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公安人員審問特務,特務說:我養過毛主席的孩子

2024-02-05歷史

1955年4月,潘漢年因被公安人員秘密逮捕而備受關註。逮捕理由是在抗戰期間他曾與汪精衛有過勾結。緊接著,公安機關順藤摸瓜,將相關人員全部關押,並在獄中逐一審問。

然而,當審問到一位六旬老人時,他卻始終保持沈默。在審訊人員的不斷追問下,這位老人才開口,令眾人吃驚的是,他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是中共地下黨員,不是特務。」

接下來,這位老人又說出了驚人的話:「我曾經撫養過毛主席的孩子。」

這位老人是誰?他為何聲稱自己曾撫養過毛主席的孩子?這是否為事實呢?他就是董健吾,而他與毛家兄弟的故事,始於1930年的那一天。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在執行地下任務時,不幸被捕入獄。獄中,敵人對她施加了無數壓力,但她始終堅持革命信念,毫不動搖。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英勇犧牲,留下年幼的三個兒子相依為命。然而,湖南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危險,毛岸英三兄弟的去向成了問題。

起初,親友們都打算將他們送到外祖母家,但遺憾的是,楊家在楊父去世後,生活逐漸困難。而毛主席則正在為起義做準備,根本無法將他們帶到自己身邊。

這個棘手的問題得到了迅速的解決,他們被送往了上海,住進了大同幼稚園這個特殊的地方。這個幼稚園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在這裏就讀的孩子都是中共革命黨人的子女。

中央在創立這個幼稚園的時候,就將其作為一個安全庇護所,盡最大努力保障革命黨人後代的安全。大同幼稚園的園長是董健吾,他是上海一所教堂的牧師。

董健吾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祖父曾經擔任過縣官,而祖母則來自書香門第。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董健吾從小就表現出了傑出的才能,衣食無憂。

在他九歲的時候,祖母為他聘請了一位基督教家庭教師。

1914年,董健吾成功考入基督教聖公會創立的聖約翰大學,他在該校同時學習理科和神學,因此在畢業時他同時獲得了理科和神學的雙學位。

董健吾的人生前三分之一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然而,從神學學生轉變為共產黨人,董健吾的人生跨度之大,令人驚嘆。

那麽,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在畢業後的董健吾,得到了上海聖約翰大學校長的推薦,前往揚州的小學擔任校長。

由於他的出色表現,僅僅三年後,他就被調到了西安的教會中學教書。

在董健吾的領導下,這所學校一躍成為了當地的翹楚,這讓聖約翰大學的校長蔔舫濟感到無比欣喜。因此,幾年後,他又將董健吾召回上海,但此次董健吾的職務變成了校長助理。

這位儒雅的青年在處理事務時一絲不茍,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深得校長蔔舫濟的賞識。然而,董健吾在親眼目睹「五四運動」的浩大聲勢後,逐漸發生了內心的轉變。

受到愛國主義思潮的影響,董健吾仍然是一名基督的信徒,但他也深愛自己的國家,更加不能容忍任何人欺辱自己的同胞。

當董健吾目睹街頭群眾遭槍殺,心中的憤怒無法遏制,於是他帶領學校的師生參與到遊行示威中,並將學校的美國國旗替換為中國國旗。

這個決定導致他離開學校,成為教堂的牧師。在1926年之前,董健吾與共產黨的聯系微乎其微,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遇見了共產黨的同誌並與其建立了友誼。

正是在國共合作期間的交談中,董健吾對共產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董健吾是一位在上海的教會教父,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情報員。他親眼見證了蔣介石撕毀條約,對國民黨好感全無。

1927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道路。之後,他參與了中央特科的情報偵查工作,必要時還會參與救援行動。

1930年,他接到上級組織命令,在上海創辦了大同幼稚園。

董健吾傾盡家產在上海租下兩棟房子,創辦了大同幼稚園,接收了許多革命誌士的子女。毛家三兄弟也成為了這裏的成員。

然而,這個充滿希望的地方只存在了兩年,便被迫關閉。原因是1931年,毛岸龍因病去世,敵人們也發現了大同幼稚園的一些不同尋常,開始對園長發出警告。

董健吾敏銳地察覺到大同幼稚園已被敵對勢力釘選,繼續營運將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因此在向上級組織報告後,決定在次年關閉該幼稚園,並安全疏散園內兒童和工作人員。

一段時間後,董健吾又將毛氏兄弟接回家中,由他的妻子負責兄弟倆的日常生活,包括教導他們讀書寫字,但禁止他們外出遊玩,以防止因口音問題被敵人發現。

盡管如此,董氏夫婦對於兄弟倆的安全仍然感到擔憂,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保密的事情。然而,事情很快出現了轉機——董健吾找到了機會,將毛氏兄弟送往國外。

1936年,董健吾奉命前往蘇區,返回上海的途中經過西安,在這裏他見到了張學良。

張學良和董健吾的友情始於網球,再因共同尋找寶藏而加深。當年,張學良珍愛的古玩不慎摔壞,董健吾經營的古董店幫他找到了同樣的寶物,張學良一直銘記在心。

當他們再次見面時,董健吾提出請求,希望張學良能幫助他的兩個孩子和小兒子出國求學,因為他們都是革命誌士的後代。

張學良欣然答應,利用李杜將軍出國的機會,資助了三個孩子十萬元法郎,並安排他們跟隨李杜將軍一起出國。

毛岸英和毛岸青,當年還是年少的少年,他們在董健吾的幫助下,離開了祖國,隨後又從巴黎被送到蘇聯,到莫斯科學習。

毛岸英在後來的一封信中,對董健吾一家表達了深深的感謝,回憶起過去的往事。

董健吾在策劃毛氏兄弟的出國事宜的同時,還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替宋慶齡送信,以促進國共兩黨的二次合作。

1935年,中國面臨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國民黨內部有人開始考慮與中共合作。次年年初,宋慶齡找到了董健吾,將一封重要的密信交給了他,並對他寄予厚望:「只有你能完成這項任務。」

董健吾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立即從上海出發,西行至陜西。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化名周繼吾,以財政部西北經濟特派員的身份前往。

困於西安同學家中40天,董健吾無法動身前往延安。他只好向張學良求助,希望借飛機前往中共蘇區。張學良開始猶豫不決,但董健吾始終保持冷靜,耐心地講述了自己的盤根錯節。

他坦誠地告訴張學良,此行的真正目的是為國民黨遣送密信,促進二次國共合作。得知蔣介石也有合作之意,張學良立即派人將董健吾送往瓦窯堡。

在騎兵連的護送下,他歷經6天的長途跋涉,終於成功抵達了蘇共軍區。一段時間後,他攜帶著毛主席的親手密信,再次返回上海。

在途經西安的過程中,他再次會見了張學良,這次相見成為了送行毛氏兄弟的機會。

在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董健吾成為了重要的密使,與張學良保持著緊密的聯系,為國共合作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的第二次蘇共軍區之行,是為了護送美國記者斯諾。在斯諾的【西行遊記】中,他提到了一個名叫「王牧師」的人,這個人就是董健吾在護送斯諾時使用的身份。

盡管兩人最初並不相識,但靠著計劃好的暗號與信物,他們在招待所裏成功接頭。董健吾行事極為縝密,讓斯諾深感敬佩,兩人因此成為了好友。

董健吾一路將斯諾護送到蘇區,之後便功成身退。然而,斯諾卻始終牽掛著自己的國際友人「王牧師」,甚至在1960年重返中國時,仍想再見他一面。

1937年,國民黨淞滬抗戰失敗,日軍攻入上海,汪偽政府迅速與日軍相互勾結,並對上海地下黨組織進行盤查迫害。

在敵人的步步緊逼下,許多地下黨員紛紛撤出上海,但由於身份隱秘,董健吾只能與上級單線聯系。然而上級一換再換,在敵人的緊密監督下,地下黨的活動變得異常艱難,稍有不慎便有被發現的風險。

董健吾為了保護黨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辭去了牧師的職務,關閉了地下聯絡點,並在汪偽政府的中央警官學校任教。

盡管他失去了與組織的聯系,但他借著職務之便,繼續解救被敵軍抓捕的戰士。在解放戰爭期間,他參加了「民革」,並說服當時的司令員起義,為解放上海做出了貢獻。

盡管他孤身作戰,但他默默為黨的抗戰事業和解放事業貢獻了力量。在解放戰爭勝利後,他並沒有邀功,而是選擇了回到上海,成為一名推拿醫生,過上了普通的生活。

他的英勇行為和無私奉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1955年潘漢年一案,董健吾也受到了牽連,被公安逮捕。面對審訊,他並未立即透露自己的地下黨身份,直到工作人員再次詢問,他才道出實情。

原來董健吾並非特務,而是中共地下黨員,並且曾經照顧過毛主席的孩子。中央的核實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大家這才了解到董健吾這位「紅色牧師」的事跡。

陳賡將軍也曾來探望他,之後他還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任上工作。董健吾的晚年在上海度過,1970年12月25日,他在上海的小洋房萊恩詳離世。

這位「紅色牧師」的傳奇就此結束,但他的光輝事跡將永遠銘記在歷史的篇章中,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