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除了主事、知縣,二三甲進士還能授予哪些官職?

2024-01-07歷史

有讀者留言,說禦史之前發過關於新科進士選官的文章講得過於籠絡,也不太嚴謹。還特意指出,清代新科進士授職不僅僅是主事、知縣一類的,還有中書、學正、學錄以及教職等等。

很明顯是遇到行家了,禦史在此接受批評,並借此機會再來仔細地講一講新科進士的授官問題,如果有什麽不到位的地方,諸位莫要手下留情。

先來說一甲進士

新科進士分為一甲三名,二甲若幹名,三甲若幹名,清代開了112科,錄取進士最少的是90多人,最多的是400多人,平均下來大致200多人一科。

清代凡授官之班有六,曰除班、補班、轉班、改班、升班、調班。凡第一次入仕之新科進士、舉人以及貢、監生等,皆為「除班」,故而在文獻中,新科進士授職稱為「除」,通俗的才叫「授」。

一甲即狀元、榜眼、探花,清沿明制狀元除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除編修。作為一甲進士除了享有超高榮譽之外,最實惠之處就是傳臚大典之後,就可以實授官職,無需候補和發部試用。

編修、檢討是翰林院崗位最多的職務,然而修撰一職是為狀元特設,這也說明科舉時代,狀元的含金量和朝廷的重視程度。

盡管一甲三名除官有特權,但他們畢竟也是未經世事的讀書人,本質上和其他新科進士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也要到翰林院庶常館學習三年,照樣也要參加散館考試。如果成績考得不理想,也會影響日後的仕途。

再來說二、三甲進士

每科二甲進士的數量不等,總體來說是少於三甲的。發榜之後,二、三甲進士都要參加朝考以決定能否成為庶吉士。從清代的情況來看,二甲進士入翰林院的機會要多於三甲進士。

成為庶吉士並不意味就是翰林,頂多只算半個翰林。在散館考試中成績名列前茅的,才有機會留在翰林院任職。

留在翰林院任職的二三甲進士,其仕途起點是不同的。按大清官制,二甲進士除編修,三甲進士除檢討,編修級別略比檢討高,這也充分說明,殿試成績始終決定著新科進士的仕途前程。

這一點就和現在的本科學歷是一樣的,不管是清北的研究生還是博士生,如果本科學歷不夠硬,在求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影響。

只有散館後留在翰林院任職的二三甲進士,才是含金量最高的翰林。此外,有些二三甲進士也透過了考試,但是成績略次,他們無緣翰林官,而以庶吉士的身份被分到了各部院任職,或是外放知縣,這一類人群也屬於翰林,只是在排序上要屈居二線。

至於那些沒有透過散館考試的庶吉士,那麽三年工夫等於白費,無法獲得翰林這一尊貴的身份,他們會被打回原形重新歸入進士班,原先是二甲就是二甲,三甲就是三甲,按名次到吏部去排隊候選。

說到度,翰林是稀缺品種,新科進士中大部份人都要按正常的人事制度參與吏部的銓選。不過同樣是進士,在銓選的過程中還是有變數的,這也是禦史要重點介紹的環節。

新科進士不能一視同仁,功名是一樣的,具體到個人又是不同的。其中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對於朝廷來說,自然是更願意培養那些年少有為、充滿激情的進士。

故而,吏部會在新科進士中,遴選出一些年輕或認為是可造之才的人,帶領引見皇帝。因為文獻中並沒有說這部份進士是如何選出來的,但禦史猜測大致也會有一個類似現在的面試環節。

由吏部帶領引見的這些新科進士,會接受皇帝的親自考核,皇帝覺得奏對十分滿意的,分部學習,即為「額外主事」,學習期為三年,若是表現良好,三年後便可實授。

也就是說,這部份新科進士實際上也不需要候補,僅僅是有一個三年的試用期而已。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試用期後被淘汰的情況基本不多見。

皇帝覺得比較滿意的新科進士,主要以內閣中書、國子監學正、國子監學錄用,那麽具體如何安排崗位呢?還是科舉名次定勝負,名次好的除中書,次的除學正,再次的除學錄。需要說明的是,中書的試用期為一年,期滿即可留補。

皇帝覺得不滿意的,就打回吏部班序,與那些沒有參與引見的新科進士一起候選。候補進士的待遇就要差多了,首先他們不太有機會留在京師任職,就是在京師任職也無法謀得主事、中書這樣的職務。

其次是這類進士的候補期一般都偏長,短者三四年,長者七八年,盡管說有了進士的頭銜一定能當官,但長時間的候補期也確實很熬人。

這部份待遇最差的新科進士,選擇的余地有限,其中很大一部份是外放各省知縣,少部份會除為國子監監丞、博士。

對於那些四五十歲才考中的進士的人來說,候補周期更長,畢竟古代社會平均年齡普遍不高,能活得60算是高壽。

#優質作者榜#本來年紀就大,如果還要在候補路上蹉跎有年,那麽可能到最後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朝廷為了照顧這些新科進士,出台了一個新規定,只要是新科進士願意就教職,即各府州縣的教授、教諭、訓導等職,那麽無需候補馬上就可上任。

關於清代新科進士的補充內容,大致就是這些了,如果有不同意見,還望諸位扶正。