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抗戰之前,為何革命基礎一般的山東,10年時間卻成了最大根據地

2024-07-20歷史

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如果要說讓中國軍隊最為驚喜和超出預料的根據地,山東地區絕對能夠躋身前三名。

在抗戰時期的八路軍山東軍區,和解放時期以山東為根據地的華野,在戰爭時期都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需要了解的是,在山東之前,革命的基礎並不牢固,甚至在抗戰之前,我軍在山東地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在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裏,山東卻已經成為了我軍的示範根據地。

山東究竟有什麽魔力或者特殊之處,讓其可以在10年間發展成為抗戰乃至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最大也是最成功的根據地之一呢?

這一期,讓我們與雨田君一同探索山東根據地從零到壯大的逆襲之路。

山東的根據地之強大程度如何?

鑒於山東根據地被稱為我軍典範,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山東根據地的實力如何?

在抗戰時期,山東根據地是僅有一個以單一省份為主體的根據地,其他幾個根據地為晉察冀、晉綏、陜甘寧、晉冀魯豫、華中和華南,它並沒有設於省界地帶,而是直接根植於核心地帶。

在抗戰初期,山東就有我軍領導的抗日武裝出現,當時名為山東縱隊(後來改名為八路軍第一縱隊)。隊伍的領導是張經武,他是一位開國中將。而政委則是黎玉,他後來成為山東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38年,115師一部跟隨代師長陳光將軍和政治部主任羅帥的指揮,進入山東和山東縱隊共同建設和開拓敵後根據地,對抗日寇。

如果再加上我軍山東支部,那麽當時我八路軍在山東一共有三支反抗日寇的武裝組織。

在那段時間內,我們軍隊連續建立了山東濱海、魯中和魯南等幾個根據地。

1939年,山東地區建立了一支縱隊。

1943年,為了增強山東根據地的集中管理力量,同時統籌協調山東根據地內所有軍事系統,軍委決定設立山東軍區,將山東的115師、山東縱隊和山東分局合並為一體。

山東軍區成立後,山東根據地變得更加穩固,不僅多次擊潰日軍的合圍行動,而且在日軍大舉南下參加豫湘桂戰役時,成功奪回失地。1945年時,山東除了少數幾個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城市如青島、煙台和濟南外,整個廣袤山東大地已經充滿了我八路軍抗日武裝活動的身影。

在八年抗戰中,山東根據地作戰5.16萬余次(含民兵的2.5萬次),一共擊斃傷俘日軍以及偽軍53.5萬余人,在抗戰勝利前,一共建立了12.5萬平方公裏(山東80%以上的土地)、擁有2400萬人口(81%以上人口)。

1945年7月,山東的革命根據地基本上都被我軍奪回。

尤為關鍵的是山東八路軍武裝在1945年期間發展迅猛,山東下轄的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渤海等五個軍區根據地部隊總數達到27萬余人(8個師,16個警備旅),而當時我軍總人數只有127萬,山東部隊占比高達21.5%,其中正規軍超過10萬人。

當時支援東北的11萬野戰軍中,有6萬來自山東,實力雄厚。地方武裝已擴充套件至包括民兵和自衛團在內,總人數接近200萬。

1945年9月,日軍在我軍面前投降。

直到解放戰爭時期,山東的重要性變得更加顯著。

在解放戰爭期間,山東是國軍唯一真正在戰術上重點進攻的據點(陜北的政治含義更濃厚),國軍在山東方向常年保持著60萬以上的軍隊,到了1947年3月,為了應對山東據點,國軍還成立了史上最為強大的戰區單位——徐州陸軍總司令部,總兵力達到103萬人。

不但如此,國民軍隊重要的三支主力部隊——整編5、11和74師,以及整編第8和9等美械主力師,都布署在山東方向。要說解放戰爭中受到最大壓力的戰區,山東是首當其沖的。

然而國軍對山東進行了極端攻擊,也越發凸顯山東根據地的重要性。

國家軍隊集中火力攻打山東省。

在解放戰爭時期,山東的地位有多重要?

大家都說山東擁有三寶:糧食、軍工廠和軍人來源。

山東的渤海、濱海和膠東地區一直都是華東重要的糧食產區,解放區當時約有1/3的糧食來自山東,在戰爭期間,上百萬民工將糧食送到戰士手中。在孟良崮戰役期間,當張靈甫仍在山上饑餓的時候,華野的將士們都是滿臉微笑的。

富足的糧食保證了山東能夠給華野提供所需的糧食,支援從華中北上過來的粟裕華中野戰軍,十多萬人,同時也支撐了華東近50-60萬人的一線和二線部隊。

山東的谷物正在運送到淮海戰場。

山東產糧的也產大量的武器和炮彈。

在抗戰時期,山東根據地在魯中南、膠東、清河、濱海、渤海等地區設立了許多隨軍修械所和兵工廠,兵工廠蓬勃發展,因此在山東流傳著「兵工來自人民,人民支援兵工」的軍民共處佳話。尤其是膠東兵工廠,對品質和數量都有很好的保障。1948年,膠東兵工廠擁有近1萬名工人,生產了252萬發炮彈和474門重炮。淄博生產的82迫擊炮總數達到800門,炮彈數量為220萬發。

這些裝備也是支撐華野數十萬人進行了三年戰爭消耗的基礎。

山東工程兵制造廠。

在解放戰爭期間,山東是我軍參與戰鬥人數最多的地區之一,除一些民兵和地方武裝外,共有120萬山東士兵參加戰鬥,占據我軍根據地參戰總人數的1/3以上。

在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山東共進行了四次征兵,其中有59萬名山東青年男子加入了戰鬥,其中膠東地區有28.5萬人,占比達到了49%。

山東豐富的糧食、完善的兵工體系,再加上是我軍主要兵源地,也讓其成為了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最穩固的根據地。

山東兵三野獲得表揚的三個主要因素,形成了偉大的根據地。

之前沒有我軍革命基礎的山東,為何卻發展成為我軍最成功的根據地?

在此處,雨田先生將其歸納為三個要點。

山東擁有獨特優越的地理位置……

盡管山東有一半的領土是丘陵以上的山地,但這並不妨礙它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由於三面臨海,山東交通便利;再加上膠東和魯北兩大糧倉、魯南的煤礦以及魯中的金屬礦,讓山東擁有極強的戰略價值潛力和自給自足的基礎。山東的資源豐富,糧食和礦產是戰爭必備的物資。

青島、煙台和威海這些海港城市,加強了與外部經濟聯系,而山東在民國時期已經是一個經濟強省,這種地理環境也是我軍建設根據地的基礎。

山東擁有獨特的天然地理環境,使得該地區具備養育強大基礎的資源。

山東的地勢特點

山東人民對革命的熱情超乎想象……

即使資源再充足,也需要激情和革命精神。

在抗戰時期,與鄂豫皖、湘贛以及陜甘寧相比,山東並沒有如同它們那樣豐富的紅色革命基礎。山東人民始終保持著熱情和激烈的革命熱情,即便在抗戰之前,奉系、張宗昌、老蔣和韓復渠等人曾短暫統治過山東,但他們只知索取,而罔顧建設,導致山東地區逐漸走向衰落,因此各地山東民眾紛紛成立地方武裝反抗這些軍閥。

抗戰開始後,韓復渠避戰逃跑,最終被蔣介石擊斃,除了李宗仁在魯南台兒莊取得一次重要勝利,山東各地的國軍基本上沒有進行有效的抵抗。這讓山東人對那些軍閥和蔣介石感到更加失望。

在這種情形下,山東居民只能在不同地方自發組織抗擊日本的武裝力量。

山東人自發組織起來參加抗日武裝。

直至此刻,我們的軍隊開始在山東地區展開作戰,並成立了山東縱隊。

在經歷了幾次戰役勝利之後,山東人民開始對我軍表示支持,積極加入山東縱隊,與日寇在廣袤的山東根據地展開抗戰。實際事實證明,山東縱隊和後來進入山東的115師,才是真正代表人民的軍隊,與山東頑敵相比,我軍這兩支部隊才是真正的抗日力量。

山東地區在抗戰之前,早就有很強的革命熱情,在我軍的引導下,自然也是情緒高漲,積極抗日,助力根據地建設。

在山東打仗的那支戰隊是被正式編制下的隊伍。

第三,軍事委員會和主席巧妙變換陣地,羅榮恒振興了山東。

1941年,岡村老賊接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後,開始對晉察冀山東抗日根據地展開集中攻擊,導致我方根據地遭受重大損失,115師和山東縱隊在前期開發中遭受較大損失。在這個重要時刻,主席和軍委主動改革,對山東地區進行一元化管理,組建了八路軍山東軍區。

1943年開始,山東軍區正式設立,實施一元化管理,山東軍區開始實行優質部隊簡化管理,將部隊下放到各地,推進根據地建設,成立了主力部隊、縣大隊、區小隊等地方武裝。在根據地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還強調聯合當地的抗日武裝,整合抗日鬥爭的力量。

隨著這些改革的實施,我軍在山東各個非交通道和沿海城市以外的廣大縣城和鄉村開始崛起,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最終在抗戰結束前基本上實作了控制。

山東根據地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山東根據地之所以能成為我軍最穩固的根據地之一,除了自身的資源和地理位置因素之外,還有就是山東人民高昂的革命熱情,以及在我軍領導下,一起共同對日和對頑作戰,在10年的朝夕相處中 產生的對我軍的信任,雙方共同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