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誌願軍一戰滅敵3.6萬,史達林立馬下令:蘇聯空軍,立即入朝

2024-01-25歷史

自麥克亞瑟在仁川登陸後,韓戰出現了根本性的逆轉。因為美軍的前後夾擊,10萬北韓軍隊徹底崩潰,金日成政府已經危在旦夕。緊接著,麥克亞瑟不顧中國的一再不贊同,悍然越過了38線。就在第二天,也就是10月8日,毛主席提議,政治局一致透過,由彭老總率領大軍入朝作戰。

國內指令下達以後,周總理便前去蘇聯告知史達林中國決定出兵,並要求蘇聯派遣空軍入駐東北及沿海大城市協助防空。

沒想到見面後,史達林的第一句話便讓周總理嚇一跳:「蘇聯派出空軍配合中國地面作戰有困難,我們無法出兵!」

蘇聯派遣空軍入朝是之前就已經商討好的事,如今到出兵的緊要關頭卻出爾反爾,這令毛主席等人大為氣憤。可是援朝一事畢竟牽涉到新中國的邊境安危。

最終大家透過激烈討論,達成決議:即便蘇聯延緩派出空軍,中國人也要戰勝艱難險阻,出兵援朝!

誌願軍入朝沒多長時間,就在彭老總的英明指揮下一戰殲敵3.6萬,史達林知道後十分震驚,立刻下令:蘇聯空軍,立即入朝!

那,蘇聯空軍出爾反爾背後到底有什麽原因?毛主席的堅決出兵背後又有什麽樣的考量?有關蘇聯空軍參戰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蘇聯空軍臨陣變卦

1950年時,周總理在新中國成立慶祝大會上講道:「中國人民都在關註北韓被美國侵略的局勢,我們愛好和平,為了和平我們能夠反抗侵略戰爭。」

並且表示中國決不能忍受外國人的入侵,也無法縱容侵略者對於自己鄰國人民進行侵略。

那時的韓戰局勢已經逐漸開始擴大了,那時候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時,中蘇兩國領導者們,就已察覺到:

只依賴北韓人民軍隊統一,已經不大可能完成了。

中蘇兩國領導快速開啟會議,對怎樣進行北韓援助的問題進行了商議。

那時候蘇聯同樣是處在戰後的恢復時刻,史達林擔憂蘇聯直接出兵和美國對戰的話,最終會將北韓戰火再一次引到歐洲,甚至可能也會因此產生第三次的世界大戰。

這種情況,可是誰都不想看見,因此商討時,史達林想要在不破壞任何格局的情形下,讓中國誌願軍參與抗美援朝的戰爭,援助北韓軍隊。

對出兵這件事情,毛主席讓國內領導們都開始了討論,挑選出最有效的方法。

但確定的是,會有人不贊同出兵,畢竟那時候新中國成立沒多久,根基不穩,不出戰才是對國內最好提議。

但毛主席說:「如今北韓人民處在十分危急時刻,不出兵的話,不可能只是北韓民族的事兒了,反而也會再一次威脅到我們新中國領土的問題。」

在毛主席和領導們透過激烈討論以後,毛主席作出了派軍隊援助北韓軍隊的最終決策。

毛主席任命彭德懷元帥作為人民誌願軍的總司令指揮。

再讓周總理去跟蘇聯進行溝通,需要讓蘇聯在空軍這方面協助防守,但是當時史達林的言語讓周總理大怒。

史達林說「蘇聯出動空軍助力中國支援的話,會引發時局動蕩,我們無法因此出兵。」

當向來註重誠信美德的周總理聽到這話時,硬生生地回懟道:

「那時候透過商議,蘇聯可是講過能派空軍配合,為什麽危急關頭你們蘇聯出爾反爾呢?」

史達林只不過靜靜地望著周總理,他作為蘇聯的領導人,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出發,那時候蘇聯的局勢同樣在動蕩不安。

史達林那時候想著看一看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實力,約定會先給誌願軍武器裝備,空軍配合暫時擱置。

那時候周總理看到史達林堅定的眼神,就立即返回和毛主席商討對策。

那時候毛主席看到周總理發來的電報內容時,平時和善的他,紅眼罵道:

「我們的士兵就應當幫他們打頭陣嗎?哪個不是在大戰之後的恢復時刻,明明說好約定,如今卻不兌現。」

毛主席雖說很生氣,但很快平靜下來,開始考慮如何去面對目前的狀況?

最終毛主席毅然決然的決定出兵援助北韓,那時候毛主席講道:

「即便蘇聯延緩出兵,我們也一定要出兵進行援助,這次戰役關聯巨大,不參戰損失只是會更為嚴重。」

誌願軍一戰消敵3.6萬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正式打響,誌願軍第118師首戰於兩水洞,打響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槍。

此後的雲山戰役中,誌願軍39軍擊敗了美軍被稱作180年不敗的美騎一師,殲敵1840多人。

雲山戰役以後,彭老總在總結會議上講道:

「39軍在雲山打美國騎兵第一師,打得好!最初我還擔憂在沒有任何制空權的情形下,同美軍戰鬥,我們要吃大虧。如今看來,這一個困難是能夠克服的。我們有近戰夜戰的法寶嘛!沒有飛機,一樣可以打仗,可以打勝仗。」

第一次戰役,我軍殲敵1.9多人,沈重的打擊了美軍進攻趨勢。

同年11月7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鬥打響。

西線戰場,彭老總下令韓先楚指揮38軍和42軍,朝著德川方向穿插,一直行進到美軍後方,阻斷敵人後退道路。

38軍不負所托,一夜間奔襲100多裏,占據了三所裏。

三所裏位於西線「聯合國軍」主要突擊集團美第9軍通向後方的主要交通幹道之上,是德川、熙川通向順川兩條公路的主要樞紐。

38軍的百裏奔襲,堵死了敵人後退道路。

敵人透過三所裏南逃的意圖被破碎以後,立即轉向西北方向逃竄,我軍發現三所裏往西幾十公裏處的龍源裏同樣是敵人南逃退路,前線戰士們不等上級的指示,就立刻占領了龍源裏地區。

當先頭部隊到達龍源裏時,敵人也正好趕至這裏,隨後發生激戰。

此外,慘烈的長津湖同樣在西線打響。

東西兩線一起告急,這令麥克亞瑟意識到了中國不是「草率參戰」,而是派遣了大批正規部隊到北韓戰場的,他也只能下令聯合國軍後退。

為了能掩護部隊撤離,麥克亞瑟調遣可以征召的全部空軍,對誌願軍的後勤補給線和戰場開展猛烈地轟炸。

僅僅在長津湖戰場,美軍就派出了4艘大型航母、兩艘護航航母,及其1艘輕型航母。

並且在臨近的連浦機場匯聚了4個F4U海盜攻擊機中隊,艦載機和陸基飛機達到了500架之多。

這也是抗美援朝戰役中,美軍最大的一次航空軍力聚集。

那時的我軍欠缺防空器材,更缺乏對防空作戰的經驗,在美軍的接連轟炸下士兵們傷亡慘重。而美國空軍依仗著自身的優勢常常極低飛行,追擊誌願軍戰士。

充分說明,史達林拒絕蘇聯空軍參戰,給我軍將士帶來多大的犧牲。

縱使裝備不敵美軍,誌願軍僅靠著陸軍的強悍,也使美軍一退再退,最後逃過了三八線,回到最開始的戰場,我軍推進400公裏後基本上光復整個北韓。

經此一戰,誌願軍殲滅了南韓軍第7、8師大部及其土耳其旅一部,給美軍第2、7師和陸戰一師造成嚴重打擊,重挫了美軍第25師、騎1師。

第二次戰役共斃傷俘敵3.6萬人,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更在倉皇撤離中車禍身亡,這樣輝煌的戰績驚呆了世界,也使史達林深感意外。

史達林不再猶豫

誌願軍輝煌獲勝,及其「聯合國軍」的潰敗增加了史達林的信心。所以他把大量蘇聯飛機及其地勤人員派到中國,並開始把米格15戰鬥機移交中國。

剛開始,蘇聯空軍任務僅僅是防止美國空軍對中國境內目標開展轟炸和偵查,殲擊機不能越過鴨綠江。可是史達林發現,這一條限令對實際作戰很不利,並且無法實行。所以史達林不再猶豫,他下發指令:

「蘇聯空軍能夠越過鴨綠江,保護北韓中國誌願軍的後方,尤其是從鴨綠江到清川江的交通線。」

從此之後,蘇聯空軍正式入朝作戰。在蘇聯空軍的庇護下,美國空軍已無法像以前那樣,毫無顧忌轟炸我軍在鴨綠江上的目標。在此前,美軍敢在300公尺的低空開展轟炸。但是在蘇聯飛機的威脅下,美國戰略轟炸機也只能升到7000公尺的高空進行投彈,大大降低投彈的準確性。

戰爭爆發以來,美國空中優勢首次被打破。

不過隨著我軍的不斷南進,後勤補給線多次延長,蘇聯空軍的作戰再次出現了局限性。在清川江以南,我軍的補給線仍然遭受美軍的狂轟亂炸,物資調動和部隊調動仍然非常困難。

彭老總之後在戰場總結會上說:「我軍是以一軍對三軍,一線對三線。我們僅有陸軍,敵人是海陸空三軍;我們只能在陸地戰線上打擊敵人,而敵人除去陸地戰線,也可以從空中和海上對我軍發動攻擊。」

因此,彭老總在回國期間,還特意尋求了蘇聯駐華軍事總顧問紮哈羅夫大將的支持,希望蘇聯可以帶來更多的空中支援。但是對於此事,紮哈羅夫卻保持了沈默,結果導致彭老總火冒三丈,還拍了桌子。

實際上,紮哈羅夫還沒有獲得國內指示,當然不敢對彭老總做任何承諾。在那時,蘇聯空軍參戰依然是隱秘的。蘇聯駐華空軍從上向下,都穿著中國誌願軍的服裝。史達林很擔心,蘇聯空軍入朝參戰可能造成美國的強烈反彈,甚至於導致世界大戰。

但是彭老總和紮哈羅夫的爭吵,卻反倒促進了事情的解決。1951年3月1日,毛主席審定、周總理擬定了一份電報,並且告知史達林。在電報中,毛主席提及彭老總強烈期望蘇聯盡早派遣空軍入駐北韓境內,保護中朝兩軍的交通。

這次,史達林非常地爽快,僅僅2天後,他就回電:

「如果你可以在丹東地區留兩個中國空軍師保護當地電站和交通線,我就將同意別洛夫將軍指揮第151和第324兩個殲擊師轉移至平壤,並將派遣高射炮保護機場」。

這種情況充分證明,史達林對使用蘇聯空軍問題考慮,確實比中國出兵前有了很大改變。顯然,要不是對毛主席與他的人民軍隊有了信心和信任感,他也不會這麽做的。

雖說因為美軍破壞,蘇軍自始至終沒能入駐平壤。不過隨著廟溝、大堡和大孤山三個機場完工,大批蘇聯空軍後續部隊,也加入了到保護中朝聯軍後方的戰鬥中來了。

在1951年春,蘇聯空軍在北韓上空獲得了優秀的戰果,成功保護了鴨綠江大橋的運輸任務,對中朝聯軍的運輸線起到了一定保護作用。

總結

那時史達林與中國商討並且悔約以後,雖然當時中國領導層很憤怒。

但如果不援助北韓的話,我們國家會失去很多,害多利少。

因為那個時候的蘇聯不出兵是為了國家利益,怕會因此而失去了他們發展的大好修復時期,畢竟剛和美國大戰過後沒多久。

毛主席充分考慮以後,為了全面的和平,為了整體中國人民的安全與利益,義無反顧地決定出兵援助。

中國人民可以為了和平而去反抗任何的侵略者,為了祖國的和平,同樣會奮不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