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朝大軍壓境,南明岌岌可危,為何多次爆發內訌?

2024-06-08歷史

1644年,清軍進入山海關後,在攝政王多爾袞的建議下,順治帝定鼎北京,向世人展示了要統一天下的決心。此時,明朝的官員們雖然建立起了南明政權,但卻沒有積極組織力量抗清,而是內部紛爭不斷,甚至爆發了內戰。那麽,面臨清朝的巨大威脅,南明為何爆發內戰,這三場內訌又是怎麽回事呢?

一、左良玉東下

第一個挑起南明內戰的人是左良玉!從1639年開始,左良玉就擁兵自重,成為明末地方上的實力派。弘光政權建立後,詔書頒發到武昌,左良玉甚至一度拒絕承認,不願意開讀。原來,弘光帝是馬士英以及黃得功、高傑、劉良佐、劉澤清等四鎮擁立的,左良玉沒有參與其中,因此非常不滿,「心常怏怏」。

弘光政權風波不斷,馬士英、阮大鋮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另外,李自成的大軍也進入了湖北襄陽地區,左良玉不敢與其交戰。於是在1645年三月,左良玉假稱奉先帝太子密諭,要前往南京救護,因此以討伐馬士英為名,率領全軍乘船順江東。此時,清軍也已經南下,弘光朝廷陷入了兩面作戰的情況,加速了它的滅亡。

二、唐、魯對立

1645年六月,監國朱常淓在杭州向清軍投降,與此同時,一些明朝的藩王也歸順了明朝。可是有兩人卻拒絕聽命於清朝,一個是唐王朱聿鍵,另一個是魯王朱以海。同年閏六月二十七,朱聿鍵在鄭芝龍、黃道周的擁戴下,在福州稱帝,建立隆武政權,並得到了兩廣、贛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明朝官員的承認。

然而到了七月十八日,魯王朱以海卻在紹興就任監國,以浙東地區為根據地,建立起了一個新的政權。朱以海不願意放棄監國的身份,擁立他的官員也不願放棄「定策」之功,於是兩個政權之間發生了對立,相互殺害對方的官員。雖然他們之間沒有爆發大規模沖突,但這種內訌也極大地分散了反清的力量。

三、紹武爭立

1646年八月,隆武帝朱聿鍵死於汀州。訊息傳到湖廣、兩廣等地後,當地官員在十月初十推舉桂王朱由榔就任監國。其實,在大多數官員看來,朱由榔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與崇禎帝的血緣關系最近,兩人都是明神宗的孫子。然而,朱由榔並未治國之才,贛州陷落後,廣東全省還在明朝管轄之下,他卻逃到了廣西。這引起了一些南明官員的不滿。

與此同時,原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受到了新政權的冷遇,於是他與廣東官員搶在朱由榔之前,擁立唐王朱聿鐭稱帝,史稱紹武政權。接著,朱由榔稱帝,建立永歷政權。兩個政權之間爆發了內戰,永歷政權的軍隊遭到了慘敗,幾乎到了滅亡的邊緣。然而就在此時,傳來了廣州陷落的訊息,清軍「幫助」永歷帝滅掉了紹武政權。

參考資料: 1.【南明史】;2.【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