如此,在學習觀看中國人被斬首的影片時,反而是中國人看得更加起勁。

正如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所寫的,影片放完,身邊的日本人高呼萬歲,那堂課上,只有他始終沈默,最後他發現中國人的病是思想上的病,醫術學的再好也救不了中國,救國只有解放人民思想這一條路。

回國後的魯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文章,並時不時會在報紙上刊登自己的批判性文章,這些文章刊物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的追捧者,陳獨秀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當時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誌,被稱為中國的啟蒙運動,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曾在【新青年】中出現過,像毛主席年輕時就曾多次在這本雜誌中發表過文章。

1919年「五四運動」過後,【新青年】從文學方面撐起了中國的革命,陳獨秀也正是在這時看到了魯迅發表的【狂人日記】,其中那一句:「不要在猶豫,也不要再徘徊了,留給中國人的只有革命一條路!」深深吸引了陳獨秀。

之後,在陳獨秀的引導下,魯迅開始在文學道路上越走越遠,因為他在這條路上看到了拯救中國的希望,從此之後,魯迅開始以筆做槍,不斷揭露、批判國民政府的暴行和黑暗,他逐漸的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狂人」。

在那個尋找救國道路的年代,又何止只有魯迅一個狂人,像許壽裳,因見到了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也曾寫過文章批判,可是在文章發表後不久,就在自己的宿舍內被暗殺。

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對於這種「異己」,向來只有一種做法,那就是趕盡殺絕,像王亞樵、聞一多等知名人士,都死在了國民政府手中,而這些人絕大多數又都是「革命黨人」。

反觀魯迅,一生都在批判國民政府的無能,處處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暴行,甚至直言不諱的批判國民政府領導人蔣介石,但卻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唯一一次被暗殺,還是因為負責人主動放棄而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去世後,蔣介石更是給予魯迅最高評價,還幫他舉辦葬禮,這完全不像是國民政府對「異己」能做出來的事。

多年後,台灣著名學者李敖曾經因為批判國民黨入獄數年,因此一次采訪中,他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魯迅看似是不畏天不畏地的熱血文豪,實則他有自己的智慧在裏面。

先說魯迅的隱藏身份,那就是同盟會、光復會的成員,在魯迅「棄醫從文」回國時就接到了同盟會和光復會的邀請,參與到了這場反清愛國運動中,並且是資深會員,論革命資歷的話,國民黨沒有幾個人比魯迅更久。

另外光復會是一個暗殺組織,基地就在魯迅的老家浙江紹興,光復會成員絕大多數都是魯迅的老鄉、朋友、同窗,有了他們的撐腰,國民政府要對魯迅動手,多多少少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命夠不夠硬。

其次就是魯迅看起來跟國民黨老死不相往來,似乎有什麽血海深仇,實際上作為一名老革命人,魯迅在國民黨內部是掛著職務的,每個月都能從國民政府手中領到薪資,其中國民政府的高層都是魯迅的好友。

在1930年,沈醉口出狂言要殺掉魯迅時,國民黨內部高層就開始了保護魯迅,甚至連上海灘的地下皇帝杜月笙都出手相助。

因為魯迅在當時已經出名,不僅全中國上下都知道魯迅,就連國際上都有不少人知道他,所以在魯迅的名氣面前,國民政府想動手總要投鼠忌器。

此外嗎,最重要的就是魯迅的智慧,他罵天罵地,經常罵到蔣介石頭上去,可是實際上他從來沒有寫下蔣介石三個字,即便是人人都知道他罵的是蔣介石,但沒有直接寫出來,那就拿他沒有辦法了,頂多是警告一番。

正如魯迅曾說過:「文章是很容易寫的,不過有些文章寫了,就沒辦法在上海住下去了,只能到國外去。」

可是時間久了,魯迅寫的文章越多,國民政府內部反對的聲音也就越多,直到有人向蔣介石諫言,說魯迅和「左派」搞到一起,不能縱容下去,即便這樣,蔣介石不過是頒發了一張沒什麽用的通緝令,直到魯迅離世,通緝令都沒有撤銷。

這張通緝令的唯一作用就是意味著魯迅和國民黨的決裂,通緝令頒發後不久,魯迅就搬到了上海的日本租界內居住,早在日本留學的時候,魯迅就認識了不少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想在日本租界住下去並不是難事。

看到魯迅住進日本租界後,不少人都認為魯迅怕死,在國民政府面前選擇妥協,然而事實上他並不怕死,他只是反對沒有意義的犧牲,活著就能多寫一些文章,就能喚醒更多的人。

魯迅不是天生的書生,也不是莽撞的漢子,在面對中國處於黑暗年代的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學習醫術來救國救民,後來意識到自己想法錯誤的他,又選擇棄醫從文,在那個年代用文學劃破了黑暗,為中國帶來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