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圈地運動:羊吃人的慘劇背後的城市化行程

2024-02-29歷史

公元16-18世紀,英國曾發生過名為圈地運動的經濟革命。但在許多歷史教材中被簡單批判成「 羊吃人慘劇」。

實際上,圈地運動不僅事關資本主義發展,也是一段轟轟烈烈的城市化行程。

15-16世紀 普通英國農民的生產與中世紀並無不同

截止大航海時代,英國始終是一個典型的中世紀農業國家。 除大量供應給尼德蘭城市群的羊毛外,幾乎沒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加之地理位置更靠西北,不適宜種植葡萄、甘蔗等經濟作物,連比較貴的紅葡萄酒都需大量進口。受此影響,作為島國的他們在海運業與造船業領域都乏善可陳。最具影響力的勞務輸出,竟是熟練掌握長弓技藝的鄉村民兵。

中世紀英國 主要出口羊毛與長弓射手

因此,近代早期的英國農民與中世紀先輩並無多少不同,主要靠耕作腳下的小塊份地過活。 其中區別就在於,到底是祖傳自留地,還是定期向各級領主或教會繳納稅金。加之農業技術不夠發達,能養活的人口極其有限,所以無論貴族還是佃農皆收益偏少。尤其是後者,僅能確保果腹而已。有的地方甚至還存在大片閑置土地,僅僅是因為經營所得根本不足以覆蓋成本支出。

隨著政局穩定 英國人口隨農業生產而穩步提升

當然,隨著黑死病與大規模內戰結束,經濟總量還是在都鐸王朝有顯著增加。 公元1470-1521年間,全英格蘭人口從410萬猛增至522萬。其直接後果,便是土地與農產品價格暴增1.67倍。隨後,大量黃金白銀透過西葡兩國的海外擴張運抵尼德蘭,進一步讓與之對口的不列顛尼亞出現嚴重通脹。譬如到1555-57年間,食品消費瘋狂飆升至2.70-4.09倍。直至17世紀,物價水平已發展到1470年的5倍以上。

近代早期 英國農民們瘋狂開墾出大片新興耕地

於是,英國農村開始靠增加產量來平抑物價。 首先是將森林邊緣或山腳下的荒地開墾成糧田,繼而花更大力氣排幹沼澤,或是到海邊整支鹽堿化土地。透過上述改造措施,英國的可耕土地在兩個世紀內大大增加,但面對旺盛的消費需求依舊是杯水車薪。

羊毛原料始終是英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與此同時,英國始終是西歐地區最優質的羊毛供應商。 他們依托工業發展和外資流入,將大量紡織品送遞海峽對岸的安特衛普銷售。但在農業需求急速飛升的大背景下,作為原材料的羊毛供應也遭遇短缺。雖然養羊業的利潤在大幅上漲,卻架不住許多閑置空地被糧產資本用於種植。於是,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拉開序幕。

圈地運動的實質 在於重新劃分土地+明確產權

所謂圈地運動,就是將原本由佃戶耕種的小塊土地合並起來。 所有者們會用樹籬圈圍成一大片平整耕地,使其具有永久性邊界,不再像過去那樣紊亂無章。同時,也針對公共牧地和荒地進行圈圍,從而劃定或出售給具體所有人。而且不存在所謂的強行占據惡行,只是地主們對祖傳家產的重新劃定。經常需要用購買手段來實作,再根據實際情況轉包給不同經營者。

英王亨利八世 是推動圈地運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公元16世紀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因離婚問題與教會鬧翻 。索性沒收大量的教會地產再,以贈與、出租、出售等形式轉讓給臣子或出資人。後者多為官吏和鄉紳,一旦取得土地就不再跟佃農簽約,轉而將小塊耕地圈定合並。然後找專業雇工進行耕作,初步完成從小農生產模式向資本主義經營過度。國王自己也透過這輪所有制改革,每年都賺得13萬英鎊的不菲收入。

圈地運動≠放棄農業生產

當然,圈地運動的趨勢還是將耕地改造為牧場。 由於紡織業崛起,羊毛原料供不應求,所以同等面積的牧場利潤遠超谷物種植。農場主們或直接經營牧養羊,或是將其以高額租金出租,總之都能獲得較高收益。有實力的鄉紳、商人和自耕農,可以在取得牧場後僱用勞工。從而使普通農場升級為手工工場。 所謂「羊吃人」現象,就是起源於這場重要變革。

圈地運動讓大量勞動力進入城鎮

事實上,失去土地的普通佃農並沒有因貧困而大量餓死。 因為手工業擴容和商業貿易增加,他們會離開鄉村去繁榮城鎮尋求就業機會。那些不斷擴大的城鎮本身,又可以繼續吸納農村的多余人口,將其轉化為工業勞動力。同時,原材料生產效率提高,有助於工業制造和貿易競爭。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商業繁榮, 讓16-17世紀的英國城鄉都處在良性迴圈軌域中。

圈地運動直接促進城鄉兩頭的商業與手工業發展

所以,圈地運動就是英國脫離中世紀的分散經濟模式,轉變為資本集約化的大農場體制。 農場主們通常資本雄厚、了解新的商業運作規則,可以給遠方的城市提供商品,也能完美對接迅速增長的城市消費需求。反過來,這些農場主也越來越多的吸納鄉村無地人口成為僱用工,不斷試驗農業技術的使用和新品種的推廣。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場明確土地所有制的經濟革命。畢竟,唯有確定土地所有人身份,才能將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引入高品質生產,完美對接現代商業體系和整個世界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