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岸青晚年常常獨自流淚,邵華問及原因,他總是回答:我想媽媽了

2024-02-06歷史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毛澤東主席以及其家人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何為家國大義,何為舍小家為大家。

1950年11月25日,北韓戰場之上,年僅28歲的毛岸英在美軍空襲中犧牲,毛主席身下只有兩個兒子,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

隨著毛岸英的犧牲,毛主席也是痛苦萬分,但好在毛岸青還在身邊。

建國之後毛岸青也是跟隨主席的腳步,奮鬥在一線,為了心中的建設發光發熱,但是到了晚年的毛岸青卻開始變得多愁善感。

甚至說有的時候毛岸青還會獨自坐在躺椅之上偷偷流淚,神情悲傷,毛岸青的妻子邵華自然也是早就觀察到了毛岸青的狀況。

關切地詢問毛岸青怎麽了,而毛岸青的回答也讓邵華心中一緊,我想媽媽了。

流浪的童年

毛岸青的童年並不好過。

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龍都是出生於南方蘇區之內的,孩童時期的毛岸青兄弟過得並不好。

1923年末,毛岸青出生於長沙,彼時的毛澤東在毛岸青出生前就前往了上海。

而在長沙只有楊開慧一人帶著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彼時國共關系相對穩定,楊開慧的父親又是名士楊昌濟。

因此,在長沙城之中楊開慧帶著兩個孩子的生活並不是很艱苦,對於父親毛澤東的工作,楊開慧也是經常和兩個孩子講述,從小便在他們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種子。

雖然沒有父親的陪伴,但母親的悉心照料,也讓兄弟倆非常快樂,並且在這一時期,兩個人讀書識字,等待著父親的歸來。

但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在北伐運動即將勝利之時,國民黨倒戈了,對共產黨展開了瘋狂的屠戮。

而作為毛澤東的家人,楊開慧和毛岸英、毛岸青自然也在國民黨的追殺行列之中,彼時毛澤東忙於秋收起義,楊開慧則帶著兩個孩子東躲西藏。

其實在這期間,毛澤東也曾想要去將妻兒接到自己的身邊,但國民黨反動派早就對長沙城內外進行了戒煙,根本無法逃離。

很不幸,楊開慧被殺了。

作為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在國民黨眼中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

在抓住楊開慧之後便開始不斷要挾楊開慧,只要其結束共產黨並且和毛澤東斷絕關系便會放了她。

但楊開慧始終沒有答應,而這也逼急了國民黨反動派,竟然殘忍地殺害了楊開慧,而那一年,楊開慧才29歲。

至於毛岸英三兄弟則被國民黨反動派關押在了監獄之中,因為三人年幼,倒也沒有受到什麽折磨。

而三個孩子在監獄之中也不是個事,最終在長沙地下黨和楊開智的共同運作之下,三個孩子才被保釋了出來。

而其中,楊開智也是出了很大力氣,當時楊開智擔任常德森林局局長,費盡心思想要把三個孩子解救出來。

流落上海

其實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兄弟能夠出來,也是多個條件之下才實作的。

當時國民黨當局看著三個孩子,並沒有打算殺掉,而是想要用他們把毛澤東引誘出來,因此當楊開智提出讓孩子出獄的時候,也是滿口答應。

楊開智也清楚,國民黨不可能輕易就把三個孩子放了,因此早早就和長沙城之中的地下黨聯系好了。

在這期間,由於國民黨的高壓政策,使得多次護送三個孩子離開長沙的計劃都失敗了,並且這一時期為了能夠引出毛澤東,國民黨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都在註意著楊開智一家。

直到1931年的時候,隨著國民黨高壓態勢的削弱,楊開智才開始找到機會將三個孩子送走。

當時為了能夠安全送走三個孩子,楊開智獨自一人在家中和國民黨特務周旋,孩子則交給了自己的母親和妻子,一路上坐火車、輪船最終才送到了上海,受到了共產黨的保護。

這個過程不可謂不艱險,彼時老大毛岸英也才九歲,毛岸青才八歲,至於毛岸龍,則剛剛四歲。

本以為有了地下組織的庇護,三個孩子的生活也會好一些,而且正在蘇區的毛澤東也想著找機會把幾個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看護。

畢竟沒有了母親的照顧,也不能沒有父親的看護。

但意外總是來得很突然,毛岸英三兄弟是在1931年初被送到上海的,而中央特科的負責人顧順章則是在當年年底被國民黨抓住投降的。

顧順章的投降給上海地區的革命事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作為中央特科行動科的負責人,其掌握了諸多重要資訊,因此上海地區的共產黨不得不連夜撤退。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兄弟被留在了上海。

由於真正見過三個孩子的人也不過,加上這兩年的流浪,三個孩子也知道保護自己,但畢竟都還年幼。

在老大毛岸英的帶領下,三人展開了流浪生活。

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年紀畢竟大些,雖然生活苦些,但還能接受,但是毛岸龍可就不行了,一個四歲的小娃娃,顛沛流離的生活怎麽可能受得了。

因此在來到上海不久之後便因病去世了,這對毛氏兄弟的打擊是巨大的,但無論如何,兩個人也要活下去。

自此毛岸青和毛岸英兩個人相依為命,流落於上海的街頭,這樣的生活過了足足五年,這期間中國的局勢風雲變幻,戰爭不斷。

毛澤東不止一次想要找尋兩兄弟,但奈何山高路遠,國民黨的圍追堵截,讓尋親之路極為艱難。

毛岸青和哥哥也不是沒想過離開上海去找父親毛澤東,但想到一旦離開上海,前往江西的路途之上有著諸多未知的危險,反而不如上海安全。

上海此地雖然魚龍混雜,但是謀求生計的機會也很多,而且如果日後有人來尋找,也必然會來上海,他們一旦離去,到時候便難以找到了。

在上海生活的幾年,兩個人也是吃盡了苦頭,尤其是毛岸青。

在一次暴動之中,兄弟二人不幸被卷入其中,毛岸青也是慘遭毆打,頭部遭受重創,導致其身體一直遭受病痛的折磨。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37年,隨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開啟,毛岸青和哥哥才結束了流浪的生活。

前往蘇聯

1937年,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也是被共產黨從上海找到,但二人並沒有直接去延安,而是直接被送到了蘇聯去學習生活。

為什麽會將兩個孩子送去蘇聯呢?其實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中國的抗戰形勢不容樂觀,1937年,日軍的大規模進攻,導致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之上多次失利。

雖然說陜北作為八路軍的根據地,經營多年,但毛澤東也無法保證百分百安全,當時毛岸英15歲、毛岸青也才14歲。

因此,將他們送往相對安全的蘇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再者就是為了兩兄弟的學習,毛岸英和毛岸青除了小時候在母親楊開慧的照顧下學習過一些基本的知識外,在上海流浪的多年根本沒有機會去學習。

而當時中國的社會環境、戰爭狀況根本無法給二人提供穩定的學習場所,最終在多方面的考慮之下,二人也是徑直被送往了蘇聯。

在蘇聯的那段時光,是毛岸青快速成長的一個階段,上海的流浪生活,讓毛岸青的性格變得非常堅韌。

當時學校之中的中國人很多,但像他們兄弟這樣十四五歲才開始上學的卻沒有幾個。

況且毛岸青和哥哥的身份還非常特殊,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兒子,蘇聯方面對他們的關註也很多。

因此,毛岸青和哥哥從來不想因此而損害了父親的名聲,在來到蘇聯之後也是刻苦學習,兩個人天賦卓越,正常來說在蘇聯要學習十年,但二人卻屢次跳級,毛岸青更是以卓越的成績考入了莫斯科東方大學。

不僅如此,二人還參與了蘇聯同德國之間的多次戰鬥,得到了戰火的洗禮。

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可以說是一文一武,毛岸英不論是在抗戰時期還是韓戰時期,都曾多次要求主動前往戰場。

其實當時很多人都是反對的,但耐不住毛岸英的堅持,也正因為如此,毛岸英也是永遠地長眠於了北韓半島之上。

而毛岸青則自從蘇聯歸來之後,其一直負責便是相應的文書轉譯工作。

從1937年去蘇聯,到1947年回國,毛岸青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俄語更是十分出色。

因此自回國開始便參與到了諸多著作的轉譯之中,列寧、史達林等蘇聯革命先驅的理論書籍毛岸青幾乎都參與了轉譯工作。

建國初期,轉譯工作非常龐大,各種各樣的書籍、資料等,都需要對俄國熟悉、對俄語精通的人參與。

因為毛岸青早年的流浪生活,其頭部遭受重創,一旦工作過重,便會出現頭疼等問題。

但當時任務重、數量大,毛岸青即便身體不適也要堅持參與到工作之中,只為了盡快完成任務,這樣堅持不懈的態度也是受到了諸多同事的認可。

而在這期間,毛岸青也是結識了自己的妻子邵華。

毛岸青的歸國生活

歸國之後的毛岸青一心撲在工作之上,無暇顧及兒女情長,但從蘇聯歸來的毛岸青已經三十多歲了,是時候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毛岸青和邵華是在1960年結婚的,那個時候毛岸青三十七歲,而邵華22歲。

要說毛岸青和邵華的緣分,就不得不提一下,毛岸英和劉思齊了,原來邵華和劉思齊之間是姐妹關系,可以說緣分使然。

毛岸青和邵華是一見如故,兩個經常一起外出散步、聊天,閑暇之余也是會互通訊件,關系越來越近。

最終,二人也是在1960年結婚,彼時的婚禮規模並不大,僅僅是在大連賓館之中舉辦的,邀請的人也都是雙方親近的朋友和親戚。

但婚禮之上的毛岸青似乎並不是很開心,反而有些憂郁,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毛岸青想自己的母親了。

這麽多年來,毛岸青對母親的思念從未斷絕。

在蘇聯的時候,賀子珍也在,毛岸青和毛岸英也是短暫地感受到了母親的關愛,但終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在毛岸青和邵華結婚之後,毛岸青也是第一時間趕回了湖南,無他,就是想要母親看看自己的兒媳婦。

前往湖南的路上,毛岸青一直心事重重,雖然是新婚,卻始終高興不起來,每每想到母親被國民黨反動派殺死,毛岸青就雙眼通紅。

如今哥哥毛岸英已經犧牲在了北韓戰場之上,只剩下了自己。

在和邵華結婚之後,每年其都會前往湖南去拜祭母親楊開慧,而楊開慧的墓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逐漸被當地保護起來用於紀念和參拜。

多年來,毛岸青和邵華的拜祭都是私下前往的,從未大張旗鼓去驚動當地的官員,因此很多時候紀念處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毛岸青來過。

而且每次前來,毛岸青在登記名字的時候,從來不寫毛岸青,而是寫楊岸青,這個名字也並非隨意取得,乃是楊開慧再世之時為毛岸青兄弟起的。

當時毛岸英改名楊永福,毛岸青改名楊岸青,主要就是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和抓捕。

可見毛岸青對母親的思念。

尤其是到了晚年,毛岸青對母親的思念更深,隨著年紀的增長,毛岸英已經無法去祭拜楊開慧了,每年只能讓兒子毛新宇前去湖南祭奠。

但越是如此,其對母親的思念越深,經常躺在床上悄悄流淚,而邵華對此也是十分清楚,經常坐在毛岸青身旁安慰他。

直到毛岸青去世的當天,其還在邵華耳畔輕聲說道自己想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