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8年毛主席夜宿五台山,抽中上上簽後卻向老僧搖頭:感謝好意

2023-12-31歷史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毛澤東同誌不僅是一位卓越非凡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眼界開闊、涉獵廣泛的詩人以及學者。

在其所涉獵的眾多學科之中,既有軍事戰略、歷史文化、書法藝術和詩詞創作等領域,更為廣大民眾所不知曉的是他在神秘而深奧的宗教領域中的探索與領悟。

眾所周知,毛主席身為一名堅定的無神論者,然而關於他在宗教領域內的深厚興趣及獨特見解,人們卻是知之甚少。

他時而潛心研讀各類宗教經典,時而遊訪寺院探討佛法深意;有時又同普通民眾圍坐在廟會旁,興致勃勃地參與抽簽遊戲,這些有趣的經歷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充滿智慧的傳說故事。

1946解放戰爭的炮聲打響

讓我們一同跨越時間隧道,重返1946年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

那時正值東西方世界的緊張局勢達到高峰,國共兩大政治集團之間的角逐已然揭開了歷史新的篇章。

歷經了舉世矚目的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之後,中華民族的視線齊刷刷聚焦於戰火硝煙彌漫的大地之上。

伴隨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的喜悅喧囂,國共兩黨的政治前景似乎面臨著命運的嚴峻抉擇。然而,敵我之間的界線分明之處愈發清晰可見。

1945年,那些曾在抗戰時期共同浴血奮戰的同盟友情,開始逐步走向破裂,昔日的戰友情誼在猜忌與隔閡中漸行漸遠。

最終,一份和平談判被撕裂得支離破碎,解放戰爭的戰火便以其雷霆萬鈞之勢蔓延開來。

這無疑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次震撼人心的巨變,預示著國家的未來前途將由烽火連天的戰爭來決定。

在此歷史性轉折的關鍵時刻,國共兩黨之間的較量變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賽局。

戰火剛剛燃起之時,國民黨方面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豐厚的資源儲備,相較之下共產黨所擁有的僅僅是鄉村民眾的支持和靈活多變的遊擊戰術。

但這些不利因素並未能動搖共產黨對革命事業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勇氣。他們以堅定的意誌披荊斬棘,逐步構築起鄉村革命根據地這座牢不可破的戰鬥堡壘。

時光如梭, 1947年到來時,共產黨人在山東等地區的連連勝績猶如晴空霹靂,聲震四方。國共在戰爭中的局面不再是單調的黑白二色,而是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灰度調。

毛澤東以激昂的語氣發表了以杞人憂天的姿態說: 「我們現階段進行的戰爭,一天天地在精進,一年年地在提高,哪怕是三年、五年甚至七年,我們終究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他的這份決心恰似一盞明燈點亮了人們的內心,堅信勝利的曙光必定在不遠的將來照亮整個華夏土地。

冒雪上山險出事故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主席與周恩來總理在午餐過後,帶領軍隊向山西地區挺進。

隨著震耳欲聾的號角聲響起,木質戰艦在光潔如鏡的水面上徐徐駛離岸邊。

當戰艦行駛至黃河中部時,毛澤東主席興趣盎然地站在船頭,委托參謀長葉子龍以陜北作為背景替他拍攝一幅影像:

"將黃河攝入底片,將陜北納入鏡頭,這樣的瞬間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

毛澤東主席一行順利抵達黃河東岸後,途徑臨縣、興縣、岢嵐以及代縣等地,終於抵達繁峙縣並向其山區區域行軍。

一路上多為崎嶇不平的山路,因此車隊的前進速度較為緩慢。

當他們進入地處伯強村的範圍內時,已經傍晚分時,毛澤東主席被迫調整當日到達五台山的行程計劃,選擇在伯強村停留。

雖然這個擁有20余戶居民的純樸村莊面臨接待毛澤東主席及眾人居住的挑戰,但在當地領導人的安排下,群眾們表現得十分熱忱,願意幾戶紮堆同住一家以提供足夠的房屋。

為了盡量避免打擾百姓生活,除中央領導人以外,大部份工作人員都在臨時搭建的草棚度過一宿。

當時正值深夜,天空飄起了鵝毛般的大雪。毛澤東主席在工作至淩晨三點多鐘的時候,走出屋外,發現外面的雪下得如此之急,便憂慮地告訴負責保衛工作的警衛員,明日的行程恐會受阻。

結果正如毛澤東主席所預測,次日清晨周恩來總理來到他的房間,告知入夜後周遭群眾正在積極掃雪,自己打算親自前往山頂勘察狀況。

毛澤東主席幽默地表態:

「好吧!成天不留客,只得老天來留客。如今我們也只好順從自然。」

借助於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毛澤東主席在當日上午主持了一場座談會,邀請利害攸關的地方官員和群眾共同參與討論。

座談結束後,毛澤東主席詢問: 「這兒距離五台山有多遠?五台山是否存在佛教地位崇高的佛爺?」 地方要人們一一作出解答,其中一位回答道:

「僧侶並非虔誠的佛教徒,我們更相信實幹。」

毛澤東主席聽聞欣喜若狂,幽默指稱: 「我們並非信仰超自然力量,而是堅信人民就是真正的神靈!」

午後,周恩來總理回到房中向毛澤東報告,指揮士兵們正在進行第二輪清潔場地,若是天氣晴朗的話,有望在次日穿越五台山脈。

當山中的道路被完全掃清後,毛澤東主席與各位中央高層領導做出決定,讓周恩來率先登上山頂。

倘若午後未歸,則暗示車隊可以順利完成旅途,大部隊稍後即可繼續啟程前往五台山。

第二天午後,周恩來總理依然沒能返回伯強村。於是毛澤東主席方浩蕩隊伍整裝出發,全速趕往五台山。

當民眾得知毛澤東主席即將離開的訊息後,紛紛自發留言送別。

無論毛澤東主席行至何處,四周的群眾無不為他的英勇行為歡呼鼓舞,汽車啟動時,周圍群眾熱烈鼓掌,高聲呼喚: 「毛主席!毛主席!」

五台山上的氣候變幻莫測,就在毛澤東乘車抵達公路之際,天空再度飄落紛飛雪花,駕駛員專心致誌地註視前方路面狀況,唯恐發生任何微小的閃失。

突然間,毛主席所乘坐的車輛突發故障無法啟動,警衛員們立即跳下車廂,奮力鏟除積雪,並在後方推動車體。

經過長達一個小時的不懈努力,毛主席的座駕始終未能重新啟動,在車內的毛主席望著汗流浹背卻依舊堅毅向前的士兵們,把手中正準備查閱的資料輕輕放在一旁,然後推開轎車車門,高聲呼喚:

「稍作休整,不必緊張,夜幕已然降臨。」

盡管如此,戰士們仍希望能夠盡快帶領毛澤東脫離嚴寒酷冷,經過更長時間的艱苦努力後,汽車終於被成功推升至最高坡道頂部,繼而開始緩緩下滑。

然而由於路面過於濕滑,汽車猛地偏離預定車道,向著懸崖邊緣靠近,駕駛員急忙全力制軔,才得以使車輛穩穩停住。他轉頭對負責保衛工作的排長大聲說道:

「請主席下車,我們必須在此處停車等待。」

排長看過眼前的險峻情況,立刻轉身請求毛澤東先行下車,眾人紛紛來到車前檢視情況,只見汽車的前輪已懸空於懸崖邊緣之上,差一點便釀成嚴重事故。

於是他們齊心協力將汽車拉回路中央,為確保安全起見,毛主席沿著雪路獨自前行。

不多久,毛主席與兩名騎手相遇。

原來正是周恩來考慮到雪勢漸大,特意派人送馬來接應毛主席。

毛澤東熱情迎接騎兵,親切交代他們將馬匹交給身後的任弼時和陸定一同誌,之後便勇敢地繼續冒著風雪前行。

行進中,毛主席再次遇到兩位騎手,他依然讓電動車去接任弼時。就在騎兵即將出發之時,另一隊隊伍快速追上來。他們全員一起踏雪往五台山挺進。

為了保障毛主席的絕對安全,周恩來全程守候在鴻門巖, 這是五台山最為驚險之處之一,當地流傳著「鴻門巖凍殺人」的說法。

在毛澤東一行與周恩來順利會合的那刻,周恩來一手攙扶毛澤東,一手扶持任弼時,穩健地越過鴻門巖。

直到夜晚分時,一行人終於到達五台山台懷鎮,入住了塔院寺的方丈院。

毛主席大辯佛經

翌日清晨,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擠得出時間,對五台山的諸多名勝古跡進行了深度的探索與了解。

在遊覽過程中,毛主席偶然瞥見許多僧侶正在整理佛教經典,便主動走上前去,隨意挑選了一本書籍。

當精美的經書被他緊緊握在手中之際,毛主席細心觀察後發現,此書籍的破損程度相當嚴重,不禁感到些許惋惜。

於是,他詢問那位正在整理經書的僧侶道: 「如此珍貴的經書未能得到妥善的保管,實在令人惋惜,不是嗎?」

這位來自青海的黃教僧人,名為羅真呢嘛,聽到毛主席的問題後,立刻用雙手合十,恭敬地作了一個手勢,接著說道: 「萬物皆有生死,有生成則必有毀敗。」

羅真呢嘛的話意味著,這些神聖的經書如生命中的萬物那般,既可以有所成就,亦可能遭受損壞。

毛主席思考片刻之後,便逐漸理解了他所要表達的意思。然而,聽到和尚打了個禪機,毛主席的內心深處頓時湧現出無數復雜的情緒,竟然向他提出了問題:

「尊長,請問您認為擊垮蔣介石是否值得可惜?」

由於此事涉及到了政治的敏感話題,羅真呢嘛不得不格外小心地作出回應: 「小僧僅懂得如何度化眾生、拯救心靈,對於國家大事則不敢隨便評價。」

聽到這樣的回答,毛主席蹙緊了眉頭,顯然對對方的回答並不滿意。

在他看來,眼前這位僧人雖然能夠闡述世界上存在著的相對性的理念,但卻沒有提及正直戰勝邪惡,新社會代替舊社會的大道理。

盡管心中不滿,毛主席並未因言語上的分歧而難為羅真呢嘛,反而拉起他一同交談。

互相交流之下,毛主席得知他來自青海,回想起自己在長征期間途徑青海時的種種經歷,主席便熱情地說:

「哈!青海境內有兩大著名佛寺,一處稱為西寧東廣大寺,另一處則為塔爾寺,您為何沒有選擇在那些地方出家修行呢?」

羅真呢嘛不得不回復道: 「身為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救世濟民,無所畏懼。」

毛主席再度微微皺眉,語氣堅定的說: 「這話尚需斟酌,待我們徹底打敗反動派與蔣介石,實作國內的全面統一之後,方能真正做到世界各地,不分彼此,和睦相處……據我了解,您是從青海而來,想必對當地的‘青馬’馬步芳有所知曉吧,在那種環境下,青海還能否實作四海之內和睦共存呢?」

在場眾人聽罷此言,全場陷入沈寂,唯有羅真無法抵抗這種強大的思想沖擊,頻頻點頭認可。

然而此時領袖已被激發出了無盡熱情與鬥誌,不由得展開了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詞。

接著,主席以其豐盈深邃的遠見卓識,開頭揮灑自如,滔滔不絕道: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主張普度眾生,為了拯救印度那些受壓迫的人,他拋棄了王子的身份,在菩提樹下創立佛教,因此,我們共產黨人從獻身精神上來講,和你們佛教倒是有部份相似之處。」

「然而,盡管如此,我們之間的本質差異仍然存在。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我們主張的是現實主義,致力於憑借自身努力去打破舊社會對人民的禁錮與束縛。」

「諸位同仁一直滿腔熱血地宣揚著救渡眾生的宏願,卻又頻頻提及來世的種種美好想象?

只是空懷著一顆崇高而純潔的理想信念,卻不去勇敢面對現實中的鬥爭挑戰,那麽所有這一切都不過是猶如夢境般幻化而來的虛影泡影,子虛烏有的幻想罷了。」

「相較之下,吾等共產黨人所秉持的信仰即是‘馬克思主義’,我們旗幟鮮明地舉起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綱領,以期切實救助廣大貧苦無辜之人擺脫痛苦深淵。

所謂革命勝利之時,便是要實作徹底摧毀剝削制度,消除壓迫現象,天下老百姓耕者有其田,萬民樂業安居時!」

「庇佑」中國革命的上上簽

隨著時間推移,寺廟中的禱告朝拜者逐步增多。毛澤東等一行人再度抵達了五龍王廟。

在當地民眾之間,這個神祇也時常被尊稱為"五爺",因而此地亦有"五爺廟"之稱謂。

據傳說,這位五爺熱衷於觀賞戲劇,因此每逢五台山年度廟會之際,都會安排長達一個月的戲曲公演。

閑談之際,毛澤東開玩笑地問道: "如若連續觀看一個月的戲曲表演,這位五龍王是否會感到厭倦呢?" 字裏行間充滿了令人捧腹的詼諧和幽默,引得眾人群情激昂地歡笑起來。

在交談過程中,毛澤東瞥見殿堂中央有一名禱告者正請求古老的僧侶解讀簽文。作為共產黨人,他對此毫無信仰,僅僅瞟了一眼,便轉移視線。

然而那名年邁的僧侶卻察覺到了這群貴賓由住持陪伴參觀,立即起身詢問他們是否需要進行單獨解簽。

為了照顧老和尚的顏面,毛澤東伸手從簽筒中隨機抽出一根竹簽。

當老僧侶接過簽文細覽後欣喜不已,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微笑著說道: "恭喜施主,這是一支極佳的簽,預示著施主此次行程必定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盡管明知簽文不能盡信,但是能夠抽取到上上簽,毛澤東仍然心中愉悅,感嘆道: 「或許是我幸運吧。」

稍作停留之後,老住持引導毛澤東一行人前往其他設施參觀。

在與解簽的老僧人道別之時,毛澤東滿懷敬意地說道: "感謝閣下的祝福。"這不僅是對老僧人的尊重,更是對於他美好祈願的尊重。

回顧這段艱難而曲折的歷程,實在無法用「順利」二字形容。

希望未來的道路盡管仍頗具波折,但終將通向光明。

毛澤東懷揣著期望,等待著中國革命的勝利——那張名副其實的 「上上簽」

當走到菩薩頂部時,毛澤東遠遠望見廟宇內的彌勒佛,那寬厚可愛的笑容以及豐盈圓潤的體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笑著調侃道: "高大尚師傅,久違了。"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原本輕松愜意的氛圍,卻因為走進大殿之後瞬間戛然終止。

環視四周,諸位彌勒佛雕像有的頭部不見,有的手臂殘缺,無一不呈現出疲憊的姿態。

在一旁的天王殿中,四大天王的華麗外表之下,竟然隱藏了一巨大的裂紋漏洞,不禁令人生疑。

眾多出家人對佛像尤有鐘愛,豈料這些神聖的塑像竟遭此毀損,毛澤東疑惑不解,詢問身旁的方丈: "這些佛像是何時何故形成如今的慘狀?"

見狀,那位老住持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面色悲戚,回答道: "這都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山上的僧侶們為了保護軍民安全,在與日軍對抗過程中受到破壞所致。

提到當年往事,毛澤東等人們都陷入沈思。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國家的命運岌岌可危,處於存亡的緊要關頭。

為了挽救國家危局,共產黨員挺身而出,在晉察冀地區建立了全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敵後抗戰根據地。

位於今山西省忻州市境內的五台山,恰處晉察冀軍區的中心地區。

至此以後,以五台山為代表的整個山區便成為了黨領導下人民武裝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前線陣地。

在這個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即便是享有宗教至高地位的寺廟也無法置身事外。

面對祖國深重的災難,悲天憫人的五台山眾多僧眾勇敢地發起成立了 「五台山佛教抗日救國同盟會」, 同時決定將原本的200名自衛隊成員改編成為更為專業的「僧人大隊」。

他們英勇無畏地捍衛寺廟,拯救被日本軍隊圍困的八路軍及廣大平民百姓,竭盡全力支持中國共產黨上傳下達各種關鍵情報資訊,為了正義的事業,不惜犧牲生命,與兇惡殘忍的日軍展開了數百多次的大小規模戰役,立誌成為抗戰戰場上的堅強先鋒力量。

記憶拉回到那些曾經滄桑的歲月之中,心情不免受到悲痛和憤怒的深深影響。

這些歷經戰火洗禮的塑像以它們獨特的方式默默講述著那熱血激昂的歷史篇章。

「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守護好這座珍貴的寺廟和豐富的文化瑰寶,決不讓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再次遭遇破壞」

正所謂 「國強民安」 ,只有當國家變得更加強大,人民才能夠生存無憂,文化也才有可能得到永久的傳承延續。

我們懷著滿腔熱忱和決心,一定要努力奮鬥,力爭建立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

這既是毛澤東同誌的誓言,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為之拼搏不懈追求的最高理想。

結語

自毛澤東主席從五台山再度啟程後,便在1948年5月26日成功抵達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

在此地,他及其戰友指揮了震驚世界的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以及「平津戰役」 三大戰役;他們共同籌劃了新中國的偉大建立事業,勾勒出新中國輝煌壯麗的宏偉藍圖。

同樣是在這片土地上,主席提出了無比重要且意義深遠的 「兩個務必」 「進京趕考」 精神,讓中國共產黨的後代始終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方向,接受人民大眾的各項檢驗。

「谷稔倉廩滿,年豐物阜珍。」 無論中國勞動人民的生活品質如何穩步提升,我們都需要時時刻刻牢記歷史,懷念那些曾經奮鬥流血的先輩們。

世界局勢日新月異,我們必須如古訓所言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 ,繼續努力奮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